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茶創始人:我開過很多失敗的店,沒有人只靠營銷就成功

記者 | 陳為 苟忠偉

來源 | 正和島(zhenghedao)

本文經授權轉載,略有刪減

在上海,何謂人生贏家?這有無數種描述標準,但有一種描述標準據說是:「左手喜茶,右手鮑師傅。」

餐飲業很多年都沒有出現像喜茶這種「現象級」的品牌了。跟喜茶同時出鏡率最高的詞語是「排隊」。喜茶到底「喜」在何處?消費者為什麼又喜歡到供不應求?讓創始人聶雲宸告訴你。

如果靠飢餓營銷就能讓一個產品或者一個品牌活下來、火起來,那麼做產品和品牌實在太簡單了。事實上,做產品從來就不簡單。

這個南國少年正在風口浪尖。

「小聶」自己也發現,他微博上所關注、傾慕的一些大咖,現在突然開始評論自己創立的品牌。另一方面,每天他都會看到指責和批評。說喜茶味道不好,喜茶僱人排隊,喜茶很快會遇到問題,喜茶火不了多久……

站在風暴中心,這個年輕人保持著驕傲和鎮定,卻也能讓人感知到他的壓力和緊張。

他本不想回應網路上的一些聲音,在這個篤信喬布斯的年輕人心中,回應質疑這件事一點兒都「不好玩,不酷」。他相信,時間站在自己這一邊,和喬布斯一樣,他的產品、審美和理念,會讓那些懷疑他的人閉嘴。

最初創業,他賣手機。有天,他發現這一行走不下去,而很多街邊茶飲店裡的飲料沒有一點茶,只是用些奶蓋粉再加些「鬼東西」沖兌一下,就顧客盈門。他覺得,自己可以做出不一樣的、更好的、用戶更喜歡的茶飲,說不定能改變這個行業。

不服跟不甘,讓他出發了。喜茶現在火了,他覺得這是自己努力的自然回報,並不意外。而他能走多遠?沒有人知道。

他叫聶雲宸,「喜茶」創始人,今年26歲。以下內容來自他的口述。

喜茶最核心的是產品

有文章曾寫過,茶飲的研發動力主要在台灣,喜茶是台灣大師幫助調的配方。這種說法體現了一種文化自卑感。台灣茶飲行業很優秀,但這不表示我們的產品就一定是依賴這些。喜茶是我們自己研究出來的,包括茶葉的拼配,包括去到茶工那邊,跟茶農溝通改造他們的生產工藝,這些都是我們自己努力探索研發出來的,背後沒有台灣的大師。

這個就像是一萬小時定律,你開頭是沒有方向的,一個外行。是決定了做這個茶,然後才去研究。任何事情只要花時間、工夫研究,總會有方向的。不然的話,人類社會就不會進步了,只能靠繼承,不會有創新。

喜茶最核心的是產品。消費者其實沒有那麼複雜,年輕的消費者主要喜歡的還是我們的產品。一直以來,尤其在陌生的地方,外面說的我們找人排隊是完全沒有的,這是一個事實,不是那種可以探討的問題。我們從創業到現在五年,從來沒有找人排隊,我也不覺得這個可以操作。如果只需要找個公司、找些人排隊就成就一個品牌,那太簡單了,每個人都可以做,每個店的生意都可以很好。這種說法其實是把商業變成一種標準化的事情。

而所謂的搞「飢餓營銷」更不是事實。我們公司到現在連市場部、營銷部都沒有,只有策劃部,策劃部負責公眾號的文章。我們的公眾號是沒有營銷性的,我自己對這個有判斷。我們從來不用感嘆號,從來不用大標題,而且從來不在文章里加優惠活動,它是刻意地去營銷化。包括我們的裝修是一種冷淡的風格,因為我們的產品是有爆發力的,很容易讓人排隊,所以希望在產品以外的所有環節,無論是線上的形象,還是線下的門店形象,都是一種冷淡系,不會故意搞一些所謂的自拍點。我們希望自己的整體風格是平衡的,跟我們的產品做一些結合,用我們的產品本身作為營銷掙錢。

