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養性]道教養生原則略述
06-21
道教追求長生不老,所以對養生問題尤其關注。而道教的養生方法又是相互融合、交叉運用的,很難表述清楚。概括其養生原則,約略可以歸納為如下幾條:天人合一、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勞作、動而有常、清心寡欲、精神內守和性命雙修。 一、天人合一 道教將「天人合一」作為自己的宇宙觀,並將養生實踐放在這一基礎上,追求人的生活同自然的和諧,注意年齡變化、季節變化、環境變化對人體的影響。在一些丹家的著作中,甚至將人身視作一個小宇宙,追求小宇宙同身外的大宇宙的配合一致,並將大小宇宙的統一作為「返歸自然」的目標。人類與自然環境要保持和諧的關係,不要破壞人類的居住環境,使人與自然的關係維持一種良性循環,這體現了古人的環境養生觀。 道教養生思想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要求人類自覺適應自然。例如:古代的城市布局,一般要按陰陽五行設計,住房要坐北向南,這是人類自覺適應自然的表現。道教認為人體的內環境系統與外界的自然環境系統是一致的,二者有著共同的生成、變化和興衰規律。這是繼承了以《黃帝內經》為代表的天人合一理論。《黃帝內經》中說:「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又說:「夫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人能應四時者,天地為之父母;知萬物者,謂之天子。天有陰陽,人有十二節;天有寒暑,人有虛實。能經天地陰陽之化者,不失四時,知十二節之理者,聖智不能欺也。」① 道教養生還非常注重按照季節和時辰進行修鍊,服食養生和房中養生也很講究季節和時間;而日常攝養衛生更是如此。這些養生方法的理論根源,都來自於道教的天人合一思想。第二,利用自然規律,讓自然為人類服務。「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老子河上公注》)利用自然提供的一切為人類服務。 二、法於陰陽 「法」,即效法之意。「法於陰陽」就是要掌握和順應自然界陰陽四時、日月盈虧、晝夜交替、冷熱變化等自然規律,形成與自然規律、環境變化同步和諧生活的習慣。古人云:「五行有序,四時有分,相順則治,相逆則亂。」所以,在日常生活當中,人們的飲食、睡眠、娛樂、勞作以及喜、怒、哀、樂、愛、恨、怨、憂,都應當與自然保持高度統一,最終要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道教認為人體與宇宙的結構是相同的。不僅人的身體器官構造與宇宙結構相應,而且通過陰陽五行八卦等符號體系,將天人結構巧妙地組合在一個同構體系中。宇宙是一個放大的人體,人體則是一個縮小了的宇宙。 東漢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首先利用陰陽變化的理論闡發這一觀點。他發揮《周易》天人合一的宇宙圖式,結合黃老清靜思想和自身內、外丹修鍊的體驗,建立了一個納天道變化和人體養生、外丹煉製與內丹煉養為一體的養生理論體系。其目的在於把握人體與天道自然的共同變化規律,法天地日月變化、陰陽消長來從事養生修鍊,使人體精氣在「抱元守一」的意念作用下上下運行,從而促進人的生命系統的改善和發展。 宋代道教養生家俞琰在《周易參同契發揮》中說:「觀天之道,執天之行。遂借天符之進退,陰陽之屈伸,設為火候也,法象示人。蓋天地儼如一鼎器,日月乃藥物也。日月行乎天地間,往來出沒,即火候也。人能即此,反求諸身,自可默會火候進退之妙矣。」② 道教就是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一套旨在使人健康長壽的養生方術。 三、和於術數 「和於術數」從養生而論,就是用適當的幾種養生鍛煉術,把人的身心機能調整到最佳運行狀態。古代醫學家張隱閹說:「術數者,調養精氣之法也。」和即「中」,中即「和」,即不偏不倚也。「和於術數」要以「和」字為要,不可不及,也不可過之,要以和暢適宜為度。 道教養生鍛煉方法很多,導引按摩,叩齒漱津,吐故納新,閉目養神,五禽戲,太極拳等,有靜有動,有強有弱,既適合老弱病幼鍛煉,又能滿足青壯年的要求。所以,在選擇養生方法時,一定要根據自己的生理情況合理選擇,不要趕時髦,隨大流,偏信盲從。另一方面,在養生鍛煉過程中要注重強度選擇、程度把握。練拳習武,不要摧殘身體,超越生理極限;練習氣功要心平氣和,不要抱有幻想,以防止走火入魔;靜坐有益於人的健康,散步可以幫助消化,但是「坐不可久,立不可久,行不可久」,超過了人體的生理限度,不僅達不到養生健身、延年益壽的功效和目的,相反會縮短人的壽命,破壞人體健康。 四、飲食有節 「飲食有節」是道教對養生者提出的基本要求。 