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經》第四十八講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頂禮西天東土歷代祖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為度化如虛空般無邊無際的眾生,得到究竟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果,請大家發起殊勝菩提心。
在菩提心的攝持之下,今天我們接著學習威神第一、威德第一、靈驗第一、感應第一、加持第一的《大悲心陀羅尼經》。陀羅尼經共分三分,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以上我們講完了序分和正宗分,現在在講流通分。
流通分接下來講的內容是佛告訴阿難這個法的的名字,讓阿難來受持,並且囑咐他來弘揚……其實這個受持就屬於流通,讓他要廣泛地流通、傳揚,以後結集的時候要結集這部經典。
經中這樣說,「阿難白佛言,世尊,此咒名何?云何受持?」
上面觀世音菩薩和世尊廣泛地稱揚、讚歎了大悲咒的功德,以及大悲咒的作用和功效,還有受持大悲咒獲得的功德、利益,還有受持者也被加持成為殊勝者,勝妙者。
那麼講到這裡的時候,阿難尊者就從座而起,恭敬合掌白佛,向佛陳白、陳述,請求說,三界之中或者九法界最為尊仰的世尊,那麼這個咒叫什麼名字?這個咒我們怎麼來受持他?怎麼來受持?在這個世間中,任何一個法類如果不給他取一個名字、名稱的話,就容易混淆、混亂的。所以龍樹菩薩也是說,如果不取名稱,慢慢就會混淆。所以世尊很善巧地給每部經、每部法取一個名字,其實這個名字也是一個總攝、總義、歸納。所謂的顧名思義,看到這個名字我們就可以思維他的意義。很多祖師大德說,僅僅看到這個名字,這個經典的意義一半都可以理解了,多數都可以理解了,所謂的「思過半矣」,就是這樣的。因此,這裡為了利益後代的眾生,阿難尊者請問這個咒語的名字。正因為這一問,所以以後這個咒語的名稱在整個娑婆世界,在整個南瞻部洲乃至在十方世界都被廣泛地稱揚和宣說。
第二個問題,我們怎麼來受持他?「受」是領受、領納、接受的意思,「持」是任持或者說憶持而不忘。領受主要靠什麼呢?靠信心,所謂「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所謂的「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難心」。為什麼這無量無邊、汪洋無盡的法水都能夠流入到阿難尊者的心中?就因為他對所有的佛法無偏袒地都有一個信心,因此只要是佛說的全部接受、全部照單收、領納過來。所以受,接受不接受呢,主要在於信心。
持呢?能不能持住呢?靠什麼呢?靠智慧和正念。「持」就是憶持不忘、任持不失。學法確實要把這些扎紮實實地掌握了,否則我們現在讀誦經典也好,看這些古德的注釋也好,都只是字面上看一看,裡面的意思不明白,只是受持、受持、受持,大家都說歡喜信受,如何、云何受持?《金剛經》等任何一個經典,都談到了受持的問題,但是到底怎麼個受持法?有信心就能夠接受、接納、領納過來,然後持就是用正念和智慧。正念又分有漏的正念和無漏的正念,智慧又分聞慧、思慧和修慧,這些都是受持。
「佛告阿難,如是神咒,有種種名。」
首先佛陀回答阿難尊者的第一個問題,即這個咒語叫什麼名字。佛告訴阿難說,上面觀世音菩薩所宣說的這個神咒,這個威德神咒,他有種種的名稱,也就是說有很多個名稱、名字。下面就羅列了幾種名字。
