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花鳥畫創作技法十六講 第十三----十六講

花鳥畫創作技法 第十三講 鱗介

第十三講鱗介畫法

鱗介在中國繪畫中屬花鳥畫範圍。鱗介是指水族,鱗指一般魚類,介指甲殼類。

花鳥畫家經常把鱗介和花卉、禽鳥、蔬果等一同作為創作素材。歷代被取為畫材的魚類有鯉魚、鱖魚、鯰魚、鮒魚、鯿魚、比目魚、河豚,還有金魚和熱帶魚。介類有龜、鱉、蝦、蟹、蛤蜊、蚶、螺等。

在畫史上,自五代以來,即有善畫水族的畫家。史載後唐袁義善畫水族。傳黃筌有《寒龜曝背圖》,他傳世的《寫生珍禽圖》中即有二龜。徐熙曾畫《戲荇 魚圖》、《藻荇游魚圖》、《穿荇魚圖》。宋代的劉 以畫魚出名,他畫的魚深得「戲廣浮深、相忘於江湖之意」,後來很多人都學他,清惲南田曾臨過他的《琳池魚藻圖》。金魚是我國人民培養出來的觀賞魚類,在畫面上出現較晚。降至清季,始有畫家取為畫材,釋虛谷就喜畫金魚。明代徐渭曾用水墨畫蟹,作品有《黃甲圖》。齊白石以活潑的筆法熟練地畫魚、蝦、蟹,一生幾經變法,晚年自成一體。

關於畫鱗介的方法,歷代著述不多,清《芥子園畫傳》中有畫魚訣:「畫魚須活潑,得其游泳像。見影如欲驚, 喁意閑放。浮沉荇藻間,清流恣蕩漾。悠然羨其樂,與人同意況。若不得其神,只徒肖其狀。雖寫溪澗中,不異砧俎上。」這說明畫魚要表現出生動活潑的動態,若不能表達動態,有形無神,便容易畫成庖廚中的魚。

魚是離不開水的。水有大小、緩急,魚有浮沉、淺深,要把魚畫在水中。但在花鳥畫中畫魚時,可以畫水,也可以不畫水。不畫水時,要在空白紙上畫出魚游於水的趣味。

畫游魚,魚的尾、背鰭、胸鰭、臀鰭等不能畫得過於顯露,太顯露時,就像出水的魚,尤其是魚身和魚尾的連接處要虛靈。

魚蝦種類很多。魚有江河湖海之別,蝦蟹也有河產和海產的區別。畫魚鱉蝦蟹,首先應對它們進行詳盡的觀察體驗,經過長時間的創作鍛煉,始能掌握其生動形象和表現方法。昔年齊白石常在水盂中養蝦,那是一般河溝里的小蝦,大的體長才一寸多,有長須;特別是第一對前足很大,呈鉗狀,有時超過整個身體的長度,是禦敵的武器,這和一般海蝦不同。白石老人一生畫蝦曾有三次變化,開始畫小蝦,長寸余,50歲以後,擴為二三寸,老年才把蝦放大成五寸長。白石老人不斷地對蝦進行觀察,隨著認識的深入也不斷地改變表現方法,達到了形神畢肖的地步。他畫的蝦綜合了各種蝦的特點,在概括提煉的基礎上誇張了動態,成為活躍在水中的蝦。

畫魚可用勾廓法,也可用濃淡墨點染。如畫鱖魚,尤宜於用墨筆點染。鱖魚口闊頭尖,背有勁鰭,遍體細鱗。用淡墨點出背紋後,可再套淡彩,最後點斑點。前人云「桃花流水鱖魚肥」,因此畫家多把鱖魚和桃花畫在一起。鯉魚、鰷魚、鯽魚、鯰魚、河豚等造型和色彩都不同,有的要清楚畫出鱗片,有的鰭尾獨特,與眾不同;有的頭大,有的背部隆起,有的頭上有觸鬚。畫時可分別用濃淡墨勾點,或用渴墨勾出體型,然後敷以淡赭、花青等色。畫小魚時,可先畫口、眼,然後一筆抹出頭及全身,再分別畫出鰓、鰭、尾各部,並可敷以淡色。

