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達吉堪布開示《懺悔罪業障的方便方法》

密宗高僧索達吉堪布開示:懺悔罪業障的方便方法

第八十課

下面繼續學習藏傳凈土法,今天講以現行對治力懺罪中的第四個內容——懺悔未知就犯之佛制罪。

庚四、懺悔未知就犯之佛制罪:

雖受皈戒灌頂等,不知守戒護誓言,

發露懺悔佛制罪。

有些人雖然已經受了三皈五戒、菩薩戒、密乘戒,可是他們根本不學習戒律,也不知道守護戒律,就像放牛羊一樣對戒律全然不顧,這是非常可笑的。如果是放牛羊,放了以後就不用操心了,可是受戒並非如此,受戒以後必須學戒、守戒,這樣才有意義。

學習戒律非常重要。如果沒有學習戒律,連有沒有犯戒都不清楚,就更談不上如理如法守戒了。以皈依戒來說,受戒以後一定要清楚皈依的學處。按照阿底峽尊者的觀點[1],皈依戒有五條共同的學處,如《三戒論》云:「不為命獎舍三寶,何等要事不尋他,常供令自他皈依,頂禮所去之方佛。」具體是:一、為了生命或者財富、地位、權勢等獎賞也不捨棄三寶;二、即便遇到再重要的事情,也不在三寶之外尋找救護方法;三、不間斷供養三寶;四、令自他虔誠皈依三寶;五、不管去往何方,都要頂禮那個方向的佛陀。在座的各位都皈依了三寶,應該捫心自問:我知不知道這些學處?

此外,《大圓滿前行》中講了皈依的九種學處。首先是三種所修學處:皈依佛以後要把佛當作導師,乃至對佛像都要作真實佛寶想;皈依法以後要把佛法當作解脫的津梁,對一字一句的佛經都要生起恭敬心;皈依僧以後要恭敬供養僧眾,對紅黃補丁以上的僧衣都要生起僧寶想。其次是三種所斷學處:皈依佛以後不能頂禮世間天神;皈依法以後必須斷除惱害眾生之事;皈依僧以後不能與外道為友。再者是三種同分學處:把上師作佛寶想;把上師的教言作法寶想;把上師的眷屬及自己的道友作僧寶想。

這些都是皈依戒的學處。不管是漢傳皈依戒還是藏傳皈依戒,受戒後都要知道有何學處,這才談得上守持皈依戒。

密乘戒也是如此,接受密宗的灌頂以後,必須懂得密宗的十四條根本戒及支分戒。尤其要知道對上師的誓言,既不能誹謗自己的上師,也不能故意違背上師的教言,甚至在夢中都不能違背上師的教言[2]。在很多灌頂儀式的結尾,弟子都要發誓:「主尊如何教,一切我當行。」主尊即灌頂上師,意思是上師如何吩咐,我都會不折不扣地奉行。得灌頂後需要了解這些誓言。

很多人都受過三乘戒律,可是由於不知道學處而經常違犯,這些人應該在阿彌陀佛及其眷屬面前發露懺悔犯戒的罪業。

現在很多人存在這種問題:受戒後根本不學戒,由於不知道有哪些學處,所以根本無法護持戒律。如今這種現象非常嚴重。如果自己因為無知而犯過佛制罪,一定要以勇猛心精進懺悔。《華嚴經》中說:「若欲求除滅,無量諸過惡,應當一切時,勇猛大精進。」所以懺悔時要勇猛精進,不能心不在焉地念幾句金剛薩埵心咒,要有發自內心的大慚愧心:自己學佛、受戒已經那麼長時間了,可是對要守護什麼戒條還不清楚,造了這麼多罪業,實在太慚愧了!以這種強烈的後悔心來懺悔,罪業就很容易清凈。

現在很多人不重視戒律,對他們來說戒條是無所謂的。如今想出家受戒的年輕人比較多,如果他們能守持清凈的戒律當然很好,可是我擔心他們不一定能守得住。因為有些人最初的發心就有問題:如果我成了比丘(或比丘尼),別人會覺得我很了不起。在這種心態下,他們不問有什麼戒條就匆忙受戒。由於不知道要守護什麼戒條,受戒後很快就會破戒,結果給自己帶來了很大的麻煩。

其實,要守持清凈的戒律並不容易。戒律非常複雜,如果沒有認真學戒,不要說真正去持戒,連戒條的數目都說不清楚。以出家戒來說:在《四分律》中,比丘戒有250條,比丘尼戒有348條;在《五分律》中,比丘戒有251條,比丘尼戒有370條;在《巴利律》中,比丘戒有227條,比丘尼戒有311條;在《一切有部律》中,比丘戒有253條,比丘尼戒有358條;在《十誦律》中,比丘戒有257條,比丘尼戒有354條[3]。末法時代,有些人連有多少戒條都說不清楚,就更不用說守持戒律了。

以前我在講《三戒論》時,曾經詳細介紹過比丘戒,因為藏地沒有比丘尼戒的傳承,所以沒有廣講比丘尼戒。在根本說一切有部的律藏中,對比丘尼戒講得很清楚,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翻閱。

話說回來,如果因為無知而犯過戒,一定要在諸佛菩薩面前好好懺悔。不僅是違犯戒律,其實許多罪業都是因為無知而造下的。由於沒有真正通達佛法,有些人在講經說法或者說話時都造了很多罪業。學凈土法的人在這方面尤其要注意,否則無意中也會造下很多罪業。