「一名廣大圓滿」。第一個就是廣大圓滿。這個廣大圓滿的名稱我們在前面已經作過細緻的抉擇和闡述。這個就是從看梵天請問觀世音菩薩這個咒語的相貌那裡,就可以看出這個咒語的名字是廣大圓滿。因為那裡就講到了大慈悲、平等心、無為心、空觀心、無上菩提心等,這些都可以說廣大圓滿。
「一名無礙大悲」。就是說凡夫眾生的悲心是有障礙、有染污、有界限的這種悲心,而觀世音菩薩以及諸佛的心印大悲神咒,他是一個無障無礙的大悲心。為什麼呢?他遠離了煩惱障和所知障,他純粹是無緣智慧和同體大悲雙運的這種大悲,叫做無礙的大悲。
「一名救苦陀羅尼」。第三個名稱叫作救苦的陀羅尼。也就是說,眾生沉溺在種種生死、痛苦、苦難之中,如果能夠聽聞、讀誦、受持大悲咒,所有的痛苦都可以徹底地做到盡除。我們知道如果成佛了,可以說二死永亡,諸苦滅盡,獲得大圓滿,而這個咒語能讓我們究竟成佛、快速成佛,乃至現前聲聞、獨覺、十地菩薩的果位。所以粗粗細細的一切痛苦都可以滅盡。還有上面講到的家庭不安的、家庭不和的、國家有災難的以及無始以來有罪業的,遠離十五種惡生等等這些,統統都是在救眾生的苦、救眾生的難。所以這個咒語叫救苦陀羅尼。
看到這個名稱的時候就給我們一個啟發、比如說看到第一個名稱的時候,我們現在這個無論是身心的境界還是我們所處的世界,都不夠廣大、都不夠圓滿,念誦大悲神咒,和大悲神咒相應,我們就會達到廣大圓滿的一個境界。然後我們學習大乘的賢聖,就想生起無礙的大悲心。大悲是聖教的根本、佛法的根本,所以我們跟大悲咒相應,就可以生起無礙的大悲、圓滿的大悲、殊勝的大悲。
看到第三個名稱「救苦陀羅尼」,這個咒語的作用就是救苦救難,所以這是千光王靜住如來、這是九十九億恆河沙數諸佛、這是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這也是大悲世尊,為了饒益眾生留給我們的一個無上的法門。在這個娑婆世界輪迴之中,有說不完的痛苦、道不完的災難,遇到這些災難的時候「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尤其在這些大的自然災害面前,即使現在科學技術非常地發達,但是也無法預測到,即使預測到了也無法面對、無法消除。以及我們在身體上、心靈上、家庭上,乃至出家人修行上,有種種的痛苦,這些痛苦出現的時候眾生就陷入到一個失望、絕望、無依無靠的境地。這個時候如果能夠值遇大悲陀羅尼,這就相當於掉在水中,正在掙扎、即將要被淹死的時候,遇到了一個救生艇,給你救下來;或者從很高的山崖上,或者高空中飛機失事掉下來,這個時候給你一個降落傘一樣。所以我們種種的這種苦,包括三塗惡趣的痛苦,在前面講咒語的功德中講了,這些惡趣的眾生,聽到這個咒遠離三塗惡趣,再蓮花化生,生在諸佛國土,所以這叫救苦陀羅尼。我們一定要把這個法給有苦有難的人,這樣他們才能夠消除苦難。
「一名延壽陀羅尼」,第四個名稱。這個咒語又叫做長壽咒、延壽咒,或者叫延年益壽咒。我們大家要進行保養、養生以及醫療保健,以及……聽說遇到很多災難,當很多災難和瘟疫出現的時候,大家惶惶不可終日,就是怕丟掉命。這個時候你靠其他的方法很難治療。如果我們能夠念大悲咒,就可以延年益壽的。
現在就是藏傳佛教很興盛,向漢地弘揚,有財神咒、長壽咒啊等等,尤其這兩個咒很受歡迎。因為一個是大家很喜歡發財,在金錢至高無上的這種觀念支使之下,大家對這個法門很重視。第二個就是沒什麼不能沒命,沒命了就完了,所以說好死不如賴活著,這都是表達了對生命的一種珍惜和關愛。所以對長壽法門很重視。
