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大古都」,誰說了算?丨深讀

提到中國的歷史古都,你會想到哪座城市?西安?北京?還是開封和洛陽?

這些都是中國聞名已久的「古都」。而上月底的一則消息,似乎刷新了人們對古都的定義。

10月25日,經過為期一周的交流和探討,中國古都學會發布《成都共識》,將成都列為中國「大古都」。至此,在這個學會的名單中,「大古都」達到10個,分別是北京、西安、南京、洛陽、鄭州、安陽、開封、大同、杭州、成都。

消息發布後,成都媒體大篇幅正面報道,闡述入選「大古都」的理由,看起來也不無道理。但很多人並不買賬,網友們紛紛為鄰近成都的重慶表示不服,為曾經與成都鼎足而立的許都(今許昌)表示不服。也有網友認為,如果成都算「大古都」, 那曾經做過「割據政權」都城的廣州、瀋陽等,是不是也應該算?

餘波所及,2010年入選的大同、2004年入選的鄭州也被「吐槽」,甚至更早入選的安陽、杭州也「躺槍」。「古都學會搞什麼,把古都越搞越多,都十個了。」「一會兒七大古都,一會兒九大古都,一會兒又十大古都,難道多這幾年,就算古都了?是就差這幾年嗎?有什麼評判標準嗎?再過幾十年,會不會五十大古都?」

爭議巨大,其實說明「古都」是個引人關注的有趣的話題。古都,即古代的政治中心,在中國傳統中,也往往是經濟中心、文化中心,是最大最繁華的「一線」城市,是一代文明的高點,光芒耀眼,全國矚目,有最宏偉的建築、最出色的人物、最精彩的故事……

中華文明,跌宕起伏,悠悠數千年,經歷過無數次政權和王朝的更替,隨之而來的古都更迭,往往興衰之變最為慘烈的場景,讓人扼腕嘆息、回味無盡。回望歷史,古都或交相輝映,或此起彼伏,連綿如山煙雨中,可以連接成一部跌宕起伏、色彩鮮明的中國史。

正因如此,長期以來,學術界乃至全社會對古都這個話題都有著濃郁的興趣。那麼,中國的「大古都」到底應該有哪些?「大古都」是怎麼認定的?有沒有什麼標準?

翻閱大量資料,尋訪鄭州大學張民服、商丘師院李可亭等學者,我們對這些問題有了比較清晰的認知。

幾大古都的說法,古已有之。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開始,學術界介入古都研究,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海峽兩岸學者相互推進,形成「大古都」的概念。而在杭州、安陽、鄭州入選「大古都」的過程中,歷史地理學界發生激烈論證,催生了幾套認定標準。

但此次成都入選,以及前幾年大同入選,再度引發大爭論。顯然,認定標準並沒有形成共識。我們在此梳理「大古都」認定的來龍去脈,介紹學者們提出的認定標準,孰是孰非,讀者諸君或可做出自己的判斷。

中國「大古都」,誰說了算?

兩岸學者共推「大古都」概念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悠悠中國歷史,經歷諸多王朝更迭,其間割據政權更層出不窮,導致了大大小小都城出現。這些都城,莫不是一個時代、一定地域的政治、文化乃至經濟中心。眾多的古都中,一些建都時間長、都城規模大、歷史影響深遠、地位極為突出,儘管歲月流逝、繁華成夢,仍在歷史的星空中光芒耀眼,令人無法忘懷。

宋代之前,中國大一統王朝的都城,主要以黃河為軸東西向遷移,周、漢、唐都有東西兩都,即長安和洛陽;北宋主要仍是東西兩京,即開封和洛陽。隨後國都的遷移變為南北向,主要都城為南京、北京。因此西安(長安)、洛陽、開封、南京(金陵)、北京,是人們心目中當然的重要古都,因此形成「四都說」和「五都說」,也有人加上杭州,形成「六都說」。這是一個各抒己見,反覆斟酌的過程,其間已有不同見解和爭議。

