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王」李自成起義之大明王朝滅亡
明朝中期,張居正經過十年改革,使明朝萬曆初年呈現出太平盛世的景象,但是隨著張居正的離世,神宗皇帝開始懈怠朝政,連續十幾年不上朝,明朝開始由盛轉衰。
明熹宗時期,熹宗沉迷與引繩削墨的木工活,宦官魏忠賢就經常趁熹宗在專心製作木器時奏事,熹宗就會不耐煩的說;朕知道了,你去照章辦理就是了。
魏忠賢藉此把持朝政,排除異己,特別是大肆陷害東林黨人,扶植親信,致使政治日益腐敗,熹宗駕崩後,因為沒有子嗣,傳位給他的弟弟朱由檢,也就是崇禎皇帝,崇禎繼位後,首先是大力清除閹黨,剷除了魏忠賢「集團」。
但是隨著閹黨的清除,朝中朋黨失去了制約,連崇禎皇帝的政策都有受到士大夫「集團」的擺布!為了制約這群士大夫,崇禎皇帝又重新啟用了一批宦官,致使宦官勢力日益膨脹,統治階級內部矛盾加劇,雖然崇禎皇帝銳意進取,改革圖新,但是面對積習已深,積重難返的明王朝卻無能為力。
而此時的農民更是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土地大量被貴族官僚霸佔,成千上萬的農民四處流亡,從萬曆四十六年開始,為了加強遼東的軍事防禦,明朝開始向百姓加派遼餉,後來又增加了剿餉、練餉,原本負擔沉重的百姓,更是苦不堪言。
在人禍不斷的時候,天災也接踵而至,旱災、蝗災、水災等等接連不斷,全國饑荒連年,無法生存下去的農民,「與其坐而餓死,何不起義而死」,於是全國各地,農民起義風起雲湧。
天啟七年即1627年,陝西澄縣爆發的農民起義,正式拉開了明末農民戰爭的序幕。
二月十五日黃昏,知縣張斗耀正坐在正堂上追收糧食,憤怒的人民手持利器,從西門擁進公堂,最終被人群砍死,消息傳開後,各地的饑民紛紛響應。
崇禎元年也就是公元1628年,陝西安塞的高迎祥率眾起事,自稱闖王,他率領起義軍轉戰陝北,後來進入山西境內,成為王自用「三十六營」的主要將領之一。
崇禎七年也就是1634年,各地農民起義軍雲集滎陽,共商反明大計,史上稱為「滎陽大會」,高迎祥被推為起義軍的首領,另外高迎祥的部將李自成也是初露鋒芒。
崇禎九年,也就是1636年,高迎祥在西安的途中,與明軍交戰、兵敗被俘,被押往京城,凌遲處死,於是起義軍推舉李自成為「闖王」
李自成 陝西米脂縣繼遷寨人,出生農民家庭,家境貧寒,幼時曾做過僧人,當過牧羊奴,成年之後應募到本縣充當譯卒。
崇禎二年也就是1629年,朝廷下令裁減驛站經費,作為驛站馬夫的李自成深受其害,被迫離開了驛站,次年李自成率領本村一批群眾參加了,不沾泥領導的起義軍,後來又投靠了高迎祥,號稱八隊闖將。
崇禎七年,公元1634年春,他在漢中車箱峽,也就是今天的平利縣西北峽谷內,被明朝五萬大軍包圍,無法突圍逐詐降。
崇禎十一年,公元1638年,遭到洪承疇和孫傳庭的合擊,只剩下十八騎突圍,隱藏於商洛山中,遭受了起義以來最沉重的打擊。蟄伏山中的李自成,以堅忍不拔的意志,蓄勢待發,崇禎十三年,公元1640年,另一支起義軍的首領張獻忠,在四川大敗明兵部尚書楊嗣昌的圍剿,李自成認為時機已成熟,於是在6月間率眾突入河南,此時河南正遭受連年的蝗災,賦稅徵發又十分嚴重,李自成的部隊一進入,饑民競相依附,隊伍發展十分迅猛,隨著李自成隊伍的壯大,一些落魄的下層知識分子,也投身到農民軍中,其中又李岩、牛金星、和宋獻策等。
崇禎十四年。公元1641年,李自成的部隊進逼洛陽,殺死了福王朱常洵,沒收了福王府的金銀財寶和糧食物質,宣布大賑饑民,遠近饑民紛紛響應,李自成勢力大盛。
在河南取得勝利後,李自成決定揮師南下湖廣,經過一系列戰鬥,穩定控制了河南極湖廣北部地區,並且在牛金星等的幫助下,擺脫了流寇作戰方式,在襄陽初步建立政權,自稱「奉天倡義大元帥」
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建國,國號大順 改元永昌,設立了各級機構和官職,並實行科舉,鑄造永昌錢。初八他親率大軍,向山西挺進,二月初攻佔太原,三月十三日,佔領昌平城,十九日佔領北京城,崇禎皇帝在煤山,也就是現在的北京景山上吊自殺,明朝滅亡。
推薦閱讀:
※明朝有五兄弟,李自成、張獻忠、順治、明朝人各殺1個,僅1人善終
※已經兵臨城下的李自成為何選擇與崇禎議和?
※一個是曾殺死闖王高迎祥,殺得李自成只剩十八騎的名將孫傳庭
※明朝亡國,因在自身,禍在李自成,亡於滿清!
※未解之謎-李自成下落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