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政府治理概念的演變與發展

2009年8月18日

English最近更新招聘研究助理及編輯 你現在位置:首頁 >>學術與爭鳴>>學術論文治理、政府治理概念的演變與發展包國憲 郎玫【該文章閱讀量:100次】【字型大小:大中小】內容摘要:治理的概念由西方引介而來,其本身不但是一個學理概念且是嵌入在特定實踐和制度背景之下的。通過對國外治理理論和治理文獻的重新思考和梳理,發現「治理」在政治學和行政學上有其各自的內涵,並構成了一個新的理論分析框架。基於此,通過對治理、政府治理概念緣起的研究,探究治理在政治學和行政學上的演變和發展,從而將治理所形成的不同層次的分析框架展現出來,最後就治理、政府治理來揭示中西方存在的不同治理基礎。關鍵詞:政府治理;公共管理;制度演變;行政管理;政治學「治理」一詞如同「發展」一樣,運用範圍很廣,但卻很難給出一個確切的含義來對其加以解讀,其原因是人們運用這些詞語的時候已經有了很多默認和想像的含義,另一方面,一個詞語所帶來的多重解釋也表明了其在學術研究上仍然具有的爭議性和生命力。「治理」從其本意講可以理解為一個過程也可以是一個結果,同樣可以是達成這一結果的一系列手段。治理一詞在我國的興起是引介於西方,而其本身又是「一套十分複雜且充滿爭議的思想體系」_——學者將其統稱為治理理論。治理理論所涉及的核心主要為權力分散、主體多元、結構網路化、過程互動化等關鍵詞,但單從這些方面理解治理的內涵顯然不夠充分和全面,治理一詞的出現不但是嵌人相應的制度背景中的,而且從學理分析來看,治理又有其自身的範式創新。基於此,本文通過對治理理論和相關文獻的再次思考和重新整理,從西方學者們使用「治理」一詞的學理意義出發,並結合西方相應的實踐背景,重新解答以下問題:治理的涵義?治理是否帶來政治學的新範式?治理是否預示著政治行政的融合?中西方政府、市場、社會的路徑演化差異是否存在同樣的治理基礎?一、治理的概念及產生的背景解析國外學者的研究中,治理依然是一個不斷發展、更新的概念,治理一詞的運用非常廣泛,運用於經濟學、社會學、政治學、法學等領域,而治理本身也被學者描述為是跨學科研究的一座橋樑[l]。但是,治理本身並不是一個定義完好且存在濫用的概念[s]。西方學者對治理(goverllallcegovernning)、政府治理(governmentalgovernanee)、政府管理(goverllmelltmallegemellt)、政府統治(governmellt)也多存在混用。治理的出現有其相應的制度背景,可以說,治理是從學理解釋上對實踐中的問題提出了應對的方法和前瞻性的思路,所以,深人分析治理出現的制度背景對理解治理的概念十分重要。(一)理論的變遷就治理及其相關內容的變遷而言,西方理論的發展可以從三方面加以概括:一是對凱恩斯主義的質疑,從而重新思考政府與市場的邊界問題;二是制度主義的興起,為更接近於現實的經濟模型提供了新的解釋;三是傳統政治學範式的變革,將政府、市場、社會納人到政治學分析中,也就是一個將政治對市場、社會的外生性影響內生化的動態過程。理論的變遷所反映出來的同樣是實踐的需要,政府與市場的邊界問題使得凱恩斯的政府干預不斷被弱化,表現在政治行政上則需要政府在自身的定位和職能上做出重新的調整,並從治理的角度重新看待政府所涉及的領域和問題,方式和實施的途徑。制度經濟學作為對新古典經濟學的補充,從制度層面來考察被新古典經濟學所外生化的政治問題和制度環境對經濟的影響,其中對制度安排、制度變遷、制度激勵等問題的深人分析提出了新的治理模式和治理機制。傳統政治學所缺少的同樣是在面臨新的環境下,不能將政治影響內生化的問題,構建一個基於政府、市場、社會的動態分析框架,並以此重新看待政治學中的民主、公共物品、公共選擇等問題是政治學的一個新的發展方向。治理從其內涵上就包含了這些理論內核,從而為政治學整合新範式提供了可能。