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經典詩文
北行見杏花
裁剪冰綃,輕疊數重,淡著胭脂勻注。新樣靚妝,艷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愁苦。問院落凄涼,幾番春暮。
憑寄離恨重重,這雙燕,何曾會人言語。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怎不思量,除夢裡有時曾去。無據。和夢也新來不做。
上片先以細膩的工筆描繪杏花的外形及神態,勾勒出一幅絢麗的杏花圖。以下筆鋒突轉,描寫杏花遭到風雨摧殘後的黯淡場景這裡不僅是憐惜杏花,而且也兼以自憐。
試想作者以帝王之尊,降為階下之囚,流徙至千里之外,其心情之愁苦非筆墨所能形容,杏花的爛漫和易得凋零引起他的種種感慨和聯想,往事和現實交雜一起,使他感到杏花凋零,猶有人憐,而自身淪落,卻只空有「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的無窮慨恨。」愁苦「之下接一」問「字,其含意與李後主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亦相彷彿。然而,「故宮何處」點出連望見都不可能,只能求之於夢寐之間了。夢中幾度重臨舊地,帶來了片刻的慰安。結尾兩句寫絕望之情。晏幾道《阮郎歸》末兩句「夢魂縱有也成虛,那堪和夢無」,秦觀《阮郎歸》結尾「衡陽猶有雁傳書,郴陽和雁無」,都是同樣意思。夢中的一切,本來是虛無空幻的,但近來連夢都不做,真是一點希望也沒有了,反映出內心百折千回,可說是哀痛已極,肝腸斷絕之音。
此詞是宋徽宗趙佶於1127年與其子欽宗趙桓被金兵擄往北方時途中所寫,是作者身世、遭遇的悲慘寫照。全詞通過寫杏花的凋零,藉以哀傷自己悲苦無告、橫遭摧殘的命運。然而本詞雖哀痛之極,但作者對亡國被俘虜沒有一點反思之意,反而顯得柔而無骨。。。。
當初堂堂一國之君最終淪為階下囚,在位窮奢極恀的生活,即使他是一個再好的詞人、畫家可是對當時的社會和百姓還是個悲哀,在其位不謀其政,一個錯位的人最終都不會去反思自己的錯誤,這對自己也是一種悲劇。
推薦閱讀:
※(女生必看)亦舒經典語錄(轉)
※六爻經典三十論(第三論)
※高僧大德的經典開示
※凝眸思量,時光已無言(經典散文)
※影視劇四大經典 再難超越
TAG:經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