腦萎縮≠痴呆,預防很關鍵
老年痴呆患者的顱腦CT或MRI報告中提示有「腦萎縮」,但腦萎縮並不能與老年性痴呆畫上等號。
作者:醫行天下
來源:醫學界神經病學頻道
隨著老齡化增多,老年痴呆的發病率不斷攀升,門診中,我們經常發現一些老年人在體檢中發現顱腦CT或MRI報告中提示有「腦萎縮」,對此他們深感憂慮,擔心自己將來或已經患上了老年痴呆。其實,腦萎縮並不能與老年性痴呆畫上等號。
腦萎縮是腦組織衰老的表現之一。隨著我國進人老齡化社會,腦萎縮的發病率與日俱增,並且成為老年人的主要死因之一[1]。腦萎縮是一種體征,而不是疾病,存在生理性腦萎縮和病理性腦萎縮兩種。
生理性腦萎縮
和人體的各個器官一樣,大腦也有一個生長、發育和老化的過程,腦萎縮是大腦老化的重要表現之一,且其萎縮程度與年齡呈正比。腦組織出現腦回縮小、腦溝變寬,以額、顳、頂葉最為明顯;對記憶影響較大的海馬也會出現萎縮,從50~90歲可逐漸萎縮達20%。
因此大腦功能也會受到一定影響,如老年人記憶減退、技能下降以及行動笨拙、頭暈、失眠、理解力和情感發生障礙等。這些都是人體自然老化的一部分,是機體生理性老化過程出現的正常現象,不必過於焦慮擔心。
病理性腦萎縮
病理性腦萎縮則是由各種病理因素導致的腦萎縮,主要見於各種痴呆,最常見於老年性痴呆。老年性痴呆即在腦老化的基本因素作用下,出現以神經元退變為基礎的進行性神經元退行性病變。
老年性痴呆的腦萎縮程度比正常老人嚴重,尤其與記憶功能相關的腦部結構如海馬更加明顯。但臨床上,不少腦萎縮嚴重的老人並沒有痴呆現象,而一些腦萎縮程度較輕或沒有腦萎縮的老人,反而有明顯的痴呆癥狀。但從腦萎縮的程度上,還不能區分正常老人和老年痴呆老人。
老年性痴呆的診斷主要依據臨床癥狀,如前說後忘,迷路,忘記物品放置的位置,不認識家人、不能簡單計算等,嚴重時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有時還有吵鬧打罵、撕衣毀物等精神癥狀。
病理性腦萎縮的分型
根據病因及發病機理臨床可分型為五型:
1、以大腦皮層萎縮為主要病理改變的大腦萎縮:臨床多出現運動功能障礙,記憶力減退和反映遲鈍。
2、以小腦病理改變為主的小腦萎縮:臨床多出現步態不穩、共濟失調、語言遲緩、嗆咳等。
3、遺傳性腦萎縮:分常染色體顯性和隱性遺傳,臨床根據病理改變特徵分脊髓型、脊髓小腦型、小腦型和周圍型。
4、局限性腦萎縮:是因局部腦組織的病變所引起的腦組織變性或手術引起的局部腦軟化,均與在病變部位及周圍產生局限性萎縮,也叫某種腦病或腦損傷後遺症[2]。
5、退行性腦萎縮:是以大腦、小腦及橄欖橋不同程度的萎縮、變性出現的腦功能減退、神經功能障礙、痴呆為主要表現的老年性常見、多發病。對老年患者來說退行性腦萎縮是必然性,但臨床出現的時間和程度差異甚大,隨年齡增長,有一定程度的反應遲鈍、記憶力減退多屬生理性,出現過早癥狀明顯的則應重視預防和治療[3]。
腦萎縮的防治
採取正確措施預防腦萎縮,有一定的效果。
1、積極防治血管性疾病:
應該積極防治某些全身性疾病,尤其是影響血管健康的疾病,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輕則調整生活方式,改善營養結構,糾正不良生活習慣。重則藥物加以控制。
2、增加社會活動:
用進廢退,經常讀書看報,寫寫算算,經常規律地運轉大腦,有利於改善腦部的血液循環,推遲腦細胞的老化,延緩腦萎縮的進程。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多一份社會交往就多一份身心健康」。
3、清淡飲食、大便通暢:
便秘是心腦血管事件突發的最常見誘因之一,因此,中老年人保持大便通暢非常重要,平時多吃蔬菜水果,清淡飲食,便秘重者可配合飲用一些腸清茶。
4、治療:
近年來在治療原發病的基礎上使用尼麥角林片20mg,2次/日口服,對腦萎縮初期及早、中期,並對認知及記憶力有明顯改善,可能與尼麥角林片有α受體和血管擴張作用,可加強腦細胞能量的新陳代謝,增加氧和葡萄糖的利用,可促進神經遞質多巴胺的轉換而增加神經傳導,加強腦部蛋白質的生物合成,改善腦功能有關。可改善腦萎縮患者的抑鬱低下和情感障礙,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WaterHR,HodesRJ,PocinkiK.What does cell death have to do with agqin[J]. J Am Geriatr Soc,1997;45:267-279.
[2] 陳清棠.臨床神經病學.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677- 745.
[3] 黃如訓,蘇鎮培,主編.腦卒中.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326- 329.
推薦閱讀:
※腦腦萎縮中醫治療
※小腦萎縮不等於「被判刑」 注意這兩點治癒有望
TAG:腦萎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