金魚種類繁多,色彩複雜。有的頭大尾長,有的眼突出於頭外,有的尾分三歧或四歧。畫時可用勾勒法,用渴筆勾成輪廓後再套淡彩。也可直接用粉彩點染,有時可用米紅和墨點頭部,以淡硃畫尾部,或以白粉點暈腹部,有的又可勾尾紋和鰭紋。賦彩應鮮明,用筆要流利,方能得生動活潑之趣。(附圖為郭味蕖作品《鱖魚圖》局部)

近人喜養熱帶魚,也就逐漸成為人們所經常描繪的畫材。熱帶魚形狀奇特、色彩斑斕,配以荇藻,則意趣盎然。其中神仙魚,形如方勝,全身有散點花斑,又生剪形長尾,就更為入畫。

畫蝦蟹可點墨或點色而成。畫蟹可用白描法或運用渴筆乾擦成形,然後賦以適當淡彩。畫熟蝦蟹,可用雙勾填法,或暈點硃砂、朱 、洋紅。

表現龜、鱉、田螺與蚌、蚶、蛤之類,有的可用渴勾,稍賦淡彩,有的純以濃淡墨擦染而成。田螺及蚌、蛤,外有硬殼,可用墨勾後再以淡赭色套勾。

用寫意法畫鱗介,可著重用墨點,熟練地運用濃淡墨,並適時地給予勾染,便可活潑生動。畫家在著筆時,首應把握形態,把握深淺、濃淡、向背、俯仰、沉浮的不同變化和動態特徵。構圖時要注意有主有賓,有聚有散,有遠近對比,有濃淡變化,用筆既要活潑輕快,又要沉著有力。

荇藻、水草是畫水族不可缺少的配景,作者必須在體驗魚蝦的同時,對荇藻等水生植物進行認真觀察。要精心組織構圖,處理好鱗介等主物和配景的賓主關係,並注意意境的處理。應注意水流的方向,這和草的方向及魚的動勢都有直接關係。另外,特定的季節時間所給予水草色澤和形象的變化亦應注意。

畫面上長草、短草、蒲、菱、萍、藻兼施,雖無不可,但必須有條理。有時可只用荇,或只用蒲,或萍藻兼用。古人在水面上又喜畫落花、柳絮。總之,水草要和鱗介配合得好,相得益彰,始能得遠近、向背、俯仰、沉浮的生趣,使觀者觀後體味到如在濠梁之上的真意。

花鳥畫創作技法 第十四講 坡石水口苔草

第十四講坡石、水口、苔草畫法

在自然界里,花木禽魚和坡石水口苔草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坡石水口苔草是花鳥畫的重要組成部分,掌握表現它們的方法是花鳥畫家的基本功。花鳥畫中加添坡石水口苔草,有利於環境、氣氛、意境的描寫,有利於輔助構圖的多樣變化和畫面層次、空間感覺的處理,從而增加畫面的現實意趣。

坡石一般說來,寫意花鳥畫里對坡石水口苔草的處理不同於山水畫。花鳥畫中花鳥是主體,坡石水口苔草處於輔佐地位。花鳥畫多取近景,坡石的畫法不能像山水畫那樣細細地皴描。花鳥畫中運用坡石水口苔草的地方很多,但必須服從畫面主題和中心內容的需要。

花鳥畫里畫坡石水口,分皴擦、勾斫、沒骨、渲染、白描等幾種方法,無論用哪種方法,用筆必須轉折勁挺、簡練有力,不能畫成山水畫中的坡石。畫石要注意適當凈化,減少皴法折皺,不能用筆太多,皴擦過繁,須從整幅構圖著眼,突出主物著想,構圖要依據主體方向,分別以庄正、欹斜取勢。

