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子宮內膜增生

中醫辨證分型治療

  1、 氣滯血瘀

  主證:經前或經期小腹脹痛,拒按,經行不暢有塊,血塊排出後疼痛減輕,或不孕,經前乳房脹痛,兩脅脹痛,精神抑鬱或煩躁易怒,舌紫暗或有瘀點,脈弦或弦滑。

  治法:疏肝理氣,活血祛瘀。

  方葯:膈下逐瘀湯。當歸:20g,赤芍:15g,川芎:10g,桃仁:15g,紅花:15g,枳殼:15g,元胡:15g,靈脂:15g,丹皮:10g,烏葯:15g,香附:15g,炙甘草:10g。若氣滯為主,脹甚於痛者加川楝子:15g;血瘀為主,痛甚於脹,加用蒲黃:15g,重用五靈脂20g;疼痛劇烈加全蠍:3條,三棱:15g,莪術:15g;有症瘕加血竭:15g,穿山甲:15g,皂角刺:20g,三棱:15g,莪術:15g;月經量多加蒲黃:15g,茜草:159,三七面:10g(沖服)。

  2.、寒凝血瘀

  主證:經前或經期小腹冷痛,得熱痛減,經量少色暗黑有塊,塊下痛減,形寒畏冷,面色蒼白,痛甚則嘔惡,或不孕,舌暗,苔白,脈弦緊。

  治法:溫經散寒,活血祛瘀。

  方葯:少腹逐瘀湯。小茴香:15g,乾薑:15g,元胡:15g,靈脂:15g,沒藥:15g,川芎:10g,當歸:20g,蒲黃:15g,官桂:15g,赤芍:15g。若腹痛甚劇,肢冷汗出者加川椒:15g,制川烏:10g,制草烏:10g;陽虛內寒者加人蔘:15g,熟附子:15g,仙靈脾:20g;濕邪較重,兼有胸悶腹脹,舌苔白膩者加蒼朮:15g,橘皮:10g,澤蘭:15g,茯苓::20g。

  3、 氣虛血瘀

  主證:經期或經後腹痛,喜按喜溫,肛門墜脹,大便不實,神疲乏力,面色不華,月經量或多或少,色談暗質稀,有塊,舌體胖,舌質淡紫或有瘀點,苔薄白,脈細弱無力。

  治法:益氣補陽,活血祛瘀。

  方葯:補陽還五湯。黃芪:3O:g,當歸:2Og,赤芍:15g,地龍:20g,川芎:1Og,桃仁:15g,紅花:15g。汗出畏冷者加桂枝:15g,白芍:15g;腹痛劇烈者加艾葉:15g,小茴香:15g,乳香:15g,沒藥:15g;噁心嘔吐加吳茱萸:15g,乾薑:10g,姜半夏:10g;便溏者加肉豆蔻:15g,葫蘆巴:15g,補骨脂:20g。

  4、 熱鬱血瘀

  主證;經前或經期發熱,腹痛拒按,甚則經期高熱,直至經凈體溫逐漸恢復正常,月經色暗紅,質稠,有塊,周期提前或經期延長,量多,口苦咽干,煩躁易怒,大便乾結,性交疼痛,舌質紅,或邊尖有瘀點,瘀斑,苔黃,脈弦數。

  治法:清熱和營,活血祛瘀。

  方葯:血府逐瘀湯加味。桃仁:15g,紅花:15g,當歸:20g,生地:30g,赤芍:20g,川芎:10g,柴胡:10g,枳殼:10g,牛膝:10g,甘草:10g,桔梗:10g,丹參:20g,丹皮:15g。經行發熱者加黃芩:15g,青蒿:15g;大便乾結加大黃:15g,枳實:10g;腹痛者加魚腥草:20g,地鱉蟲:15g,五靈脂:15g;口苦咽干,煩躁易怒者加梔子:15g,黃芩:15g。

  5、 腎虛血瘀

  主證:經期或經後腹痛,腰部酸脹,月經量或多或少或有血塊,不孕,頭暈目眩,大便不實,小便頻數,舌質淡暗或有瘀點瘀斑,舌苔薄白,脈沉細而澀。

  治法:益腎調經,活血祛瘀。

  方葯:歸腎丸合桃紅四物湯。熟地:20g,山藥:20g,山茱萸:15g,茯苓:20g,當歸:20g,枸杞子:20g,杜仲:15g,菟絲子:25g,桃仁:15g,紅花:15g,川芎:10g,白芍:20g。腰背酸痛甚者加仙靈脾:20g,寄生:15g,狗脊:15g;大便不實加補骨脂:20g,赤石脂:20g。

