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異與會通

  摘要:文化因素影響了社會學的發源地, 影響了社會學的發展, 影響了社會學的特點, 更影響了社會學的有效性。由於文化的原因, 歐洲社會學是理論型的, 美國社會學是實用型的, 中國社會學是經驗型的。中國學界應當結合自身文化特點, 吸取西方社會學精華, 創造具有中國文化特點並適用於中國社情與民情的中國特色社會學。

  關鍵詞:文化; 社會學; 理論型; 實用型; 經驗型

  社會學產生於歐洲, 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歐洲主要國家的一批社會學家移居美國, 使社會學在美國得到迅速而健康的發展。隨後由於美國實用主義文化對社會學產生負面影響, 社會學在歐洲又得以持續發展與繁榮。中國的社會學是從西方國家引進的, 在新中國成立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 因為社會學被指為資產階級學科而曾一度被取締。改革開放新的歷史時期以來, 國家有關方面開始著手恢復社會學學科。那麼, 如果從某個角度來認識這個問題的話, 我們還是非常感慨在最近這 30 年來, 社會學在中國的發展是多麼迅速。然而我們知道, 中國與西方國家無論是在政治經濟, 還是在文化風俗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 那麼中國社會學與西方社會學就必然有明顯差異。當然, 導致中國社會學與西方社會學差異的原因很多, 其中文化方面的原因是顯而易見的。因而從文化角度探討中國社會學與西方社會學的若干問題不僅很有必要, 而且有其深刻的現實意義。

  如果我們單純從文化差異以及文化對社會學產生影響的角度分析, 可以把歐洲社會學看作是理論型社會學, 把美國社會學看作是實用型社會學, 而把中國社會學看作是經驗型社會學。當然, 這並不意味著在歐洲社會學就沒有它的實用價值, 也不意味著在美國社會學就沒有它的經驗價值, 更不意味著在中國社會學就沒有它的理論價值。總之, 無論是歐洲社會學, 還是美國社會學, 抑或是中國社會學, 理論價值、實用價值和經驗價值都是它們的價值特性, 只不過其整體的傾向性不同而已。

  一、 歐洲理論型社會學

  社會學之所以誕生於歐洲, 自然有其深刻的社會背景, 這個背景就是英國工業革命和法國大革命。換言之, 為什麼歐洲會有產生社會學的土壤, 而其它國家和地區卻沒有, 也即工業革命和法國大革命為什麼會發生在歐洲? 為了能夠深入理解這個問題, 筆者嘗試選擇從文化的角度進行分析。

  ( 一) 歐洲具有傳統的民主平等思想

  歐洲社會發展具有很大的跳躍性, 它沒有像中國那樣經歷漫長的封建社會, 歐洲中世紀的黑暗時期並不太長, 在許多歐洲國家, 封建君主剛剛建立起自己穩固的統治, 就面臨著被推翻的危險。而且, 歐洲封建國家一直受制於羅馬天主教的控制, 教皇大於君主, 教權大於俗權, 君主繼位, 要接受教皇加冕, 否則君主是不合法的。

  教會勢力與封建君主國從一開始就存在著激烈鬥爭, 教會是靠教義及追隨者控制俗權國的, 再加上歐洲封建國家居多, 而且俗權國並不甘受教會控制。所以, 教權對於俗權的干預還是有彈性的, 後來的宗教改革取得了成功也可以說明這一點。另外, 歐洲國家雖然也有森嚴的等級, 但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也就是說, 歐洲國家民主平等的思想很早就已經存在,其民主平等思想主要通過基督教教義體現出來。無論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還是法國大革命, 剛開始都是先進行談判, 談判失敗後才爆發革命運動, 最後通過雙方互相妥協而達成協議。這從一個角度也說明, 歐洲人在處理任何事情時都是盡量先通過民主協商的形式加以解決。文藝復興時期西方學術界提出「自由、 民主、 平等、 博愛」 的口號, 這對後來歐洲社會學的誕生奠定了思想基礎。社會學之所以萌生於當時的學界, 就是由於這個新學科可以解決由於社會發生巨大變遷而產生的社會問題, 繼而保持社會現有秩序, 維護資本主義社會的 「自由、 民主、 平等、 博愛」 。在中世紀的歐洲, 教權和俗權經常發生鬥爭,「正是因為有教權和世俗政權兩種權力體系存在, 有教皇和君主之間的不斷鬥爭, 推動了西歐民主力量的生成和壯大, 尤其是新興的市民, 在國王的庇護下, 力量迅速增強, 以致最終成為君主專制的否定因素。 」[1 ]另外, 基督教也蘊藏著民主的精神 。「基督教對西方民主政治的影響, 不僅在於建立了獨特的政教分立的政治體制, 便利了各種非政府力量的成長壯大, 而且還因為其教義本身蘊涵著民主的精神內核,包含有自由、 平等、 博愛、 正義、 自然法等內容。 」[1 ]而社會學正是為了維護這種民主精神, 為了保持社會正常的秩序而產生的。

