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世名言:頓悟禪言慧語精編(奇書必讀)

喻世名言:頓悟禪言慧語精編(奇書必讀)

作者:凈善2007年12月31日

(喻世名言之一)

◆辯證為要,中道為高。

◆知柔知剛,知微知彰;知圓知方,知陰知陽;外柔內剛,外圓內方。

◆此有則彼有,此無則彼無,此生則彼生,此滅則彼滅。

◆君子而中庸,君子而時中。

◆兼聽獨斷,慎思斷行。

◆君道無為,臣道有為,勿代馬走,勿替鳥飛。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戒心戒,大德陰德。

◆擒賊要擒王,舉事要抓綱。凡事抓綱,綱舉目張。

◆聖人舉事,貴在相時。

◆順天時自然之運,因水土一定之理。

◆拔苗助長,欲速不達。

◆順則成凡,逆則成仙。

◆禍福無門,唯人自招;因果報應,如影隨形。

◆謎則眾生,悟則佛種。

◆若問前世事,今生受者是;若問後世事,今生作者是。

◆小修在深山,大修在世間。

◆心好命也好,富貴直到老;心好命不好,一生也溫飽;命好心不好,前程恐難保;心命都不好,窮苦直到老。

◆人生難得,佛法難聞;人生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渡;更向何生渡此身。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心能造業,心能轉業。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是非只為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

◆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憂。

◆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

◆時來風送騰王閣,運去雷轟薦福碑。

◆人間私語,天聞若雷。暗室虧心,神目如電。肚裡蹊蹺,神道先知。

◆入鄉隨俗,當差隨主。

◆欲生凈土,當凈其心;隨其心凈,則佛土凈。

◆有禪有凈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世作佛祖。

◆善心慈悲,良心不虧,安命樂道,忍辱消罪。

◆越奸越狡越貧窮,奸狡原來天不容。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知足常足,終身不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日子不到。

◆萬事皆已定,浮生空白茫。

◆萬事不由人計較,一生都是命安排。

◆出世之道,即在涉世中,不必絕人以逃世;了心之功即在盡心內,不必絕欲以灰心。

◆世間屈事萬千千,欲覓長梯問老天,休怪老天公道少,生生世世宿因緣。

◆禪悟誠可貴,頂髻價更高,得此二寶者,即身成佛道。

◆啟示性神知(禪)高於指導性神知(定)。

◆道法自然。一切真知均來自天啟(書義稱)。

◆釋迦牟尼通過目睹明星和冥思苦想(禪)而開悟,成就了正等正覺(書義稱)。

◆日月籠中鳥,乾坤水上漚。

◆靜坐常思記過,閑談莫論人非。

◆不結冤孽債,臨終無障礙。

◆一心向善,即升天堂;一心作惡,必下地獄。天堂地獄只在一念之間。

◆誦經容易解經難,口誦不解總是閑,能解不依空費力,日誦萬卷也徒然。——摘錄憨山大師告誡

◆有信仰的人最快樂,能布施的人最富有,能慈悲的人最幸福。

◆勢力不可使盡,福報不可受盡,規矩不可行盡,好話不可說盡。而應是恩威並重的行事,福報利益的共享,情法並重的規矩,適當好話的讚美。

◆菩提為因,大悲為根。

◆清凈為心皆彌陀,慈悲濟物即觀音。——太虛大師

◆陰陽對生,相反相成。

◆一失一得,不失不得。

◆物極必反,否極泰來。

◆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識,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

◆皇天無親,唯德是輔。

◆看破紅塵非看破,悟出三界方為真。

◆屈以待己,寬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過由心造,亦由心改,如斬毒樹,直斷其根,奚必枝

枝而伐,葉葉而摘哉?

◆六祖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求在我,不獨得道德仁義,亦得功名富貴;內外雙得,是求有益於得也。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

◆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

◆瘋子與天才只是一線之差。

◆煩惱即是菩提。(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夫由疑至悟也!)