(二)政府所面對的社會變化按照幾個世紀的使用常例,一般來說,當提到權威在某一特定領域的實踐時,治理這個術語就代表了那個同時代的一個觀念,治理的實質就是創造一種環境(條件),這一環境是為良好秩序和集體行動提供條件。用最簡單的形式定義治理,治理是政治、經濟、行政權威管理社會事務的實踐。Kooimall更精確地定義了社會政治的治理,「所有這些相互安排中,公共和私人參與者的目標都在於解決社會問題,或者創造社會機會,並且關注讓這些行為發揮作用的制度安排。」治理包括治理結構和治理過程的設計和實施,以及調整的統治方式的再設計與實施。在面對政府無效率的感知,由於在全世界範圍內興起的公共服務供給的競爭,社會政治治理可以完成當代的政策調整。這種轉變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人們逐漸認識到財政政策的局限,全球化所驅動的經濟、金融技術以及社會生態之間的相互依賴性,使得人們也逐漸感知到政府行為的自主性和合理性存在局限[6],所有這些都有助於形成一種環境,這種環境如果不是推動,也是承認了凱恩斯福利國家還是遭到了前沿性的攻擊,儘管福利國家辯解說政府對社會領域的干預非但沒有增加而是減少了。毫無疑問的是,那些現在非常流行的先進的自由主義民主政體中的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和自然環境,比起它們過去存在的狀態已經發生了很多的改變。由於這些社會已經變得更加具有多樣性(diversity)、動態性(dynamic)和複雜性(complexity),所以政府的角色已經改變了。特別是政府開始尋找如何回應公眾對政府質疑的方法,人們所感知到的政府在傳統治理結構、過程、工具上存在範圍上的失效,政府也需要通過新的方式來回應新世界秩序的挑戰。這種回應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傳統治理模式到政府一社會相互作用的新模式,這種轉變將會激勵很多的爭論,關於政府一社會交互作用的管理,政府的意義和目的,以及政府的公共機構怎樣來評判並且為它們的行為和績效負責。新社會政治環境的結果是政府成為了一個創造物,即政府不是對於小問題來說太大了,就是對於大問題太小了。考慮到在政府代理機構和參與到政治過程中的公民社會越來越多地成為了利益相關者,同時,面對要被決定的議題的複雜性同樣在上升,所以對治理能力的研究就非常重要了。面對這些新的挑戰,政府現在發現很難做到效率、效益、合理性,正是在這種驅使下,政府不得不重新定義它的角色。隨著國家(通過為公民提供的服務)漸漸地希望承擔起公共利益託管人的角色,現代社會的治理變為一個協調、掌舵、施加影響並且去平衡相關利益體相互行為的一個過程,這對於已經達到的政策目標有什麼樣的影響?這意味著,執行公共政策必須考慮從一個連續的系統中去操作服務的提供,而不是依然按照傳統的公共一私人二分的方法來進行政策供給。同時,需要做到公眾信任,培育協調和合作機制,理解參與是人們行為和相互關係產生的前提,並且成為提供一個社會公正的衡量尺度。(三)社會中傳統觀念的變遷傳統的觀念認為,一般的人群不被視為是民主的創造者而被視為顧客或委託人,並且需要專家們提供服務。正如美國的專家政治治理模式來源已久,可以說是一種歷史的傳承。影響其形成的原因很多,其中最為重要的是歷史的傳遞,以及以此為標準進行的實踐,最終形成了現在的政治模式和政治格局[11]。社會存留下來的傳統觀念具有很強的路徑依賴效應,而這種傳統很容易讓民主的基礎受到侵蝕。當我們將這一立場放人一個更加廣闊的社會視野就會清楚地看到,當人們不是民主的創造者而只被視為委託人的時候,民主的基礎便被操作在精英的手中,從而通過意識形態和授權神化不斷地創造出其自身所需要的價值基準。所以,在社會不斷發展的情況下,應該存在政治觀念上的重構。作為相互影響的公民存在平等的立場,但是卻有不同的觀點和利益,他們之間存在橫向的關聯而並不是簡單地只與國家存在縱向的聯繫,並完全依託國家來解決他們的問題、塑造公共價值或在公共生活中進行談判[12]。