畫石應注意聚散相間,有大有小,大中間小,大石伴小石,庶能自成體系,以免畫面零散、充塞,有礙主體。畫石的輪廓忌圓、平、多尖角。圓石要有稜角,方石要有層紋。石分面、肩、足、腹。畫石用重筆勾出面,虛白為陽,山坳實染為陰。著苔應相地,勾斫分疏密,劈而不皴,烘染有法;皴而不染,知勾劈之意全。大石皴上不皴下,以示虛實;小石叢聚坡腳,可不皴擦,僅成輪廓。石根底邊宜平直,或虛下出紙,才有著落。長坡石宜用渴筆作界,亂石應先以淡墨作廓,然後再以深墨破骨。水邊聚石要接近坡岸;奇石、石筍要有根柢。畫方折帶、平折帶要繁中孕簡,大面間小面,左右綜錯。花間置石,必須整體玲瓏,忌用筆零碎,有砌疊痕。

畫坡石要符合自然真實,畫懸崖或自上而下,垂如鍾乳,或立壁千仞,所謂「奔雷墜石」,必須千鈞之勢。畫沙磧坡腳應與碎石相連,大小攢聚,相互依補。畫坡腳或臨岸浸水,拖沙帶石,或與石相連,坡掩石根。畫石根或傍沙跡,波紋蕩蕩,或依立壁。處理地坡要注意高低傾斜,務必與花鳥位置調諧,才能穩定成為一體。立石用筆須活,攢苔或圓或方,必中竅,要虛實相生,前後分明。卧石每用於花鳥坡腳,花繁石簡,賓主揖讓,左右分重輕,濃淡定主輔。

太湖石在花鳥畫中用處很大,但在寫意花鳥畫中則不同工筆花鳥畫那樣處理得細緻。畫湖石勾線布廓務求簡明,要求穴竅玲瓏,庄整而有變化。瘦、皺、透、漏為石之質美,但亦不能過於在這上面下工夫,應注意畫面的通體效果。畫太湖石用筆宜渴。

花鳥畫中坡石位置不應透視過遠,遠則花和鳥無從裝置,使主體失去倚傍。坡石皴法須遵循整幅表現形勢的統一,斟酌選用披麻皴或斧劈皴,或白描或沒骨。用墨分量要以主體需要為準,可用淡墨或沒骨法畫石,又可補以濃墨之石,均視主體需要而定。總之,畫坡石要求瘦勁生動而有活力,要注意用筆用墨,表現出石之質感和立體感,始能畢真。

水口與花鳥的關係甚為緊密,自然中花樹多倚水口泉溜,掩映扶疏成趣。畫水口應注意泉脈水源,每與山石前後映帶。從坡石、平沙中潺 流出,則成涓涓細流,或從斷岸、峽石中流出,則水勢急湍。取遠峰懸瀑,須以白雲或花樹掩映其腰,以見遠意。如畫高崖水口,則須倚山直下,具 崖轉石之險。水勢奔騰,必見跳波。平坡山泉,可用波紋二、三重,然後畫平水紋。畫水紋用筆宜靈活,切忌板滯,水紋不宜太亂,應連貫而有條理,保持一定韻律,方為活水。也可只畫水口,不畫水紋,須視主題主物而定。

苔草與水口不可分割,水口處往往叢生苔草,用苔草掩映水口可見距離深度,並增強現實情趣。自然中有水流處,苔草必豐茂,也是現實規律。

元代畫家王叔明在山水中喜用渴苔,吳仲圭喜用攢苔,皆從山水畫礬頭變化而來。在表現寫意花鳥畫時,點苔可斟酌其法。點苔用筆或豎或橫,或斜或直,要有順序,要統一,不能橫豎亂雜,顛倒互見。點苔更要根據畫面需要,如不需要,即可不點,不是幅幅都要點苔。畫坡石輪廓皴法勁整不亂,濃淡分明,就不需要苔點;如坡石有敗筆處,可斟酌利用苔點來補救。不能無目的地亂點,致使苔點不能入石,卒至滿幅癩疥,觸目生厭,反傷畫局。

古人說:「今人畫不成觀,必須叢點,不免生媸女添痂之誚。」要之點苔應有作用,須根據一定需要,有一定形式,一定地點,才能襯托精神。古人把點苔比作畫人物的點睛,若點苔不好,便一敗塗地。