節的含義有三:(一)節制之意。就是要節制食慾。嵇康《養生論》說:「飲食不節,以生百病。」權貴人家整天吃著大魚大肉,卻沒有食慾,這是因為美味佳肴吃得太多,腸胃飽滿,使人感到腹中悶脹,體內的「真氣」就不能暢通地運行,日積月累,就會滋生百病。所以,李時珍《本草綱目·谷部》說:「飲食不節,殺人頃刻。」清人曹庭棟《老老恆言·飲食》中解釋「飲食有節」說:「食慾數而少,不欲頓而多。」就是要少食多餐。(二)節律之意。就是要求吃飯要有規律,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加工食品要精心,魚肉要切成細絲,每次吃飯前都要洗手洗臉,用濃茶漱口,這既能清除口裡的油膩,又能滋潤腸胃。吃飯過程要細嚼慢咽,用津液送下,不要狼吞虎咽。一次吃飯不要吃很多的菜,因為食物品種太雜,屬性相剋,會產生毒素,或破壞食物的營養結構。吃飯常改變花色品種這是對的,一次吃飯進食很多種飯菜卻是錯的。這不僅不利於養生保健,而且會造成食物的浪費,增加不必要的開支。(三)節忌之意,指的是要忌口。對身體不需要的,對病情有害的,不清潔衛生的食品都要禁忌。孔子在《論語·鄉黨》中說:糧食霉變了,魚肉腐爛了,不食;食物顏色變了,氣味難聞了,不食;食物烹調壞了,不食;果實沒有長熟,不食。華佗還針對當時流行的生食魚膾(生魚片)的習慣提出批評,認為吃生魚片多了,會使體內滋生顏色像魚膾的赤頭寄生蟲。對於病人的飯食則更應注意忌口,有肝病不要吃辛辣食品,辛傷肝;心臟病變,不要吃鹹味太重的食品,咸傷心;腎臟病變,不要吃甜食,甜傷腎;脾臟不好,不要吃酸味食物,酸傷脾;肺部病變,不要吃苦的食物,苦傷肺。 五、起居有常 指人的生活方式和環境要求,包括飲食、言語、作息、穿著、房舍等等,要求取法自然,適應變化,順乎天時地利,以求健康長生。對於起居攝養之道,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家們多有論述,道教綜合繼承並加以系統化,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頤養生息的起居之道。 起居休息要形成規律,自覺順應四季氣溫的變化。《內經·四氣調神大論》曰:「春三月,夜卧早起,廣步於庭,披髮緩形(披散頭髮,放鬆肌肉),以使志生,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夏三月,夜卧早起,無厭於日(不要厭惡酷熱的太陽),使志無怒,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秋三月,早卧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收斂神氣,使秋氣平,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冬三月,早卧早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去寒就溫,無泄皮膚,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飲食有了節制,作息有了常規,人們就能活到自然的壽限。 六、不妄勞作 「不妄勞作」的「勞」字,有二個含義,一是勞心,二是勞力。勞心,一般指腦力勞動;勞力,一般指體力勞動。妄勞,則是違背腦力勞動、體力勞動規律的一切不良行為。「不妄勞作」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加強道德修養。孔子《論語·雍也》曰:「仁者壽。」善於養生的人,應注重個人品德修養,具備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有效防止妄勞行為。《莊子·庚桑楚》說:「敬之而不喜,侮之而不怒者,唯同乎天和者為然。」這是道家所說的「真人」境界。達到了這一境界,才能確保身心健康,延年益壽。 其次,要勞逸結合。唐朝大詩人白居易《動靜交相養賦》說:「天地有常道,萬物有常性。道不可以終靜,濟之以動;性不可以終動,濟之以靜。養之則兩全而交利,不養則兩傷而交病。」宋朝大文學家、道教信奉者蘇軾認為:王公貴族住樓閣,坐車轎,衣裘皮,保養得過分了,養得四體不勤,氣候稍一變化,寒氣便會侵襲身體,使其患病。而農夫小民,無論酷暑嚴寒,都在田野勞作,風雨侵襲已司空見慣,勞動之後,稍一休息便又能恢復體力。所以,善於保養身體的人,一般能勞逸結合,經常活動,讓身體適應不同天氣,然後可以剛健強力,涉險而不傷。 七、動而有常 《金丹心法·勞筋骨》中說:「天體運轉,日月星辰皆流轉,蓋陽精主動,動而有常,唯行健自強,所以永貞而不息。」③ 道教養生學既強調運動養生,又主張運動要適度。葛洪《抱朴子內篇·極言》說:「養生之方,唾不及遠,行不疾步,耳不極聽,目不久視,坐不至久,卧不及疲。……不欲甚勞甚逸,不欲起晚,不欲汗流,不欲多睡,不欲奔車走馬,不欲極目遠望。」