「三都」公認 開封南京小有爭議

「西安、洛陽、開封、北平、南京,是歷代政治的中樞,國家安危、民族盛衰所系。」

1976年,台灣學者王恢在他的《中國歷史地理·上冊》中書寫了這樣一段話。

王恢先生是史地研究名家,曾為錢穆《國史大綱》及《清史稿校注》中手繪輿圖,圖中蠅頭小字皆出其親筆。他的《中國歷史地理·上冊》主要論述秦漢長城、唐宋元明運河及歷代古都。在書中他第一次使用了「大古都」的概念。王恢列舉分析「五大古都」各自的沿革與地理形勢等,最後特別指明,「站在歷史的觀點:首都應設西安,以北平、南京為陪都」。

可能令王恢先生始料不及的是,他的這部著作重新點燃了中國古都研究的熱情,內地學者及時跟進,揭開了近幾十年代古都研究熱的序幕。從此,中國學術界對於高等級古都的研究和確認,基本以「大古都」命名,而不再使用「大名都」「大都會」等語。後來的「七大古都」「八大古都」,乃至「十大古都」,皆是如此。

1979年,改革開放之初,內地學者侯仁之、陳橋驛開始受邀出國講學,在國外看到了王恢的書。侯仁之覺得,內地也應該有關於古都的論著,建議陳橋驛擔當此任。經前輩學者多次囑託,陳橋驛著手籌劃此書,他後來回憶說,自己長期在杭州任教,感到杭州曾為吳越及南宋國都,尤其南宋是中國傳統的正式王朝,如不列入杭州,無法向杭州人交代。

開封鼓樓夜市

經反覆考量,他與譚其驤等學界泰斗商議,在西安、洛陽、開封、南京、北京之外,加上杭州,形成「六大古都」說。譚其驤表示支持,認為以前已經有人把杭州列入,「儘管只做過半個中國的都城,杭州的繁榮昌盛程度,卻不亞於,甚或有過於全國性的『五大古都』」。史念海贊同譚其驤的分析,「南宋誠然淪於偏安的局面,但《宋史》並沒有把南宋摒出,這樣杭州就和開封相抗衡,作為統一王朝的都城。相沿成俗,竟成故事,也用不著再有什麼變動」。

1983年,陳橋驛主編的《中國六大古都》出版,這本著作影響很大,台灣隨即出版了影印本,與六都有關的電視台也隨即商議拍攝《中國六大古都》電視片。至此,杭州正式入列,「六大古都」取代此前得到廣泛認同的「五大古都」,為學術界和社會各界接受。

但就在這個時候,安陽主動出擊,「大古都」的數量,因此再度產生變數。

2011年,89歲高齡的陳橋驛在給天津師範大學毛曦教授的親筆信中,談及其中的曲折。當時,安陽宣傳部長專程趕到杭州,找到陳橋驛,商議能否將安陽列入「大古都」,能否再出一本《中國七大古都》,電視片也相應改為《七大古都》。

兩岸互動 陳橋驛確立杭州地位

「西安、洛陽、開封、北平、南京,是歷代政治的中樞,國家安危、民族盛衰所系。」

1976年,台灣學者王恢在他的《中國歷史地理·上冊》中書寫了這樣一段話。

王恢先生是史地研究名家,曾為錢穆《國史大綱》及《清史稿校注》中手繪輿圖,圖中蠅頭小字皆出其親筆。他的《中國歷史地理·上冊》主要論述秦漢長城、唐宋元明運河及歷代古都。在書中他第一次使用了「大古都」的概念。王恢列舉分析「五大古都」各自的沿革與地理形勢等,最後特別指明,「站在歷史的觀點:首都應設西安,以北平、南京為陪都」。

可能令王恢先生始料不及的是,他的這部著作重新點燃了中國古都研究的熱情,內地學者及時跟進,揭開了近幾十年代古都研究熱的序幕。從此,中國學術界對於高等級古都的研究和確認,基本以「大古都」命名,而不再使用「大名都」「大都會」等語。後來的「七大古都」「八大古都」,乃至「十大古都」,皆是如此。

1979年,改革開放之初,內地學者侯仁之、陳橋驛開始受邀出國講學,在國外看到了王恢的書。侯仁之覺得,內地也應該有關於古都的論著,建議陳橋驛擔當此任。經前輩學者多次囑託,陳橋驛著手籌劃此書,他後來回憶說,自己長期在杭州任教,感到杭州曾為吳越及南宋國都,尤其南宋是中國傳統的正式王朝,如不列入杭州,無法向杭州人交代。