點苔位置須慎審,在石上多生於石縫及 岩之陰暗部分,在樹榦則多生於老乾背面。點苔時須詳審位置,慎重著筆,凝神靜氣,推理所應加苔點的部位。苔點更有破墨效果,濃處淡點,淡處濃點,遇有長皴,則放過不點,致成綴珠形式。點苔不應過多過密,在樹榦應避免對稱排比。岩腳山縫者宜濃,石面石,膚者宜淡,更不能周點山石邊沿,如堆積鼠糞,反失原意。總之,點苔恰到好處,可增加坡石的蒼厚和層次,著重處連點三五點,便能提起畫幅精神,如美女簪花,倍增妍麗。

長苔宜用禿筆,中鋒直闖,用側筆則出纖弱效果,不好掌握,無論點苔用扁點、圓點、橫點、豎點、單點、復點,三、五、七點,用筆宜活宜俏利,更要注意厚重,不然就不能長入石骨。點苔時要求攢聚有情,聚散得勢,若手法純熟,即可出筆輕快活潑,疾遲應手,大小相間,於有意無意中一氣呵成。胸中須默記古人法度,但落筆時又不能為前人規矩所范囿,功夫到精熟時,自得從空垂下之妙。點苔時著筆應有準、有序、有力,忌輕浮、飄忽、散漫,疏密得宜,則如天然妝成。有時需點大濕點,在荷塘淺水間,竹根沙磧處多用之。蘸墨直闖,聽其自然洇漫,以得渾厚圓潤之趣。

畫草須分別山草、水草,山草硬壯而鈍,水草細軟而長。草可因風向左右搖擺,畫時須注意動勢,草的欹斜應與花木主體的取勢統一。叢草多排生,間有交叉,才見風致。但交叉不可過多過亂,忌編席、織籬。

隨著季節的不同,畫草時又要注意它的色彩及造型的變化。草的種類約可分為春草、茂草、霜草、枯草、長草、卧草、遮根懸崖草等等。表現方法有墨筆、色筆、雙勾、白描、勾填、勾勒、率勾諸法。

水草中的水柳、蓼和 等,可屬於花卉範疇,其它還有萍草、荇草、蒲草和蘆葦。萍三葉叢生,浮於水面,荇草形狀不一,皆可用於畫荷花、水浮蓮時填補空白。蒲葦葉長,用於荷塘構圖,或與芙蓉花等組成畫面。我畫長葉水草,喜用套墨畫法,可增加畫面深度、重量和墨氣。主體花鳥完成後,如色階太均勻,可酌用套墨法補畫濃墨長草,以壯精神。這與一般花鳥畫中添補一兩枝深墨竹枝有同樣作用。又有狗尾草、馬牙草,可酌用赭黃及濃淡墨畫,車前草花穗可勾填,葉可用色點,棘、杞等可用濃墨。

坡石水口苔草賦彩之法,以淡遠郁潤為工。一般畫坡石有赭黃、赭綠、赭墨、三綠、淺赭、淡花青、淡墨諸法。石可先賦淡彩,如淡草綠、淡黃綠,再施三綠,或以淡赭染成,再以色罩苔點。點墨苔可用花青、汁綠、赭石罩點。若在太湖石上點濃墨苔,可斟酌用三青或三綠套點,點時須留出墨點外廓。

捉筆點苔,須隨時掌握筆上所含色量和水分。生紙吸水,熟紙不吸水,久久水分才幹。畫礬紙時應在筆上大量儲水,干後才能取得中間色淡、周邊色深的立體效果。如不能處理水分,則點不圓潤,枯澀不入紙素。

渲染宜用大筆勾刷,畫出石面受光部分,不宜反覆塗染,要一筆刷過,便見風趣。石面賦色不應重複,敷染亦不能過厚過濃,重筆則色彩滯濁,色厚則失去墨彩。三綠、淡青略施石面,近坡腳處淡潤赭石,即鮮潤靈活,光彩自現。

