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管理:需要回歸本位
中國式管理:需要回歸本位 |
發布時間:2006-7-3 來源:網路 點擊: 142 |
一、夢幻時代:行將終結 近幾年管理何其風光。方方面面的管理――文化、戰略、流程、營銷、人力資源,管理的方方面面――理念、方法、工具、程序,一時間裡精彩紛呈、變幻多端。管理理論日新月異,管理概念推陳出新,管理書籍席捲天下,管理大師粉墨登場,管理榜樣層出不窮,管理活動如火如荼。 不止如此,管理幾近時尚。理論一定要最新鮮、最時髦,核心競爭力、執行力;概念一定要中英文雙語對照,流程再造-BPR、平衡記分卡-BSC;書籍一定要暢銷熱賣,《誰動了我的乳酪》、《沒有任何借口》;大師一定要國際級泰斗,邁克爾-波特、菲利浦-科特勒;榜樣一定要世界500強的首腦,IBM的郭士納、三星的李健熙;活動一定要高規格、高檔次,高價取費的MBA、高人云集的管理論壇。
其間,集概念、書籍、榜樣之大成者,當屬GE的前任CEO傑克-韋爾奇。正是韋爾奇的《自傳》和「管理秀」,成為中國管理時尚登峰造極的象徵。物極必反,也正是這場韋爾奇的「管理秀」,將自己請下神壇,並預示中國管理夢幻時代行將終結。 二、中國企業:管理生態 管理的夢幻源於中國企業家做大做強的雄心壯志,源於中國企業「趕英超美」的宏偉目標。領先國家的管理理論自然而然被視為圭臬,領先企業的成功者理所當然被當作英雄。全球化、信息化帶來物理空間的濃縮,對跨國企業的近距離觀察和碰撞,使得中國企業既有強烈的競爭壓力,又有強大的學習動力;伴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處於成長期的中國企業獲得了高速增長,而且中國市場仍蘊含巨大的潛力,使得中國企業容易滋生迅速實現500強夢想的過度自信。僅僅是一個中國市場,就存在著成就世界級企業的種種機會。 問題顯然不在於有沒有機會,而在於如何去把握和擁有機會。兩種路徑:一種是捷徑,通過「權力尋租」抓住壟斷性資源,實現暴髮式發展,這類企業大可不必重視管理。另一種是正路,面對日趨成熟的市場和日益激烈的競爭,企業如何生存和發展?對於有使命有抱負的企業,如何可持續發展?如何成就一番事業?在企業家既定、企業初始條件給定的情形下,管理必然成為最大的影響因素;而中國市場化時間短促造成的企業管理差距,更強化了管理的重要性和急迫性。企業界短時間高密度的管理需求,引發出理論、教育、出版等各界有意 識的集中供給,這不可避免會產生一串串「泡沫」。
泡沫中既有需求方對管理回報的過度預期,也有供給方對管理本身的虛張聲勢。而只要是泡沫,在產生的同時就伴隨著破碎。彼得?德魯克的理論能帶來思想的啟發,但不能直接解決現實的問題;缺乏發自內心的理念和追求,即使飽讀《追求卓越》、《基業長青》這些大作,也不過是多了些消遣時的談資;把GE和韋爾奇當成學習榜樣,卻發現要麼誤讀了戰略的多元化,要麼誤解了人才的考核術;MBA畢業生和企業雙方,都認識到管理才幹學不出來,而靠實踐的積累和感悟;國際名企的先進經驗和CEO的精彩言論,只是一種目標狀態和觀察視角,但人家是人家,自己是自己。 撇掉虛浮的泡沫成分,還是沉澱了不少實實在在的東西:管理思想和意識的啟蒙,管理理論和知識的普及,管理概念和溝通的平台,管理制度和流程的框架,管理專業化和人才職業化的建設??????相對於中國的管理基礎而言,這些東西的價值值得肯定乃至高估。但形式的意義更大一些,實質性的進展遠遠不夠。