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現代詩群大展的啟示意義(上)

詩人自我拯救與詩歌大國氣象

——「21世紀現代詩群流派大展」引發的思考及啟示意義

庄偉傑

君不見,這些年中國文壇,幾乎是小說一統的天下,即「詩歌中國」已被「小說中國」所取代。這是文學生態發展的失衡和傾斜,令人匪夷所思。於是,人們談論中國文學(包括海外華文文學),首先說到的是小說,似乎詩歌已無關緊要,評論界和學術界皆然。面對此種窘境,令人無所適從又深感無奈。

詩歌必須自救。直面人生,直面慘淡的詩歌,正視現實,正視內心的撒旦和神性搏鬥。真正的詩人唯有坦然面對,笑傲文學江湖。俗語道:風水輪流轉。世間一切事物都在無形中輪迴流轉。信則然。除了文學(詩歌)內部規律運行使然外,詩人自身尋求的方向至為關鍵。儘管從個人發展道路來說,寫作可以走向寬廣、多元,風格可以多樣,但總要有一個目標。而這,恰恰是寫作者自身取得獨立的生命之根本。

可以說,用「空前繁榮」來形容國內當下詩歌現狀並非過譽。的確,從數量上說,從來沒有過這麼多詩人(據不完全統計,網上網下,新詩舊詩,即寫詩者起碼二三百萬之眾),這麼多詩刊(官方、民刊的詩歌報刊不計其數,不斷出籠,連同詩歌網站,可能要編成一本厚厚的花名冊),這麼多詩集(每年國內出版的詩集起碼達數千種),如此景象著實令人眼花繚亂,目不遐給。認真說來,這可能是一種表象,但不可否定的是,從整體數量乃至質量而言,這是以往任何時代都無法比擬的。誠然,漢語詩歌要真正走向世界,跟世界優秀詩歌相較量,尚須時日。如何突顯漢語詩歌中的世界性因素,或者說,如何驅使走向世界的漢語詩歌彰顯自身特色並引領世界詩歌潮流?這是擺在當代漢語詩人面前的嚴峻課題,任重而道遠。

在特定的時代語境和文化境遇中,當代漢語詩歌應怎樣從困窘和艱難起飛中尋求突圍,最大可能地擺脫功利的誘惑和客觀條件的制約,既回到詩歌自身的真實位置,又讓詩歌與詩人以及與世界發生的聯繫更為直接和本真,讓詩意的空間從狹小走向廣闊,走向更加理想境界的新天地。這常常激發了那些真正熱愛和關心詩歌事業的讀者和作者的思考,並引發了情感的共鳴。情動,不如自覺觸動;心動,不如立即行動。不久前,由著名詩評家譚五昌與知名詩人韓慶成聯手策劃,由中國詩歌流派網和國際漢語詩歌協會主辦的「21世紀中國現代詩群流派評選暨作品大展」(簡稱為:「21世紀現代詩群流派大展」)活動正式公告之際,誠邀筆者擔任評委,本人欣然答應,覺得這個活動不僅非常必要和及時,而且意義相當深遠。果然不出所料,當這一消息不脛而走,立即引起詩歌界的熱烈反響,以及批評界和學術界專業人士的充分肯定,普遍認為舉辦「21世紀現代詩群流派大展」覆蓋面廣、專業性強、層次高,如同掀湧起當今時代的詩歌文化主潮,為拓寬詩歌藝術視野、交流詩歌成果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台,無不期待著大展能如期順利舉行。因為,詩作為詩人建構內心生活的符號,是打通與外部世界交流的渠道。而在詩的背後,都豎立著一個大寫的人,都閃爍著最純正最優美的漢語,那是詩人共同的精神家園。每一個詩人、每一個詩歌群體,都在反映特定時代的生活和情感,傳達著一個時代的精神記憶,記錄著漢語詩歌大家庭形成的話語譜系……

無庸諱言,這是一個具有重要文學史意義的詩歌策劃活動。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就難了。泱泱詩歌大國,到底需要什麼樣的策展人?作為詩歌策展人,從一開始就不得不面對中國詩歌界特殊而複雜的現實。當代詩歌的運行系統機制的缺乏,使得他們的勞動範圍遠遠超出了大展本身,尤其是對主要策展人而言,從作品遴選、詩學架構、評選機構、大展策略,乃至尋找合作對象、詩歌編輯、媒體呼應和運作程序、展後效應等都得加以全盤考慮、精心設計。或許,從詩人的角度看,策展人大權在握,炙手可熱;但從策展人的角度看,想要通過大展的方式實現自己的學術構想,既要讓所有相關參與者滿意,又要面對可能的突發情況。其中的酸甜苦辣,唯有策展人自己知道。誠然,詩歌大展畢竟與書齋研究有別,必須是一個多方參與及構建的結果。如何把這種無法帶來任何功利的詩歌大展搞好,並在其中堅持審美標準的獨立性,並非易事。可見,能夠勝任如此大規模的詩歌展,策展人的門檻是相當高的,不僅需要學養、需要眼光、需要勇氣、更需要詩性智慧,還得親力親為,乃至具備豐富的經驗和資源。