社會傳統觀念變遷正是要重構這一政治觀念,從治理的角度理解這個轉變過程:從將公民視為投票者、志願者、委託人或顧客到將公民視為公共物品的問題解決者和共同創造者。它包含了一種公共職業者的角色轉變,比如,公務員、非盈利管理人和事務所的持有人(從服務的提供人和與拍檔、教育家共同解決問題)以及公民行為的組織人。比起層級和控制,治理包括合作和授權,並且理論上常常適用社會資本和社會網路等概念。其實暗示了一種對人的強調,包括工具的製造者和工具的使用包國憲,者以及工具自身。綜合以上的分析,不難看出治理包含著一些關鍵的元素:分權與授權、合作與協商、多元與互動、適應與回應。但是,單從這些理念中理解治理,我們認為是不夠充分的,治理不但是由一些概念和元素構成,其同樣是對以往範式的一種整合,試圖在治理的框架下構建一個更符合實際的、動態的理論框架。從宏觀層面講,治理構建的是政府、市場、社會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的橫向框架,構建以此橫向連接為條件的公共選擇機制;從微觀層面講,治理搭建的是政府內部政治一行政行為的橋樑,是政府行政權力及行為如何運行、如何分配、如何組織的政治一行政過程。對於宏觀和微觀層面,治理都是一個開放的系統,能夠將變數進行內生化的動態系統,進而通過這一框架來形成對理論的發展和實踐問題的解釋。下面將治理分為政治學和行政學兩個部分來分別進行研究,分析治理對於政治學和行政學體系與範式的構架所含有的更深內涵。二、治理的政治學解讀:公共選擇理論的復興?(一)治理在政治社會學中的運用在此將治理放在政治社會學的視角下來看待其所具有的特殊意義,是由於治理本身包含了一個政府、市場、社會的分析框架,並在這個框架下整合傳統公共選擇理論中的相應概念。不僅如此,在傳統公共選擇理論的基礎上,由於治理所融人的政治過程的內生性和主體的多樣性,使得整個分析框架更具有動態性並有利於將集體偏好考慮到框架內部。Matz指出:在政治學中治理意味著自治的調整和控制,但是相互依賴的參與者或者通過外部的權威或是通過內部機制完成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從政策科學的角度,提出了政策制定的類型學,以及制度化的規則系統。通常這些分類包含了四種規則系統,如果將治理放到一個狹義的範圍內定義為政策制定的網路,分析治理從橫向關係的連接,即怎樣達成集體選擇的結果。治理不是指的一種結構或是過程,而是在這個結構和過程中,如何連接兩者,也就是「arellas」,即橫向關係、層次的概念,也就是在政治學的研究中,不是研究單個個體對政策制定的影響,而是研究怎樣將治理的參與方連接起來的橫向機制。從社會科學的觀點,政府在治理結構中所起的權威作用是不太清晰的,而且也不能說政府就有能力來滿足這一角色的需要。治理被定義為,通過相互影響的參與者,政府對於參與者和資源的依賴是控制(Colltrol)轉向治理的核心。Arthu:BenZ總結到在政治學的文獻中,治理這個術語通常表現為沒有權威機構做出最後決策的集體行為,並且治理同時意味著跨越國家的政策制定,並且與公共和私人參與者廣泛的合作,以及私人部門的自我管理。他指出了這樣的定義存在的片面性,即沒有考慮到治理的橫向機制實現問題。事實上,我們所談論的治理,如果協調和控制發生在參與者之間的水平層面上,那麼就必須要研究水平結構的存在和效用,以及將它們連接在一起的機制。比起層級和控制,治理包括合作和授權,並且理論上常常適用社會資本和社會網路等概念。其實是暗示了一種對人的強調,包括工具的製造者和工具的使用者以及工具自身。Boyte提出治理在政治學語境下,應該實現從民主國家(demoeratiCState)到民主社會(demoeratiesoeiety)的轉變,在民主社會範式下,政府是一個重要的公民工具,提供、領導、資源、工具和規則。