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洋節"非文化自卑 應搶救中國傳統節日

抵制"洋節"非文化自卑 應搶救中國傳統節日來源:光明網 作者:彭林 張心怡 時間:2015-02-06

眾所周知,關於傳統節日與「洋節日」的爭論從未停止。此前,中科院8名院士就曾聯名抵制愚人節,去年聖誕節,西北大學現代學院又宣布了跌破眼鏡的慶祝禁令。現在距離2月14日情人節尚有半個月的時間,而在網上,關於是否要抵制情人節的爭論又一次風生水起。在這一系列事件中,是否應當抵制「洋節」,始終是各界人士爭論的核心。

有人持「中國人就該過中國節」的觀點,認為抵制西方節日無可非議;但也有人認為這些做法太過偏激,弘揚傳統節日也無需對一些「洋節日」一棍子打死。究竟該如何看待西方節日?又應當怎樣正確處理中國傳統節日與「洋節日」之間的關係?對此,光明網記者採訪到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彭林,請他對這一問題做出深入解讀。

節日具有民族性,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均有不同的節日文化體系,而中國的傳統節日屬於農耕文化體系

一般說來,不同國家間的節日互不混過,這是由不同節日的不同屬性、及其隸屬的不同文化體系決定。由於各國的節日都是其民族文化的體現,節日是有民族性的,不同國家、民族的節日相對獨立。

具體來說,宗教國家的節日大多與其信仰的宗教密不可分。例如我們熟知的聖誕節、復活節、萬聖節等等,這些都是基督教代表性的宗教節日。

穆斯林國家的節日則往往圍繞伊斯蘭教展開。3月9日及12日為穆罕默德誕辰日,12月10日迎來「宰牲節」即古爾邦節,9月慶祝「齋月」,11月1日,隨著「齋供」順利完成,舉國歡騰的開齋節盛大來臨。

在佛教國家,也有農曆四月初八的佛誕日,12月初八的釋迦牟尼悟道成佛之日,2月15日的佛陀涅槃之日,定名「浴佛節」,等等。

反觀我國,自古便是一個農業大國而非宗教國家,祖祖輩輩以農業為立國之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因此,我國的很多節日都與農事、農時息息相關,像清明節、重陽節等,都是農耕文明的產物。還有一些節日,如端午節、上元節,則是通過一些民間故事或民間傳說催生而來,飽含質樸的傳統氣息和人文氣質,慶祝這些節日,收穫的是一種只有中華兒女才能產生共鳴的情感體驗。

因此,不同國家慶祝自己不同的節日,不僅是一種約定俗成的傳統,更由其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複雜的自然、社會關係決定,各國的節日與其固有文化緊緊相連,本身就含有文化傳承和沿襲的因素。承認不同國家的不同節慶,理解彼此的差異性,尊重各國慶祝自身節日的權利,這是探討節日問題必須遵循的首要前提。

作為農耕文明下最重要的節日,春節在民國時期險遭扼殺。隨著宣統皇帝被推翻,封建帝制土崩瓦解,此前沿用的帝王紀年法也無法繼續使用。在「黃帝紀年」「孔子紀年」等一系列方案中,國民政府最終採納了西方盛行的「公元紀年法」。所謂公元紀年,事實上是「耶穌紀年」,今年是公元2015年,也就是耶穌誕辰2015年。公元紀年的確立也引起了節日的變更。西方認定的公曆1月1日被定為元旦,結束了此前將春節作為「元旦」的歷史。為大力宣揚公曆新年,國民政府還一度試圖效法日本,大興「廢歷」,全面封禁農曆春節,要求大年初一這天全體照常上班,商店照常營業。然而,得益於廣大群眾對傳統春節的奮力搶救,終於使這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得以保留並沿用至今。