四時氣候不同,賦彩變化多端,務求對主體花鳥起襯托作用。

畫雪石僅畫石廓,可約略勾廓點苔,以表現山石為雪所沒的意趣。勾骨點苔時要運以疏率之筆,石廓似有似無,要於不經意處見風神,始得荒寒意境。古人有用小弓彈粉畫雪的,又有以白粉淡染石面而旁處敷染赭石或淡墨之法,亦可襯出沙際石畔的雪意。

點苔用渴筆蒼厚,用濕筆郁潤,可套罩淡彩,又可於濃墨苔點上套點石青石綠。昔石濤善於點苔,但他那是山水畫中的苔點。近人在花鳥畫中又喜用所謂菊花苔者,如清人高鳳翰有之,點後要套綠色,但往往出現不良效果。

畫坡石水口苔草,亦應深入現實作具體觀察研究,並隨時用速寫記錄,以供創作時參考。若不能取材於現實,則難得自然之趣。昔年予每至大山實習時,即隨時在寫生花鳥之餘,認真觀察花和鳥的生活環境,隨筆速寫,加以記錄。1962年夏率學子趨黃山實習,一次在下後山時,由蓮花峰直下三千級至丞相原,沿路山深林密,霧氣蓊鬱,岩崖幽暗,雜樹叢生。其樹木交織處,老乾輪 偃蹇,如卧虎虯龍。樹下苔封蘚綉,青紫交錯,翠綠蟠駁,苔和蘚分界極為顯明。每遇亂石、水口、瀑布、山泉,則駐足寫生,心識手記,此行所得,成績極大。

綜觀坡石水口苔草,於花鳥畫表現中極有作用,它既可填補畫面空白,掩映花枝,以加強構圖的繁複和景物的深度,增強空間距離感覺,又可增加花樹自然環境氛圍,表現季節特徵以及花和鳥的生長生活規律。恰當地添畫坡石水口苔草,是增強現實氣息的重要手段,用它襯托花樹,聯繫環境,從而使主體更加典型,風貌更加逼真。

花鳥畫創作技法 第十五講 題款和印章 第十五講題款和印章

題款

一幅畫創作完成以後,就要題字和捺印章。翻開中國古代繪畫史來看,款字、印章出現在畫面上的時間很早。

作者在紙絹畫幅上題款字,可上推到唐代。根據記載,自唐宋以來,畫家在畫面上題字已成傳統。但宋以前畫家多以小楷題識於樹根石隙,僅發揮作者記名的作用,有的畫家還不題字。

由於唐宋古畫多不題款,縱有題款也是將題識隱於畫面的某個角落或石隙樹根處,且多小楷,又由於年代久遠,畫面剝落變色,故要區分這些畫幅有無題記或找出題記,就成為非常費力的事情。自蘇軾、文同等人出,開始了在畫面上長題,後來又興起了倩人題識或多人攢題詩詞散文的風氣。

宋元以來,在畫幅上題記的內容和形式是多種多樣的,這主要是由於作者兼擅書法詞翰的緣故。畫上題款每多長篇淋漓,與畫筆爭輝。自此以後,在畫面上題寫詩、詞、歌、賦、散句、散文,便成了畫家的慣例。

由於在畫面上題長跋、排律每侵畫局,在畫家創作時,就要預先想到題字的地位,從此款字題跋便成了畫面構圖的重要組成部分。

畫家在作畫之先就要預先想到題字的款式、地位,要顧及書、畫在畫面構圖上的統一,也就是說,要把款識處理在畫面的整個結構中,根據構圖的開合、疏密、虛實、顧盼關係,將字和畫作全面統一安排。題字過長或過短,過大或過小,都不適當;書法的楷、行、篆、隸,也要根據畫面的需要,斟酌選用。若題字位置適當,詩詞內容貼切,書體選用合宜,那麼畫就增色;反之,若選地不當,詩跋見雜,字體惡劣,行距失次,就會影響作品效果。總之,題款識、詩詞、跋語和畫面關係密切,作者對款字的意義和款式的規律,不可不細心研討,予以適當的運用。