  ( 二) 歐洲學人具有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

  歐洲學人有著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 這與歐洲人富於探險, 敢於向大自然挑戰的文化精神是分不開的。歐洲文化講求邏輯性、 科學性, 歐洲學人在研究大自然時並沒有像中國人那樣力求所謂「天人合一」 , 而是盡最大可能去研究大自然自身的規律性。因此, 歐洲近代的自然科學相對於中國近代而言就發達很多。也正是因為如此, 社會學在歐洲剛一產生就被提倡應像自然科學那樣進行實證研究, 如塗爾干對自殺進行研究, 就有了社會學的經典著作 《自殺論》 。歐洲社會學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有很強的操作能力, 比如功能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馬林諾夫斯基就特別重視對田野材料的調查研究, 這從他的代表作《澳大利亞土著家庭 》 、 《西太平洋的探險隊》 、 《原始社會的犯罪與習俗》 以及《兩性社會學:母系社會與父系社會的比較》 等著作中就可以明顯看出來。另一位著名的社會學家吉登斯雖然沒有像馬林諾夫斯基那樣做過那麼多的田野調查, 但也是一位務實的學者。他說 , 「在很長的時間裡, 我一直在大學工作, 但現在我更多地參與到很多的社會領域當中。我覺得, 更多的學者應該這樣做。如果一個學者長時間只呆在學校裡面, 你的想法可能並不來自社會真實, 你也不知道自己的想法可能對社會產生什麼影響。當你把想法應用到政治活動中, 你就有機會修正自己的想法」[2 ]正是因為以上兩點, 才促使社會學誕生於歐洲,並形成宏大的社會學理論。由於歐洲學人具有很強的哲學思辨能力, 所以歐洲社會學的理論性很強, 大師級人物很多, 如愛彌兒·塗爾干、 馬克斯·韋伯、 卡爾·馬克思、 齊美爾等, 從這個角度講, 歐洲社會學屬於理論性極強的理論型社會學。

  ( 三) 歐洲社會學的三大經典傳統理論

  社會學的三大經典傳統理論都出自歐洲, 也就是說, 社會學的三大經典傳統理論指的就是歐洲社會學的三大經典傳統理論。歐洲理論型社會學有著自己龐大的理論系統, 從孔德提出社會學到吉登斯的現代性理論和 「第三條道路」 理論無不體現著歐洲社會學理論性極強的特點。孔德所處的時代正是法國大革命剛結束不久, 孔德生於 1798 年, 卒於 1857 年, 而法國大革命爆發於 1789 年, 結束於 1799 年, 法國大革命剛剛結束以後的社會百廢待興, 這種生活狀態對孔德產生了巨大影響。因此, 孔德提出社會學這門新學科以解決由於社會巨大變遷即因法國大革命而產生的某些社會問題。在孔德看來, 法國大革命對法國社會的秩序穩定造成了威脅 , 「他害怕法國大革命的思潮會危害法國的穩定;同時它也希望有系統的社會行為研究最終能促成人類更為理性的互動。因此, 在孔德的科學階段中, 社會學的位置最高。他將社會學稱做 『女皇』 , 而稱社會學的信徒為『科學傳教士』 。這位法國的理論家不只為『社會學』 命名, 並且為這個新興的學科設定了遠大的目標。 」[3 ]