其實長壽佛就是阿彌陀佛,他沒有其他的,阿彌陀佛的報身佛,因為阿彌陀佛就是無量光、無量壽,所以念阿彌陀佛也能夠延壽。但是我們其實在漢地本來就有長壽咒,就是念大悲咒。所以有些人捨棄了大悲咒、十小咒等,重新接受一些咒,這樣也可以。接受其他的法門好不好?——只要是純正的、源流清凈的法門都可以。但是如果你求的法,你以前的法門中本來具足,如果你還有精進和信心,再受持可以說多多益善、錦上添花,但如果以前你受持的法門,他本來就有這些功能作用,即使沒受持也沒有什麼缺的。但我們現在很多人就是很迷茫的,因為人們有一種獵奇心理,喜新厭舊的一種心理,對新鮮事物很關注、很有興趣,這就是人們的本性。古人說人情似紙薄,人對人的關係也是這樣的,對法門也是這樣,對事物也是這樣。為什麼現在市場也好,市面上就是名目繁多的這些商品、這些服裝,然後這些影星、明星也就是變著法的來變花樣、變新鮮,就是滿足了人們喜歡新鮮的這種心理。
現在很少有沉得住氣、把得住、穩得了的這種人。抓住一個法門,就像過去祖師大德說的不換題目,老老實實,萬牛莫挽地這樣做下去。其實我們學了這麼多法門,雖然法門有是有一些差異的,大、小、顯、密、權、實、偏、圓、頓、漸,藏傳、漢傳、南傳,每個法門都有他的特色。但是很多法門,比如說大乘法門中,過去漢傳佛教也是成就了無數人的,現在藏傳佛教呢,有些眾生就是這種緣分,就是這種根基。但是其實法門都差不多的,究竟的時候沒什麼太多的差別。剛才講各有特色,但是我們現在在短短的一個人生中能不能把這些特色的東西學到呢?也是比較夠嗆的。
說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比如學藏傳佛教,不管你學紅教,也就是說,寧瑪巴、格魯巴、薩迦巴、覺囊巴、噶舉巴,不管你學哪一個,你都得對上師有信心,不是一種愛情式的、感情式的一種信心,是真正的信心和恭敬,而且是為了法和為了解脫的信心。但現在很多人,因為現在的生活壓力也很大,以及有些失戀的,有些家庭破碎的、破裂的,還有種種的壓力,內心也是受到很多傷害,這個時候看到了這些上師,就是一種信任、信賴,加上這些上師也慈悲,這些人就感覺,哦,父親、母親不關愛自己,很少有人關愛,這些高僧大德是有慈悲的,所以見了就有一種叫什麼呢,跟自己的親人久別重逢的一種感覺。但是這裡邊,由於沒有真正的出離心,對法也不了解,所以有些也是自己認為按照依止善知識、依止上師在走,但其實裡面夾雜了很多的。有些是對父母的一種感情,有些是對兄長的一種感情,有些是對叔叔阿姨的一種感情,有些是對情人的這種感情。這些都夾雜在裡面。
所以,我自己了解下來呢,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千百年來,藏地的民眾由於他的生活環境、文化背景等,所以就形成了這種特定的習俗,適應這種法門。就像禪宗這個法雖然從印度傳來,但是開花結果是在漢地。同樣這個金剛乘也是從印度傳來的,印度現在基本都找不到了,但是在藏地他開花結果。我考察了一下,當然也有些漢族人確實能夠做到如法依止善知識,確實能夠做得到,把金剛上師觀為佛,觀為本尊,不觀過失,盡觀功德,這樣去做的也有。但是總體就說,它的一種民族的共同的性格,這個民族是有共同性的,這叫人以群分。就像日本大和民族它有民族共同的一種性格。其實在漢地的經典裡面倡導、提倡、讚歎、稱揚、恭敬善知識、依止善知識的經文,可以說也是卷帙繁多的,隨處可見,但是很少像藏地這樣的,在漢地,相似的有是有。尊師重道這是一個規律,別說是學佛法了,學一個技術、學一個學問都需要這樣的尊師重道。在漢地,也有提到把這個善知識觀想為菩薩、觀想為大士、觀想為如來的,但是漢族人普遍來說,跟藏族比起來有很大的差別。
