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子愷畫作中的教育理念,放到今天仍不過時!
他說——
「近來我的心為四事所佔據了:天上的神明與星辰,人間的藝術與兒童,這小燕子似的一群兒女,是在世間與我因緣最深的兒童,他們在我心中佔有與神明、星辰、藝術同等的地位。」
他說——
「或者有人笑我故意向未練的孩子們的空想界中找求荒唐的烏托邦,以為逃避現實之所,但我也可笑他們的屈服於現實,忘卻人類的本性。」
他是豐子愷,著名漫畫家、文學家。豐子愷先生的漫畫,善取人間諸相,尤多兒童題材,對兒童的喜愛之情躍然於紙上。其中的大部分,皆以豐家姐弟為模特,對於家中子女,更是愛護。
他說過:罵過小孩,他立刻會後悔,「哼喝之後立刻繼之以笑,奪了之後立刻加倍奉還,批頰的手中途軟卻,終於變批為撫。」真是位好爸爸!
——豐陳寶
豐子愷創辦過學校,並任教師,抗戰期間,輾轉於西南各地,在一些大專院校執教。曾任浙江大學講師、副教授及重慶國立藝專教授兼教務主任。豐子愷不僅非常喜愛兒童,並且對教育有自己深刻的見解,豐家姐弟皆有所成。豐子愷先生關於教育的漫畫更是發人深省。
今天是教師節,讓我們透過豐陳寶、豐一吟的筆觸,來看豐子愷畫作中的教育。
《向孩子們學習》
孩子們即使鬧翻了臉,甚至打起來,但沒多久又和好了。 因為他們心地純樸、天真,不像有些大人,勾心鬥角,心地狹窄,易記仇,講幫派。
你看,畫中的兩家男主人吵架,各自的妻子還在後面幫腔,而自家樓上的兒女卻隔著欄杆送花朵。
——豐一吟
《上行不正下行歪》
人們慣說「上樑不正下樑歪」。 這裡說的是「上行不正下行歪」,道理相同。 下邊總是以上頭作楷模的。……如果一個人的行為不檢,走上歪路,那就不堪設想了。 所以,領導必須成為群眾的楷模,家長必須對孩子作出好榜樣。
——豐一吟
《兒童服裝的大人化》
這是選自《藝術教育》一書的《兒童的大人化》一文中的插圖。該文談到「兒童服裝的大人化」時說:「有的九歲已經戴瓜皮帽穿長衫馬褂。」又說:上海灘上所見的時裝女子的裝束,「不料……竟不僅用於女郎,連七八歲的女孩也服用了」。 父親把戴瓜皮帽穿長衫馬褂的男孩和時裝女子裝束的七八歲的女孩這兩個「服裝大人化」的孩子畫在一起,作為插圖。他批評那女孩的服裝時說:這是何等「比例不恰好、何等亂雜、何等散漫無章的章法」。這些話當然也適用男孩的大人化服裝。
六十年風水輪流轉,遲至七十多年後的今天,在街上竟然又能看到被我父親稱為「殘廢的、奇形的」穿大人化服裝的小孩了。
——豐陳寶
《開留聲機》
畫中的教師脖子上長的不是頭,而是一架留聲機(即唱機)。真奇怪!
……
那個教師給學生上課時,每次講的都相同,就像放留聲機一樣。這樣的教師備課很省力,備了一次,可以用很久。但學生可不是機器,他們是有靈性的人。 他們要求學習一天比一天深入,一天比一天進步。
現在的學校絕不提倡留聲機教育法,現在對教師的要求可高啦,講課要講得活,要有啟發性,而且還提倡素質教育。 教師越來越難當了,學生也沒有以前那麼好教。現在的孩子在生活上雖然存在著嬌氣,在學習上卻是一代更比一代強。怎樣把他們教育好,引導好,是教師所面臨的重大任務,也是他們的神聖使命。
——豐陳寶
豐子愷曾說:「在某時代某地方,厲行刻板的教育。蔑視青年的個性,束縛人的自由,而用高壓力實行專制的教育法。於是畢業出來的人,個個一樣,沒有個性,沒有趣味,呆板的,機械的,全不象一個『人』。我覺得這種教育法可惡,這般青年可憐。於是對這問題想下一個批評。」
《可憐的孩子》
這幅畫里的三個孩子真可憐! 老師伸出一個拳頭,家長伸出一個拳頭,巨大的拳頭壓下來,充滿了威懾的力量。
家長望子成龍,老師嚴格教育,你能說他們做錯了嗎?可是,三個孩子還都那麼幼小,他們正當喜愛玩耍的時候。剝奪他們過多的時間,對他們責備過分嚴厲,要求過分苛刻,孩子們怎麼受得了呢? 他們怎麼能不哭呢? 他們羽翼尚未豐滿,承擔不了重壓,可又逃不出家長、老師的手掌,怎麼不可憐呢? 你瞧,前面兩個孩子已經哭得不成樣,後面一個孩子因為兩個拳頭逼得太近,捂住雙眼,連看都不敢看。可憐的孩子!