但是官員們不是公民世界的中心,政府同樣不是在民主國家中居獨特的位置。事實上,不能將公共物品和國家視為市場導向和工具導向的,並意識到這種民主可能性要求有政治性的治理,並且重新思考民主政治長時間的實踐。在這個層面上的治理是一個政治過程,而不是一個以無黨派觀念去看待不同利益主體解決問題所存不同方法以及創造公共價值的對話過程。政治是以公民為重心的,具有生產性,以及多元特性的。(二)治理所隱喻的政治學範式治理在政治學語境下,首先所展現的是從治理的角度出發,在分析層次上表現為一個政府、市場、社會的分析框架,正如Dreehsler所表述的,治理是一個中立的概念,它關注特定政治個體的操作和管理的運行機制,並同時強調國家(層次一)、市場(層次二)和社會(層次三)三方的互動。Kooiman在其專著也論述了治理的層次問題,將其分為三個層次的治理first一,seeond一和third一ordergovernanee,對於第一層次的治理是一種日常的問題導向型的治理;第二層次的治理關注制度的維護,是在政府、市場、社會的層面討論治理問題;第三層次的治理即治理的治理,治理的規範化研究,同時也包括如何評價治理的問題。也有學者提出第三層次的治理實質上就是探討元治理(meta-goverllallce)的問題。其次,在這一分析框架下,總結治理不同縱向層次的模式組合,即治理的實現機制問題,Kooimall在總結了治理的三種要素(治理輪廓、治理工具、治理行為)的前提下,指出了通過三種要素的融合,體現了治理是一個連續的有效的過程,並總結了治理的三種模式:自治(Self-goverllallce)、共同治理(co--goverllallce)以及科層治理(hierarehiealgovernanee)。Alanw.Hall總結了三種主要的治理模式:一是傳統的官僚治理系統(traditionalhierarehiealgovernaneesystems),在這種模式下政府主導、控制和關注市場發展以及引導公民行為是其關鍵詞;二是市場導向的治理系統(market一ledgovernaneesystems)倡導市場作為資源配置的基礎機制,解除管制、私有化和管理主義是對這種模式的描述;三是現在通常提出的一種分布治理系統(distributedgovernaneesystems),主要通過非正式和自願的分享權威和責任作為社會管理調解自身的主要方法。分布治理模式試圖提供一種在政府管理社會,引導市場和通過社會團體表達社會利益之間的平衡咚1]。ArthurBellZ[16]將治理的模式總結為層級(hierarehy)、網路(networks)、競爭(eompetition)和協商(negotiation)四種模式,並將四種模式的要素加以組合提出了八種新的組合模式。如:層級協商模式,其特點是在公共管理中引人協商,在法律層面形成參與合作;層級競爭模式,即在區域和地方之間形成統一的基準;層級網路模式,表現為政府、市場、社會的廣泛合作協商;層級一層級模式,即形成多層級(muti一levelHierarehy)的管理模式;網路協商模式,如在聯邦政府層級上形成廣泛的行政協商網路;網路競爭模式,表現為在政府、市場之間既存在競爭又保證相應的網路依存關係;網路套嵌模式(muti一levelNetwork);競爭協商模式,如在聯邦政府合作的基礎上引人競爭機制;競爭一競爭模式,如在區域政治層面引人競爭;協商一協商模式,即在跨區域上形成協商機制。從對集體行動的實現機制和橫向聯合方式的重視不難得出,治理要研究的問題在政治社會學上就是要整合權力的分配方式及其實現方式,在這一過程中治理是一個集體行為所達成的結果。更為重要的是其中將治理過程連接起來的機制要怎樣實現,從而使得對問題的分析突破了靜態和比較靜態的分析方法,更加具有動態分析的特點。從治理的層次和模式問題上,突出了治理在政治學的語境下整合了相關的概念,並從政府、市場、社會的層次構建框架,從宏觀到微觀都建立了治理實現的不同模式和相應的連接機制。