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新哲學的誕生地—重讀《關於費爾巴哈提綱》和《德意志意識形態》

來源:考試吧(Exam8.com) 2010-10-27 14:19:00 【考試吧:中國教育培訓第一門戶】模擬考場父母必看:21天決定孩子一生www.luhuiping.com20年經驗總結,5000多成功案例, 陸惠萍21天讓孩子成才!更有千元大禮上海藝童玩具有限公司www.yt-toy.com大型戶外遊樂玩具,社區健身器材,塑膠場地, 籃球架等,免費上門安裝,優質售後服務..百度推廣論文關鍵詞:馬克思 恩格斯 新哲學論文摘要:馬克思、恩格斯在《關於費爾巴哈提綱》和《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對舊唯物主義、人本主義進行了批判,闡發了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特別是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上第一次對唯物史觀作了經典表述。從中我們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馬克思主義新哲學的變革性和優越性,在反思中重新認識馬克思主義新哲學的本質。馬克思和恩格斯1845一1846年間寫的《關於費爾巴哈提綱》以及後來寫的《德意志意識形態》被稱作是「包含著新世界觀的天才萌芽的一個文件」。馬克思在這裡實現了哲學領域中的革命變革,表述了新的哲學世界觀。今天,我們重讀這兩篇光輝論著,深刻理解從《關於費爾巴哈提綱》和《德意志意識形態》怎樣批判舊唯物主義,解決舊哲學特別是費爾巴哈和黑格爾哲學所無法克服的理論缺陷,從而更加深刻理解新唯物主義的變革性和優越性,在反思中對馬克思主義本質進行再認識具有重要的意義。馬克思在《關於費爾巴哈提綱》第一條中指出:「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是:對事物、現實、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當作人的感性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觀方面去理解。」如果說《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是包含著馬克思世界觀天才萌芽的第一個文件,那麼提綱的第一條則可以說是提綱的核心,在這裡,馬克思不僅揭露了舊唯物主義特別是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根本缺陷,而且提出了一種不同於舊哲學—包括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全新的思維方式,那就是對事物、現實、感性,既不象唯心主義哲學那樣,從抽象的人類精神活動派生物的角度去理解,也不象舊唯物主義那樣,只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要把它們當作人的感性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並且要把人的實踐活動當作真正的人的活動,當作客觀的活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克服唯心主義的抽象能動性,理解了這一點才能從總體上理解馬克思新唯物主義的思維方法,也才能理解!日唯物主義的根本缺陷。在十一條《提綱》中,一共有三條是從世界觀方面批評舊唯物主義的。除了第一條前面闡述的外,還有第五條中指出:「費爾巴哈……把感性不是看作實踐的、人的感性的活動」,《提綱》第九條又指出「直觀的唯物主義,即不是把感性理解為實踐活動的唯物主義」,「事實、現實、感性」這三個詞,在費爾巴哈著作中是同一個意思,都是指感性的對象,其中也包括作為肉體的人,費爾巴哈曾經說過:「感性就是實際存在著的。因此,在我看來,它具有和現實同樣的意義」。馬克思指出,恰恰在這個問題上,暴露了費爾巴哈「承認現存的東西同時又了解現存的東西。」費爾巴哈證明某物或某人同時也就是某物某人的本質。這樣,事物、現實、感性的客體存在似乎就是事物、現實、感性的本質了。馬克思指出:「他沒有看到,他周圍的感性世界決不是某種開天闢地以來就已經存在的始終如一的東西,而是工業發展狀況的產物,是歷史的產物,是世世代代活動的結果,其中每一代都在前一代所達到的基礎上繼續發展前一代工業和交往方式,並隨著需要的改變而改變它的社會制度。」