的確,對於「21世紀中國現代詩群流派作品大展」如此大手筆大規模的詩歌行動,要達到有序而有效的推廣,策展人的身份、知識結構以及在詩壇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都是不可或缺的。唯其如此,才能保證對當代詩歌藝術的不同看法和理解獲得充分的呈現。確切地說,當代詩歌的不同群體流派的展示,本身有助於我們更深入地感知和理解當代詩歌,甚至有可能為其發展起到推動性的「槓桿」效應。然而,這並不代表誰都可以成為詩歌策展人。究其源在於,策展人需要對當代詩歌藝術整體狀態或者其某個局部、某個問題具有敏銳的判斷力、深入的研究以及創意性的展呈。儘管時下各種各樣的策展人大有人在,例如圖書策展人、書畫藝術策展人等。但詩歌策展人似乎比較另類,且與市場無關。就詩歌而言,恰恰需要的是專業策展人。從這個意義上說,舉辦「21世紀現代詩群流派大展」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擔當的。環顧當代漢語詩壇的生態文化版圖,舊體詩詞寫作暫且不論,單是以現代新詩寫作為主要陣營的,在中國詩歌流派網就有500個流派群組,面對如此龐大的陣容,本身就具有了發起大展的前提條件。始終穿梭和活躍於當代詩歌現場的兩位策展人譚五昌和韓慶成,皆是當代詩歌界富有能量和相當活躍的詩歌活動家,而作為詩歌在場者,本身又都是詩人、批評家。作為地道的詩歌專業人士,他們對當代漢語詩歌的巨大熱情和投入是有目共睹的。一個熱衷並熟悉網路和民間詩歌,一個對紙質媒體和主流詩刊瞭然於掌;一個是網路詩歌寫手,一個是新詩批評家;一個在紛繁的詩歌排行榜中,善於把中國詩人完整地放在一個時間軸線上,為讀者和研究者提供了具有代表性的樣本;一個通過創辦詩歌流派網、主編《詩歌周刊》和《詩日曆》所積累的豐富經驗和優勢,成為新媒體時代網路詩歌的踐行者和見證者。這種搭襠正好可以互補揚長,彼此緊密配合自然順理成章。為了讓大展如許亮麗地登場,也為了進一步擴大影響,他們廣結善緣,抓住機遇,共同主持大展並得以順利地運作,直至成功舉辦。可以預見,在當代詩歌對其他領域的介入日益增廣的今天,由於專業(學者、詩人、活動家)策展人所策劃的詩歌大展往往帶有研究性,且將產生持續性的深遠影響,因此,「21世紀現代詩群流派大展」作為一個重要的詩歌事件,將成為當代漢語詩歌史繞不過去的獨特話題而閃爍於頁冊中。

在百年新詩相互銜接的生態鏈上,當下詩歌是大冷大熱,還是愈演愈熱?無疑是值得我們關注的問題。近年來,各種各樣的詩歌活動,如詩歌年選、詩歌大賽、詩歌筆會、詩歌朗誦會、詩歌研討會等大小事件屢見不鮮,這是詩歌藝術在文化走向多元化的今天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和強勁勢頭,抑或是詩歌圈子裡的自樂自娛、自演自鬧,令人莫衷一是。但有一點足以證明,無論情況傾向於哪一端,都表明詩歌在人們的日常生活視野里並沒有消失,而是多種聲音交織混合在一塊,甚或為讀者帶來某種審美期待。對此,我們不妨把「21世紀現代詩群流派大展」看做是當代中國詩歌作品獲得讀者和社會認可的一種最基本的形式或集束性展示,並與當代漢語詩歌融為一體。進一步說,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舉辦如此規模的詩歌大展,不僅成為詩人們展現自我及表達自身與世界對話的理想途徑,而且構成為一種耐人尋味的詩歌文化現象。

任何一種文學文化現象的生成,必然有其因緣際遇。在「江山代有才人出」的中國,哪怕只能「各領風騷三五天」。面對如此嚴峻的生存境況或現實境遇,勇於對詩歌肩負起精神擔當者,尤為難能可貴。於是,被認定為2014年度華人文化界最為重要、最具影響力的詩歌事件——21世紀現代詩群流派大展,終於應運而生了。據中國詩歌流派網統計,當時共收到120多家詩群流派自薦參展,另幾家發起、舉辦單位共收到近百家詩群流派參展意向。大展初選組從近200家參展群組中,甄選出符合要求的115家詩群流派進入複選,與評委直接推薦的20多家詩群流派一起,提交評委會評議投票定奪。最終評選出四個層級共72家入展詩群流派,它們共同構成為現代漢語詩歌的文化地形圖——