治理在政治學的語境中由於前述的特點,我們認為治理是對公共選擇理論的再次重組,並從動態性、多樣性的角度,使其所建立的框架可以從權力、集體偏好充實和發展公共選擇的理論內核。三、治理的行政學解讀:政治與行政的融合?(一)治理與行政學範式變遷公共管理的學者就「治理」及治理結構對公共管理實踐存在的影響表現出極大的熱誠,並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當代許多著名公共行政學者要麼把「治理」一詞當作「公共行政」的對應術語,要麼試圖用「治理」代替公共行政這一傳統術語。不論從哪個角度來看待治理對公共行政帶來的衝擊,治理存在整合公共行政相應概念的可能,並同時滿足著實踐中的需要。作為公共行政的治理的第一個和最明確的含義是:它包括了參與公共活動的各種類型的組織和機構。而隨之出現的定義與參與使行動網路中的組織,擴大了公共行政的領域。另外還包括公共政策學派的管理專家提出的內涵四:多元制度一組織環境存在的原因,政策企業家將更具政治性、創造性以及更大的解制。另一種關於治理在公共行政中的含義通常是隱含的,治理意味著重要性、合法性,以及一種為達成公共目的而做出的積極貢獻。對公共行政的治理來說,治理的概念拓展為一種政治與行政的融合。Kooiman厘析了在定義治理中的一些共同要素,如:強調系統的質量和規則,合作對於提高合法性、效能以及對新過程和公共一私人管理的關注。Fredericksoll[綳提出治理的觀念通常包括了公共行政,利益主體多元化,網路管理方法以及合法性。在最近的文獻中產生各種治理的概念是由於這樣的事實:治理的爭論源於國家地位的降低。如果政府是決定並履行集體目標的有效機制,那麼如何實現這些目標是爭論的一個中心問題。Fredericksoll咚『]回顧並評價了治理概念在公共行政上的發展,「治理」一詞廣泛地運用在公共與私人部門之間,全國與地方之間,正式與非正式規則之間。所以,當學者將其作為對實現政策和組織目標的重要手段來定義時,會有很多問題變得不清晰,比如:是否涉及到組織結構,行政過程,管理判斷,激勵和規則的系統,行政價值,或者是這些要素的融合。政府在治理中是重要的一方,但與以往相比卻不是主導的一方,而是在一個協商和合作的語境下進行公共事務的供給、服務以及監督。可以說,治理的問題與公共行政的某些方面是融合,也就是說,運用治理這一符號或隱喻,從相當程度上改變著政府治理、公共傳統理念和方法。(二)治理所隱喻的行政過程中的政治政治與行政是分離還是融合一直是行政學爭議的焦點,而每一次新範式的出現同樣要對這一問題重新展開思考。然而如果說政治行政存在某種分離的話也可能是一種人為的設想,與其說政治行政存在分離,可能更加恰當的是認識到政治和行政如同一個連續「光譜」上的兩端。如前所述,治理存在將政治與行政融合的可能,並將行政學的範式統一到一個理論框架下。在政治學中治理的研究是有層次的,宏觀和微觀,對於行政學來說,治理的微觀框架正是行政學得以整合各種行政範式的基礎。我們將在行政學語境下的治理視為:在不同的制度環境和制度安排下以及所發生的制度變遷過程中,政府根據市場和社會的變化需要,不斷調整其權力分配方式、內部組織結構來適應這一過程,治理從宏觀上構建了權力分配方式的機制,從微觀上調整政府內部組織結構,使權力運行方式得以實現,從而架起了政治與行政之間的橋樑。在此需要強調的是,治理為什麼存在整合行政學範式的可能?微觀層面上,治理是使政府內部組織結構適應制度變遷需要的一個過程,制度變遷過程具有異質性和多樣性的特點,所以治理的實現方式,即模式的變遷就一定具有多樣性。因此,在不同權力分配方式下,治理就可以有不同的模式:科層、市場、混合、網路等。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治理可以在行政學中形成一個將行政學範式整合起來的統一框架,並且這個框架是和政治過程息息相關的,而不是將其割裂開來,所以治理本身就隱喻了行政過程中的政治。