在市場環境仍待完善、市場化程度仍待提高的背景下,中國企業要生存還要長大、要活著還要發展,更要直面經濟的全球化和跨國企業的競爭,因而建設和提升管理的任務十分緊要。 如何來定位管理和制定管理方略呢?標杆借鑒、拿來主義乃至削足適履,也許不失為一種權宜之計。為此,中國企業進行了大量的實踐活動:樹立一個或多個國際樣板,不斷地對照差距加以改進和完善;與跨國企業合作,藉此學習其先進管理;聘請具有跨國企業經驗的職業經理人,引進優秀管理乃至帶來管理變革;聘請國際諮詢公司實施管理再造,甚至複製管理模式;併購整合跨國企業,不僅拿來資產,也拿來管理。而基於中國傳統文化形成獨具特色的管理模式,這是中國企業界始終探求的方向,也註定是一條漫漫的路程。 三、中國管理:回歸本位 當萬科、聯想等企業慶祝20周年生日的時候,當這些優秀的中國企業不斷自我反思的時候,我們清晰地看到了中國管理實現突破的希望。但差距依然是巨大的,我們還需要付出堅韌的努力和時間的代價。當管理喧囂歸於沉寂,當管理運動趨於理性時,中國的企業和企業家們正回到管理的根本命題、一般規律和基本立場。
1. 管理的根本命題:人為本或以人為本 人是管理的原因、內核和目的,沒有人就沒有管理。心中無人的宏大理念、胸中無人的完美戰略、目中無人的科學制度,閹割了管理的本性,成了自娛自樂的管理遊戲或自欺欺人的管理把式。 以人為本,幾乎是所有中國企業的習慣用語。我們暫不討論「以人為本」和「人為本」的區別,關鍵的問題是:人是誰?哪些人?股東、員工、客戶、合作夥伴、社會等等企業的利益相關者,歸根到底都是人。對於中國企業特別處於這個時期的中國企業,管理的焦點是什麼人?各類人有無優先順序? 面向未來發展,順應國際化全球化趨勢,結合中國企業的歷史和現實特點,我們主張:國有企業應旗幟鮮明地把股東放在人之首,而市場化企業則應大張旗鼓把客戶放在人之首!只有以股東為本,關注股東回報,而不是一味的以員工為本,才能促進國企真正轉化為市場化的企業。市場化的企業以客戶為本,以滿足客戶需求為目標,才真的抓住了企業的命脈;沒有客戶就沒有企業,客戶尤其忠誠客戶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價值源泉。 勿庸置疑,員工是至關重要的。但站在管理的角度,員工唯有為客戶創造價值,才能為股東帶來收益,才能獲得普遍的尊重、信任和價值認同;也只有通過與客戶互動而創造價值,才能提高員工職業化程度,幫助員工實現職業發展。社會大眾也越來越引起企業的重視,概念意義上的企業社會責任和企業公民,正在變成各種各樣的事實。
2. 管理的一般規律:源自對管理本體的認識 管理看似一個虛擬的社會科學概念,實質上是組織中的一種客觀存在,表現為管理文化、管理架構、管理者和管理制度。彼得-德魯克的研究更深入了一步,他認為管理是組織不可缺少的器官。 作為客觀存在之物,管理肯定要遵循物質的一般規律。比如,管理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因而中國企業既要學習西方的先進管理,更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尋求適合自身特點的管理。再比如,管理具有生命周期,再優秀的管理思想和方法,都會從產生到成長、從成熟到消亡,因而中國企業對管理大師的言論別太認真,對韋爾奇們的經驗別太當真,對EVA、平衡記分卡這些工具更別較真。 作為組織的器官,管理也要遵循一定的規律。健康的組織是開放、和諧、動態的生態系統,管理不是限制組織的邊界、控制組織的衝突,而是包容組織的多樣性、平衡組織的多元化,從而促進組織可持續發展;管理也不是強加給組織的外力、硬塞進組織的他物,而是組織內生的有機部分,而且有一個誕生、生長和壯大的進程。