為什麼禪宗這個法門在漢地能夠普遍地興盛?它是自力法門。人們更喜歡、更相信自己。所以我經常說我身邊的一個道友,我說你就別說依止哪位善知識了,看你的性格,你最好是依止自己。因為,這是一個性格的問題。那麼這個禪宗法門,自力法門,善知識重不重要?重要。但是他相信這只是個外緣,禪宗有一句話叫「逢緣薦得」,意思就是說依靠外緣讓人認識這個心性呢,力量不夠強,如果自己無論是誦經也好、念佛也好、持咒也好,自己參也好,這個力量很強。還有另外一個法門,非常興盛,就是凈土宗,這是兩個特別重要的行門,行持的法門。這兩個法門,凈土法門,你看他對善知識可以說更加遠了,反正是我能夠知道這個凈土法門,我生起信心,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這個看起來就跟藏傳佛教依止本尊、依止佛是一樣的,因為佛是真實不虛的,萬一你看錯了一個金剛上師,那就完了。所以在依止善知識呢,有魔的「善」知識,有坐井觀天的井蛙一般的「善」知識,有木磨一般的「善」知識,等等,有很多的,其實這些都是惡知識。
所以金剛乘的法呢,你說他殊勝,確實,對上緣分就會相當殊勝,但是沒有對上緣分,找不到具緣的上師,這個就是很困難。加上他的這些正行的法,現在確實在藏地,各個教派都有明心見性的,獲得密宗成就的人,確實為數還是不少的,。但這樣,你首先能夠師資道合,師徒心的能夠達到心心相印,緣分特別好的,然後這個弟子又唯一是為了求解脫,以這樣的一個心去做財物供養、身語承事、如法修行,這樣就可以得解脫。但是我們現在很多漢族人,到了藏地,語言是一個問題,沒有幾個漢族人懂藏語的,也很少有藏族上師懂漢語的,這個溝通就是一個障礙。所以有些問題還是比較現實的問題。當然比如說你對上師有一個基本的信心,然後他傳的法你去修,無論修上師瑜伽也好,修本尊法也好,這種也是可以的,從法上不斷地去增長信心,這種也是可以。但是確實,像米拉日巴尊者這樣去依止一個上師,整天給他燒茶做飯,給他修房子,因為你沒有宿世的善根,憑什麼就把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一個人看成一個佛呢?對於很多藏族人,這個是不用講道理的,他們認為上師就是佛,但是對於很多漢族人是沒辦法接受的,即使看到很多這些依止善知識的教理,講得很到位,也想做,做到一定的程度,他內心的,因為他看到的、他聽到的,這種沒辦法說。所以我說是一種性格。
所以這樣來看,很多漢族人遠距離地依止上師可能還會穩妥一點,近距離像藏人那樣的,藏人的師徒關係就跟父子關係一樣,甚至比父子還親。但是一方面是父子,這種感情深得不得了,誰都拆不散;另一方面他的這個父親又是佛,是這樣的一種關係。那我們還是比較困難找到這種感覺、進入到這種狀態的,所以遠距離地依止可能更穩當點。這個確實,現在有很多藏地的大活佛、大仁波切、大成就者,這個真正他有功德的。可能遠距離他傳個法你就去修,這樣可能還會好。但是這樣能不能得到很殊勝的成就,能不能得到他近距離的攝受又是一個問題。所以現在就是末法時代,我們需要向自身反觀,不要一直向外找原因看待問題。
我認為確實一個法門,藏傳佛教他有很殊勝的地方,但是我們能不能學到,我們能不能完全地進入到他依師的那種狀態中呢,我想這是很多漢族道友需要認真考慮的一個問題。也許有些時候個別的上師,他這一輩子的願望不是帶徒弟讓你解脫,就只跟很多的人去結個緣,開一些法會,讀一些傳承,灌一些頂,或者修一些塔,蓋一些廟。總而言之還是有很多的問題,但是告訴大家一個真理吧,路永遠都是自己走的。路永遠都是自己走的,誰都代替不了。
