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與聽》評十年30部電影 三部華語片上榜(組圖)

影片《一一》劇照(圖片來源:Mtime時光網)

時光網訊 2009年底,英國電影學院(BFI)主辦的專業影評刊物《視與聽》(Sight &Sound)評選出代表過去10年世界電影水平的30部電影。王家衛的《花樣年華》,楊德昌的《一一》和賈樟柯的《站台》作為三部華語片代表獲選。

《視與聽》並沒有以「最佳電影」的稱號為這30部電影冠名,據主編尼克·詹姆斯(Nick James)表示,因為入選該名單的電影可能是出於完全不同的理由。

其中,當之無愧的佳作包括讓-呂克·戈達爾2001年的《愛情研究院》,王家衛的《花樣年華》,以及楊德昌的《一一》等。也有代表著過去十年間某種電影潮流的作品,比如代表羅馬尼亞電影浪潮的《無醫可靠》,代表墨西哥電影的《天堂里的戰爭》,以及代表英國電影的紀錄片《終極探險》等。而宮崎駿的《千與千尋》則是唯一獲選的動畫片。

另外,文章中還重點提出了7位導演的6部作品,分別是葡萄牙導演佩德羅·科斯塔的《回首向來蕭瑟處》,比利時達內兄弟的《兒子》,法國女導演克萊爾·丹尼斯的《35瓶朗姆酒》,奧地利導演邁克爾·哈內克的《隱藏攝像機》,中國導演賈樟柯的《站台》以及泰國導演阿彼察邦·韋拉斯哈古的《熱帶疾病》。

《改編劇本》劇照(圖片來源:Mtime時光網)

《改編劇本》(2002) 美國

導演:斯派克·瓊斯

本片故事來自於作家查理·卡福曼改編暢銷書《蘭花竊賊》(The Orchid Thief)的經歷。影片將「人格分裂」演繹到極致:一個是女記者採訪偷花賊的故事,另一個是編劇撰寫這個劇本的故事。最後兩條情節線交會在一起,引發出貌似平庸、又近乎荒誕的結局。

《天堂里的戰爭》(2005) 法國/德國/墨西哥/比利時

導演:卡洛斯·雷加達斯

影片講述了將軍的司機馬克斯和妻子合謀了一場綁架案後,惶惶不可終日,為了尋求救贖,人到中年的馬克斯向將軍十幾歲的女兒安娜坦露了自己的罪行,並與以做妓女為樂趣的安娜產生了感情,安娜勸馬克斯去自首,而馬克斯在與安娜做愛之後殺死了她。片中充滿了坦白驚人的性愛鏡頭,影片無論是藝術手法還是主題挖掘都極其「出軌」。本片入圍了第58屆戛納電影節,足見戛納兼容並蓄的精神。

《我心遺忘的節奏》(2005) 法國

導演:雅克·歐迪亞

本片翻拍自1978年詹姆斯·托貝克執導、哈維·凱特爾主演的美國影片《手指》,但與原作的好萊塢味道有著明顯的區別,從原本的黑手黨故事轉換成一個關於親情的故事。本片曾在2005年柏林電影節上贏得最佳電影音樂銀熊獎。

《諜影重重3》劇照(圖片來源:Mtime時光網)

《諜影重重3》(2007) 美國/德國

導演:保羅·格林格拉斯

第一部中,他想知道自己是誰;第二部中,為愛人復仇是他活著的唯一目的;到了第三部,他重拾記憶,原來開始的地方,終將結束一切。 《好萊塢報道》評價道:「這部歷時114分鐘的間諜電影,讓人心驚肉跳的追逐場面似乎一刻都未停歇過,馬特·達蒙塑造的是有史以來最酷的一位孤膽英雄。」

《回首向來蕭瑟處》(2006) 法國/葡萄牙/瑞士

導演:佩德羅·科斯塔

這部影片還有一個譯名是《年輕人,向前一步走!》,這個片名透露著給予年輕人希望的信息。這部影片刻畫了一個有著沉重過去的男人,影片還探討了上一輩人與子女的關係。片中充滿著種種訊息和隱喻。

