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濤醫生談腸道健康、益生菌、免疫力

回歸自然,建立保護好孩子體內的“綠色環境” 崔玉濤醫生 http://blog.sina.com.cn/doctorcui2010-08-04 16:46:57 寫在前面: 最近,北京和睦家醫院兒科醫學及兒童健康教育專家崔玉濤大夫參加了由中國育兒雜誌《父母必讀》主辦的“二十一世紀兒童發展論壇”,為在場的聽眾、特別是數百位父母講述“國際育兒新觀念”。 崔大夫說,現在兒童發生非傳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的數量迅速增加。應對的辦法應該是回歸自然,不是“新、奇、特”的方法,要建立、護好孩子體內的綠色環境——腸道內的正常菌群,就要從堅持母乳餵養開始,避免大量、頻繁使用消毒劑和抗生素。 一個趨勢和一個沉重打擊 1950年-2000年對常見疾病的研究發現,麻疹、甲型肝炎、腮腺炎,結核病等傳染病在過去50年間,發病率明顯下降;遺憾的是,在此期間結締組織相關性疾病、糖尿病,哮喘等非傳染性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大量增加。 崔大夫說,現在到和睦家看病的孩子,出現反覆咳嗽、流涕、發熱、腹瀉、濕疹等過敏情況的越來越多。由於剛出生的新生兒,免疫系統不健全,過早添加配方奶粉、過早使用抗生素、家庭內環境過於乾淨至近乎無菌地步,都會導致感染性疾病明顯減低的同時,免疫系統相關性疾病的發病趨勢明顯增多。 “我們還有一個沉重的打擊,就是大量、頻繁地使用抗生素和家庭消毒劑,”崔大夫說,“我們家裡有多臟?需要頻繁消毒?而且孩子一發燒,就是用抗生素。這個趨勢是對人體健康的沉重打擊。” 崔大夫說,免疫性疾病增多的前提是因為腸道的不健康;腸道不健康,是因為我們母乳餵養不到位;還有我們環境中對消毒劑的不當使用,以及大量頻繁的抗生素的應用。 “我們推崇的環境應該是清潔、乾淨的環境;可現在很多家庭環境達到近乎無菌,一塵不染的環境。這給我們帶來了問題。因為這種趨勢,導致非感染性免疫性疾病的增加。” “大家都在講綠色環境、綠色環保,但有誰會注意到人體內的“綠色環境”已經開始被我們自己破壞了?我們體內的綠色環境,那就是正常的腸道菌群。” 正常的腸道中兩大類細菌共存 人體正常的腸道菌群中,有對人體有害的,也有對人體有益的。有害的細菌種類多,但數量少;有益的細菌種類少,但數量多。這種數量關係,非常利於人體腸道健康,更利於人體免疫系統的成熟。 “人體有這麼多細菌,還有種類和數量的區別,這是個自然形成的過程,”崔大夫展示一張圖表說,“我們每天吃東西的時候,食物上有一些細菌,同時還會吞進空 氣,空氣中有氧氣。這就是自然界中依賴氧氣的細菌,和不依賴氧氣的細菌共同存在於人體消化道內。因為依賴氧氣的細菌會消耗我們吞進的空氣中的氧氣,使腸 道,特別是大腸內,儘可能達到接近無氧的環境。而無氧的環境會促使人體內有益細菌的大量繁殖。” 崔大夫說:“如果每天吃飯前用消毒紙巾擦手,用消毒劑清洗碗筷,會有少量的殺菌劑、消毒劑吃進肚子里,會導致腸道菌群的不正常。於是在我們的人群中,不論任何年齡段,出現胃腸道問題的越來越多。這些問題通常跟腸道菌群失調有關。” 恢復免疫力--從腸道開始 http://blog.sina.com.cn/doctorcui2010-05-31 10:57:04 孩子經常腹瀉,我需要給他吃些益生菌嗎?哪些不經意的習慣正在無形中吞噬著孩子的腸道健康?一旦出現問題,應該如何恢復腸道功能?面對父母這些常見的問題。 