——豐一吟
《他要自由》
老師預先做好一個模子,然後把學生一個個往模子里按下去,這就是教育嗎?是的,這是一種最方便的教育,最偷懶的教育。現在我們不能再讓這種教育扼殺兒童的個性。人不是一架架機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不然的話,為什麼有的人發展成科學家,有的人成為藝術家,有的人善於經商,有的人擅長務農……如果扼殺了個性,這社會還會有分工嗎?
畫中的孩子顯然不適合於教師定製的這個模子,他不肯就範,所以儘管兩條腿已經被硬按進模子里,他的上半身卻不肯往下躺,伸出兩隻無援的手,嚎啕大哭。
救救這個孩子吧。 他要自由,就讓他自由發揮自己的個性,何必強求千篇一律!他們不是路邊的冬青,何必用大剪刀把他們剪成一般高呢!
——豐一吟
《不要千篇一律》
這幅《剪冬青聯想》原本是1948年畫的護生畫。爸爸不喜歡人工的矯飾,而歌頌自然美。所以他反對把冬青剪得一樣齊。他情不自禁地把冬青比作了人,於是出現了這可怕的情景。
在1962年上海第二次文代大會上,爸爸上台發了言。
……「既然承認它是香花,……那麼最好讓它自己生長,……不要干涉它。 ……種冬青作籬笆,……或高或矮,原是它們的自然姿態,很好看的。但有人用一把大剪刀,把冬青剪齊,彷彿砍頭,弄得株株冬青一樣高低,千篇一律,有什麼好看呢?倘使這些花和冬青會說話,會暢所欲言,我想它們一定會提出抗議。」
——豐一吟
《具有豐富想像力的藝術家》
盆栽是我們司空見慣的。一棵松樹被扭曲成畫中的模樣,我們只覺得好玩,不會有別的想法。我一直還以為它是天生如此的。
可是爸爸不是這樣看的。他一向歌頌自然,反對造作。看見這樣的盆栽松樹,他會搖頭嘆息。我問他為什麼,他說:「如果松樹是小孩,從小被捆綁起來,你說好看不好看?」我連連搖頭。
後來他畫了這幅畫,題為「盆栽聯想」。 我每次看了這幅畫,心裡就難過。從此以後,我再也不喜歡被扭曲的盆栽了。
爸爸真是一個具有豐富想像力的藝術家啊!
——豐陳寶
過度寵愛、順應孩子,實則是「似愛之虐」。而適當的拒絕和管教則是「似虐之愛」。
愛孩子,就要給他們真正有益的教育。
《一味溺愛 無益有害》
一看就知道,這男孩是嬌養慣了的。他愛吃糕餅、糖果、水果,爸爸媽媽總是盡量滿足他。但是我可以說,他面前的食品只要吃下一半,就會生病,甚至被送醫院。他使我想起了如今的獨生子女。「只生一個好」,好是好在優生優育,悉心撫養。可是我們看到,有些父母對獨生子女的一味溺愛、嬌慣,把他或她培養成任性、自私、貪婪而經不起挫折的「小皇帝」。
其實,一個人在兒童時期能吃點苦也不無益處。美學大師朱光潛有句名言:「有錢難買幼時貧。」孟子說「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看來讓孩子過得艱苦一點,不無好處。奉告年輕父母:愛孩子理所當然,但求感情不要壓倒理智。
——豐陳寶
《要把孩子培養成酒鬼嗎?》
畫中人喝酒,顯然不是為了消愁。他們是為了增添家庭樂趣,為了生活過得風雅些,瀟洒些。大人喝酒原是尋常事,為孩子也斟上一杯,那就大可不必了。媽媽為孩子斟酒,爸爸似乎表示讚許(至少他沒有干涉),難道他們要把自己的孩子從小培養成酒鬼嗎?
——豐陳寶
《有百弊而無一利》
家裡來了客人,少不了敬茶敬酒。爸爸為客人一一敬過煙,順便也為自己的孩子點上一支。孩子接過香煙,一本正經湊上前來讓爸爸點火。爸爸原是為了好玩才讓他吸吸的,就好比給客人分蛋糕時也分一塊給自己的孩子一樣。 爸爸並沒有意識到這是一種似愛之虐。
…… 我還想到,如果讓孩子早早染上吸煙的習慣,那麼無形中增加了一筆買煙的開支,在他想抽煙而沒有錢時,就可能走上歧途。總之,吸煙有百弊而無一利!