四、治理與政府治理:中西方政府、市場與社會演變路徑差異在對治理進行深人分析後,從治理和政府治理這兩個概念的差異就足以透析中西方研究的差異,並可以從治理與政府治理這樣的概念中,對中西方政府、市場與社會演變路徑的差異做出分析,進而回答中西方政府社會是否存在同樣的治理基礎這一問題。治理是一個具有其自身時代背景的概念,從治理的理論研究到現實實踐都受到異質性的政治制度、經濟制度、社會發展的影響,這也就使得在對治理及政府治理的相關問題研究上必須要對制度環境進行深人的分析。從國外學者使用治理一詞的方式便可看出與國內學者研究的方向以及方式上的差異,而這種差異的背後恰恰是制度變遷的差異所導致的。國外學者僅使用治理(goverllallce)一詞,政府治理(goverllmelltalgoverllallce)出現只是指很狹義的政府內部的治理,即可理解為治理政府內部的方式。而國內學者通常是在政府治理這一關鍵詞下研究治理問題的即一到。國內外的研究對應性上是存在偏差的,即國外學者是將政府治理的概念放人治理語境下進行研究,政府成為了與市場、社會並行的主體,所以「治理」本身的涵義便診釋了這一轉變過程。而國內學者提到的政府治理則是一個與我國國情相適應的概念,政府治理普遍被認為治理者是政府,而對應政府治理這一主體便有了相應的客體(如社會公共事務)牌一36]。從這樣一種關鍵詞的差異就可以看出國外學者與國內學者在對「政府治理」問題認識上存在的分歧。雖然在國外的研究中「治理」依然是一個不斷發展不斷需要學者去賦予它更準確更深刻內涵的概念,但是從現有的研究層次上看,政府在治理中的作用往往從宏觀到微觀得到了相應的界定。依託於國外的民主政治體制,在宏觀層面:研究政府、市場、社會的橫向關係;政治層面的公共選擇問題;並以此為基礎研究治理的模式、結構問題。在微觀層面:研究政府本身,橫向結構、縱向結構,並以此為切人點研究治理的模式、結構。國外學者的研究中,治理可以成為一種範式整合概念,並形成了對傳統政治學的超越,對行政學而言,也可以將行政學的相應範式用治理來加以表達。國內學者關於政府治理則普遍的認為依然是以政府為主導,政府充當治理中的主導角色,通過「治理」的模式和方法來配置公共資源,通過「治理」的理念來協調公共組織,最終達到治理(而不是統治或管理)社會事務的目的。用治理的框架來看待這一問題可能是更為清晰的,中西方存在不同的制度變遷路徑,即政府、市場、社會的宏觀治理方式存在差異。西方一直是以市場為主導形成相應的治理模式,我國則在政府主導背景下開始制度變遷。因此,中外所產生的政府、市場的力量是不同的,而由於政府、市場的博弈關係的差異導致社會的發展也不相同,並形成了各自的發展路徑。在這樣的格局下,西方可能形成政府、市場、社會較為制衡的博弈關係,所以治理本身的研究就反映了這一平等性。而我國政府主導是制度變遷的起點,在形成的治理結構中,依然是以政府為主導,依然是必須通過政府的力量來塑造市場和社會,所以政府治理這一概念實質上反映了這一過程。我們認為,中西方從治理的分析框架看並不存在相同的治理基礎,這是由相異的制度變遷過程所決定的。不過雖然治理是西方學者應對其自身問題提出的理論框架,對於我們依然是有借鑒意義的,只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借鑒的過程中需要看到其具有的特殊性而抽象地進行吸收。治理的理論價值和其對政治學、行政學新的範式整合的貢獻,遠遠大於其本身所蘊含的那些概念含義,怎樣能夠將政治過程在理論分析中內生化,如何能夠更加動態地理解制度變遷的過程,如何才能使得宏觀的權力分配和微觀的政府組織結構相統一,這也許才是運用治理理論所應真正關注的問題所在。正是基於這樣的思路,我們認為治理從宏觀層面來講是一個分析框架,這個分析框架研究的是政府、市場、社會的相互關係及其演化的路徑,以及在此關係中的權力分配以及偏好選擇的理論問題;在微觀層面上,治理要研究的是與宏觀治理構架相符合的微觀政府結構,也就是需要怎樣的政府組織模式來與宏觀的治理框架相匹配的問題,以及如何匹配的具體問題。