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以心養身讓你我更長壽

 長壽是人類不遺餘力所追求著的方向。然而我們長久的堅持,就在於目標的難以實現。為什麼我們無法如己所願地長壽呢?生活中總有這樣那樣的事情發生,或許好,或許壞,它們在發生的同時也改變著我們的心情。專家說,心的不健康,就是我們不能長活到白頭的原因。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科學家通過測算,認為人的自然壽命應為120歲左右或可能更長一些,可是為什麼絕大多數人並沒有活到這個歲數呢?

  因為人的壽命受許許多多因素的干擾和制約,諸如飲食營養、生活方式、居住環境、遺傳因素以及有害物質和病菌對人體的侵害等等。而促使人發育成長的社會和心理條件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人的健康和壽命。心理的健康反過來可促進大腦和神經系統的健康,並且進一步促進身體各器官的健康。

  人的正常心理活動與軀體內臟器官正常生理功能共同維持著人的身體健康,當任何一方面發生障礙都會引起疾病。發病後心理因素與軀體因素互相影響,促使原發病加重或複雜化,形成惡性循環。心理因素對健康的影響,與生物因素相比,往往會更有意義。

  經過近百年的反覆論證後,世界衛生組織在憲章中才提出:「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虛弱,而且還要求有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狀態以及正常的社會適應」的健康標準。過去,臨床醫生,不僅對精神病、心因性疾病、功能性疾病感到茫然和處於窘境之中,就連對病因和病理都比較明確的軀體疾病,特別是對有些慢性病也感到困難和棘手。一些病人經過高精尖儀器檢查「無異常發現」,而病人又確實感到「異常痛苦」時,醫生往往冠以「神經官能症」的診斷,這是由於過去長期軀體醫學優越和精神醫學危機所造成的惡果,無疑嚴重影響到對疾病的治療和壽命其延長。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生活方式的改變,社會劇烈競爭和人際關係複雜,生活節奏日益加快和社會心理應激增強,疾病譜和死亡順位發生了改變,導致心身疾病異軍突起,幾乎占人類疾病總數的50%~80%。為力求解決臨床醫學的窘境,隨著現代醫學由單一的生物醫學模式向心理、社會、生物醫學模式的急劇轉變,現代心身醫學才受到重視。心身疾病是一組與心理因素密切相關,並伴有病理生理和病理形態學變化的疾病。它不同於生物、物理、化學因素引起的身體疾病,例如肺炎、骨折、燒傷等,也不同於心理因素引起的功能性疾病,如神經衰弱、焦慮症等。心身醫學是針對過去難以診斷的疾病進一步明確診斷,對過去難以治療的疾病得以綜合治療。

  屬於心身疾病範疇的病約200餘種,常見的有心因性呼吸困難、支氣管哮喘等,調查認為心理因素如緊張、焦慮、憤怒、沮喪等在病因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心血管系統的原發性高血壓的發病及預後與憤怒、嚴重的焦慮緊張等情緒及過分運動、好鬥、易激動等性格特點有關。冠心病、心肌梗死的發病雖與多種因素有關,但其中社會心理應激、緊張、受挫都具有臨床意義。消化系統的消化性潰瘍與精神緊張有關已早為人知,生理試驗也得到證實。又如內分泌系統的肥胖症、神經性厭食、糖尿病,泌尿生殖系統的陽痿、早泄,神經系統的偏頭痛,皮膚科的蕁麻疹、神經性皮炎,某些癌症等均屬心身疾病,皆不可忽視社會心理因素對疾病的影響。

  可見當疾病發生時,除了積極接受軀體治療外,人們還應調整、平衡其心理社會功能和行為對疾病的影響,以增強個體適應能力,方能防患於未然。

  心身病症的患者,應配合醫生的疏導、解釋和接受心理治療,調整生活習慣,解除焦慮、緊張或憤怒的情緒,以心理干預進行心理治療。「心病還需心來醫」,當患者處於精神上、身體上以及社會上的完好狀態,方能促進健康恢復,對預防心身疾病的發生和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呢?首先應了解心理健康的標誌,即對自然和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對精神刺激的耐受能力,自我控制和調節能力,社會交往能力,注意力是否能集中,心理創傷後的康復能力。為了健康長壽必須保證心理健康,健康的心理應該從小培養,並且從青、中年起就要講究養生之道,這樣進入老年後,在遇到離退休、生病、親人亡故、家庭矛盾等重大生活事件,仍能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與情感,較快地從打擊中恢復過來,建立自信心,保持心理平衡,控制和調節好情緒,擺脫空虛。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擯棄過多的慾望和忿怒。平時應樂觀開朗,消除敵對情緒和自大、逆反、懷舊、自私、貪婪等不良心理。堅持參加各種有益的腦力和體力活動,建立科學的生活方式,使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同步,以保持完整、穩定、健康的心理狀態,人才能健康長壽。

推薦閱讀:

泡藥酒配方大全:
【養身保健】對號入座,缺啥補啥
冬季是進補養身最佳時節-----花旗參紅棗煲雞湯
.此法最養身 大約在秋冬
養身,養心,養慧

TAG:長壽 | 養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