——豐陳寶
《別讓孩子亂花錢》
畫中作父親的一臉福相,看上去不是總經理就是董事長。那男孩還小,可是已經學會了用錢。他父親寵愛他,給他零花錢,一次就是10元,當時(1930年代初)的10元足夠供他隨意揮霍了。可是10元在他父親的眼裡還不算多。 他桌上還有一疊5元鈔和兩疊銀元呢!
農村有句俗話:肥水癟谷。意思是說,澆肥過多反會產生癟谷。同樣的道理:過多的寵愛反會培養出無用之才。從畫題可以知道,作者也認為:這種方式的愛無異於培養下一代亂花錢、講享受的惡習。這不是真正的愛,而是「似愛之虐」。
——豐陳寶
《一年四季大哭幾場》
打預防針,是為了讓孩子不生流行病。吃藥打針,是為了讓孩子的病早日痊癒。都是從愛護出發,可憐小小孩子只知道爸爸媽媽叫人用尖針戳他的手臂或屁股,虐待他,哪兒知道這是「似虐之愛」呢!
——豐陳寶
《捏住鼻子硬灌》
在父親的隨筆《華瞻的日記》中,他用弟弟華瞻的口吻寫日常生活中他看不慣、想不通的事情。《華瞻的日記》里寫道:大人們「往往不講道理,硬要我吃最不好吃的葯」。
良藥苦口,葯總是苦的,當然「不好吃」。小孩不肯吃,怎麼辦?只有硬灌。 但是,葯剛灌進嘴裡,他馬上就吐出來。葯不吃不行,只好採用這樣的辦法:兩人合作,媽媽捏住他的鼻子,爸爸一瓢一瓢地往他嘴裡灌,這時他鼻子被捏住了,只能用嘴巴呼吸,嘴巴張開,葯就灌進去了。其實這辦法很不好,但當時通行這樣做。
我小時候曾多次看到爸爸媽媽給弟弟灌藥,料想我自己像弟弟這麼大的時候也遭受過這種「似虐之愛」。
——豐陳寶
《他想不通》
畫中幼兒很口渴,要媽媽買一片西瓜給他吃,可是因為西瓜上叮滿了蒼蠅,媽媽不肯買,說了些他聽不懂的話,什麼「衛生」呀,什麼「細菌」呀,什麼「痢疾」呀,沒有一句聽得懂的。他心裡一定在抱怨:我嘴巴很乾,這位叔叔在吆喝,分明是招我們去買西瓜,大人為什麼一定不肯買呢?有好吃的東西不買,說這是愛護他,不讓他受到疾病的侵害,這種「似虐之愛」的道理,叫一個幼兒怎麼想得通呢?
——豐陳寶
《用刀在頭上割》
1927年,我七歲,弟弟瞻瞻(豐華瞻)三歲。我家住在江灣永義里(立達學園宿舍)時,父親寫過一篇文章,題目是「華瞻的日記」。文章以瞻瞻的口吻寫他所看到的一些使他想不通的怪事。其中之一是:爸爸身上披一塊大白布,垂頭喪氣地朝外坐著,一個陌生人拿一把小刀,在爸爸頭頸後用勁地割,又咬緊了牙齒割爸爸的頭,還割他的耳朵,最後用拳頭打爸爸的背! 可是媽媽和姐姐(就是我)都置之不問,毫不介意。他哭了,心中充滿恐怖和疑惑。
畫中的孩子還小,像當時的瞻瞻一樣,不懂得為什麼要在他頭上割! 他大哭,很想從媽媽身上掙紮下來逃開去,但是他不敢,只好硬挺住。 因為媽媽說過,不可以動,動了要割破皮,流血血的!
——豐陳寶
無論是在照顧還是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豐子愷提倡要設身處地地為孩子著想。
特別是在青春期的教育過程中,要學會理解,相互尊重和溝通,而不是一味地壓制或是順從。
《新村大路上所見》
我每天早上去買菜,走在新村的大路上,時常看到大人牽著小孩向幼兒園走去。 大人腳步跨得很大,小孩被牽著急急地向前走。他的腳步小,兩條小腿一前一後交替,頻率很高。他走走奔奔,奔奔走走,我恨不得上前去抓住大人的衣袖說:「喂,老兄! 走慢點! 你的孩子太累了,吃不消!」
當然我不好意思這樣做,眼看著小孩奔著跑著走遠了。如今看了這幅畫,更加同情孩子了。其實,要設身處地替孩子想想的,不止走路這一件事。大人們! 請你們在生活中時時處處多為小孩想想吧!
