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華夏美麗的民族服飾

漢服--我們美麗的民族服飾

這是唐朝時候流行一款漢服-- 唐代,官吏除穿圓領窄袖袍衫之外,在一些重要場合,如祭祀典禮時仍穿禮服。禮服的樣式,多承襲隋朝舊制,頭戴介幘或籠冠,身穿對襟大袖衫,下著圍裳、玉佩組綬等。襦裙是唐代婦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時期,婦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著緊身長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並以絲帶系扎,給人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

明代的風格之一----按照明代畫像原樣做出來的這套漢服外面的叫「比甲」,上身穿的短衫下身著儒裙。頭戴那個尖尖的叫狄髻,這款漢服的小袖子叫琵琶袖明代的服飾是很有規制的,按照周禮而制定的《大明會典》對服飾有很細緻的規定

周制婚禮。。。講究婚禮的神聖與莊嚴,重的是夫婦之義與結髮之恩,並不認為這是一件可以喧鬧嘈雜的事。那時候的昏禮很簡樸乾淨,沒有後世繁縟的挑蓋頭鬧洞房這類雜耍般的玩意兒,夫妻「共牢而食,合巹而酳」,攜手而入洞房——這是具有漢民族性格特質的優美儀式;昏服也不是大紅大綠,新郎新娘都穿著端莊的玄色禮服(玄色,黑中揚紅的顏色,按照五行思想,是象徵著天地、最神聖的色彩)。

漢 三重衣

漢服顏色講究素,講究莊重,商尚白,周尚赤,秦尚黑,西漢漢尚黃和赤,新莽尚黃,東漢尚赤,曹魏尚黃,晉尚白,隋尚赤,唐尚黃,宋尚赤,明尚赤,不喜歡大紅大綠的搭配

漢式婚禮

穿上最容易被誤認為是日本男性和服的一款漢服 。衣裳褙子(上為衣,下為裳,外披為褙子)

漢代的曲裙

唐代漢服風格之一----齊胸儒裙---襦裙是唐代婦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時期,婦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著緊身長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並以絲帶系扎,給人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中唐時期的襦裙的比初唐的較寬闊一些,其它無太大變化

這款漢服叫曲裾漢族也稱華夏族,漢服是中國漢民族的傳統民族服飾。其由來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時期一直到明代,連綿幾千年,華夏人民一直不改服飾的基本特徵,這一時期漢民族所穿的服裝,稱為漢服。自炎黃時代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漢服已具衣、裳概念,歷經周朝代的周禮制規範制式,到了漢朝因推崇周禮制而趨向完善並普及,漢朝因文景之治、漢武盛世及光武中興,使漢朝的影響力到達鼎盛,漢人稱謂由此產生

漢族,是全世界唯一被剝奪衣飾文明的民族,是中國唯一「沒有」自己民族服裝的民族。世界上有很多民族沒有自己的文字,但沒有自己民族服裝的民族卻不多。中國56個民族中,藏族、蒙族、維族等均有自己的民族服裝,唯獨漢族卻沒有自己的民族服裝……今天的中國人,大多數都認為自己是漢族,可是他們畢生都沒見過自己的民族服裝。甚至,在許多國人的心目中,漢族從來就沒有民族服裝,穿民族服裝是少數民族的特色。漢族,這個又被稱華夏民族或中華民族的古老民族,它名字「華」便是來自她美麗的肌膚——服飾。「有服章之美謂之華。」《尚書正義》注「華夏」:「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左傳·定公十年》疏云:「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