對中國企業來說,一是要改變先經營後管理、先生存後管理的觀念,自始至終把管理放在心上、落到實處;二是改變重外因輕內因的管理取向,學標杆、上ERP、做諮詢、引職業經理人,不能從根本上提升管理,更不能替代內部管理要素的投入和管理隊伍的建設;三是改變管理一蹴而就、一抓就靈的急躁心理,唯有從自身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扎紮實實打好基礎,堅持不懈地進行實踐、思考、沉澱和突破。 3. 管理的基本立場:服務於企業經營與發展 管理的價值在於降低組織的交易成本,提升組織的運作效率。管理自有其價值,同時管理也要付出代價。作為服務於企業經營的經濟手段,必須衡量管理的投入產出比。當然,管理的產出存在滯後效應,需要有一定的前瞻意識。 我們不要想當然地認為,管理與經營業績一定是正向相關的關係。為管理而管理的行為,不僅浪費企業的資源,帶來經營的損失,甚至有礙企業的發展。ISO質量體系認證,若只是為了買個證書,而沒有真正觸及企業的流程優化,那還不如不認證;因為這既掩蓋了企業的管理問題,也為今後推進管理帶來了困難。仍處於創業期的企業,卻過分強調管理、過度強化管理,這根本無助於企業有效經營,反而會降低企業的響應速度和運作效率。 我們應從企業實際出發,根據企業發展目標和經營策略,踏踏實實地開展基礎管理工作,再反過來支撐企業的經營和發展。舉個例子,剛剛改制的國有企業,產權相對清晰了,但企業還不像企業,崗位還因人而設,工資還按行政級別來定。對於這類企業,管理工作並不複雜和高深,就是樹立新的價值導向,做好企業價值分析、崗位設置、崗位價值評估、薪資體系設計等管理工作,逐步建立起更市場化的人才激勵機制,從而支持企業不斷達成經營目標。 四、現實呼喚:做實管理 最近有很多好的跡象,表明中國企業走在健康的管理之路上。除了繼續關注務虛的理念和戰略,企業更重視「執行」;原本被國外暢銷作品覆蓋的出版市場上,諸如《細節決定成敗》的本土書籍開始有了一席之地;管理開始落地生根,通過解決問題結出有用的果實。 萬科前20年,業務上完成了從多元化到專業化的調整,管理也從粗放式向職業化轉型。未來十年,萬科將戰略定位於精細化,管理也將在職業化的基礎上,更加專業化,更加精細化。萬科致力於成為最受客戶、股東、求職者歡迎和最受社會尊重的企業,致力於實現與一切利益相關主體之間的和諧、雙贏與均好。 最近部分知名媒體和企業發出「感恩中國,溫暖社會」的倡議書,鼓吹「尊重創造價值」,呼籲「真心為用戶、股民創造價值,凈化市場環境。」尊重客戶、尊重股民、關懷社會,即使僅僅是一種呼籲,這裡面所包含的意義也不同尋常。 時值年終,引人矚目的是頗具豪氣的財富人物、經濟人物評選,我們則高聲呼喚質量管理、審計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精細管理獎項。日本企業藉助管理實現了歷史性跨越,中國企業也能做到,而且會做得更好。這一天必將來到,但我們需要志向高遠而又腳踏實地,需要激情投入而又堅定不移。借用國美董事長黃光裕的話:制定較高目標,敢想、敢做,堅持。 |
推薦閱讀:
※中國歷史上的皇帝年號表(上古—隋朝)
※中國面臨第4次單身潮 單身人口近2億令人擔憂
※中國教育最大的缺失:未來的成功屬於啥樣的孩子,孱弱、懦弱的學霸嗎?
※中國模式輸出馬爾地夫受阻 不到一年遭遇兵變
※《老人法》能拯救中國的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