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模式決戰西式民主 野心時代大棋局

中國模式決戰西式民主 野心時代大棋局連日來在中央電視台滾動播出的電視紀錄片《百年潮·中國夢》,在助力中國模式方面不再是孤軍奮戰,因為黨報官媒也嗅出了模式論背後的政治味道,紛紛開始將目光聚攏過來,其中尤以《人民日報》及其子報《環球時報》最為突出。不消說,早在2013年,作為核心黨報的《人民日報》就主動擔當起了打破西方普世價值霸權的重擔。彼時,中國模式乃是銷聲整四年後首次捲土重來,故而雖則標杆性意義甚濃,但黨報官媒還需要時間把脈當局意願進而消化一番,論調還主要以「破」為主——當西方文明的火炬傳到美國,更是將這種普世霸權發揮到極致,美國所代表的西方,以國際社會的名義,壟斷了發展模式的話語權,變成美式自由資本主義乃「歷史的終結」。待到今時今日,該報的論調更為強硬,「立」的姿態和主動性畢現。如果說刊發於人民論壇欄目的《警惕西式民主陷阱》是前奏和鋪墊,那麼見諸人民日報海外版望海樓的《中國民主模式初步成形》,則幾乎可以看做是對中國模式的間接定調。一說「警惕」,一說「初步成形」,從標題傳遞出的核心字眼也基本可以推測正文的論調和內容。具體而言,前文從烏克蘭危局以及泰國政壇撲朔迷離之狀說開去,並結合前蘇聯領導人雷日科夫在《大國悲劇》一書中對西式民主之陷阱的揭露——「人們終於明白,原來第一撥民主派厚顏無恥地欺騙了他們。那些傢伙曾許諾很快就會過上天堂般的日子,而那些玫瑰色的甜言蜜語猶如朝霧般消散。」前車之鑒,中國至少從中得到三個方面的啟示:照搬「西式民主」極可能陷入災難;「街頭政治」往往導致內亂甚至內戰;「選舉政治」極可能成為政客操控的遊戲。雖然此文通篇未提「中國模式」,但卻無時無刻不在為此夯實基礎。至於未能挑明的部分,則交由海外版完成。出自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鄭永年之手的《中國民主模式初步成形》,對中國模式的據理推崇,對西方民主自身缺陷的撕裂,不可謂不直接和透徹,謀篇布局也很好地契合了當局之所思所想。「中國必須發展和建設自己的模式,而不是簡單地像很多發展中國家那樣,去照抄照搬西方民主模式。中國必須給自己一個機會,同時也給其他國家一個不一樣的選擇。中國模式並非要取代『西方模式』,而只是意味著可以成為西方之外的另外一種選擇。」至於為何斷言中國模式已經初步成形,鄭永年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如果說西方多黨制是外部多元主義,中國開放的一黨制便是內部多元主義。」而內部多元主義,就是要實現政治、經濟(資本)和社會權力之間的均衡,從而使得這三方面的權力能夠實現可持續的發展。西方民主目前所面臨的問題,就是三者之間的結構性失衡。鞋子合不合適,舒服與否,只有腳知道。習近平上台至今,已經在不同場合多次為中國模式注入「興奮劑」。第一次,是在訪俄時提出的「鞋子論」,亦即「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著才知道」;第二次,是在4月訪問比利時期間的「道路經驗論」,亦即「中國不能照搬別國的政治制度和發展模式,否則的話不僅會水土不服,而且會帶來災難性後果」;第三次,是在中阿合作論壇上的「適足論」,亦即「履不必同,期於適足;治不必同,期於利民」。被西方媒體冠之以「最具野心中國領導人」稱謂的習近平,在中國未來向何處的問題上,看上去始終信心滿滿。與《人民日報》形成呼應之勢的《環球時報》,也在不遺餘力借第三方之口為中國模式最終的成型貢獻著筆墨和版面。6月11日見諸報端的評論文章《比較中西制度,方知中國道路魅力》,與習近平之「鞋子論」、「道路經驗論」、「適足論」有異曲同工之妙。比較過後,得出的結論回到了對話的圓桌上來,算是皆大歡喜。畢竟比較只是手段,最終的目的在於推動兩種模式進行有效的對話。惟其如此,才能使國際社會對中國模式的關切得到積極回應,使中國模式獲得更加廣泛的理解和認同,才能通過西方模式這一參照系取長補短、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比較中西制度,在學界早已是不再是新鮮的話題。同樣地,中國模式論優劣良莠,向來也是各路學者鬥嘴爭辯的大議題。相對有影響力的比較,分別來自於弗蘭西斯·福山和專欄作家弗里德曼。前者認為,「中國模式有一些重要優勢,是西方民主制度不具備的;過去十年中,中國人民享有較大的思想和言論自由,政府治理方式不斷改進,糾錯機制發揮了明顯作用。」