那麼這也是從延壽陀羅尼,因為大家現在對財神法和長壽法特別重視,我在這裡就延伸開來講了一個。
還有一個名稱叫「一名滅惡趣陀羅尼」。這個咒語能夠滅惡趣,這個滅惡趣有兩種理解。一種就是,比如說在前面講,給這個三塗惡趣的眾生,在他們耳邊聽這個陀羅尼,他們就可以擺脫三惡趣,就可以生在諸佛國土,蓮花化生,或者生在三善趣之中。第二者就是你現在造集了墮落三惡趣的惡因、罪業,如果念誦陀羅尼把這個罪業滅掉,也可以滅掉這個惡趣的痛苦。
還有一個名稱,「一名破惡業障陀羅尼」。這個就是能夠,我們在前面講,無始以來造集的種種罪業,無論自己造集的、眾生造集的,為了利益眾生的心,發起一個懺悔的心,來念誦這個大悲陀羅尼的話,一切的惡業、一切的罪障都能夠滅掉。正因為如此,所以四明尊者做了《大悲懺》。
「一名滿願陀羅尼」。這個陀羅尼就像如意寶、如意樹、如意瓶一樣,能夠滿足希求者和祈禱者所有的心愿,所以他叫滿願。也就是說你所有的善願,你有善願再念誦這個大悲咒,向觀世音菩薩和這個大悲咒祈求的話,就可以滿你的願。
「一名隨心自在陀羅尼」。這兩個意思差不多。另外一個就是遂你的心,讓你心想事成,讓你自在如意,叫作隨心自在陀羅尼。
「一名速超上地陀羅尼」。這個咒語能夠讓我們快速地超越上地,就像觀世音菩薩當時是歡喜地,初地的菩薩,一念超越到八地。乃至當時觀世音菩薩在大會、眾會面前,大眾面前念了一遍,有些就得到一地、二地乃至十地的果位,叫速超上地陀羅尼。
「如是受持」。怎麼叫受持呢?你看阿難尊者問了兩個問題,佛陀看起來呢,一問就回答了。就說這個名字其實就講了很多的意義,概括講了很多,你就按照這樣信心去接受,然後憶持不忘。
經中說「阿難白佛言:世尊,此菩薩摩訶薩名字何等,善能宣說如是陀羅尼」。
阿難尊者對世尊又陳白說:「世尊,宣說大悲咒的,以及在上面給我們廣泛介紹大悲咒功德的這位大菩薩,他的名字叫什麼?他為什麼能夠有這樣的能力和智慧宣說如此不可思議的陀羅尼呢?」
下面是佛陀的回答。
「佛言:此菩薩名觀世音自在,亦名捻索,亦名千光眼。」
釋迦牟尼佛告訴阿難尊者說,這位菩薩他的名字叫觀世音自在,這就是把觀世音菩薩和觀自在菩薩兩個合起來稱。觀世音主要表達了一個悲的功德、利他的功德,觀自在表達智慧的功德和自利的功德。因為我們要想獲得解脫,必須要斷掉煩惱,而要斷掉煩惱,唯一就是要智慧,般若智慧、空性智慧、無我智慧,所以「觀自在」是成就自利;而觀世音就是循聲救苦。要想利益別人,最主要的不是智慧,而是大悲心。就像阿羅漢其實他也有利益眾生的智慧、能力,但是由於悲心缺乏,他不會永住輪迴利益眾生。「觀世音自在」這個名字就把觀世音菩薩的功德,悲智並用、二利圓成,介紹得非常圓滿。
「亦名捻索」。這個捻索,有部經叫《不空絹索觀世音菩薩》,他手中拿著一個絹索,這樣就是說來攝引眾生、勾召眾生,把眾生帶到解脫道中。
「亦名千光眼」。這就是千手千眼,這些名字我們在前面都講過了。
接下來就是宣說他的功德,介紹觀世音菩薩。
「善男子,此觀世音菩薩,不可思議威神之力。已於過去無量劫中,已作佛竟,號正法明如來。大悲願力,為欲發起一切菩薩,安樂成熟諸眾生故,現作菩薩。」
這裡就真實介紹了觀世音菩薩的「本」和「跡」。「本」就是他本來的身份、真實的身份、真實面目。「跡」,就從本垂跡,就像我們說我們的腳是本,腳踩下去留下來的腳印叫跡,痕迹。因此我們說這個人來到人間,他留下來的腳印,他留下來的蹤跡一樣的。從本才能夠有跡。這些學天台教的人會比較清楚。