  社會學這個詞在法國產生之後, 迅速在歐洲傳播開來, 同時也湧現出了大批社會學家, 如英國的哈利雅特·馬蒂諾和斯賓塞, 法國的愛彌兒·塗爾干(又譯作迪爾凱姆), 德國的馬克斯·韋伯和卡爾·馬克思。這些早期的社會學家都有著自己完整的宏大的社會學理論體系, 尤其是愛彌兒·塗爾干、 馬克斯·韋伯和卡爾·馬克思, 他們的社會學思想對後世產生了重大影響。因此, 愛彌兒·塗爾干、 馬克斯·韋伯和卡爾·馬克思被稱為是經典社會學的三大代表人物, 他們的社會學理論則被認作經典社會學的三大傳統理論。孔德提出社會學, 並且把社會學擺在所有學科位置之上的「女皇」 之位, 同時要求社會學應該像自然科學那樣進行實證研究, 但是孔德自己並沒有身體力行對社會進行實證研究, 真正把實證研究付諸行動的是愛彌兒·塗爾干, 塗爾干通過對自殺行為進行實證研究, 認為自殺並不是單純的個人行為, 所以要把自殺行為放在整個社會環境的大背景下進行分析、研究和考慮。

  韋伯是解釋社會學的代表人物 , 「他主張,我們不能使用客觀標準的方式來分析研究社會行為, 因為這和量體重和測氣溫截然不同;為了完全理解舉止行為, 我們必須了解人類行為的主觀意圖— — —了解當事人是如何看待和說明他們自己的行為的。 」[3 ]

  馬克思是批判社會學的代表人物, 他認為資本主義社會是不能通過改良的途徑贏取人人平等的, 要取得真正的平等, 無產階級只能通過暴力的革命方式。馬克思的經典著作是《資本論》 , 他通過研究資本主義生產方式, 發現了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發生的周期性規律。隨著西方國家政治體制的改革, 西方學者認為馬克思的觀點已經過時了, 但 2008 年金融危機的爆發, 又使 《資本論》 在西方世界成為暢銷書。

  二、 美國實用型社會學

  社會學產生於歐洲, 脫胎於哲學, 1838 年(也有學者認為社會學提出的時間是 1839 年)孔德在《實證哲學》 教程第四卷中正式提出社會學的概念和理念, 使社會學從哲學思辨性的束縛中解脫出來, 但即使如此, 歐洲社會學尤其是孔德的社會學依然深深地印有哲學思辨性的痕迹。事實上也正是哲學的思辨性才造就了歐洲的理論型社會學, 同時也使歐洲社會學的實用性與美國社會學相比稍有遜色。歐洲社會學的理論性很強, 比較抽象、 艱澀難懂。相反, 美國社會學就沒有那麼深奧的理論性。因為美國人一貫追求的是實用主義, 當社會學的中心由歐洲轉向美國以後, 歐洲的理論型社會學就隨之轉變成美國的實用型社會學。

  ( 一) 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傳統

  「實用主義哲學是現代西方資產階級哲學中的一個重要流派。它在 20 世紀初至 30 年代, 以美國為中心, 在現代西方資產階級哲學中, 佔有明顯優勢地位。美國實用主義產生於 19 世紀的 70 年代, 它後來的發展和演變是有一個過程的。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國實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皮耳斯;第二階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詹姆斯和杜威;第三階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劉易斯和莫里斯等。 」[4 ]實用主義是美國非常重要的哲學傳統, 大多數美國人的處世哲學即是實用主義, 在這個被實用主義所籠罩的國度, 其社會學自然也要遵循實用主義的哲學法則, 否則, 社會學在美國是無法生存的。實用主義 「作為一種系統性的哲學學說在 20 世紀前 30 年間達到鼎盛時期, 並被譽為美國哲學的『黃金時代』 。目前, 作為一種專業性的哲學思潮, 實用主義已經失去了迅速發展的勢頭, 但是, 它的影響實際上早已越出了純學術的範圍, 變成了人們的某種固定的思想模式和生活方式, 有著巨大的社會影響。 」[5 ]27正是因為如此, 才使美國社會學深深打上了實用主義的印痕。實用主義是順應了西方社會思潮的要求, 為了批判形而上學而出現的, 從這個角度理解, 實用主義對於美國哲學思想的形成和美國社會的發展有著巨大的指導意義和促進作用。