④ 陶弘景《養性延命錄·教誡篇》稱:「養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視、久聽……能中和者,必久壽也。」⑤ 又說:「夫流水不腐,戶摳不朽者,以其勞動數故也。」⑥ 孫思邈在《千金翼方·養老大例第三》中說得更明白:「養生之道,無作搏戲強用氣力,無舉重,無疾行。」「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堪耳。」這一運動養生的觀點,極大地促進了道教各種導引術和內煉方法的發展,至今仍具有養生健身價值。「生命在於運動」就是其實質的集中體現。 八、清心寡欲 清朝人金纓《格言聯璧·存養》說:「人之心胸,多欲則窄,寡慾則寬。」所以,人們只有淡泊名利,才能健康長壽。要做到「清心寡欲」,就要盡量減少人的七情六慾,消除各種私心雜念。其具體方法便是「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語、少笑、少愁、少樂、少喜、少怒、少好、少惡。行此十二少,養生之都契也。」⑦認為這十二「少」,是養生的基本法則,並以此反對「十二多」。「十二多」是指多思、多念、多欲、多事、多語、多笑、多愁、多樂、多喜、多怒、多好、多惡。⑧ 道教認為:多思索則精神受到危害;多雜念則神志散逸;多嗜欲則神志昏蔽;多事累則形體疲勞;多說話則氣短神累;多嘻笑則五臟損傷;多憂愁則內心恐懼;多快樂則意氣驕溢;多喜則善忘錯記頭腦昏亂,多發怒視血脈噴張不定;多愛好則迷戀於中不可控制;多厭惡則內心慌悴沒有歡樂。如果這十二多不除,勢必傷生、喪身。行十二少,去十二多,修鍊時間長了,達到無少無多,隨心所欲的地步,那就接近於得道的境界了。 九、精神內守 「精神內守」的「精」指的是「元精」,它是維持人體的一種神秘物質,但歸於氣的範疇,傷了元精,人的壽命就縮短。「神」指「元神」亦即人腦的調節功能。道教認為:人有三寶——精、氣、神。元精充盈,元氣也充盈;元氣充盈,元神就健全。不懂得節約元精,全身上下的脈絡就會像樹木一樣枯槁損傷,失去生命活力。為了實現「精神內守」,就要有效控制喜、怒、憂、思、悲、恐、驚這七種情緒的變化,保持健康心理,將七情維持在「和」的範圍內,切勿「太過」與「不及」。道教養生學認為:喜傷心、怒傷肝、憂傷肺、恐傷腎、思傷脾。這裡的喜、怒、憂、恐、思都是指大喜、大怒、大憂、大思、大恐。精神作用對人的健康影響很大,但是,要想對人的情緒實施控制也決非易事。人們可以用靜坐、氣功等方式來凈化心靈,減少慾望,維持人的精神健康。 十、性命雙修 宋代張伯端開創的南宗重命,主張先命後性,即從命功下手,以性功為圓滿。而北宗即全真道,主張先性後命,即從性功下手,然後及於命功。但兩家區別僅限於修鍊方法的次第,並不偏於一功。其實質都是主張在養生實踐中,將有形的形體器官和精神意識合而為一,將其視為在養生實踐中具有同等重要意義的修鍊對象。 全真道的開創者王重陽在《五篇靈文·序》中指出:「命無性不靈,性無命不立。」這種性命雙修的思想對道教養生學的發展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將道教養生推向了一個層次更高的、更完整的方法體系,即既注重「命功」的身體保健修鍊,又注重「性功」的精神意識和思想道德的修鍊。元代道士李道純在《性命論》中指出:「性者先天至神,一靈之謂也。命者先天至精,一氣之謂也。性之造化系乎心,命之造化系乎身。」⑨他認為:「高上之士性命兼達,先持戒定慧而虛其心,後煉精氣神而保其身。身安泰則命基永固,心虛澄則性本圓明。性圓明則無來無去,命永固則無生無死,至於混成圓頓,直入無為,性命雙全,形神俱妙也。」⑩ 以上是從道教養生的基本原則而言的。眾術合修乃是道教養生方法的重要原則。先秦時期,先人為了尋求長生已經實踐過大量方法。道教由於有較系統的教義思想和明確的長生目的,因而能全面繼承這些養生方法,博採眾長,不偏執一家,並且在自身的修鍊實踐中全面推進各種養生方法。 註: ①《道藏》第20冊91頁。 ②《道藏》第14冊594頁。 ③《藏外道書》第25冊444頁。 ④《道藏》第28冊221頁。 ⑤《道藏》第18冊477頁。 ⑥《道藏》第18冊478頁。 ⑦《養性延命錄》引《小有經》,《道藏》第18冊476頁。 ⑧《養性延命錄》引《小有經》,《道藏》第18冊476頁。 ⑨《中和集》卷四,《道藏》第4冊503頁。 ⑩《中和集》卷四,《道藏》第4冊503頁。 (作者單位:中央民族大學)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如果修仙真的存在,並且功法獲取比較容易,但功法有優劣之分。我們現在這個社會將會成什麼樣子?
※這個世界真的像看上去那麼簡單么?
※丘處機祖師修真箴言——讓你受益終身
※古代真有仙人玄術,得道成仙之人嗎,也有修真大能者?
※[七部修真文化]光知善,不知惡,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