一、從滿清入關說起其實,漢族並非原本就沒有自己的民族服飾。從上古時代開始,自成一系的漢族服飾,就伴隨著華夏人民的生活點滴,構成華夏民族延續上千年的獨特風景線,成為古典中國文明的重要象徵。從創世傳說炎黃時代開始,她記錄著華夏民族的演化軌跡,從大秦強漢至盛唐再至宋、明,留下一路燦爛輝煌,然後,突然從神州大地上消失了。1644年(明崇禎十七年)滿清入關,隨之而來的便是一紙剃髮易服令。似乎很難理解統治者如此熱衷於衣飾問題的動機,就好像現在許多人很難理解恢復漢服之舉的動機。畢竟一件衣服而已,現代人對於衣服的觀念僅限於好看與否,並沒有其他什麼想法。然而一件衣服,承載的卻是華夏數千年的文明。統治外族最重要的政策,就是同化。沒有民族感,自然沒有反抗意識。清統治者無非是要消滅漢人的民族自尊心和反抗意識,於是要改變的自然就是傳承幾千年的漢族文化。漢服,就是漢族文化最直觀的代表。了解了這一點,也就了解了為何當時漢族人反抗這道命令的行動如此激烈。為一件衣服而自殺、避世,今人看來也許可笑,當時的人卻是為了幾千年的民族尊嚴,或者簡單的一句「無臉見先祖」。於是經過一系列類似於「嘉定三屠」的事件之後,漢服,連著一個民族原本的驕傲、自尊、自信的精神,就這樣失去了。我剛剛才知道,那一系列發生反抗運動的地區中,湘潭也是其中之一。這一段歷史的血腥我不想多提,如果有人想多了解,不妨去查查史料。被毀掉的,是一個民族的文化和尊嚴;當時人所抗爭的,是一個民族的延續或死去。當剃髮易服砍下了最後一個具民族意識和反抗精神的漢人的頭顱時,就決定了在華夏大地上葬送的不僅僅是一襲衣冠!事實上清朝統治者很成功。清初的北京居民見到身著漢式衣冠的朝鮮使臣,還痛哭涕泣,到清中葉,再見到同樣的衣冠,反覺驚訝,認為自己的剃髮垂辮、窄衣緊袖,才是「華夏正宗」。世界各國對中國古代人的印象,大都是拖著辮子的滿清人打扮。大多中國人,提起民族服裝,想到的就是旗袍馬褂——即所謂的「唐裝」,實際上的改良版滿族服裝。於是,當泱泱中華成為遍地是拖著辮子穿著滿清衣服之人的大清朝時,日本反而自承是文明傳承大國。朝鮮最終只認明代為華夏正統,視滿清為夷狄亂華。而從前,它們都是中華文明的追隨者、仰慕者。

二、曾經的機會相信大家都還記得孫中山先生「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口號。滿清覆滅,本應是漢服恢復的一個時機,可惜漢服仍一直沉睡著。究其原因,約略是以下幾點:一是當時中國亟需破除封建,接受西方政治精神,必要矯枉過正一些,並不適合恢復傳統文化;二是滿清對漢服的絞殺、摧殘是毀滅性的,滿清的剃髮令使漢民族數千年的髮式、衣冠傳統蕩然無存,不僅使漢民族從此失去了驕傲、自尊、自信的精神境界,而且使漢民族的民族認同出現了困難。魯迅先生說:「辮子,是砍了我們古人的許多頭,這才種定了的,到得我有知識的時候,大家早忘卻了血史。」三百年前漢人的祖先曾為了華夏衣冠不惜獻出生命,三百年後的漢人卻視剪辮子為傾天大事,大有「死不失節」之態,可謂數典忘祖的典型。「驅除韃虜」已實現,「恢復中華」更是當時有識之士的一大心愿。其實當時並非沒有過恢復漢服的想法,包括激烈批判封建遺毒的魯迅先生自己,當時都抱有這種心態。錢玄同,新文化運動的旗手之一,1913年在浙江就職教育司長時,身穿孔子時代的深衣、玄冠到軍ZF報到,在當時轟動一時。不僅如此,錢玄同還根據《禮記》的記載,發表了《深衣冠服考》一文,向全社會推廣。民族服飾的真正意義在於,她是一種民族認同的標誌,沒有統一的認同標誌,就沒有統一的穩定的民族認同心理,民國初年漢族服飾的混亂,使得孫中山先生也有「急切不能得以適當之服飾以需應之」的感嘆與焦慮。只可惜因當時社會環境之故,並沒有推廣開來,否則如今街上隨意可見的旗袍馬褂中山裝,都可能是漢服了。