後者則認識到,「制度優勢可以使得中國迅速凝聚力量解決議題,而這些議題在西方國家的討論和執行,要花幾年甚至幾十年。」要知道,早在2011年9月,福山在題為《中國模式:高增長與雙刃的威權主義》一文中就直言不諱地點評過中國模式的優劣——優點就是能夠迅速地決定大規模的經濟政策並果斷地加以實施,但並不能因此就簡單地認為中國模式的優越性。政治制度不能只看短期的業績,而要從長期來看是否真的能夠經受住考驗。當然,福山最為引人關注的論調當屬「歷史終結論」,亦即「共產主義失敗論」。在他看來,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冷戰的結束,標誌著共產主義的終結,歷史的發展只有一條路,也就是西方的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人類社會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以自由民主制度為方向的人類普遍史」。自由民主制度是「人類意識形態發展的終點」和「人類最後一種統治形式」。但福山就近一次見諸《美國利益雙周刊》的發聲,卻一反常態拋出了美國政治制度衰敗論,略顯痛心疾首的質疑可謂擲地有聲:美國是否已經由一個民主政體變成了一個「否決政體」,從一種旨在防止當政者集中過多權力的制度,變成了一個誰都無法集中足夠權力作出重要決定的制度?福山之「否決體制」必然導致的效率低下,與弗里德曼對中國模式「迅速凝聚力量解決議題」的褒揚不謀而合。中國的執政者以及官方媒體對中國模式充滿野心,為助推其成形的動作亦是連連,但民間輿論場不屑一顧的「唱衰」從未揚湯止沸。此前,當上海復旦大學成立首家「中國發展模式研究中心」時,北京大學教授張維迎就迎頭趕上,為火熱的中國模式降溫,並直言「中國模式論」是一個非常錯誤的理念。理由包括:一些人以為我們過去35年走過了西方兩百年的道路在於我們的模式好,我們不僅要堅持,外國人也要向我們學。事實上,我們35年的高速發展是因為後發優勢,我們其實是一種寄生經濟,別人在修路,我們在走路,我們走得快是自然的,並不證明我們比別人偉大,也不證明我們的體制優越。自由體制創造的很多技術和管理方法可以被非自由體制所使用,非自由體制在某個階段可以有很好的經濟增長,但不要以為沒有自由仍然可以持續發展,因為我們現在的經濟是建立在別人自由的基礎上,看看現在所有的技術成就,我們中國人在用電腦、手機,在開汽車,在上網路,但這些都是自由體制下創造的,不是非自由體制創造的。抄別人的作業得高分,並不證明自己聰明。現如今,張維迎這一論調在民間層面依然具有肥沃的土壤。微博認證名為「文史女教師」的海南師範大學教師總結出的「最成功的中國模式」——父官子商,就是對此模式最直接的揶揄,並獲得了諸多意見領袖點贊和轉發。地產大佬任志強意圖撕開自以為的中國模式假面,因為官方話語口徑中的「中國模式」、「獨特性」都將是把中國與世界割裂開來的牆。概而言之,關於中國模式優劣的辨論大致分為四類論調——其一是因意識形態原因而一味看空中國;其二是因不了解、不生活在中國感受不到問題而盲目讚揚中國;其三是為熘須拍馬而刻意美化中國模式;其四是因對「政府自我改革」缺乏信心而極度悲觀;最後是抱僥倖心理「觀其行」。在右派身上,降溫不等同於看空,更不屬於「不了解、不生活在中國」,甚或是缺乏信心而極度悲觀,可能只是為避免中國再次陷入「走得太快,忘記了當初為什麼出發」的泥沼中不能自拔。至於阿富汗總統卡爾扎伊對中國模式的瘋狂追逐,「如果阿富汗有機會重新選擇的話,一定會走中國式的發展道路。因為它行動高效,決策果斷,以結果為導向,是一個很好的模式,為所有人帶來積極的結果。」雖然聽眾並不知曉卡爾扎伊此言是否為熘須拍馬而刻意美化中國模式,但至少從側面證明了美國白宮一手扶持的「民主政體」已經在阿富汗徹底破產。此一局,中國模式坐穩了最大贏家的交椅。後續地,中國模式能否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捲土重來,還得看充滿野心的習近平如何作為。
推薦閱讀:

秦曉:中國模式是過渡性體制 需要進一步改革
學者吁慎提「中國模式」:中國無意輸出「模式」
對中國模式與民主的思考
國模內衣秀【39】
加藤嘉一對話弗朗西斯· 福山:中國模式挑戰「歷史終結論」

TAG:中國 | 時代 | 模式 | 野心 | 國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