腸道——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 除了掌管消化、吸收、分泌功能外,腸道還肩負著相當大完成人體免疫大計的重任,腸道如何健康,受益的可不僅是腸道而已,更會惠及全身。反之,如果腸道不夠健康,整個人也會處在免疫力低下的非正常狀態。 如何知道腸道是否健康? 正常人的腸道里有”好菌”也有”壞菌”,二者平衡才構成了健康的腸道,當菌群遭到破壞,腸道失去正常,大便就會出現異常情況,出現腹瀉或便秘,因此通過觀察大便,我們就可以很容易推斷出身體腸道內的健康情況,如果孩子的大便軟硬度剛剛好且排便規律,就說明他的腸道是健康的。 如何維持正常的腸道功能? 均衡營養的膳食。 健康的一日三餐和加餐中均包含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脂肪酸、膳食纖維等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完全可以滿足孩子的身體需要,而不需要額外補充任何營養素。飲食上注意不要食用過冷、過熱的食物,切忌暴飲。 充足的睡眠。 當身體處於疲勞狀態時,很難抵禦外界入侵的病菌。高質量的睡眠可以使免疫系統得到某種程度的修復和調整,有助於改善孩子的免疫系統。 規律的作息。 成年人大多有這樣的體會,暴飲暴食、熬夜後身體經常出現便秘的問題,對於孩子來說,因為腸胃發育還不夠完善,因此更需要保持自然規律的作息習慣。 少菌而非無菌的生活環境。 7年前全國爆發的一場非典,使得本該在醫院或大型公共場所中才能使用的消毒劑大肆進入家庭。細菌在人體免疫功能的發育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平時沒有 接觸細菌的機會,周圍環境太乾淨,腸道就無法發育成熟。家庭停止使用任何化學消毒劑,讓孩子適量接觸細菌,少量細菌能進入到孩子的腸道內,這對他之後腸道 的免疫功能的建立和成熟非常有好處。 母乳餵養。 不建議母乳餵養的媽媽在餵奶前先將乳頭擦洗乾淨,因為孩子在吮吸時,可以適當吃到媽媽乳頭及乳頭周圍皮膚上和乳管內的細菌,有利於嬰兒腸道的建立和健康。而配方奶餵養屬於無菌操作,奶瓶和奶嘴使用之前都要高溫消毒,餵養方式中也不會引入細菌,儘管配方奶生產廠商都會在奶粉中加入活性菌成分,但也遠遠達不到與母乳餵養相同的水平。[註:這也是為什麼應該親喂母乳,而不是瓶喂母乳的原因之一] 不濫用抗生素。抗生素只針對細菌感染,不是治療發燒、咳嗽、腹瀉、肝炎的“萬金油”,如果是病毒性 感染引起的咳嗽、發燒,抗生素不僅不會起作用,還會因誤殺細菌使得正常的菌群遭破壞,影響人體的免疫功能,更加重病情。只有經過化驗發現這些疾病是由於細 菌感染引起,抗生素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專家建議在服藥後兩小時,適當服用益生菌,這樣能減少被破壞的細菌,並使其儘快腸道免疫功能得到恢復。 腸道功能出現問題時怎麼辦? 孩子的免疫系統雖不甚完善,但也已較為強大,只是因為種種原因使其削弱,當孩子的腸胃出現不健康的表現時,父母們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改善這種不佳的狀態,使之恢復正常。 儘可能減少腸道細菌被破壞的機會。首當其衝是要改變家中濫用消毒劑及消毒成分的習慣。一方面還生活 環境少量細菌的存在,有利於孩子腸道免疫功能的建立;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避免孩子因為慢性食用消毒劑,導致腸道內的細菌平衡被打亂,引起免疫功能受損。 