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死吃河豚,各自備棺材:古人餐桌上的冒險與瘋狂
人有一個怪心理:越是不被允許的,越是心裡惦記著。就像「雪夜閉門讀禁書」,就像河豚有毒,而老餮趨之,謂之「拚死吃河豚」。俚歌唱道:「河豚本非席上菜,明知有毒心中愛,嗚呼哀哉,各自備棺材。」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
河豚有毒,尤其毒在河豚子。殺河豚有一套嚴格的規範,儼然某種儀式。一般兩套刀剪,有毒處用過的,不能再用。殺完魚,會有另一個廚師驗收:兩隻眼、一副肝臟、一副魚籽和其他內臟,缺一不可。如果少了一隻眼什麼的,廚房裡所有的工作都得停下來,直到找到為止。找不到,當天廚房內的食材,全部作廢。
河豚子細小,剝離時,爭取不破不碎。萬一魚籽散開,需要將魚反覆沖洗,並檢查它身上的每一處縫隙,確保不留下一顆。傳說曾有廚師下班前像往常一樣對自己做了徹底的清潔和消毒,回家吃過晚飯,用小拇指剔牙,一剔之下,竟當場暴斃,原來,有一粒河豚魚籽藏在指甲縫裡!
劇毒如此,吃河豚就是一場冒險之旅。汪曾祺先生說,「河豚之毒在肝臟、生殖腺和血,這些可以小心地去掉。這種辦法有例可援,即『潔本金瓶梅』是。」即使如此,畢竟是人在操作,不能確保百分之百的安全。——「潔本」《金瓶梅》我讀過,剔除了不雅描寫,但依然有未潔處。未潔的《金瓶梅》有傷大雅,卻無關人命,而未潔的河豚卻是致命的。
但這是意外,心裡惦記吃河豚如同約會的,往往是名人雅士,宋子文和梅蘭芳即好此道。歐陽修、梅堯臣、朱彝尊等亦有同好,最有名的當以蘇東坡了,他的「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活脫脫一副饕餮面目,看到蔞蒿、蘆芽,就垂涎了,因為「但用蔞蒿、荻筍即蘆芽、菘菜三物」烹制,味道最美。菘菜,白菜也。
李時珍說此三味可以克服河豚之毒,當然也有可能河豚配此三味更加味美,但毒仍是時時威脅著的。縱使「一朝食得河豚肉,終生不念天下魚」,頗有「黃山歸來不看岳」的意味,但生命只有一次,有「皆言美無度,誰謂死如麻」的勇士,但誰不既想美食又想安康呢?於是吃河豚,不僅僅需要老餮的執著,還要有烈士的勇敢,當然還要有才子的痴情,有古代懼內的官員欲納妾而不得的糾結心理,實在是一個複雜的心理學案例。
宋人嚴有翼對東坡不太感冒,每每指摘其錯。對於河豚,此君描述頗細,並賦詩一首:「萎蒿短短荻芽肥,正是河豚欲上時。甘美遠勝西子乳,吳王當日未曾知。」河豚以吳地為盛,他立刻想到夫差和西施,確是天才。他引申道:「甚美必甚惡,河豚,味之美也,吳人嗜之以喪其軀;西施,色之美也,吳王好之以亡其國。茲可以為來者之戒。」貪色誤國,前有幽王褒姒,吳王豈會不知?可是越是不能看的越想看,越是不能吃的越想吃,就像發癢的創口,如同有毒的河豚。
但西施何辜河豚何辜?美好怎能成為過錯呢?錯在施力者。便是河豚,食用得法,就是美味,這才是應該「戒」的啊!
作者:董改正
推薦閱讀:
※訣竅 | 21個瘋狂又實用的園藝小技巧,送給愛園藝的你!
※真離婚or假離婚?瘋狂的樓市泡沫到底讓人多頭疼…
※七種特質女人能讓男人為之瘋狂
※[心理]女人這處越圓竟越讓男人瘋狂
※擁有一幫瘋狂的朋友你就擁有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