  ( 二) 美國實用型社會學

  「美國是實用主義的故鄉, 它的產生和發展也因而打上了美國社會和歷史發展的烙印。在短短 20 多年中, 美國資產階級把握了種種有利因素, 充分利用了各種機遇, 使美國一躍而成為西方資本主義社會中的頭號強國。在這一過程中, 美國的資產階級思想家們不斷鼓動機會均等、 生存競爭和進取的精神, 宣揚人人都有自我發展和自我實現的可能性, 人的才能應當表現在抓住機會, 在工作和事業的激烈競爭中取得成效。不難看出, 實用主義的真理觀是資產階級哲學家從其立場出發, 對美國資產階級思想的哲學理解和高度概括。同時, 它也在某種程度上暴露了美國在短時間內爆發起來的哲學根據。 」[5 ]34這正是實用主義的優點, 卻也是實用主義無法避免的缺憾, 美國人用實用主義思想指導行動, 使美國的發展速度很快, 一躍成為世界上的超級大國, 但是中國有句古話叫「欲速則不達」 , 過快的發展速度定會留下禍患或者後遺症, 2008 年的世界金融危機首先從美國爆發就可以說明美國快速的發展並不是完美的, 而是存在某些實際問題的。美國社會學也是如此, 雖然美國社會學比歐洲社會學要實用得多, 但卻沒有歐洲社會學的理論性強。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後, 為了躲避戰火, 歐洲很多社會學家都遷移到了美國, 而德國的法蘭克福學派為了躲避希特勒的迫害, 整個學派都遷移到了美國, 這為美國社會學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為了實現美國社會學的本土化, 遷入美國的和美國本土的社會學家們都做出了很大努力, 終於使美國社會學具有了自己的特色。美國社會學相對於歐洲社會學來說, 其特點主要集中在具體化、 實用化、 微觀化三點上, 這與整個美國被實用主義文化所籠罩是緊密相關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 由於美國綜合國力增強, 成為世界上的超級大國, 美國社會學也稱霸一時,帕森斯的功能主義一統天下, 其 AGIL 功能分析模式成為分析所有問題的通式 。「帕森斯的社會學理論中心是對結構功能的分析, 其中以社會均衡模式為基礎的社會秩序的論述統一併組織了他的理論公式。他認為結構與功能是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 結構指靜態而功能指動態, 將此作為分析事物的方法, 它注重於分析整體內個體與個體之間、 部分與整體之間的聯繫, 即分析社會諸現象之間和諸現象與整個社會之間的相互作用。 」[6 ]在結構功能主義理論里, 系統是其核心概念, 在分析系統時, 帕森斯提出了「模式變數」概念, 他認為有五對模式變數:一是情感性與情感無涉性;二是個人取向與集體取向;三是普遍性與特殊性;四是自致性與先賦性;五是擴散性與專一性。「這些模式變數是闡明社會系統的規範的可選擇性和說明文化系統內的價值模式、 性格系統中的主要取向形態類似於有機系統的結構穩固性。 」[6 ]帕森斯的結構功能理論是二戰後美國社會發展的產物, 是為了適應當時美國社會的需要而出現的, 但是進入到 20世紀七八十年代, 美國經濟發展進入滯漲時期, 帕森斯的社會學霸主地位開始動搖, 各種新的社會學流派開始出現, 美國社會學進入到了「反帕森斯」 時代, 反帕森斯時代的社會學理論主要有衝突論、 符號互動論、 現象學、 本土方法論等。

  二戰後, 除了帕森斯對美國社會學的發展有巨大影響外, 還有一位社會學家對美國社會學的發展也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 他就是拉扎斯菲爾德。拉扎斯菲爾德 「被公認是 20 世紀對社會學研究定量方法具有最重大影響的人。他所倡導的以個人行為為中心的研究重點和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 統治著美國整個社會學。 」[7 ]無論是帕森斯的功能主義理論, 還是拉扎斯菲爾德的定量研究方法都能體現出美國社會學實用性的特點。美國實用主義的哲學傳統, 使得這兩位社會學家的理論和研究方法成為主宰二戰後美國社會學發展的主要力量 ;「進入(20 世紀)80 年代以後,雖然這兩位社會學家的影響在逐漸減弱, 但美國社會學在理論研究和實際研究兩個方面, 仍保持了他們所確定的基本方向。 」[7 ]這不僅是因為這兩個社會學家所取得的成績對於美國社會學的發展至今仍有指導作用, 更重要的原因是, 美國奉行實用主義哲學, 美國社會學屬於實用型社會學, 所以在美國的社會學理論還有實用價值時, 它們是不會退出美國社會學的舞台的。

