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演變歷史就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這句話的完美注釋
「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這句話是有歷史依據的。
歷史上中國很早以前就有人移居到台灣島,元朝和明朝的政府都在台灣地區的澎湖列島上設置了官署。不過當時的台灣島還很荒涼,所以明朝政府沒有派官員直接管理台灣島。
當荷蘭人剛來到中國的時候,一開始想玩狠的,用武力奪取澎湖列島,結果和明朝軍隊打了幾仗,均大敗而歸。這時澎湖列島的駐軍的一位翻譯告訴荷蘭人,說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叫做「大員」的地方,讓他們去那裡居住,不要來騷擾澎湖。
這個所謂「大員」,就是今天的我國台灣島台南地區的一個沙洲。
台灣島對於當時的商人和海盜來說,是一塊理想的據點。它一面緊鄰中國大陸,一面可通向日本,一面靠近東南亞,地處海上交通的要道,特別適合作為往來船隻的補給據點。由於缺少明朝軍隊駐紮。此時的台灣島屬於「誰有槍誰就是老大」的狀態,很多勢力同時盤踞在島上,你佔一個港口,我佔一個據點。荷蘭人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在台灣的南部地區建立了要塞。
荷蘭人入侵台灣
明朝官員打發荷蘭人去「大員」,只是想給這些商人一個可以補給停靠的地方,省得他們再來騷擾。但是沒想到荷蘭人卻毫不客氣地想把這裡當成了殖民地據點。他們開墾土地,要求當地的中國人為他們種植棉花,還向百姓收稅。因為行事過於殘酷,當地的中國百姓曾經爆發了一場起義,但是被殘酷鎮壓,不少中國人被屠殺。荷蘭人還懷疑這場起義背後的主使是鄭成功,他們之間的矛盾更加激烈了。
為了獲得根據地,鄭成功向荷蘭殖民者發動了進攻。經過多半年的艱苦戰爭,荷蘭人死傷慘重,徹底失去了抵抗的希望。殘存的荷蘭守軍向鄭成功交出了城寨,全部撤出了台灣島。
從此,鄭成功完全控制了台灣島,並在島上進行了大規模的開發和移民。
由於清朝缺少海軍部隊,在海上打不過鄭成功。現在鄭成功又有了孤懸海外的根據地,清廷更沒轍了。於是清政府像明朝當年對付倭寇那樣,實行了禁海政策。但清廷的禁海政策更加徹底,也更加殘酷,規定靠近台灣海峽的地區沿海三十里範圍內的居民全部遷走,村莊田舍全部焚毀,入海河流植入木樁截斷。有的地方還修築城牆、城寨,派兵防守,過界者一律處死,保證「寸板不許下海」。
這項政策直接導致大量的田地、房屋被毀,無數依靠大海為生的漁民、鹽工、商人失去了生活來源,不少百姓因為擅自過境而被殺害。這對沿海百姓來說無異於天大的災難,「百姓失業流離死亡者,以億萬計」。
佔領台灣以後不久,鄭成功因為勞累就去世了。這時候鄭成功名義上是順從於明王朝,實際上已經是獨霸一方的獨立軍閥。他手下的那些部隊和軍官也是忠於鄭家,而不是忠於大明。於是鄭成功死後,他的部將們順理成章地擁戴鄭家的子孫繼位。
可惜的是,鄭成功的子孫都很不爭氣,他們貪圖享樂,甚至出現了長子與四弟的乳母私通這種爛事。鄭成功去世後,他的子孫每一次掌權,都是經過了殘酷的內鬥,兄弟之間刀兵相向,互相殘殺。再加上清朝這時候已經初步完成了對中國的統一,可以騰出手來全力對付東南,鄭家滅亡只是時間問題了。
順便說一句,金庸小說《鹿鼎記》里的鄭克塽就是鄭成功的孫子。他父親和他相繼成為鄭氏政權的掌權人。小說中「平生不識陳近南,就稱英雄也枉然」的陳近南,本名陳永華,做過鄭氏政權的宰相(當時被稱為「咨議參軍」)。
戰爭的勝負最重要的決定因素永遠是國力。而論國力,剛剛統一全國的清政府剿滅鄭成功不是問題,只是清廷暫時缺乏優秀的海軍。軍艦還能靠錢快速堆出來——反正大多數造船的工匠、船塢還都在大陸。可是富有經驗的海軍將領怎麼辦?訓練有素的水兵怎麼辦?
結果是鄭氏的內亂白白送給清廷一個優秀的海戰人才:施琅。
施琅是個很有才幹的海軍將領,他原本是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的部下,鄭芝龍降清後,就跟隨了鄭成功。但是施琅後來受到了鄭成功的排擠,兩人矛盾激化,鄭成功逮捕了施琅全家,只有施琅成功逃跑。鄭成功知道後勃然大怒,殺了施琅的父親和弟弟。這麼一來,這血親之仇是沒法解了。施琅對鄭成功恨之入骨,轉身投降清朝。
因為身上有血海深仇,清廷不用擔心施琅的忠誠問題,放手讓他負責組建海軍、指揮海軍。由於鄭氏內亂實力大為衰弱,此時施琅帶領大軍殺到台灣島。
這時候已經是康熙二十一年,四海之內,再也找不到反抗清政府的力量。清廷的實力空前強大,鄭氏又內亂不斷,統一是毫無懸念的結果。鄭氏家族在打敗了一場海戰後,就向施琅投降。從此以後,滿清在台灣島建立官府,駐守士兵,開始了台灣島的統治。直到二百年後,清政府和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台灣島這才又落到了日本人的手裡。
推薦閱讀:
※兩對婚姻的演變
※【里,裏】的甲骨文金文篆文字形演變含義
※一圖看遍中國歷代女子服飾演變史(組圖)
※陳方安生重提和平演變中國
※斯諾登為何演變成全美公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