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20世紀中國藝術的10位藝術家

編者按:二十世紀的中國,處在偉大的劇烈的變革時期,面臨著危機與轉折、毀滅與新生的境地。藝術,作為社會生活的折射,勢必顯現它這方面的特徵。二十世紀上半葉,是藝術創新和繁榮的階段;之後的數十年間,藝術幾乎窒息;自七十年代末開始,改革開放為藝術重新煥發生命輸進血液;八十年代往後,眾多藝術家的創新狂熱和藝術界多元格局的形成。下面,小編為您盤點影響二十世紀中國藝術的10位藝術家。

齊白石(資料圖)

齊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生於湖南長沙府湘潭,是中國近現代繪畫大師,早年曾為木工,後以賣畫為生,擅畫花鳥、蟲魚、山水、人物,筆墨雄渾滋潤,色彩濃艷明快,造型簡練生動,意境淳厚樸實,所作魚蝦蟲蟹,天趣橫生。齊白石主張藝術「妙在似與不似之間」,衰年變法,形成獨特的大寫意國畫風格,開紅花墨葉一派,尤以瓜果菜蔬花鳥蟲魚為工絕,兼及人物、山水,名重一時,與吳昌碩共享「南吳北齊」之譽;以齊白石純樸的民間藝術風格與傳統的文人畫風相融合,達到了中國現代花鳥畫最高峰。

黃賓虹(資料圖)

黃賓虹(1865年1月27日-1955年3月25日),生於浙江金華,是中國近現代畫家,擅畫山水,曾與齊白石先生並稱為「南黃北齊」,為山水畫一代宗師。黃賓虹的繪畫造詣深厚,用筆洗鍊凝重,遒勁有力,有縱橫奇峭之趣,其技法得力於李流芳、程邃,所作重視章法上的虛實、繁簡、疏密的統一,「黑、密、厚、重」的畫風,正是他晚年繪畫的顯著特色。他提出「筆墨至上」的藝術主張,並一生身體力行,把中國畫的筆墨提煉推進到極致,成為屈指可數的既有創作實踐又有理論建樹的大師,對當代山水畫的創作與發展產生著深遠的影響。

徐悲鴻(資料圖)

徐悲鴻(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原名徐壽康,江蘇宜興市屺亭鎮人,曾留學法國學西畫,歸國後長期從事美術教育,是中國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被稱為「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奠基者」,主張發展「傳統中國畫」的改良。徐悲鴻擅長人物、走獸、花鳥,主張現實主義,於傳統尤推崇任伯年,強調國畫改革融入西畫技法,作畫主張光線、造型,講求對象的解剖結構、骨骼的準確把握,並強調作品的思想內涵,對當時中國畫壇影響甚大,與張書旗、柳子谷三人被稱為畫壇的「金陵三傑」。所作國畫彩墨渾成,尤以奔馬享名於世。

劉海粟(資料圖)

劉海粟(1896年3月16日-1994年8月7日),名槃,字季芳,號海翁,江蘇常州人,中國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1912年與烏始光、張聿光等創辦上海圖畫美術院,後改為上海美術專科學校,任校長;1949年後任南京藝術學院院長。他早年習油畫,蒼古沉雄,兼作國畫,線條有鋼筋鐵骨之力;後潛心於潑墨法,筆飛墨舞,氣魄過人;晚年運用潑彩法,色彩絢麗,氣格雄渾。

劉海粟不是一位循規蹈矩的畫家,在其藝術血脈中,奔騰著的是「破壞」的血液,同時也是創造的血液。早在二十世紀初,他碰上了東西方繪畫思想交匯的機緣。一方面由於家庭環境,使他受到較深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他又正站立在中國新文化運動思想浪潮衝擊的正面,由於他個人氣質上又具有比較強烈的個性,因此他在美術道路上的探索,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林風眠(資料圖)

林風眠(1900年11月22日-1991年8月12日),出生在廣東梅州市,自幼喜愛繪畫,19歲赴法勤工儉學,是中國現代畫家、藝術教育家,是國立藝術學院(現「中國美術學院」)首任院長。他主張「兼容並包、學術自由」的教育思想,不拘一格廣納人才。林風眠受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影響,承五四新文化運動之波瀾,倡導新藝術運動,積極擔負起以美育提高和完善民眾道德,進而促成社會改造與進步的重任,是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奠基者之一。

董希文(資料圖)

董希文(1914年-1973年),浙江紹興人,是國家文物局規定的「作品一律不得出境」的六位大師之一,是中國著名油畫家、美術教育家,曾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開設油畫工作室培育人才。他主張因材施教,發展學生各自的特長,工作室學術空氣很濃厚。