  美國社會學的發展是很快的, 雖然美國社會學已經取得了很大成績, 但也存在著其無法避免的缺憾。美國社會學追求實用。因此, 在美國很難產生出理論水平很高的社會學大師,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 美國社會學家把社會學理論稱為「社會學理論」 , 而歐洲社會學家把社會學理論稱為「社會理論」 。總的來說, 美國社會學理論缺少歐洲社會理論的哲學思辨性, 理論性偏弱。

  三、 中國經驗型社會學

  ( 一) 中國社會學的發端

  中國社會學作為一門專業的學科是從西方引進的, 但是中國社會學思想並不是僅來自西方, 中國的傳統社會思想也是中國社會學的源頭之一, 沒有中國自身所擁有的社會思想, 西方社會學在中國也是很難立足的。也就是說, 西方社會學必須與中國傳統的社會思想學說相結合併互為補充, 中國才能出現真正的社會學。離開西方社會學, 中國社會學就缺乏專業特徵和科學氣質, 而沒有中國傳統社會思想的中國社會學, 則是空洞的、 僵硬的, 從實際角度來講, 沒有中國傳統社會思想的中國社會學是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的。我們贊同有些學者的觀點 :「中國社會學也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 承繼本民族文化傳統, 直面本民族社會現實問題, 同時吸收其他民族思想精華, 以特殊的思想發端和鮮明的理論特色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因此不能把在特定歷史條件中發展起來的中國社會學僅僅歸結為西方社會學的引入與傳播, 只有在中國文化傳統延續、 學術思想演化和現實社會變遷的理論視野中, 才能清楚地把握中國社會學的源流發端、 本土特點和學術價值。 」[8 ]所以, 中國社會學具有雙重發端, 一個是本民族自己的思想文化傳統;另一個是西方的社會學理論和思想。然而, 學科式社會學發端於西方, 中國向西方繼續學習社會學的任務還沒有結束, 我們將會本著 「取其精華, 棄其糟粕」 的原則去學習和理解西方社會學, 這樣的學習能夠使我們學會西方的社會學理論, 逐漸理解西方社會學的思想。中國社會學在獲得充分發展之前, 只能主要是把西方社會學理論引進來, 然後結合自己的國情進行經驗式運用。所以, 中國社會學目前只能是經驗型的, 至少暫時很難擺脫經驗型的色彩。另外, 誠如吉登斯所認為的, 社會學需要走出房間在社會中研究, 但中國的社會學者在這方面做得還很不夠。

  ( 二) 中國經驗型社會學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歷史的大國, 也出現了很多大思想家, 在春秋戰國時期, 更是人才輩出, 百家爭鳴。中國社會思想的主流是儒家學說, 而儒家思想主要是研究人的;孔子說「仁者, 人也 」 , 「仁」 指的就是人與人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 所以二人成仁。對於中國這樣一個有著悠久文明歷史的大國來說, 並不缺乏社會學思想, 早在中國戰國時期, 荀子就提出了 「群」 學說, 荀子說 :「人力不若牛, 走不若馬,而牛馬為用, 何也? 曰:人能群, 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 曰:分。分何以能行? 曰:義。故義以分則和,和則一, 一則多力, 多力則強, 強則勝物」 。荀子又說「故人生不能無群, 群而無分則爭, 爭則亂, 亂則離,離則弱, 弱則不能勝物」 。可以說 , 「群」 學說是中國最早的社會學說, 而嚴復把斯賓塞的《Study ofSociology 》 翻譯成 《群學肄言》 , 是中國第一個以群學名稱系統介紹西方社會學的第一人。因此, 晚清時期的學者把社會學又稱為群學。