——豐陳寶
《兒童苦》
父親一向喜愛孩子。他經常設身處地為孩子們著想。孩子們笑了,他覺得比他自己笑更快活;孩子們哭了,他覺得比他自己哭更悲傷……孩子們不舒服、不高興,他有切身之感,好像自己不舒服、不高興一般。
在他於1927年所寫的《〈兒童的年齡性質與玩具〉譯者序——兒童苦》一文中,一開頭就這樣說:「我近來深感於世間為兒童者的苦痛。椅子都是小孩子所坐不著的,桌子都比小孩子的頭高……」
這幅畫於1928年10月發表在《教育雜誌》上,可說是把該文形象化了,看了這幅畫,你就會對兒童深表同情。
在我家,「去日兒童皆長大」,已經連孫輩都是大姑娘或花季少女了,但不知如今有小孩的家庭中,是否還存在「兒童苦」的現象?
——豐陳寶
在教育的過程中,總會出現很多問題。但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不僅需要耐心,面對不同的孩子,還要因材施教。
《教師之夢》
當教師的,總希望自己的學生多掌握一點知識,而且掌握得快一些。但學生往往很調皮,不肯好好地用功。教師恨不得把各門知識製成針劑,給學生一針針地注射到體內。如果能這樣,多爽脆!
現在的教師,恐怕也有這種夢想。不過,現在的針劑,品種還要多。畫中只有五盒:地理,歷史,數學,黨義(相當於現在的政治),以及只露出一半的一盒和正在注射的一盒,大約是英語和語文(那時稱為英文、國文)吧。
現在的中學生才不止這些課程呢!他們的書包好重,即使背了針劑上學,恐怕也夠重的!
——豐一吟
《母親的夢》
做母親的含辛茹苦地撫養孩子,總是盼望孩子快快長大。
父親畢竟是漫畫家。他想表達這一點,竟想出來用一根吹爐火的管子對著孩子的肚臍眼吹。
那時候,孩子往往不止生一個,做母親的還那麼急切地盼兒長大成人。如今,提倡獨生子女,做父母的盼望孩子速速長大的心情就更加迫切了。
可憐的孩子!看來他的肚臍眼被吹,味道挺不好受。不然,他怎麼會皺眉呢?
況且,長大後,出了兒童的黃金時代,就要挑起生活的重擔。 還是慢慢長大吧!
——豐一吟
《沒飯吃又沒書念》
坐在地上的孩子,看來是個小乞丐。他身旁的小桶里插有一雙筷子,這是他的討飯用具,討得的殘羹冷飯就倒在這隻小桶里,用筷子撈來吃。他身旁有根扁擔靠在牆上,這是什麼用的?大約討不到東西吃時,他還當苦力替人家挑點行李賺錢吧?要不然就是用來打勢利狗的棒。桶里空空的,這時他肚裡一定很餓。
從窗口可以望見,老師正在講課,同學們在埋頭聽課,追求知識。這窮孩子早已是學齡兒童,可是他家連飯也吃不飽,哪來的錢供他念書?
沒飯吃,又沒書念——肚子饑荒,知識也饑荒。
——豐陳寶
《小孩好比一棵小樹》
小樹種在狹窄的瓦盆里,有礙其生長。把它移植到平廣的大地上,它就可以深深紮根大地,逐漸長成一棵枝葉茂盛的大樹。
有的父母喜歡把孩子關閉在家,成天灌輸書本知識,希望他長大成為一個知識豐富的學者。其實,讓孩子多與外界接觸,既能擴大知識面,又能增強其實踐經驗和應變能力。讓他一直守在家裡讀死書,恐怕只會使他成為一個迂腐的老學究。
孩子好比一棵小樹,最好是把他移植到平廣的大地上來。使他健康成長,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豐陳寶
「二重饑荒」在推廣義務教育的今天怕是並不多見了。吃飽和知識應該是人生中重要的兩件事。說到知識和教育,與之分不開的,就是我們親愛的老師。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健康成長離不開各位老師的教導。
祝天下老師們
教師節快樂!您辛苦了!
以上圖文摘選自:《爸爸的畫》
《爸爸的畫》
(全3冊)
豐子愷 繪
豐陳寶 豐一吟 著
豐子愷先生的漫畫,善取人間諸相,尤多兒童題材,其中的大部分,皆是以豐家姐弟為模特兒的。豐陳寶與豐一吟先生,在六十年滄桑之後,以溫馨親切的文字,從頭細數兒時舊事,娓娓道來,讀之令人心動。《爸爸的畫》(全3冊),包含400餘幅豐子愷漫畫,並配以400餘則溫馨、有趣的小故事,是解讀豐子愷畫作的最佳讀本。
推薦閱讀:
※豐子愷《護生畫集》附文
※回憶父親豐子愷(豐一吟)
※讀茶丨世人如儂有幾人——周末去豐子愷畫中品茶
※竹久夢二之於豐子愷
※2253.豐子愷漫畫特展(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