◆大聰明的人,小事必朦朧;大懵懂的人,小事必伺察。蓋伺察乃懵懂之根,而朦朧正聰明之窟也。

◆不煉不成鋼,不磨不成佛。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道德是遠勝於富貴的資產,它可以使一個凡人成為不朽的神明。(載莎士比亞名言)

◆剛柔並行,相輔相成。只知剛的人,難免被折斷;只知柔的人,到頭來終是懦夫。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牡丹花好空入目,棗花雖小結實成。

◆如果走錯了路,你就是拚命地跑,又有什麼用呢?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常將好事施於人,自然災害不來侵。

◆欲無後悔先修己,各有來因莫羨人。

◆道高龍虎伏,德重神明助。

◆得住手時須住手,得閉口時須閉口,若能住手與閉口,百歲安寧有八九。

◆處亂世宜圓,處治世宜方。

◆法宜從嚴,事宜從寬。

◆恩威並重,術勢相成。

◆原則靈活,缺一不可。

◆揚長避短,難事不難。

◆口是禍之門,舌是斬身刀;避口深藏舌,安身處處牢。

◆慾海輪迴,沉迷萬劫,眼底榮華,空花易滅。

◆禪宗法教義非凡,佛祖流傳在世間,鐵樹開花千載易,墜落阿鼻要出難。

◆自古機深禍亦深,休貪富貴昧良心,檐前滴水毫無錯,報應昭昭自古今。

◆王法昭昭猶有漏,冥司隱隱更無私。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種麻還得麻,種豆還得豆;報應本無私,作了還自受。

◆手把青秧插野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稻,退步原來是向前。

◆逢人患難要施仁,望報之時亦小人;不吝施仁不望報,分明天地布陽春。

◆世人開口說神仙,眼見何人上九天?不是仙家盡虛妄,從來難得道心堅。

◆人人盡說清閑好,誰肯逢閑閑此身?不是逢閑閑不得,清閑豈是等閑人。

◆朝臣待漏五更寒,鐵甲將軍夜度關,山寺日高僧未起,算來名利不如閑。

◆道意堅時塵趣少,俗情斷處法緣生。

◆得便宜處欣欣樂,不遂心時悶悶憂,不討便宜不折本,也不歡樂也不愁。

◆半日閻羅判斷明,冤冤相報氣皆平;勸人莫作虧心事,禍福昭然人自迎。

◆侵人田土騙人錢,榮華富貴不多年,莫道眼前無可報,分明折在子孫邊。

◆夫妻配偶是前緣,千里紅繩暗自牽。

◆蝙蝠不能跟著燕飛,要走適合自己的路。

◆要摸著石頭過河,好結果屬謹慎者。

◆愚人不撞南牆不回頭,智人先見南牆繞著走。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盡人事,聽天命。守分安命,順時聽天。

◆大處著眼,小處不管。不誤大事,常得安閑。

◆是日已過,命已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命貧君子拙,時來小人強。

◆順天者安逸,逆天者徒勞。

◆順時者安,逆時者險。犯時之忌,過不在大。

◆能忍一時之氣,可免白日之憂。

◆好漢不吃眼前虧,識時務者為俊傑。

◆知命運者多安樂,逆命運者多災禍。

◆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指三世因緣果報之理)。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修心念佛為正因,持戒積德為助緣。——成佛的正因與助緣

◆三界唯心造,修心可了道。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就在汝心頭;人人有座靈山塔,

好向靈山塔下修。

◆念佛不修心,實為痴呆漢。

◆往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修福不修慧,大象掛纓絡;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

◆假傳萬卷書,真傳一句話。

(喻世名言之二)

◆聖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智人調心不調身,愚人調身不調心。

◆愚人求境不求心,智者求心不求境。

◆但能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

◆「身在十字街頭,心在千峰頂上」,這叫心不隨境轉。

◆聖人舉事,第一當看必要性,第二當看可能性。

◆鳳侶鸞儔,恩愛牽纏何日休?活鬼喬相守,緣盡還分手,觀破冤家,各自尋門走,因此把魚水夫妻一筆勾。

◆莫道無心便是道,無心猶隔一重山。

◆迷時師度,悟時自度。

◆禪崇達摩,教尊華嚴

◆舉一心為宗,照萬法如鏡。

◆至道本乎一心,心法本乎無住。◆雖即心即佛,唯證者方知。◆語默不失玄微,動靜豈離法界。

◆道由心悟,豈在坐也。

◆若不究心,坐禪徒增業苦。

◆根深則葉茂,性(心)明則道成。◆不怕念起,只怕覺遲。隨處不失正念,自然脫體現成。

◆色慾二字生死之根。

◆三界之中,以心為主。真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究竟沉淪。◆眾生之心,猶如大地。五穀五果,從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惡五趣,獨覺菩薩,及於如來。