其他驗方

  1.異位粉:地龍、土蟲、蟄蟲、蜈蚣、水蛭備等份,研粉末,裝瓶備用或裝入膠囊備用,每次2~3g,日2~3次。適用於子宮內膜異位症,配合口服藥治療。

  2.活血化瘀方:三棱15g,莪術15g,生蒲黃12g,五靈脂12g,桃仁9g,水煎服,1 日1劑,適用於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痛經,不孕者。

  3.化瘀通腑丸:醋制生大黃,醋制炙鱉甲,琥珀、按2:2:1比例研粉制丸,每次2.5g,每日2次,飯前開水送服,月經期不停葯,連服3個月為1療程。適用於子宮內膜異位症之實證者。

中藥

  1.婦女痛經丸:具有理氣活血,化瘀止痛之功效。主治痛經,適用於氣滯血瘀型痛經。每次30粒,日2次,口服。

  2.少腹逐瘀丸:具有活血祛瘀,溫經止痛之功效。主治痛經,適用於寒凝血瘀型痛經。每次1丸,日2次,口服。

  3.調經益母片:具有清熱散瘀之功效。主治痛經,適用於瘀熱型痛經。每次20~30粒或5~8片,日2~3次,口服。

針灸治療推拿治療

  1.體針:取穴關元、中極、合谷、三陰交,每日1次,連續7次,每次留針20分鐘,經前或經期治療。

  2.耳穴壓籽:取穴子宮、內分泌、肝,用磁粒或王不留行敷貼穴位,每日多次按壓刺激,用於治療痛經。

  3.沿任脈上下按摩,起於神闕,逐次按摩氣海、關元、天樞、四滿、歸來、子宮、氣沖穴,每穴按摩1分鐘,從經前7天開始,至經後3天止,適用於痛經為主者。

飲食療法

  1.月季花湯:月季花 15g,紅糖適量,煎湯頓服。適用於氣滯血瘀的不孕症。

  2. 山楂炭30g,紅糖30g,向日葵子15g,煎湯2 小碗,日2次分服。適用於血瘀型痛經。

灌腸療法

  丹參:30g,三棱:20g,莪術:20g,當歸:20g,紅藤:30g,敗醬草:20g,桃仁:20g,紅花:20g,川芎:15g,元胡:15g,大黃:15g,上藥濃煎100毫升,每晚保留灌腸,每日1次,經期停用。適用於子宮內膜異位之痛經,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及直腸子宮內膜異位症。

不孕原因編輯本段

  子宮內膜的厚度在女性月經周期的不同時間會有一定的變化,主要是由於不同時期受到激素分泌的影響而導致的。如果是由於流產等因素導致子宮內膜薄的話,對女性的懷孕會有很大的影響。子宮內膜變薄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見的原因是:

  1、內分泌失調

  女性的情緒對子宮內膜有很大的影響,長期緊張而擔憂的心理往往會導致內分泌失調,從而影響內膜厚度。

  2、流產刮宮對內膜造成損傷。

  內膜分三層,最上層是每個月都要剝落的,中間層和最底層並不剝落,如果中間層受到損傷,影響還不大,如果最底層受到損傷,那麼後果就會比較嚴重。

  3、內膜病變

  如子宮內膜息肉,子宮內膜癌等

  子宮內膜薄會導致受精卵的難以著床,從而導致不孕。專家介紹,提高內膜厚度的方法有:

  1、補充雌激素

  內膜是在雌激素刺激下生長的,目前採用改善內膜厚度的方法大部分使用雌激素,但是,西藥雌激素對內分泌有一定的干擾作用。如果需要藥物補充,可以通過中醫療法來改善,中醫採取復方藥物,副作用相對較少。

  2、放鬆心情

  放鬆心情其實是調節內分泌的一個最有效的方法,這一點非常重要。在良好情緒的作用下,女性不僅能夠擁有更多的健康,而且會散發迷人的魅力,千萬不要忽視這一點。

  此外,子宮內膜的厚度在一個月里的排卵期和月經期等不同的時間裡本來就是有變化的。它就是一直不停地從很薄慢慢變厚,然後月經期脫落,又從很薄開始變厚這一循環過程的忘返的。如果排除是先天性子宮內膜薄的話那應該就是內分泌失調了,醫生可以增加雌激素來把它增厚的,或者喝中藥來調理。月經一直不正常的話,排卵不正常也就會出現子宮內膜薄的現象,懷孕是不太容易,可是機會還是很大的.

推薦閱讀:

晚期乳腺癌的特效中醫治療
傳統中醫是如何治療失眠?中醫治療失眠方法總匯
中醫衰敗的真實原因,不是「固步自封」,而是西醫化!(4)
健康:中醫治療「低頭綜合症」
中藥注射暗藏的危機——談談首過效應

TAG:子宮 | 中醫 | 中醫治療 | 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