洛陽龍門石窟

經反覆考量,他與譚其驤等學界泰斗商議,在西安、洛陽、開封、南京、北京之外,加上杭州,形成「六大古都」說。譚其驤表示支持,認為以前已經有人把杭州列入,「儘管只做過半個中國的都城,杭州的繁榮昌盛程度,卻不亞於,甚或有過於全國性的『五大古都』」。史念海贊同譚其驤的分析,「南宋誠然淪於偏安的局面,但《宋史》並沒有把南宋摒出,這樣杭州就和開封相抗衡,作為統一王朝的都城。相沿成俗,竟成故事,也用不著再有什麼變動」。

1983年,陳橋驛主編的《中國六大古都》出版,這本著作影響很大,台灣隨即出版了影印本,與六都有關的電視台也隨即商議拍攝《中國六大古都》電視片。至此,杭州正式入列,「六大古都」取代此前得到廣泛認同的「五大古都」,為學術界和社會各界接受。

但就在這個時候,安陽主動出擊,「大古都」的數量,因此再度產生變數。

2011年,89歲高齡的陳橋驛在給天津師範大學毛曦教授的親筆信中,談及其中的曲折。當時,安陽宣傳部長專程趕到杭州,找到陳橋驛,商議能否將安陽列入「大古都」,能否再出一本《中國七大古都》,電視片也相應改為《七大古都》。

安陽入選 譚其驤力倡「七大古都」

接到安陽的請求後,陳橋驛與譚其驤等人商議,譚先生認為安陽應該列入。於是,陳橋驛與史念海兩位先生前往安陽,進行了近十天的考察,得出安陽可以入選「大古都」的結論。隨後,陳先生寫《中國七大古都》,譚其驤先生作序。

作為學界泰斗,中國歷史地理學科的主要奠基人和開拓者,譚其驤的態度舉足輕重,他支持安陽入選並非偶然,是經過長期研究和探索,經過深思熟慮的。

之所以支持安陽入選「大古都」,譚先生起初是從與杭州比較的角度考慮的。他曾回憶說:「我對這個問題考慮了很久,開始時我認為只有『五大古都』是合理的,從各方面看都勝過其他古都,所以不贊成提『六大古都』。但既然『六大古都』說已經流行,而且杭州在古都中也的確具有重要地位,講課時就不能迴避。我就將杭州與其他古都相比,覺得安陽的重要性實在不在杭州之下,所以我將安陽與杭州加上『五大古都』,稱之為『七大政治中心』。」

早在1982年,譚其驤就發表《中國歷史上的七大首都》。他認為「一個古都應否列入『大古都』之一,主要得看以此城為都的政權地有多大,歷史有多久。以此為標準,衡量歷代古都,則無疑此『七大古都』所統治的地域最廣,歷年最悠久」。

他還分析了過去安陽被忽略的原因:「安陽之所以從上世紀30年代以來長期沒人提起,一則當由於偶然的疏忽,再則由於殷、鄴久已為廢墟,近今的安陽又不是一個著名的大城市,一般人往往著眼於從今天的大城市談古都,就難怪數不上安陽了。」

在譚先生看來,談古都首先應著重歷史上的實際情況,不應以古都的後身今天的城市的大小為取捨標準。如今看來,譚其驤先生做學問的確客觀求實,持論公正。

經過數年的討論,1988年中國古都學會第六次年會上,通過「七大古都」的認定,將安陽列入「大古都」當中。此後,《中國七大古都》電視系列片拍攝完成,1990年開始在國內外播放。第二年,陳橋驛主編的《中國七大古都》出版,同年,大型畫冊《中國七大古都(中、英文版)》出版。至此,「七大古都」之說在社會上產生廣泛影響。但在學術界,安陽的入選引起了質疑,激烈的爭議持續了數年之久。

「大古都」擴編有標準可依嗎?