首先講本,說這個觀世音菩薩他不可思議威神之力,就是說他現在示現了不可思議的威德、神通、妙力這些,在過去無量劫中早就成佛。所以現在他的這個威德其實是佛威德的一種展現,十地菩薩都不可能有這樣的一個威德。也就是說現在示現菩薩這是一種跡,他的本來的身份就是佛。既然成佛他的聖號是什麼呢?「號正法明如來」,這一點我們學佛的佛弟子都知道。一說觀世音菩薩,哦,觀世音菩薩倒駕慈航,誰倒駕慈航呢?正法明如來。尤其念大悲咒呢,會念南無過去正法明如來現前觀世音菩薩,前面是本,後面是跡。包括現在到西方極樂世界作阿彌陀佛的肋侍,以及釋迦牟尼佛說法,諸佛說法現菩薩身等,都是跡。
由於他大悲願力,「為欲發起一切菩薩」,也就說他的大悲願力,為了引導一切菩薩,為了發起一切菩薩行,這按照華嚴的教法來講,這叫得果不舍因行,我們通常說的就是倒駕慈航。已經得到了究竟圓滿的佛果,但是不舍因地的行持,就是再示現發菩提心,再示現行菩薩道,再示現學法修行,其實這完全是一個演戲。完全是一個演戲。這樣才會出現三十二應身,度化無量眾生。如果一直住在佛位上,那麼佛能夠度化是菩薩、聲聞或者有緣的,佛不可能佛天天來到我們身邊,或者佛來給我們像菩薩那樣發的願,作丈夫、作妻子、作奴僕、作國王……以佛身來做的話,那我們很難接受的。但是菩薩變成人,這就是在《諸法無行經》中說到的「於異類中,行菩薩道」,就是你根本看不出來他是一個菩薩和佛的行為,就是一般普通人的行為,但其實他裡面懷有佛的心、佛的證悟、佛的功德。
也就是為了安樂、成熟眾生。「安」:讓眾生得到安全、安穩、有保障,這叫安;「樂」,讓眾生的身心上得到快樂。安就是要除掉危險、除掉恐懼、除掉怖畏,這叫安。樂是身心的一種適悅的狀態,叫作樂。「成熟」:就像我們把生米做成熟飯,把這個菜炒熟了,這些都是屬於「成熟」。或者把這個牛皮給它熟了,生牛皮熟成熟的牛皮,柔軟的。這個成熟就是讓眾生,善根沒有成熟的讓他成熟,成熟之後讓他趨入解脫,是這樣的。現作菩薩,化現、示現為菩薩。
「汝等大眾,諸菩薩摩訶薩、梵、釋、龍神,皆應恭敬,莫生輕慢。」
你們今天與會的這些大眾,不管你們是大菩薩,比如說上面講到的總持王菩薩、寶王菩薩、藥王菩薩、葯上菩薩、大勢至菩薩、華嚴菩薩、大莊嚴菩薩、寶藏菩薩、德藏菩薩、金剛藏菩薩、虛空藏菩薩、彌勒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等這些大菩薩,你們對觀世音菩薩不能夠輕慢。當然這些大菩薩他們是互相都知道的,自然不會去輕慢。還有大梵天,你們不要看菩薩示現一般的菩薩相,而你們就來輕慢……,還有就是帝釋天、龍王以及前面說的虛空神、苗稼神、江河神等等這些神,都要恭敬觀世音菩薩,為什麼呢?他是佛,佛現為菩薩的形象,你們千萬不要輕慢他。
「一切人天,常須供養,專稱名號,得無量福,滅無量罪,命終往生阿彌陀佛國。」
然後又給一切的人和天說,你們對觀世音菩薩要經常地供養。經常供養那當然是最大的福報,即使不能夠經常供養,也是要供養畫像、塑像或者觀想、意幻供養,要供養觀世音菩薩。並且專稱南無觀世音菩薩,或者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專心地稱念。稱念和供養得到的福德,得無量福,滅無量罪。得到無量的福德,滅掉無量的罪業,並且臨命終的時候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國土。
到此為止世尊就完整地回答了阿難尊者的問題。
好,今天講到這裡。
推薦閱讀:
※大悲咒發願文!
※【恭敬觀世音菩薩聖誕】八十八句大悲咒 · 大悲出相圖
※大悲咒的由來
※大悲咒出相圖
TAG:大悲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