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故事——借勢生風才更威風
發布時間:
曹操善於借勢生風,讓自己的言行舉止更有權威和公信力。而最讓他威風八面的一面旗就是漢帝這個靠山。 漢獻帝從登基即位開始,就是一個被人玩弄於鼓掌之中的人物,有皇帝之名而無皇帝之實。但他又必竟是國家最高權力的象徵,誰有機充當他的保護人,誰就有在政治上發號施令的主動權。因此,儘管獻帝是一個廢物,但誰都不肯迫切他,而且還都千方百計地想得到他,並為他展開了一系列衝突。 初平元年(190年)二月,董卓將獻帝西遷長安,安置在未央宮中。董卓大權獨攬。多行不義,被司徒王允設計除掉。王允執掌大權,獻帝仍是一個傀儡。王允剛愎自用,不講策略,樹敵太多,被董卓部將李催、郭汜殺死,獻帝於是又落到這夥人手裡,還是個傀儡。 獻帝處在這樣的環境中,度日如年,很想東歸洛陽。關東州牧郡守懷著各種各樣的目的,也都想讓獻帝東歸。如徐州牧陶謙、北海相孔融都曾打算獻帝迎回洛陽。 而曹操很早就從獻帝身上看到了自己可以拿來借用的威信力,於是他也參與了這一場爭奪戰。他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努力藉助任何有利的機會和獻帝拉近關係,並且逐步的讓獻帝信任自己。 初平二年(191年),曹操做東郡太守不久,皇室劉邈到長安奉表貢獻,在獻帝面前極力稱讚曹操忠誠,曹操為此感到非常高興,很感激劉邈。初平三年(192年),曹操做兗州牧不久,太傅馬日碑、太僕趙岐奉詔撫慰關東,曹操同袁紹聽說後,都親自帶兵到數百里以外去迎接,臨別時,還相約在洛陽會合,共同將獻帝接回來。 當時兗州治中從事毛蚧建議曹操為成就霸業,應該儘早做出長遠的考慮,穩固根本,發展生產,儲蓄軍資。實力足夠時再挾天子以令不臣。只有如此,霸業與王道才能取得成功。曹操對毛價頗具戰略眼光的建議自然十分欣賞,當即採納,並且升他為幕俯功曹。 曹操這個時候雖還不具備將漢獻帝接到身邊來的條件,但他卻開始努力創造條件接近朝廷,儘力尋找機會表達自己忠於皇帝的心意。 初平三年(192)底,曹操派從牡王必出使長安,想辦法接近漢獻帝。王必在路上經過重重阻撓,最後還是到達長安,並用重金賄賂了李催、郭汜後,得以見到漢獻帝。雖然這次朝廷未給曹操加官進爵,對其兗州牧的地位也沒給予正式承認,但卻達到向獻帝表示效忠的目的,取得了獻帝和他周圍的一班公卿大臣的好感,為最終取得獻帝對他兗州牧地位的承認,並進而西迎獻帝,總攬朝政創造了有利條件。 興平二年(195年),李依等涼州兵馬內閉5火併,長安成了戰場,亂箭竟射到皇帝面前。在李催囝5將楊奉和大臣董承的具護下,在第二年夕六月,獻帝總算回到故都洛陽。這時曹操也大抵平息·廠兗州的大小戰事,真正佔有了兗州。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得到了朝廷兗州牧的正式任命。 獻帝來到洛陽,曹操打算將他迎來汗縣。因為洛陽在歷經董卓之禍後,已成一片廢墟,既無宮室又無糧草,是帝與百官狼狽不堪。但曹操要實施自己的計劃也有很大阻力,一些人對此有疑慮,認為關東尚未平安,楊奉等護駕諸將剛來洛陽,正北連河內張揚,一時班以將其制服。苟或則堅決支持曹操的想法,鼓勵曹操果斷的將漢獻帝迎來。 最終,曹操憑藉自己和謀士的智慧,通過百般努力取得了這場將漢獻帝迎到身邊的爭奪戰的勝利。從此,曹操不僅使自己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也可以借用天子的名義發布詔令,選拔人才,討伐不臣,使一切朝著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而且都變得名正言順。 借勢生風更威風。成就事業,有所作為,其實也就猶如一場博弈之戰。成功與否,不僅取決於自身的實力和智慧,有些時候為自己尋找一面更加有力的旗幟,壯大自己的威風,成功的把握也可以更大。 【成事之道】借強者之勢 借勢有助於成事。大凡成事,大多源於勢。要想成就一番大事,就要先造勢,借用強者的勢,打出一個能令人信仰的招牌,樹起一面能令人歸附的旗幟。 曹操能屢破強敵,以弱為強,離不開他「挾天子以令諸侯」這一招妙旗。他借天子之勢,造出了對他十分有利之勢,從此他步步主動,處處佔先。他的這一策略可謂高屋建瓴,非常成功。不僅借天子之光照亮了自己,更是藉助了無人能及的制高點的寶地,開拓了屬於曹氏的疆土。 《孫子·勢篇》中詳細介紹了勢的利用。謀勢者,善於辯勢、蓄勢、造勢、乘勢、借勢,力之所至,勢如破竹。曹操就很好的、徹底的貫徹了這一點。 弱者要想變成強勢,有一個可用的策略就是借勢。因為自己處於弱勢地位就放棄自己的計劃,是多麼愚蠢的行為。要善於借用別人的力量,尤其是強者的力量。不是站在強勢的對立面挑戰它,而是站在強勢的制高點利用它,借強者之勢成就自己。所以,欲強自身,應該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樣的勢,然後尋找並鎖定目標,一舉拿下,借勢生風更威風。
(責任編輯:中國歷史網)
推薦閱讀:
※曹操是個美食家
※為什麼曹操喜歡的是曹植,卻立了曹丕?
※這個大時代是做劉備還是做曹操呢?
※死在曹操刀下的文人
※卧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備得倆為何沒得天下?因此話有後半句
TAG:曹操 | 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