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計生以來,「中國少生了4億人」的說法從何而來?

計劃生育部門為了展現自身的工作成就,存在的必要性,往往誇大其辭,把一些他人的工作也說成是自己的工作成效。這是可以理解的。20世紀90年代,筆者在國家計生委工作期間,我們對媒體採訪時常用的說法是,「計劃生育是中國的一項基本國策。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20多年,中國由於計劃生育累計少生了2億多人,大大減輕了人口過快增長對資源環境帶來的壓力」。現在又過去了20年,累計少生人數自然也會增加。(一)少生4億人,9年一貫的表述2013年11月11日,國家衛計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司長毛群安表示,40多年來,中國由於計劃生育累計少生了4億多人,大大減輕了人口過快增長對資源環境帶來的壓力,「中國經濟總量已躍居世界第二位,計劃生育功不可沒。」國家衛計委新聞發言人表示,中國婦女總和生育率(每對夫婦一生平均生育孩子的數量)由1970年的5.8下降到2012年的1.5至1.6,達到了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中國計劃生育的成功實踐,使世界70億人口日推遲了5年。」實際上,近年來,在國內外多種場合,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官員經常用「少生4億人」來強調計劃生育政策對控制人口增長的貢獻,同時作為延續獨生子女政策的依據。2009年9月,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李斌在接受新華社採訪時宣布:「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近30年來,中國的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並稱「30年少生4億,中國創造了世界人口發展奇蹟」。2009年底,在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趙白鴿(後調到中國紅十字會擔任常務副會長),再次引用了「30年少生4億人」的說法,並由此提出,中國的計劃生育為減少污染氣體排放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種不經思考的說法,引起國際社會一片喧嘩,並成為一種嘲諷式的笑談。其實,上述說法最早來自前任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張維慶。2006年,張維慶在《求是》雜誌發表文章指出:「根據人口專家推算,到1998年底,我國少生了3億多人;到2005年底,少生了4億多人。」最近一次是2014年7月11日,這一天是世界人口日。國家衛計委計劃生育基層指導司司長介紹,1982年計劃生育確立為基本國策,30多年來,中國人口過快增長的勢頭得到了有效控制,少生了4億多人。上述說法,時間跨度上已經過去了9年,即張維慶說的是2005年就少生了4億,2014年說法,也是少生4億。如果這兩種說法都正確,即意味著,計劃生育系統8年內,即從2006年至2013年,在少生方面沒有取得任何成效。(二)「少生4億人」怎麼算出來的張維慶所說的「根據人口專家推算,到1998年底,我國少生了3億多人;到2005年底,少生了4億多人」。筆者理解,這裡所說的「根據人口專家推算」,可能是來自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的專家提供的論證。為評估計劃生育的效益,20世紀90年代後期,當時國家計生委的一些工作人員與部分學者組成了「計劃生育效益與投入研究課題組」。2000年,這個課題組的研究成果結集為《中國計劃生育效益與投入》一書,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該課題組成員在評估過程中意識到,「生育率變化不僅受到計劃生育因素的影響,而且還會受到社會、經濟等非計劃生育因素的作用」。這個認識無疑是十分正確的。並且,非計劃生育的因素,則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起著愈益重要且持久的作用。為了排除非計劃生育因素的影響,課題組採用了趨勢分析法,根據1950~1970年粗出生率變化情況,使用曲線擬合方法推斷沒有實行計劃生育條件下的預期粗出生率。然後比較按預期粗出生率的出生人數與實際出生人數之差,得出了由於計劃生育而少出生的人數。課題組得出的結論是,1971年至1998年,由於計劃生育而減少的出生人數累計達3.38億。課題組同時還運用了總和生育率和年齡別生育率的趨勢分析。在諮詢「長期從事計劃生育和人口問題研究的官員、專家和學者」後,課題組對未實現計劃生育下婦女生育水平做了魔術般的修正,得出了和用粗出生率分析幾乎一模一樣的結論。儘管「計劃生育效益與投入研究課題組」意識到計劃生育不是造成生育率下降的唯一原因,但其估算方法並沒有直接考慮其他因素的影響,而只是採取了非常簡單而間接的方法。換句話說,這個研究的方法藉助一條簡單的擬合曲線,就得出了少生3億多人的結論。按照該課題組的研究結果,中國1970年實際的出生率是33.43‰,而擬合出來的、假設沒有計劃生育影響的期望出生率值,1990年是29.71‰,1998年是28.43‰。「計劃生育效益課題組」在討論該結果時強調:「無論是根據發展經濟學家錢納理的發展模型,還是按照發展中國家出生率平均值,相對於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來說,這種接近30‰的出生率水平都不能認為是估計偏高的。」問題恰恰出在這裡:如果沒有計劃生育,中國在1990年和1998年預期出生水平真的會接近30‰嗎?換句話說,這種依靠簡單曲線擬合方法得出的結果可信嗎?也就是說,雖然在課題研究時課題組考慮到非計劃生育因素,但採用的計算方法卻沒有考慮到非計劃生育因素,並且,隨著中國經濟長期持續發展並邁上新台階,經濟和社會等非計劃生育因素對人們的生育影響的作用日益增大,因而上述研究所得出的結論,其最大的缺陷是沒有考慮非計劃生育因素對生育率下降的影響,自然是不可信的。

本文摘自《中國生育革命紀實(1978-1991)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年4月)第七章。
推薦閱讀:

這張依然攥在美國人手中的牌,最擔心中國全方位崛起
中國是這樣衰落的
新中國60年:<之一>統一偉業譜華章
為什麼中國有兩個日曆?
激辯中國農地改革

TAG: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