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通玄真經·九守·守虛》禍福不侵的神人境界 2014-07-11

《通玄真經·九守·守虛》禍福不侵的神人境界道學苑騰訊道學允迪2014-07-11人間最大的安寧和喜樂老子說:聖人怎樣面對人世間的事物呢?聖人安於自己所處的時代,也安於所處的地位。譬如遭遇亂世之時,所有人都為兵荒馬亂而恐懼不安,但聖人此時卻能心如止水、安處無恙;所有人都為食不果腹、天災人禍而痛苦不樂,但聖人此時卻能樂處其中,這才是人間最高境界的安寧和喜樂。

生死禍福 (資料圖)喜怒、哀樂、好惡的本質存有哀樂之心的人,是未得大道真正的用途;尚存好憎之心的人,是為心中虛妄的念頭所累;尚存喜怒之心的人,是沒有把握住中和之美。凡是人心中生出的這些分辨與嫌隙,都是真正的大道中所沒有的。人的生死,只不過是天在行其道,萬物在按照自己的規律變化。所以生也不是我所得,死也不是我所終,又何必產生這些無妄的喜怒哀樂呢?聖人最看重的是什麼呢?「靜」之性屬於陰,「動」之性屬於陽。「心」主宰這我們的形體,而「神」又是「心」的源頭,所以「動」與「靜」是宇宙萬物之二端,而這一切都由「神」來主宰。聖人最看重的就是保養我們的元「神」。形為神之宅,精為氣之靈,三者相互依存,若相違背,則生命必不得長久。聖人遵循這一原則,不使形體過於疲勞,不使精力枯竭,對這一原則不敢逾越半步。為什麼要守虛無?天地從無到有,從虛到實。自無而生以至無所不有,以虛而受以至無所不容。舉例來說,就是如果人能有無私之心,則能窮盡天下所有的道理;虛懷若谷,才能容納天大的大道。將「虛靜」發揮到極致,則可以順應天地的造化得到善終了。禍福不侵的神人境界排除貴賤高下的偏見,對萬物沒有親疏遠近的區別,懷抱安靜之德,蒸煬和生之氣,這就是順遂天道。與道為鄰,與德為友,不作那福的起因,也不為那禍的開端。凡人所認為的福其實不是真正的福,凡人所認為的禍其實也不是真正的禍,只有前文所提到的至「安」的境界才是真正的福,而人事或者人心的躁動則是一切禍的根源。若合乎道德則生死齊平,禍福皆不能影響到自身,這才是神人。無所不用,無所不達。經文原文老子曰:所謂聖人者,因時而安其位,當世而樂其業,夫哀樂者德之邪,好憎者心之累,喜怒者道之過,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靜即與陰合德,動即與陽同波,故心者形之主也,神者心之寶也,形勞而不休即蹶,精用而不已則竭,是以聖人遵之不敢越也。以無應有,必究其理,以虛受實,必窮其節,恬愉虛靜,以終其命,無所湥無所親,抱德煬和,以順於天,與道為際,與德為鄰,不為福始,不為禍先,死生無變於己,故曰至神。神則以求無不待也,以為無不成也。(文:允迪 騰訊道學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推薦閱讀:

「神器」「神人」為何挽救不了宋朝
唐朝第一神人,稱武則天將謀反,李世民不信,道出六字嚇壞李世民
兩度入獄,剛被特赦就成總理「准接班人」,真乃神人也!
能堅持第幾個不笑?堅持第三個的是神人!!!

TAG:境界 | 神人 | 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