所謂「大古都」,就是高等級的古都,存在時間長、面積宏大、影響深遠、地位重要。但究竟怎麼才算是「大古都」,從這個概念問世,學者們就在思考。在「十大古都」陸續產生的過程中,這個問題也屢屢被提出來。

關於這個問題,中國從來沒有制定過官方標準,只是一種學術上的討論。三十多年來,學者們提出了不同的標準體系。

陳橋驛從「古都」入手講「大古都」。他認為古都至少要有兩個條件:其一,曾經是一個獨立政權的首都,不管這個政權轄境多大、存在多長時間;其二,現代城市必須與當年古都位置重合,或部分重合。

那麼什麼是「大古都」呢?那必須是中國傳統王朝的都城。也就是上起夏、商、周、秦、漢、晉,下至隋、唐、宋、元、明、清,歷代王朝的都城。歷史上出現的割據政權,如春秋五霸、戰國七雄,以及五胡十六國、五代十國等,都只能算是地方政權,其國都不能算「大古都」。

史念海與陳橋驛的觀點相似,只是將「古都」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曾經做過獨立政權或王朝的都城的均是廣義的古都,全國有217座;狹義的古都,則應具有較長久的建都年代,遺址確切,距現在有關城市較近,這樣算的話,全國有65座。至於「大古都」,他的觀點與陳橋驛一致:必須是大一統王朝的都城。

安陽入選「大古都」之後,學術界發生一場激烈的爭論,促使學者們對「大古都」標準問題進行了更多的研究。

圍繞安陽展開激烈爭論

安陽入選「大古都」後,圍繞安陽應否列入「大古都」及「大古都」的標準問題,中國歷史地理學界出現一次熱烈的爭論。

發難的是陝西師大教授馬正林。馬教授先後發表《論確定中國「大」古都的條件》《殷·鄴·安陽》兩篇論文,提出確定「大古都」的五大條件,並據此認為中國只有「六大古都」,「七大古都」說不能成立。他的五條標準包括:建都歷史悠久、地理位置優越、是全國政治或經濟文化中心、城市建設宏偉、延續發展成為全國著名的城市。

復旦大學教授鄒逸麟發表數篇論文回應,認為即使按照馬正林主張的條件,安陽也符合「大古都」的條件。

學者葛劍雄則對標準進行了深入細緻的研究,提出量化標準,在他的《論中國的大古都的等級及其量化分析——兼答安陽能否列為「七大古都」》中,提出量化分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他的量化分析包括建都時間、都城性質、都城所代表政權的疆域、遺址、遺物的保留程度等9項主要指標。這套標準很細,建都時間以年為單位,每年一分。都城性質一項,大一統王朝的首都的係數為1,以下依次遞減:基本統一的王朝,如明前期的南京和北京等,為0.9;商、西周及對峙時期主要政權的首都,如北宋開封為0.8,其餘如遼的上京、中京為0.7;分裂時期的主要政權的首都為0.7,其餘依次為0.6或更低,如五代時期的洛陽、開封為0.7,前後蜀的成都、楚的長沙、南唐的江寧府(南京)、吳越的杭州、南漢的廣州等為0.6。

葛劍雄按照這套標準計算出結論:「安陽的綜合指數高於杭州,列於『七大古都』是當之無愧的。」

經過這場學術討論,多數學者認可了「七大古都」說。同時,對「大古都」標準問題的探討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尤其葛劍雄的量化分析十分有價值,可惜在隨後的古都認定中,沒有使用這套標準體系,甚至優化討論都沒有。

隨後的古都認定,主要使用中國古都學會的標準。這個學會1983年成立於西安,會址設在陝西師範大學。該學會第二任會長朱士光教授提出了「大古都」的主要標準:「應是我國歷史上主流(或主體、主幹)王朝或政權的都城」;「它有著較長的作為都城的時間,一般而言應在二百年以上」;「它有著相當大的城址規模」;「在它遺址上或其近旁存在後續城市,且應是國家級或較高級別規格的區域性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鄭州入選「大古都」,依據的就是這四條標準。

考古學家推動鄭州入選「大古都」

鄭州入選「大古都」,前後經過十多年的醞釀。最初推動此事的學術界人士,不是歷史地理學者,而主要是考古學者。可以說,鄭州作為古都早已被人們遺忘,這是一座考古發掘出來的「大古都」。

上世紀五十年代,鄭州商城被發現,經幾十年的考古發掘,其亳都地位基本得到確認。此外,近幾十年來,鄭州西北發現了「中原第一城」——西山古城,新密發現古城寨,登封發現王城崗,加上新鄭之鄭韓故城,作為古都的分量越來越重。

鄭州商代遺址

1993年,「鄭州商城與殷商文明國際研討會」期間,與會的胡厚宣、鄒衡、安金槐、李民、許順湛、陳旭等學者倡議將鄭州列為中國「八大古都」。2003年,中國古都學會、中國殷商文化學會、鄭州市人民政府在北京召開了「鄭州商都3600年學術座談會」,與會專家再次提議將鄭州列入中國「八大古都」。