21世紀中國十二家重要現代詩群流派:崑崙詩群、江南詩群、創世紀詩社(台灣)、大涼山彝族漢語現代詩群、地方主義詩群、新歸來者詩群、第三條道路、我們散文詩群、《女子詩報》詩群、東北詩群、軍旅詩群、海拔詩群。

21世紀中國十二家影響力現代詩群流派:打工詩群、下半身詩群、新疆詩群、漢詩群、隴東詩群、小涼山詩群、大河詩群、長治詩群、新江西詩派、丑石詩群、卡丘主義、滴撒詩歌。

21世紀中國十二家新活力現代詩群流派:不解詩歌、海外新移民詩群、新死亡詩派、新楚騷詩派、完整性寫作、干預詩歌、遵義詩群、感動寫作、大風詩群、垃圾派、玄鳥詩社、青海深觀詩群。

21世紀中國三十六家入圍現代詩群流派:泛敘實詩派、宋庄詩人、關東詩群、湖南好詩主義、西海固詩歌群落、中山詩群、新揚州詩派、反克詩群、現代禪詩研究會、詩現場、自行車詩群、拉薩詩群、吉林詩聚、百科全書詩派、漆詩歌沙龍、五點半詩群、此在主義詩派、紅山詩社、審視詩群、舟山群島詩群、零度詩社、無界詩歌、後語言主義詩群、西北大學我們詩歌社團、刀鋒詩群、抵達詩群、廣西麻雀詩群、局部主義、莫家村詩群、詩歌培訓班、美詩中國聯盟、石竹花女子詩社、相思湖詩群、原野詩群、桃源新詩群、民生詩歌。

引人注目的是,自2014年5月起至2015年初,《星星》《詩潮》《詩林》這三家重要詩刊分別闢出專欄或推出專號,陸續隆重地推介「21世紀中國十二家重要現代詩群流派作品大展」、「21世紀中國十二家影響力現代詩群流派作品大展」、「21世紀中國十二家新活力現代詩群流派作品大展」。《文學報》《語文報》《楚天都市報》《西海都市報》《貴州民族報》《華語詩刊》等六家報紙分別闢出專欄與專版,連續推出「21世紀中國三十六家入圍現代詩群流派作品大展」及相關評論。「三刊」(三家詩刊)與「六報」(六家報紙)之間形成聯動呼應及互動態勢。

置身於物慾橫流、道德淪喪的「扁平」時代,這些年來,神聖的詩歌就像一個落迫的下崗者一樣,一旦被提及,人們總是憂心忡忡,甚或充滿悲憫。詩歌乏人問津,真的會死掉嗎?詩歌沒有市場,能夠存活嗎?這似乎成為眾所周知且頗為敏感的社會問題。其實這種擔憂是多餘的,多年過去了,在詩歌被邊緣化這一公認的處境下,還有這麼多的詩人、詩群、流派、團體不斷加入到詩歌創作隊伍中來,這是令人值得慶幸和欣慰的。「21世紀現代詩群流派大展」便是最佳的印證,最有力的事實。作為一個詩歌寫作者和研究者,這恰恰是筆者真正感興趣的問題,自然也因為自己身處其中而深深體會到詩歌的特殊魅力,儘管這是一種難以向世人解釋,甚至無法被世俗理解的「複雜性」魅力。但它們構成的場域,或可稱之為「詩歌的氣場」。這個詩歌場跟世俗中斤斤計較的所謂市場沒有什麼關係,也非是時下流行的扎堆寫作,更非是一種相互哄抬或應景製作的場所。從某種程度上說,詩歌場就是一種精神氣場、生命氣場、詩意氣場,足以引領和提升生活品質,且散發著高貴而獨特的氣息。可以斷言,「21世紀現代詩群流派大展」本身就如同一個流動的、鮮活的、龐大的詩歌場。在充滿功利而浮躁的這個時代,任何一個鍾情於詩歌的寫作者,只要進入並從中感受到詩歌的氣場和脈動,就是幸運的,更是有福的。(待續)

(作者系旅澳詩人、批評家,復旦大學文學博士後,《語言與文化研究》主編)

中國詩歌博物館網路展館徵集詩歌資料

  中國詩歌博物館網路展館依託中國詩歌流派網建立,特徵集個人詩集、詩合集、詩論集以及詩歌民刊、詩歌手稿等資料。請民刊編者、詩集作者簽名後通過快遞或挂號方式寄至:安徽宣城市宣州區水東鎮老街書館,收件人:韓慶成,手機:13305630449,郵編:242051。我們收到後將在中國詩歌博物館網路展館和老街書館永久展示,並將在未來的中國詩歌博物館展出。感謝您的支持!


推薦閱讀:

粵港澳大灣區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21世紀最大的光棍節」來臨
《紐約時報》評選出21世紀最佳影片TOP10
21世紀軍事衝突的可能模式|觀察家
21世紀初東北亞安全格局觀察

TAG:意義 | 現代詩 | 現代 | 世紀 | 21世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