過量過濫使用消毒劑,除了降低腸道免疫力之外,還可能會引起過敏性鼻炎、咳嗽、流鼻涕、哮喘、過敏性結膜炎等疾病。 Tips: 居家生活黑名單——常見消毒劑中的消毒成分 過氧化物類:氧化氫、過氧乙酸、二氧化氯、臭氧等 含氯消毒劑:次氯酸鈉(84消毒液)、漂白粉、漂粉精等 醛類消毒劑:甲醛、戊二醛等 醇類消毒劑:乙醇(酒精)、異丙醇等 酚類消毒劑:苯酚、甲酚、鹵代苯酚等 含碘消毒劑:碘酊、碘伏 適當服用益生菌。 當腸道出現問題,如果上述減少腸道細菌被破壞的建議是“治本”的話,那麼,通過人為使用益生菌干預,還腸道一個健康狀態只是不得以而為之的“治標”方法。 益生菌是人工體外方式合成,盡量模擬正常腸道內的“好菌”,填補目前腸道內有益菌的缺失。益生菌製劑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選擇。 Tips: 活菌Vs.死菌 根據活性,益生菌分為活菌和死菌,死菌所起作用不如活菌明顯。一般活菌都需要冷藏保存以保持其生物活性,但這對運輸和儲存的要求較高,因此到消費者手中時藥物活性需要再打折扣。目前國外有常溫乾燥保存的粉末狀活菌,對環境要求不高,勢必成為未來益生菌市場的新趨勢。 使活菌達到好效果的注意事項:活菌不能和空氣接觸時間過長,需要混合液體一同食用,另外沖泡益生菌的水溫不宜高,40度以下才能最大限地保持活菌的生物活性;如果因為疾病需要服用抗生素時,需要間隔至少兩個小時。 如何鑒別活菌和死菌?除了看產品中說明書上的標識外,我們可以通過實際使用經驗再次鑒別一下,活菌服用以後的效果更好,而且呈線狀作用,即服用一次後持續時間較長,相比之下,死菌作用非常有限,而且是點狀作用,服用一次後可能僅當天見效,但不會對之後幾天有影響。 益生菌補多了怎麼辦? 益生菌不會被人體吸收,它只在腸道中起作用,如果攝入過多,多餘的菌會通過排便排出去。但益生菌在人體腸胃的敗解過程中會帶走很多水分,因此益生菌吃得過多會導致大便偏稀或腹瀉。 益生菌的食物——益生元 益生元是人工從植物中提取的,模擬母乳中的低聚糖的碳水化合物,它在腸道敗解後給細菌提供食物。因此服用益生菌的同時,適當搭配服用益生元,即給活的益生菌提供食物,使益生菌活性增強,繁殖能力增 強,這樣益生菌才能在腸道中發揮出更好的作用。益生元是從植物中提純出來的,未經提純的叫食物纖維或膳食纖維,換句話說,食物中的膳食纖維就有給腸道細菌 提供營養的作用,因此只要滿足正常營養均衡的飲食,人體無需額外補充益生元,只需在腸道出現問題,需要服用益生菌時,在醫生指導下配合補充即可。 Tips:目前研究證實效果較好的益生菌和益生元品種 益生菌: 雙歧桿菌:如乳雙歧桿菌、雙歧桿菌BB12 乳酸桿菌:鼠李糖乳酸桿菌 益生元:FOS(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 菊粉 乳果糖 註:以上是目前通過研究發現確定的”好”菌和可以推薦的益生元品種,但因不同品種不同廠家生產的環境及方式方法不同,因此達成的效果也參差不齊,請父母們根據醫生的建議選擇適合孩子的產品。另外,即使是質量合格,有效的益生菌,在生產過程中難免會被加入添加劑和防腐劑,因此也不能長期食用。 本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af72130100j438.html 母乳餵養與決腸道菌群異常的辦法 崔玉濤醫生 http://blog.sina.com.cn/doctorcui2010-08-11 10:34:34 媽媽通過母乳餵養把腸道正常菌群的種子送給孩子 媽媽在生育之前的二、三十年間,通過正常生活過程使乳頭和乳頭周圍皮膚上和乳管內積存一些人體有益的正常細菌。