在畫面上題字,對於中國畫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功用是多方面的,是和畫面所表現的內容完全相關的。題字除了說明作者的姓名、別字、籍貫和創作年月歲時外,主要是要通過詩詞散文的題詠來輔助畫筆,說明畫題和作者的表現意圖,從而突出主題,進一步感染觀者,給予更深刻的印象。

在畫面上題詩詞或散文,要符合畫筆的內容,沒有適當的字句就不要強題,以免繁冗。古人的詩詞代表舊的思想意識,尤其是那些荒涼索莫的詞語,不可再行抄用。今天的畫面題字,要求有意義、有思想性,要能輔助畫筆,詩與畫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詩畫結合得好,才能引人入勝,不然牽強拉雜,語不達意,不合矩度,反成贅物,有污畫跡。過去說項墨林題詞多累句,乞畫者每先以青錢三百饋小童,使其伺畫畢即捺印記,取出以免題識,謂之「免題錢」。這個故事可以說明題跋的不易見功。

在畫面上題款字的主要目的既然是為突出主題、為中心思想服務,那麼,款字內容也和繪畫內容一樣,由於時代不同,作者思想感情不同,而表現出顯然不同的思想內容,從這裡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畫家的思想。(附圖為郭味蕖作品《玉蘭》局部)

從前人畫面題款來看,分類大致如下:

1、只說明作者姓名。2、名款以外,附有作畫年月日時。3、名款以外,又書有畫題。4、名字以外,附書詩詞散句、長句、排律和詞賦古文全文。5、名款以外,題散文短跋,說明畫理或畫法心得。6、名款以外,用散文說明作畫時情景。7、題名以外又詩,詩後又跋。8、題名姓以外,又附記別署、室名、年齡、創作年月。9、把官職寫在畫面上。10、臨摹古人之作多述明「仿某家」、「臨某家」。11、在畫幅上題雙款。

今人請畫家作畫,也多喜索題上款。畫家題寫上款,一般視索畫者資歷、年齡、輩分的不同分別應用「先生」、「仁兄」、「尊兄」、「同志」等稱呼。如系同行,可題「有道」、「方家」、「法家」、「同趣」、「同好」等。舊時每按年輩長幼和親屬關係使用伯、叔、兄、弟、侄、甥、賢兄、年兄、學兄、世兄等稱謂,亦可斟酌題用。根據習慣,稱謂之後,又有「雅正」、「指正」、「正畫」、「正之」、「莞正」、「粲正」、「教正」、「教之」、「囑正」、「雅囑」、「正囑」、「哂正」、「補壁」、「清賞」、「一笑」、「指疵」等短詞,均須視相互間關係而恰當運用。

畫面題字題詩,須看畫面需要。寫意花卉書款多用行草,工筆畫則應配以筆畫工整的字體,做到書與畫調諧一致。畫面題字關係畫幅全局,須視畫面空白而定。一般在畫面空白處上題,或在天空,或在地角,或壓枝葉,或隱在石隙樹蔭,或在雲水部位。

  印章

畫幅上的詩文書畫是一個統一體,除題跋的字體要和畫面統一外,印章的印文篆體也要和畫面統一,也就是印章的字體、章法、風格要和字畫的風格相符合。用印多少、大小、朱白,須視畫面需要而定。應於題款前統一籌劃安排,預先留下用印位置。

今日用閑文印章,選用印文要恰當。大體可分類如下:1、姓名印。2、別字印。3、室名印。4、地名、甲子、年齡印。5、閑文印。6、有關職官印。7、長句散文印。8、鑒賞印。

印章的種類不同,故捺印的位置也不同。用印還可調節畫面色彩,捺白文印、朱文印,皆因需要而定。


推薦閱讀:

【網文創作技巧八】從新手到大神: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談談電影劇本的創作
清後期女性文學創作題材與《紅樓夢》的影響
?他~法國古典、現實主義浪漫主義畫派風格創作出「舞者天使」

TAG:創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