對我國的具體問題而言,由於我國制度背景與西方的差別,要將西方的治理框架套用到我國顯然是不科學的,而在現階段中國社會經濟轉型的背景下,研究政府治理語境下的各種問題同樣是我國現階段的現實情況所決定的。所以,對待現階段的中國問題,以政府為主要力量來治理社會的政治社會學視角是更為實際和更加富有解釋力的。而對於中國的政府治理問題,不是用幾個簡單的治理概念就可以分析清楚的,而是需要運用治理的視角來構建一個分析問題的理論框架。中國政府治理的理論框架同樣應該注重宏觀層面和微觀層面的區分,在宏觀層面研究我國政府治理的制度基礎,即分析我國政府治理的制度變遷路徑,並以此來構建一個基於政府、市場、社會的政治社會學的分析框架;在微觀層面研究政府治理的模式問題,即從其機制、手段、方法等方面來分析適於我國的政府治理的各種異質性的模式;最後還應該通過大量的案例研究來比較分析這些模式出現的深層次制度原因,為理論研究提供實例的驗證,並以此對現階段我國的政府治理提出模式創新及促進對策。來源:蘭州大學學報社科版 2009.2來源日期:2009-5-25 本站發布時間:2009-5-25【關閉窗口】【 列印稿】【E-mail推薦】【我要評論】

·南京醉酒警察王米倫公車裸身...·「五虎上將」沉浮錄·王進喜,陳同海,陳國君·我沒齒難忘的1960年·在新中國60周年的節點眺望未來·為刪掉魯迅文章叫好·中華民族根本利益的歷史性選擇·八件小事體現美國可怕一面·秘書眼裡的江青·49年10月1日蔣介石在做...

·通鋼改制之殤·白求恩,你讓我說點什麼好?·江湖雀語:今日新聞說恐慌·我看《新聞聯播》改版·人民網強國怎能為「色」,愛...·腐敗威脅中國的未來·變亂之歌·中國民主的發展方位·新一輪政府機構在改革中膨脹·清末的種族革命和政治革命

(7)江湖雀語:今日新聞說恐慌(5)柳斌傑:打造出版傳媒「航空...(5)我看《新聞聯播》改版(4)致中國富人(3)中國民主的發展方位(3)白求恩,你讓我說點什麼好?(3)當房產老闆的誠信度落後於性...(3)正確認識新中國的兩個30年(2)央視新樓設計是色情玩笑嗎?(2)儒學都有什麼糟粕需要摒棄?

·清末的種族革命和政治革命·江湖雀語:今日新聞說恐慌·城市改造緣何出現「文化失范」?·鄉鎮人大代表履職能力亟待提高·上海倒樓事件的警示·公安能否以涉嫌「誹謗」抓人?·中國需要魯迅精神·我沒齒難忘的1960年·為什麼缺乏大國民風度?·舉手表決不該「退役」更多>>用戶名: 密碼: 提示:必須登陸後才能留言標 題:內 容: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2、中國選舉與治理網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力。3、您在中國選舉與治理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選舉與治理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4、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向留言板管理員或中國選舉與治理網反映。5、所有留言均為中國選舉與治理網網友個人看法,不代表本站觀點。網站介紹 |網站地圖 |投稿信箱 |版權與免責 |聯繫我們 |友情鏈接 京ICP備05005155號


推薦閱讀:

專訪周鐵東:3D不是未來電影發展方向
俞可平:中國政治發展循增量改革或增量民主道路
讓新發展理念在新時代開花結果(思想縱橫)
【自語堂編藏】謝曄:用正確的態度對待《易經》的存在與發展
中國諮詢國情特點:公司發展格局情況信息(匯總)

TAG:政府 | 發展 | 概念 | 演變 | 政府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