我們的產品具有首創性,這個東西行業之前沒有。在我們之前,只有奶蓋廠,奶蓋先不說口味好不好,首先它沒有加芝士。口味不佳,它全部是用粉打的奶蓋粉。而我們這個芝士(茶系列),是市面上第一個可以不加粉末做出來的,這也是我們研發的起點。奶茶行業很多商家喜歡用粉來加入奶精,奶蓋有奶蓋粉,水果用果粉,什麼亂七八糟的粉都有。這東西是不好的,我自己作為消費者,不想把它吃進肚子里。不用粉末,這個是我們真正的出發點,至於它的口味好,清怡,跟茶搭配,那都是後面的錦上添花了。所以這個芝士本身是我們首創的,不是什麼外來舶來。它的營銷性質也真的很強,不說所有人喜歡,至少有一部分年輕消費者是很喜歡我們的產品,甚至追到瘋狂的地步。

我們進入一個陌生的地方,靠的也就是這種口碑傳播,我們會利用這個口碑傳播。我們採用合理的遷移式的選址開店,很多人覺得奇怪,為什麼這個新開的店,一開始就可以排隊,認為肯定是假的,是僱傭的人。這是因為他不是那裡的人,不是曾經接觸過我們的那一部分人,他不知道背後的這個邏輯。

我們的客戶定位是20到30歲的白領階層,尤其是20到25歲的年輕白領。網上那些發表評論的,很多都不屬於這個群體,又非要去排隊嘗試,排幾個小時,肯定會有不滿,他不能理解年輕消費者的愛好和心態。

我基本沒有回應那些抹黑或辱罵我們的。每天看到那些黑我們的文章,會氣得晚上都睡不著覺。但生氣歸生氣,回應就不酷了。作為一個年輕創業者,我沒有他們想的那麼複雜。我有自己做人的標準,我覺得人應該酷一點,像喬布斯那樣,我覺得他活得很酷。即使做這樣一個行業,也可以做出蘋果那種感覺來,至少在我們的內心,我們一直是以這個為榜樣的。

要做喜茶第一,而不是星巴克第二

喜茶店裡的廣告都是我自己做的。找不到設計師,創業是逼出來。選址也是,直到現在,雖然我們已經有整個開發部,從麥當勞挖過來的人,但依然是按照我當初總結的選址定律做發展延伸。設計直到現在都還是我自己把控,譬如店裡的菜單,是我自己做的。

我們總結了一整套的理念,在國內環境里來說,又酷,又有靈感,還有誠意,應該算是比較成熟。我們希望它是一種和星巴克完全不一樣的風格。我覺得很多人沒有資格評判我們,我們的企業在這方面是絕對沒有山寨的,我們希望走自己的道路。星巴克是一個成熟的企業,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我們不可能狂妄自大地說,我們是「中國星巴克」。但是,從狂妄的角度來說,我們說不定我們可以做得比星巴克更好,中國一定會出自己的品牌。

這裡有謙虛,也有傲氣。為什麼要按照星巴克的風格?星巴克是工業風,它是咖啡的那種文化,我們可以摸索出一種茶飲年輕化的風格。它應該有一種禪意在裡面,有激發靈感的感覺在裡面,它是現代主義,它的表達方式不需要做成中國風。我們中國有一個問題,就是很喜歡用元素代替靈魂。比如說起中國風,一定要搞一些紅色,一定要搞一個唐裝,一定要搞一個代入,這些都只是元素,本質不在這裡。

我最早的想法是希望給茶一個功能性的標籤。現在我們傳遞的是激發靈感、創造靈感這種概念,喜茶就是一個靈感的產物,一個原創的產物。靈感本身也是一種很酷的東西,它可以跟其他的理念結合到一起。這些都是長期摸索出來的,而不是為了做成幾個標語。如果我只是簡單地做個標語,諸如「芝士喜茶的首創者」「更好喝的茶,用心做好茶」,這些其實都很膚淺。我們希望可以提煉出更具文化性、更有共鳴性、永恆性的那種東西,而不只是傳播性。

喜茶現在有50家店了,計劃今年再開50家,我們單店最高可以做到300萬一個月。其實排隊對營業額幫助不大,就算不排隊,一直陸續有人買,它最後跟一直在排隊的營業額是一樣的。我們最高的單店營業額出在廣州一家店,它一天可以做10萬塊流水,相當於5000杯喜茶。一天做5000杯,這個數字在行業里絕對是第一名,星巴克也做不到。其實我們現在每個月做100萬的店已經很少了,大部分都是兩三百萬。