從馬克思的這些表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舊唯物主義只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對象、現實、感性,而不是同時也從主體方面,把對象、現實、感性當作感性的人的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不言而喻的是,和舊唯物主義有著基本區別的新唯物主義,要求同時從這兩個方面,即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上,又從主體方面去理解對象、現實、感性。這就是說,既把對象、現實、感性理解為獨立存在於人的實踐活動之外的客觀物質世界,又把它們看作是人的感性的活動的產物,是因為這種活動而不斷改變自己的面貌的。這就是馬克思在哲學領域中實現的變革之所在,就是馬克思提出的新世界觀的基本內容。之所以把它稱作新唯物主義,是因為其內容的前一個方面,表明它和舊唯物主義一樣,是一種哲學唯物主義,而不是唯心主義;而其內容的後一個方面則表明它是一種和舊唯物主義有區別的新唯物主義,是一種站在唯物主義立場上,具體地發展了能動方向的新唯物主義。馬克思進行的哲學革命首先是哲學觀上的革命,是從哲學觀上對舊哲學的否定,在這種新的哲學觀看來,哲學的主要宗旨和功能不是解釋世界,而是改造世界。這樣,在對世界觀的理解上,也就否定了那種把世界觀僅僅看成是關於世界本體的知識體系的舊哲學觀。新的哲學觀是應當這樣理解世界觀的:世界觀不是人的觀察世界結果的知識體系,而是人們理解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出發點。它所關注的不是那種以外的自在之物,而是人的現實生活世界。它強調的不是人對自在世界的順從,而是人對外部世界的革命性改造;因此,世界觀是人以自身的眼光,從自身的生存、發展需要出發對世界的理解和根本態度,世界觀所反映的主要不是自在的非人世界的客觀狀態,而是具體的、歷史的人的性質和狀態。其功能是要為人類的生存、發展和全面解放提供一個最高的根據和尺度。這樣理解,才能把新世界同新哲學觀統一起來,體現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革命性質,在這種新世界觀中當然包含著人們對外部自然世界先在性的本體論承諾,包含著人們對外部世界認識意義上的理解方式,但更重要的是,它表達了人們對外部自然物質世界的一種實踐態度和人們對自身生存、發展和解放的價值追求。伴隨著哲學觀的變革,馬克思也實現了哲學主題的轉換。馬克思的實踐唯物主義,作為一種新世界觀,已經不是去尋找世界的本源和本體了,新唯物主義世界觀作為人們把握世界的實踐方式,對待世界的實踐態度和評價世界的實踐標準,已經不是尋找世界的抽象本體,而是要使世界革命化,實際地改變現在事物,其目的和功能是對現實世界進行革命的、實踐的批判,以解決無產階級和人類的生存、發展和解放的問題。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馬克思的新唯物論,是人的生存論、發展論、解放論。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對象、現實、感性,這是比較容易理解的,那麼也從主體方面把對象、現實、感性,當作感性的人的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對此,馬克思在完成《提綱》不久,他又與恩格斯合作一起撰寫了《德意志意識形態》。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恩格斯繼續批評費爾巴哈「沒有看到他周圍的感受性,世界決不是某種開天闢地以來就已經存在的始終如一的東西,而是歷史的產物,是世世代代活動的結果」。「甚至連最簡單的、感性的確定性的對象,也只是由於社會發展,由於工業和商業交往才提供給他們的。大家知道,櫻桃樹和幾乎所有的果樹一樣,只是在數世紀以前由於商業才移植到我們這個地區。由此可見,櫻桃樹只是由於一定的社會在一定時期的這種活動才為費爾巴哈的感性確定性所感知。」 人類社會是一個極其複雜的有機體,其歷史發展的出發點在哪裡呢?唯物史觀和唯:史觀的看法是截然不同的,唯心史觀把從頭腦中產生出來的範疇、觀念作為歷史發展的出發點。唯物史觀則把人類的物質生產作為歷史發展的出發點。如何確定歷史發展的出發點,直接影響能否正確認識極其複雜的人類社會有機體,能否客觀揭示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及推動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我們說,唯心史觀是一種對社會歷史的錯誤想像,對人類社會及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是根本錯誤的,而唯物史觀是科學的歷史觀,是社會有機體普遍本質的理論再現。