三、失落的文明漢服在中國本土消亡了,但卻在我們的鄰邦——東瀛日本落地開花。日本人的古代文化幾乎是全面仿照唐文化,和服在世界上也一直被稱為「唐服」,雖略有更改,但和服仍然保留傳統漢式服裝的基本特點:上衣下裳相連、沒有衣領、右衽、衣袖寬大、用衣帶、不用衣扣。不過和服和標準的唐代漢服還是有些區別的,日本人的「唐服」和真正歷史上的唐代漢服比較起來,稍顯拘束、小氣,缺乏真正的唐服那種寬容、大氣、自信、傲岸的氣派,這也是環境使之然:島國之人畢竟沒有唐代中國人那種寬闊的胸襟與博大的胸懷。最具反諷意味的是,終生拖著辮子,以滿清忠臣自居的封建餘孽辜弘銘,到東瀛,見到日本的典章制度、文物衣冠之後,竟然流著眼淚感嘆:日本人才是真正的唐代中國人,日本文化才是真正的唐文化。如何不令人心酸。本是我們傳承了上千年的文明,如今卻只能在別人家看到,甚至看到了也以為是別人的,反而不知這些本是自己的東西。四、漢服的蘇醒從2000年左右,漢服開始悄悄在華夏大地上復甦了。偶爾有媒體報道,一些「漢服愛好者」在某地舉行聚會,或進行宣傳,或某地街頭驚現漢服男子/女子,等等。剛開始只是一些萌芽,人數很少,規模也很小,出現的範圍也不大。隨後幾年,與漢服有關的活動越來越頻繁,越來越壯大。所宣揚的,也不僅僅是一件衣服,更重要的是華夏的歷史,古老的文明,失落的傳統。於是從元宵、清明、花朝節,到端午、中秋、冬至節,從東北的哈爾濱、長春到首都北京、齊魯文化故地山東、古都西安,到成都、武漢、南京、上海、揚州、桂林、廣州、南寧、贛州、福州等等,幾乎全國各地都有了衣袂翩然裙帶飄飄的身影。一場一場的漢式婚禮,各個大學的漢服講座、活動、成人禮等等,越發頻繁地被舉行;無數的漢家兒女穿著漢服走上街頭,向人們講述一個民族失落多年的文明;許多的海外華人穿著漢服過除夕,過中秋,參加畢業典禮或聚會,來表達對家國的思念,向外國人宣揚中華的文明。在網上看到很多同胞的聲明:我是個漢族人,不是什麼「漢服愛好者」,請不要叫我「漢友」、「漢服迷」!在自己的國家,穿著自己民族的衣服,卻要被周遭各種異樣的眼光圍觀,難道不是一種悲哀?身為一個漢族人,卻不知道自己的民族服裝是什麼模樣,甚至沒有一點民族自豪感,難道不是一種悲哀?當世界各族人民為了本民族的文化、習俗的保存而鬥爭的時候,漢族人,有沒有身為一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民族一員的自覺?

附:剃髮易服令之十從十不從1。「男從女不從」:男子剃頭梳辮子,女子仍舊梳原來的髮髻,還因此保留了三寸金蓮的陋習,甚至使旗人女子也紛紛效仿,以此為美。2。 「生從死不從」:這條即「生降死不降」。說的是人活著時穿滿人服飾,死了則穿明朝服裝,所以人死入殮,還是用明朝的服裝。3。 「陽從陰不從」:既然「生從死不從」,那麼陰世的事,象做佛事超度等,都仍按漢族傳統佛道教習俗辦理,不從旗人習俗,所以叫做「陽從陰不從」。4。「官從隸不從」:做官老爺的,吃皇糧辦公事,觀瞻所系,自然須頂戴花翎,身穿朝珠補褂馬蹄袖的清廷官服。但隸役依舊是明朝「紅黑帽」的打扮,這就是「官從隸不從」。5。「老從少不從」:孩子百無禁忌,穿什麼都可以,但一旦長成,還是要按旗人的規矩辦。6。「儒從而釋道不從」:這跟「在家人降,出家人不降」意思一樣。在家人必須改穿旗人的服裝,並剃髮留辮。出家人不變,仍可穿明朝服裝,因此和尚僧人至今仍保持著明朝的服裝。現在明朝服飾變成僧人的制服,只有「出家人」才穿了。7。 「娼從而優伶不從」:娼妓從,唱戲演員不從。戲台上既然扮演的是前朝的故事,不穿前朝的服飾怎麼演?廢話一句。8。「仕宦從婚姻不從」:這條可參照「男降女不降」。漢族男子投降,女子不投降,這也是指服飾。比如男女婚嫁,新郎穿的是旗人的禮服,女子則依舊穿明朝的禮服,即所謂的「鳳冠霞帔」。9。「國號從官號不從」:改朝換代了,國號大清,叫大明當然不行。但官號就不必再另起爐灶,照抄大明的六部九卿,總督巡撫等,省卻許多麻煩;10。「役稅從文字語言不從」:滿人有滿人的語言文字,跟漢語言當然不同。滿清入定中原後,滿語被定為國語,同時也使用了各個的民族語言文字,後來具有許多優點的漢語終於戰勝了各種少數民族語言,連旗人也不得不用起漢文,說起漢語了,使得漢語反而更象國語了

推薦閱讀:

漢服文化
漢服的歷史演變
唐裝 ——唐制漢服欣賞
(3)漢服交領右衽的由來
漢服有哪些類型?

TAG:民族 | 服飾 | 漢服 | 美麗 | 華夏 | 民族服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