經過母乳餵養的過程,把人體正常菌群的種子 輸送給孩子的。給孩子、給人的一生帶來的好處不可估量。但是現在很多家長輕易放棄這個自然過程,或者覺得乳頭和前端母乳有些臟。 “人體腸道正常菌群的建立,最初來自母乳餵養,”崔大夫說,“餵奶的過程,不僅對於孩子的先天免疫,對獲得性免疫都非常重要。” 崔大夫特彆強調:雖然乳汁是一種非常有營養的液體,不需要加溫,不需要消毒。但母乳餵養不是無菌的過程,是個有菌的過程的。而這些菌不是任意來的,是媽媽在生育孩子二、三十年前就開始準備了。 崔大夫問大家:“人出生是先吃細菌,還是先吃乳汁(食物)?太多家長恨細菌,恐怕孩子粘上細菌。但不知道,生理母乳餵養餵養過程是媽媽先給孩子喂細菌,再給孩子餵乳汁。” 母乳餵養不僅為孩子提供營養素,還完成孩子腸道正常菌群的建立,可以調節嬰兒的免疫功能,促進腸道的成熟,完善嬰兒正常免疫功能。使孩子對食物逐漸產生耐受的狀態,對今後能夠接受更多、更豐富的食物奠定基礎。 “有不少帶孩子到和睦家看病的家長告訴我,他們使用奶瓶是充分消毒的,奶頭還用鑷子夾。這種無菌的餵養過程,造成的結果是,首先孩子腸道菌群就沒有建立好,又沒能維護好。免疫系統的疾病就會增多。孩子腸道環境的異常,對孩子免疫系統正常功能的啟動、維持、發展都起到了延遲、甚至破壞的作用。這樣才導致越來越多的孩子出現免疫系統疾病。” 決腸道菌群異常的辦法 很多家長都給我打電話,孩子一拉肚子,就覺得家裡臟;覺得家裡臟,就消毒;一消毒,孩子的腸道就更不好……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不要頻繁在無菌的狀態下生存,”崔大夫說,“很多過敏性疾病、肥胖都與腸道菌群發育不健康、或者發育異常有直接的關係。有些孩子大量運動後減肥效果並不好,是因為腸道菌群異常;很多得濕疹的孩子抹葯就好,不抹就不好,因為這種過敏性疾病不是皮膚病藥膏能改變的。” “如果我說是吃一些益生菌,大家很容易接受,而且這個過程應該是非常安全、有效、持久穩定。而對益生菌製劑的描述,完全是對母乳餵養過程的總結和描述,是母乳餵養優點的拷貝。” 很多媽媽自認為是母乳餵養,但聽不得孩子哭,只要孩子哭就喂配方奶。結果吃的第一口奶是配方奶,導致孩子成長發育出現很多隱患,甚至出現免疫系統疾病。 “如果出現一些問題,特別是免疫系統方面的問題,治療的中心原則是什麼?是給孩子益生菌。清除有害的細菌,促進人體免疫系統的成熟。因此根本要從腸道健康來解決。” 崔大夫說,解決腸道異常的辦法不是來自人為的實驗室的研究,是來自對母乳餵養的研究。我們的新觀念不是“新、奇、特”的治療方法,公眾醫療教育中應首先關注最常見、最普遍的問題。 崔大夫強調,解決腸道菌群失調的最好辦法是:大力推廣母乳餵養。母乳餵養是追求的金標準。而合理使用益生菌,也是對母乳餵養這個自然過程的模仿。 本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af72130100kvd0.html
推薦閱讀:

女性如何提高自身免疫力
免疫力下降有什麼表現?如何提升免疫力?
巧擇食物「吃」出免疫力
世界難題或將攻克!我科學家發現哮喘免疫治療新策略
7種有益於免疫力的食物,您吃對了嗎?

TAG:健康 | 醫生 | 免疫 | 免疫力 | 腸道 | 益生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