認為抵制「洋節」就是文化自卑毫無道理,西方人對華人節日同樣採取旁觀態度

面對西方節日席捲而來,對中國,特別是對青少年影響加劇,有人提出,不接納西方節日,就違背了對不同思想文化兼容並包的發展要求,更有甚者,認為這是自身文化自卑感的表現。這些論斷體現出人們對節日性質缺乏理性討論和冷靜思考,是經不起推敲的。在這裡,我想舉自己親身經歷過的一個例子加以說明。

這是此前我在法國的一次經歷。當時正值農曆春節,在街頭巷尾,遊行舞獅、歌舞表演的人們絡繹不絕。但仔細觀察便會發現,他們幾乎都是當地的華人,而來來往往的法國人,卻只是出於好奇,有的駐足觀看,有的近前欣賞,卻鮮少有人加入他們的隊伍,與華人共同慶祝。

因此我想反問,若說我們對西方節日不夠包容,那麼法國人是不是也對我們的節日缺少包容呢?若說這是文化自卑的表現,那麼不貼春聯、不放鞭炮的西方各國,是否也對其文化感到自卑?其實,我們也很難想像,倘若真有幾萬,甚至幾十萬的法國人,聲勢浩大地慶祝我們傳統的春節,那將是怎樣一副畫面。說到這裡我還要追問,如果要包容,那也理應對所有西方節日一視同仁,一些非洲、拉丁美洲的部落節日我們是否也應該慶祝?如若不然,那麼僅對聖誕節、情人節等等趨之若鶩,又是否有厚此薄彼之嫌?

中國的傳統節日已經喪失文化底蘊,成為「放假」的代名詞,傳統節日命運岌岌可危

當前,我國的傳統節日面臨著頗為尷尬的局面,儘管我們的節日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卻被人們日益淡忘,生命力岌岌可危。像清明、中秋這樣的節日,在法定假日的支撐下才勉強不至於被淡忘,卻也在消費、餐飲、旅遊的噱頭下逐漸變味。而更多諸如寒食節、花朝節這樣的節日,卻因沒有放假的支持,日益淡出人們的生活,連名字都聞所未聞也的大有人在。然而聖誕節、情人節等西方節日,儘管沒有假期,國家沒有從政策層面做任何強調,但人們往往不辭辛苦,「擠出時間也要過」。

我們注意到,在呼籲抵制西方節日的諸多事件中,雖然各個事件主體不同,途徑不同,但就其出發點而言,無一不是站在保護中國傳統節日的立場上,希望喚起人們對傳統節日的重視和回歸。這樣的初衷值得肯定,更應當引起反思。如何對待傳統節日和西方節日,從表面看來,似乎僅僅是一個關於社會現象的個人選擇,然而這背後隱含的文化認同問題卻是不容小覷的,任何一個國家的節日,都反映著獨特的文化元素,而文化又是民族認同的重要核心,與民族凝聚力息息相關。

每個中國人,無論天南海北,都要在在端午節賽龍舟,元宵節賞花燈,清明節踏青掃墓,中秋節賞月團圓。無論年齡長幼,身份高低,對此都經歷相似,情感相同。這是因為,傳統節日是一種寶貴的載體,寄託著關於民族情感最溫情的呵護與敬意。不同地域、不同年齡、不同社會身份的人們,在慶祝相同節日的過程中,實現了關於民族情感、人文情懷的殊途同歸。這是在不經意間形成的、基於相同文化認知的一種默契。反之,如果對傳統節日滿不在乎,長此以往,整個民族的文化認同感將被大大削弱,使文化失去穩固的土壤,進而淪為一盤散沙。

原標題:抵制「洋節」不如搶救傳統節日

本文鏈接:http://www.globalview.cn/html/culture/info_1099.html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轉載請註明出處和本文鏈接

責任編輯:北平
推薦閱讀:

淺談中國傳統節日的跨文化傳播
中國百鬼錄,100隻鬼你知道幾個?
寒衣節PK萬聖節
「中國人」抵制聖誕是個偽命題,融合開放才是文化的生命力!
中國傳統節日有哪些?

TAG:中國 | 文化 | 中國傳統 | 節日 | 中國傳統節日 | 傳統 | 自卑 | 抵制 | 搶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