  中國雖然有很多經典的社會思想, 在戰國時期也出現了 「群」 學說, 但是社會學作為一門真正的學科卻不是出現在中國, 中國學科式的社會學是從西方引進來的。在中國, 社會學這個詞最早出自譚嗣同的《仁學》 , 譚嗣同認為「凡為仁學者, 於佛書當通華嚴及心宗、 相宗之書, 於西書當通新約及算學、 格致、 社會學之書……」 。但是我們認為這裡所說的社會學實際上相當於今天所說的社會科學。中國社會學是中國仁人志士為了尋求救亡圖存道路, 為了國家強盛而從西方引進的。所以, 中國社會學從一開始就打上了 「功利」 的印痕, 為了能使中國強盛起來, 中國早期的社會學家, 如晏陽初、 梁漱溟等開展鄉村建設運動。雖然鄉村建設運動取得了一定成績, 但由於當時的國情使然, 再加上晏陽初、 梁漱溟等社會學家自身對於中國的問題還沒有徹底認識清楚, 寄希望通過改良途徑解決中國的 「愚、 貧、 弱、 私」 等問題, 這註定他們最終是不能成功的。難能可貴的是, 他們認識到中國的問題在鄉村, 而不在城市。這為中國社會學研究, 為解決中國社會問題指明了正確方向。因此 , 「鄉村建設運動」 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是值得中國社會學者好好反思、 總結和吸取的。

  新中國成立後社會學曾一度被取締, 直到 20 世紀 80 年代, 中國才開始恢復社會學的重建。縱觀中國社會學的發展可以看出, 中國社會學一直是跟西方學習的, 本土化不足, 生搬硬套的現象還比較普遍。如果說歐洲社會學是理論型的, 美國社會學是實用型的, 那麼中國社會學只能算作是經驗型的。因此, 中國需要結合自己的國情、 文化, 建立符合中國國情並適合於中國需要的中國特色社會學。同時我們也要肯定西方社會學帶給我們的益處, 畢竟西方社會學仍然是處於主導性地位的。

  對於西方社會學的學習, 我們依然需要再接再厲, 但對於西方社會學理論這三十年(1978 年至今)來在中國的發展情況, 我們也要進行反思。中國從西方引進社會學, 並沒有將西方社會學完全消化, 這註定中國社會學只能是經驗型的, 而且這種經驗型社會學的存在還要持續一段時間。因為其一, 中國傳統文化的負面影響使中國的學術精神顯得過於薄弱;其二, 畢竟中國自己社會學的建立, 還需要一段時間。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使得產生社會學的土壤在歐洲, 同時也使中西方社會學各具有自己的特點, 儘管導致中西方社會學獨具特色的原因很多, 但文化因素卻是很重要的。文化因素影響了社會學的發源地, 影響了社會學的發展, 影響了社會學的特點, 更影響了社會學的有效性。由於文化的原因, 歐洲社會學是理論型的, 美國社會學是實用型的, 中國社會學是經驗型的, 而且中國社會學是帶有西方印痕的經驗型的。所以, 我們要結合中國自己文化的特點, 吸取西方社會學精華, 發展出具有中國文化特點, 適應「中國經驗」 , 適用於中國社會實情的中國特色社會學。

  參考文獻

  [ 1] 李勤. 中世紀西歐神權統治對西方民主政治的影響[J] .歷史教學問題, 2008(5):6.

  [ 2] 鄭廷鑫. 吉登斯指點歐洲的社會學家[ J] . 南方人物周刊,2001(31):67.

  [ 3] 理查德, 謝弗. 社會學與生活[M] . 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2009.

  [ 4] 羅克汀. 論美國實用主義發展的主要趨勢[ J] . 哲學研究,1981(12):63.

  [ 5] 王成兵. 析實用主義哲學[ J] .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2(2).

  [ 6] 李友梅. 帕森斯的生平及其理論構架[ J] . 社會, 1984(2):55.

  [ 7] 鄧方. 美國社會學發展新趨勢[J] . 國外社會科學, 1989(8):57.

  [ 8] 劉少傑. 中國社會學的雙重發端[ J] . 江蘇社會科學, 2009(1)

推薦閱讀:

體質有差異 茶療養生大不同
揭露男人出軌和女人出牆的十大差異
男人最想知道:為什麼女人洗澡時間特別長?|女人|洗澡|差異
慾望差異:男人總是嫌少,女人總是嫌多
揭秘男女出軌的三大心理差異

TAG:文化差異 | 差異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