從賣手機開始創業之路

我們也很早就開始做空間升級,而不像一些文章說的剛剛開始。所有的店都是100到200平方,標準店是100平方以上。最大的廣州那家店,有三層樓,2000多個平,是一個旗艦店。三樓是個藝術空間,做一些攝影展,包括本地作家的新書發售等,它融入了當地的生活。

我當年賣智能手機,也是受了喬布斯的影響。創業的想法也是那時候賣手機有了啟發。

最後我得出一個道理,就是很多事情,包括創業,它是隨機應變,它不是你可以預料的。當時開的這個手機店是很渺小的,兩年,就開了一家分店,賺了一點點錢,但它是一個起點,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現在手機店關掉了,如果沒有精神分到上面,就不應該再開了。

我是江西人,在我初中的時候,我們全家搬到江門,那個文化衝擊還是很大的。我非常喜歡廣東,廣東文化對我的改變很大。我是閑不住的,我從高中就想創業了。我家並沒有創業基因,我很謹慎。我覺得創業對於我是天生的一種性格。

從皇茶到喜茶的商標之痛

每次開店,我想的都不只是開一家店。就像開手機店,現在雖然聽起來可能有些可笑,但我最初當然是因為興趣,我希望它可以做成國美那樣,可以掌控渠道,然後逆向地去壓低廠商。但是我後來發現,這是不可能的。

進入茶飲行業之前,我分析了很多行業。這個相對比較好做,它有切入點,有廣泛的一個消費者群,我覺得挺剛需、挺高頻的。茶飲這個品類,本身就算沒有喜茶,市場也很大。有些其實很爛的奶茶店,時不時門前也會排隊。我們只不過是用更好的產品,把他們的生意給搶過來了,所以就有了一個誇張的效果。這個市場是一直在的,它不是生造出來的,這也是當初我比較看好這個行業的原因。當然這是個綜合因素,包括它投入不大,如果說它一開始要投入100萬,我肯定投入不起。我們這個店當初就花了十幾二十萬,之後再有沒有外來資金和借貸,全部靠自己滾動,一直到去年融資。之前我們完全靠著自有資金滾動,開了50家店。

在喜茶之前,我們公司叫作皇茶,皇茶就是我做的。後來因為商標的原因,被迫改名。中國商標申請審核的時間很長,經過三年的時間,我們店開到廣州和深圳了,才確定這個商標是徹底注不到的,最後只好改名。

有些文章說,我們不重視商標,我們絕對是很重視商標的。我對商標有很深入的研究。我現在的經驗是什麼?不要自己註冊,根本不要自己提交,你直接買一個商標。現在形式日新月異,企業的發展速度很快,它不會像傳統企業,做十年、二十年了還沒有人知道。現在是完全競爭,互聯網傳播也很快,你只要好生意開半年,就滿地山寨了。

現在皇茶已經不是我們的品牌了,雖然中途改名有一些波折,最終我們還是改成了喜茶。喜茶是有商標的,是我們花70萬元買回來的。因此,雖然喜茶也有山寨,但我們可以打擊,工商也可以處理,它已經受到商標保護了。

未來,我們希望把喜茶的品牌勢能做得更高。我覺得國產品牌最缺的就是勢能,很多品牌不是死在擴張的速度上,而是死在最後勢能不夠。當只有幾個店,你品牌的勢能很強大,等開得越多,開得越大,你越低檔。我們現在要在一線城市先紮根,北上廣深,其他地方不著急,其他地方有山寨也不要緊。等我們在北上廣深都有了根基,品牌勢能做得足夠高了,有朝一日,再去其他地方開,就能輕而易舉消滅山寨。

加群

推薦閱讀:

香港培養出大疆創始人 為何科技創新仍是人財兩空
國美創始人黃光裕:王者歸來兮?
特斯拉創始人前妻血淚史
至柔拳社創始人——陳微明
風水祖師郭璞風水正術創始人

TAG:成功 | 創始人 | 失敗 | 沒有 | 喜茶 | 有人 | 營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