《無醫可靠》(2005) 羅馬尼亞

導演:克利斯提·普優

自稱結合美國影集《仁心仁術》與侯麥作品的靈感,導演克利斯提·普優以一種紀錄、跟拍般的形式,氣定神閑講述一個獨居老人身體不適,從打119求救開始折騰一整夜,最後變成醫療人球的故事。真實與敘事時間彷彿同步,在媲美實境節目的節奏下,讓人直接感受現代社會福利制度、醫療體系的荒謬腐化。本片獲得2005年戛納電影節「一種注目」單元最佳影片。

《愛情研究院》劇照(圖片來源:Mtime時光網)

《愛情研究院》(2001) 法國/瑞士

導演:讓-呂克·戈達爾

一個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的聲音正在談論一項描繪愛情的四個關鍵時刻的計劃:最初的激情、爭吵、分手和重聚。計劃將通過三對戀人展開闡述:一對年輕的、一對成熟的和一對年老的。我們不知道這個計劃究竟是戲劇、電影亦或是小說。影片相當晦澀,恐怕只能吸引戈達爾的超級影迷。

《五道障礙》(2003) 丹麥/瑞士/比利時/法國

導演:喬根·萊斯、拉斯·馮·提爾

酷愛挑戰電影形式的丹麥導演拉斯馮提爾,一向心儀老前輩列夫於1967年拍的一部12分鐘紀錄短片「完美人類」,這回異想天開,下了道英雄帖要列夫在五種最刁難的條件下重拍這部經典短片。「五道電影難題」讓創作者看了會心微笑,觀眾看了大開眼界。兩個藝術家一次心靈互動遊戲,大膽好玩之餘,更道出創作可以這麼簡單也這麼神奇。

《我和拾穗者》(2000) 法國

導演:阿涅斯·瓦爾達

《拾穗者》是法國19世紀畫家米勒的名作,以夏收為背景的三個彎腰揀拾麥穗的農婦為主要形象,以此為靈感來源將「拾落」這種具有悠久歷史的法國傳統轉化為對現代社會中大量浪費現象的深入探究。描繪了法國當今時代的拾荒者們的形象,而且拾荒者們在瓦爾達的鏡頭前講述自己對拾荒的看法。有感於消費社會的種種浪費現象,瓦爾達說「這是一部關於浪費的影片」,拾荒者們的存在使浪費現象得以減少。在瓦爾達看來,形形色色的拾荒者可以大致分為三類:「有些人拾荒是因為生活所迫,有些人拾荒是因為他們是藝術家,有些人拾荒是因為他們喜歡拾荒。」

《隱藏攝像機》(2004) 法國/奧地利/德國/義大利/美國

導演:邁克爾·哈內克

這是一對頗具成就的夫妻,老公丹尼爾奧圖是知名談話性節目主持人,妻子安娜是出版社的編輯。某日起,他們不斷收到一盤盤偷拍的錄影帶,其內容則是包括他們家門口、丹尼爾奧圖的故鄉等他們周遭的生活環境。而所有的錄影帶寄來時,又都挾著一張張吐血或割喉的圖畫,這讓這對夫妻驚心動魄之餘懷疑一切系熟人所為。他們因而引發出一連串內心恐懼、家庭危機,並被迫重新面對童年往事。影片在戛納電影節放映之後,影片各處曖昧的情節處理成為記者們在放映後的記者招待會的主要問題,但導演漢內克堅持不肯解釋,他認為(觀眾)是自由的,怎樣理解都可以。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推薦閱讀:

解析華語片歐美市場遇冷:題材、檔期、營銷跟不上
今年最好的10部華語片,第一名竟然是……
這十部評分最好的華語片,是我們的驕傲

TAG:電影 | 十年 | 華語片 | 組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