◆求趣無上菩提者,要凈自心,福田方凈。

◆若欲求佛但求心,只這心心心是佛。

◆過去諸如來,只是明心的人。現在諸聖賢,亦是修心的人,未來修學人,當依如是法。

◆楞伽經云:「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

◆「心」:是諸佛本源,是一切神通妙用。

◆佛法主張「因果論」,不主張「宿命論」。

◆語言尖酸,終身薄福之人。

◆說話前你是話的主人,說話後你是話的僕人。

◆與其事後懊悔,為什麼不事先謹慎。

◆智者應能同時明察正確與錯誤兩方面。◆人無志,猶如小舟無帆,不利遠行。

◆法的修行落實在「觀心」,觀心的始終訣要在「念念自知,念念自覺。」

◆莊子曰:至人用心如鏡。

◆禍從口出,惡語傷人,有如矛刺心,若能話到口邊留半句,則是積口德也。◆愚者求師之過,智者從師之長。◆凡事心存寬恕,而不吹毛求疵。

◆因果報應,絲毫不爽,行善得樂,為惡得苦。◆正念就是沒有執著和一塵不染的清凈心。

◆高尚的布施,不在於財物的多寡,而在於高尚的布施心。

◆聰明不能敵業力,富貴豈可免輪迴。

◆隨緣不是得過且過,因循苟且,而是盡人事聽天命。

◆世間人要對法律負責任,修行人要對因果負責任。

◆舉世盡從忙裡老,誰人肯向死前休。◆即今休去(放下)便休去,欲覓了時無了時。

◆莫行心上過不去之事,莫萌事上行不去之心。

◆手中一隻鳥,勝過空中兩隻鳥。

◆種樹培其根,種德培其心。

◆未來是屬於勤勉於現在的人。

◆迷人口念,智者心行。

◆人在福中不知福,失去福時方知遲。

◆每個人的心,是最善巧的工匠,可以把自己雕刻成佛,也可以雕刻成魔。

◆不妄求則心安,不妄作則身安。

◆菩薩畏因,眾生畏果。◆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

◆日過正則要斜,月過滿則要虧。滿招損,謙受益。

◆我慢高山,不留德水;忍辱多福,量大福大。

◆適當的慾望,是人類所必須的,但超過了範圍,痛苦、罪惡,便如影隨形。◆知足者雖貧而富,不知足雖富而貧。

◆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

◆凡夫轉境不轉心,聖人轉心不轉境。◆智者知幻即離,愚者以幻為真。

◆作福莫如惜福,悔過莫如寡過。

◆算命不如認命;認命不如修命。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禍,不自滿者受益,不自是者博聞。

◆不要說殺盜淫,你的妄心在那動一下,都是犯戒。難是難,但心戒是最上乘的。

◆修行有真與假之分,我們的色身本來是假的。為了求真,於是要修行,故說:「以假求真。」因為能舍假,才能得真,如果處處執著我相。不在真我上下功夫,這叫做假修。

◆學佛修行,每不知修者何物,修為何事,若能自知修者為心,是超第一阿僧祇劫。阿僧者,言多也。

◆六祖慧能說:自性就是佛,佛就是自性。學法作佛莫向外求。自性悟,眾生是佛;自性迷。佛即眾生。

◆凡聖一如,生佛等同,迷之則生死無端,悟之則輪迴頓息。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響必應聲,影必隨形;因無虛棄,果無浪得。

◆但云不住著者,非頑空如木石之無知,正是了了覺知而不執著,故云「無住』。「無」言不執,非空無也。

◆事來則應,事去則凈。

◆觀心,簡言之,就是時時刻刻照顧當下的一念。

◆修行亦應取中道,一方面反對順世外道的享樂主義,一方面反對極端的苦行主義。「弦緩不鳴,弦急聲絕,緩急得中,諸音普矣。」

◆紅塵堆里學山居,寂滅塵心道有餘,但得胸中憎愛盡,不學參禪亦菩提。

◆只個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靈物;縱橫妙用萬境生,一切不如心真實!

◆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華嚴經》

◆佛陀在世的最後教誨:你們要降服自己的心,要遠離貪慾,要使自己清凈,要使自己忠誠。你們要記住,形軀生命是短暫的,如能這樣思維,你們將可遠離貪慾,遠離瞋恚,你們可以遠離不善。當你們發現自己被貪慾引誘的時候,一定要自我降服!你們要作自己「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僕。要知道,一個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為畜牲。「心」悟,這個人成佛;「心」迷,這個人可以成為邪魔。所以,你們必須降服自心,不要使它離開正軌而入歧途。

◆有福方登賢聖地,無緣難入涅槃門。

◆實踐一句名言,比看千句來得有用!
推薦閱讀:

美言、名言、佳句、警句
《名人名言警句》名人名言警句
被曲解的名言,懂得其中五句,已絕逼是博學多才了
希望的名言

TAG:名言 | 頓悟 | 奇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