其原因就在於對歷史發展的出發點的理解不同。由此,馬克思、恩格斯特別重視並在對唯物史觀的表述中首先明確指出考察社會歷史「從直接生活的物質生產出發」。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告訴我們,社會現象是複雜的,人們在社會交往中所結成的關係是多種多樣的,而人們在生產中所產生的交往形式,即生產關係,則是人類一切社會關係的基礎,它決定了人與人之間的一切社會關係,決定了整個社會歷史的發展,決定了歷史發展的各個不同階段的性質,只有以這樣一種物質關係、經濟關係作為整個歷史的基礎,作為一種歷史觀,才能再現社會有機體的普遍本質,才能揭示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運動,才能把握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對於這一內容,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一文中的表述是非常清楚的。馬克思和恩格斯在指出整個歷史的基礎的同時,還把「與該生產方式相聯繫的,它所產生的交往形式」和「各個不同階段上的市民社會」理解為「同等」意義的概念,這不僅說明了生產關係和經濟基礎這兩個歷史唯物主義基本範疇之間的聯繫,而且還揭示了唯物史觀關於社會的基本結構和基本矛盾的原理。綜上所述,可以看出,馬克思的新唯物主義要求人們既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對象、現實、感性,又從主體方面,把對象、現實、感性當作感性的人的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既確認外部自然界的優先地位,又把人類的勞動實踐看作現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礎。這樣,馬克思的新唯物主義就既同「把感性不是看作實踐的人的感性的活動」的舊唯物主義劃清了界限,又同「不知道現實的、感性的活動本身」只是「抽象地發展了」「能動的方面」的唯心主義劃清了界限。但是,馬克思同舊唯物主義、唯心主義劃清界限,並不意味著象葛蘭西所說的那樣,似乎超越和綜合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因為馬克思是以唯物主義為立足點去吸取黑格爾唯心主義勞動觀的合理因素的,因而在這裡就只有克服舊唯物主義的缺陷創立新唯物主義的問題,而不存在超越和綜合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的問題。正如在前面所論述的,馬克思在《提綱》的十一條中的共計有四條談到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舊唯物主義和新唯物主義之間的對立,同樣,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又從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舊唯物主義和新唯物主義之間對立的角度,評論黑格爾是「不僅把整個物質世界變成了思想世界,而且把整個物質世界變成了思想歷史」的「實證唯心主義」,費爾巴哈的舊唯物主義則把歷史排斥在視野之外,同歷史完全脫離,而對於「實踐的唯物主義者即共產主義者來說,全部問題卻左於使現存世界革命化,實際地反對和改變事物的現狀」。今天,重讀這兩篇巨著,其根本原因是因為馬克思主義的唯物主義已經被時代所證明是正確的,也是我們時代所需要的。當今,人類的主動性、能動性得到空前的發揚,勞動實踐創造的巨大財富給生產力帶來無與倫比的巨大發展。在這樣的時刻,對於肩負著建立社會主義社會偉大歷史使命的無產階級來說,當然就更應突出人類勞動和無產階級革命實踐所具有的創造財富、改造世界的偉大歷史作用。反之,把人類實踐從世界觀中排除出去認為它對世界無能為力的觀點,顯然與事實不符,與時代精神背道而馳。我們必須用馬克思主義的新唯物主義世界觀來指導我們的實踐,又要根據我們時代新的實踐把馬克思的新唯物主義世界推向前進。
推薦閱讀:

為什麼預產期一般都不準? 關於預產期那些事兒
關於唐詩——兼談近百年來的唐詩研究
關於動物的話題
關於祖母綠寶石的幾個問題
關於名家的得與失的名言警句

TAG:意識 | 哲學 | 意志 | 關於 | 提綱 | 費爾巴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