董希文曾創作革命歷史題材油畫《開國大典》。這幅作品以現實主義為基調,借鑒吸收敦煌壁畫的雍容華貴、唐代人物畫的造型氣質,刻畫了毛澤東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一莊嚴喜慶的時刻。他大膽地運用碧藍、大紅、金黃組成基調,用藍、棕、綠調和,天空畫得乾淨利落,藍天白雲與飄揚的紅旗、高掛的燈籠相得益彰,呈現出喜慶熱烈的氣氛與朝氣蓬勃的時代精神氣息。

李可染(資料圖)

李可染(1907年3月26日-1989年12月5日),江蘇徐州人,中國近代畫家、詩人,是齊白石的弟子。李可染自幼喜愛繪畫,童年時期,他常用碎碗片在地上畫戲曲人物,博得鄰人圍觀。他10歲時,老師見他聰慧好學,贊其「孺子可教,素質可染」,於是,給他取學名「可染」(原名「永順」)。1920年,13歲的李可染正式啟蒙書畫,學畫山水。1929年,李可染跳級考上了西湖國立藝術院研究部研究生,師從林風眠、法籍油畫家克羅多(AndreClaouodot)兩位教授,專攻素描和油畫,同時自修國畫,研習美術史論。

在山水畫方面,李可染主張「可貴者膽,所要者魂」「用最大的功力大進去,用最大的勇氣打出來」,使古老的山水畫藝術獲得了新的生命。他也強調作山水畫要從無到有,從有到無,即從單純到豐富,再由豐富歸之於單純。在素描方面,李可染認為,素描是研究形象的科學,唯一的目的就是準確地反映客觀形象。形象描繪的準確性,以及體面、明暗、光線的科學道理,對中國畫的發展只有好處,絕無壞處。

吳冠中(資料圖)

吳冠中(1919年8月29日—2010年6月25日),江蘇宜興人,當代畫家、美術教育家。1936年,吳冠中考入國立杭州藝專習西畫,兼學中國畫及水彩畫;1946年,考取全國公費留學繪畫第一名,赴法國留學;1950年,留學歸國,任教於中央美術學院;1953年,任清華大學建築系副教授。吳冠中把自己多年對美術的思考寫成了《繪畫的形式美》、《造型藝術離不開人體美》、《關於抽象美》等文章,系統地闡述自己的觀點,提出要打一場「創造新風格的美術解放戰爭」。他曾這樣為青年畫家指點迷津:「你一定要穿著大師的拖鞋走一走,然後把拖鞋扔了,在穿和脫的過程中,你就會找到自己。我就是這麼走過來的。」

陳丹青(資料圖)

陳丹青《西藏組畫》之《康巴漢子》

陳丹青(1953年-),生於上海,藝術家,文藝評論家,學者。他自幼喜歡繪畫,從小想畫家,其父引導其熱愛文學、熱愛藝術。據陳丹青回憶,兒時的一天,其父撿到一張撲克牌,背面是僑居義大利的俄國畫家的傑作《義大利姑娘》,於是拿回家送給他臨摹,他竟畫得栩栩如生。

1967年,年僅14歲的陳丹青開始跟著學校的美術老師到處去畫毛主席像。登上腳手架,在好幾米大的鐵皮或牆面上畫,兩年畫了120多張毛主席像。1970年-1978年,他輾轉贛南、蘇北農村插隊落戶,其間自習繪畫,創作了《邊防線上》《飛雪迎春》等連環畫,《給毛主席寫信》《老將和小將》等油畫,成為當時頗有名氣的「知青畫家」。1978年,陳丹青以同等學力考入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研究生班。1980年,他為準備畢業創作,再次進藏體驗生活,創作了七幅油畫以及一沓速寫,也就是《西藏組畫》。當年,此組畫轟動中外藝術界。

徐冰(資料圖)

徐冰(1955年-),出生於重慶,1981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並留校任教;1987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獲碩士學位;1990年受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邀請為榮譽藝術家,移居美國;2008年回國,現為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20世紀80年代,徐冰在創作《天書》系列作品中,親自設計刻印數千個「新漢字」,以圖象性、符號性等議題,深刻探討中國文化的本質和思維方式。此作品引起強烈反響,成為中國當代藝術史上的經典。


推薦閱讀:

抽象雕塑家克拉格:對材料負責的藝術家
梅蘭芳是?
你不知道的韓嘯:壺裡乾坤大
抄襲大師、精神病人、社交恐懼,當下活著的藝術家誰最值錢?
加拿大藝術家Denis Mayer Jr.野生動物繪畫

TAG:中國 | 藝術 | 藝術家 | 中國藝術 | 影響 | 世紀 | 20世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