第二年,鄭州召開了「鄭州商都3600年學術研討會暨中國古都學會2004年年會」,經與會考古學、殷商史、古都學等方面專家學者的討論,一致同意將鄭州列入「大古都」,「八大古都」之說從此產生。

2007年,朱士光主編的《中國八大古都》出版。認為根據古都學會的「大古都」標準,作為中國主幹王朝之一的商王朝前期都城,「鄭州商都是夠資格成為我國大古都的。如再加上其附近之眾多古都組成的一個古都群,其條件就更為充分」。

「從此之後,鄭州的『大古都』地位,以及『八大古都』之說,逐漸得到了學術界的認可,在社會上也有較大影響。」鄭州大學教授張民服說。

大同、成都突破「傳統王朝」紅線

2010年,中國古都學會發布《大同宣言》;2016年,該學會發布《成都共識》。這兩個文件分別將大同、成都納入「大古都」序列,出現「十大古都」之說。

在大同和成都當地人看來,自己的城市入選「大古都」的理由都很充分。

大同曾作為北魏都城96年,是當時北中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北魏遷都洛陽後,大同仍作為「北京」45年,此外,大同作為遼金西京190年。

此外,因處於游牧與農耕兩大文明之間,大同長期是軍事重鎮。考古發掘證實,大同自戰國築城以後,下迄秦漢魏晉北朝,乃至唐遼金元明清,城的中軸線一直未變,城址完全沒有移位。「1600多年了,現在的大同城就是當年北魏都城的平城,動都沒動過。」

成都也是一座城址未變、中心未移,甚至城名未改的古都。

談到成都入選的原因,中國古都學會現任會長蕭正洪教授認為,以成都為中心的長江上游地區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創造了燦爛的寶墩文明、三星堆文明和金沙文明。成都不僅是一座有著4500年城市文明的歷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都城之一。先秦時期,先後有五代古蜀王在成都建立都城,秦以後,成都也先後成為成家、蜀漢、成漢、前蜀、後蜀等五個重要政權的都城,都城歷史積年在千年以上,「這在中國都城史上可謂特殊樣本」。

站在客觀的立場上看,大同、成都兩座城市都有著輝煌的城市史,但它們與之前的「八大古都」有一個顯著的不同:他們都不是傳統的大一統王朝的都城。

中國古都學會顯然是想突破「傳統王朝」觀念的限制。學者們或許有他們的學術考量,但能否得到社會公眾認可,卻尚未可知。一位網友的話,或許代表了很多人的看法:「成都無疑是中華古都,但只是割據政權而不是大一統政權的首都。是古都沒錯,但不是大古都。」如果放寬標準,過些年,或許真的出現二十大古都、三十大古都。那豈不要推倒重新來過?

陳橋驛回憶說,他曾為古都的事苦不堪言。「不少古城,為了『大』『小』之事,經常派人、來信與我商討,所以我實在應付為難,才編了詞典,說明古都能稱『大』的條件……古都的事,實在讓我受了多年的累。」

譚其驤生前曾言:「古都有不同的等級,不能硬湊數。比如說西安、洛陽、北京是一個等級,加上開封、南京作『五大古都』是一個等級,再加上杭州、安陽作『七大古都』也是一個等級,但不能隨便定一個數正好也是一個等級,『十大』就很難辦。」不料想,沒多少年,真的出現「十大古都」。

作為中國古都學首任會長,史念海先生在《中國古都和文化》中提出,該學科研究內容主要包括:論證古都興起發展的自然地理因素,指出古都發展的經濟基礎,論述古都的上層建築,論證古都演變之規律,服務於當前的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老人家創辦中國古都學會的初心,本是進行有價值的學術研究。頂住壓力,不忘初心,方可砥礪前行。

跟帖評論,或回復撈娛兒,

一起聊聊「大古都」的故事,

就有機會獲得撈娛兒提供的禮物(電影票限定鄭州)

推薦閱讀:

南京三部曲(一)——六朝古都歷史風韻
11個古代大家的家訓,家教自古都很受重視
八大古都
中國十大古都,北京只能排第四,前兩名都是十三朝古都

TAG:中國 | 古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