現在有些弘揚凈土的人說:「你們只學凈土法就夠了,凈土法的加持最大,學凈土法不容易著魔,學禪宗、密宗容易走火入魔。」其實這是不一定的。凈土宗十一祖省庵大師在《念佛著魔辯》中說:「夫參禪、念佛,論其難易,固有自力、他力之分,若論魔事,二俱不免。魔事之來,其由有三:一者教理未明,二者不遇善友,三者自不覺察。」

還有些人說:「凈土宗比任何宗派都殊勝,其他宗派都超不過凈土宗。」這樣的偏執也是不合理的。凈土宗二祖善導大師說過:「各宗同以諸佛為師,以佛法為母而養成,不得贊自毀他,否則即是破壞法眼,法眼既滅,如何能生凈土?」

另有些人說:「念佛要一門深入,其他法不用學,否則就成了夾雜。」這種說法也是片面的。印光大師曾說:「一門深入,盡廢余門,唯打七時方可。」意思是很明顯的,平時並非不能學習其他宗派。況且現在很多凈土宗大德不僅弘揚凈土法門,還宣講《法華經》、《華嚴經》等很多經論,這也是我們有目共睹的。

所以我們在弘揚佛法時一定要頭腦清醒,應該遵循祖師大德的傳統,如果沒有把握好分寸,很可能誤人子弟。諸如此類的罪過,也要在阿彌陀佛及其眷屬面前懺悔。

當今時代雖然存在少許教法,但並不是很興盛。所謂的教法是通過講聞來受持的,現在有一些法師在引導眾生,也有一些人通過看光碟等途徑學習佛法,這說明講聞佛法的傳統還沒有徹底隱沒。可是由於濁世的魔業極其猖獗,大多數佛教徒對講經說法不感興趣。就像在重病者面前擺再好的美味佳肴,他們也不會有興趣一樣,有些法師即使傳講再殊勝的法,許多業障深重的人也不願意聽聞,這就是教法衰敗的一種惡相。教法非常重要,我去任何一個道場時,首先要看那裡有沒有講聞佛法,如果沒有講聞佛法,即使有很多佛像、殿堂,也不代表有真正的教法。

和教法一樣,如今證法也不是很興盛。所謂證法就是相續中生起悲心、信心等善心,或者內心對佛法的道理有所領悟。如同世親論師所說的那樣,除了教法和證法以外,再沒有其他所謂的佛法了。可是現在證法隱沒的現象也出現了。比如在有些人看來,接受密宗四續部的灌頂好像和摸頂一樣,他們把灌頂當成兒戲對待。這正應驗了一句話——「求法縱多守護少,發誓容易難實踐。」求法的人很多,可是守護戒律的人卻很少;發誓也非常容易(有些人今天學這個宗派,明天學那個宗派,今天依止這位上師,明天依止那位上師,讓他發再多誓言都可以),可是要實踐誓言卻不是很容易。

講經說法可以開示因果、戒律等取捨之理,可是有些人從來不聽聞佛法,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受了很多戒,然後對所受的戒律置之不理,根本不把守戒當做一回事。在座的各位想一想:我受過多少戒?受戒後有沒有重視持戒?如果沒有認真持戒,雖然受戒有一定的功德,可是以破戒必定會墮入地獄,這是非常可怕的。

戒律是上升和下墮的關鍵。有一個偈頌說:「佛陀之學處,不勤墮地獄。」如果精勤守護佛陀制定的戒律學處,會轉生人天善趣乃至獲得解脫;如果沒有精勤守護學處,以破戒必然會墮入地獄。所以不管在家人還是出家人,受戒後都必須了知學處並精勤持戒,這一點至關重要。

釋迦牟尼佛曾經說過:「濁世的修行人猶如口朝下的沙箱般墮入惡趣。」裝滿沙子的箱子被翻過來口朝下時,沙子會直接掉下去,一點都不會剩下;末法時代的有些人也是如此,表面上似乎有一些修行,可是因為沒有好好持戒,死後也將直接墮入惡趣。

聖天論師在《中觀四百論》中也說:「由於諸人類,多持不善品,以是諸異生,多墮於惡趣。」由於大多數人都行持不善法,所以隨業流轉的凡夫死後大多會墮入惡趣。的確是這樣的,有時候我去城市裡,看見很多人天天造惡業,心裡就非常清楚:這些人死後不會有其他去處,肯定會直接墮入地獄、餓鬼、旁生。

沒受戒的人天天造惡業,死後當然會墮入惡趣,而有些人雖然受了戒,可是因為造惡業、破佛戒,死後也逃脫不了墮入惡趣的命運。《佛說沙彌十戒儀則經》中說:「如是破戒因,永沉三惡道,地獄鬼畜生,如次受罪報。」所以受戒後最重要的是守戒。

現在很多人都希求得到灌頂,當然,如果你有信心,得多少灌頂都是可以的,但關鍵是得法後要守護誓言。可是現在有些上師光是傳法,從來不講取捨的學處,結果弟子也不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最後得到的法反而對自己有害。

如果我們買一副葯,一定要弄清楚:它能治療什麼病,有什麼副作用,每天服用多少等。受戒也是如此,我們也要清楚相關的取捨之理。拿皈依戒來說,一個人受了皈依戒後就成了真正的佛教徒,他一定要明白什麼是該做的、什麼是不該做的。以前我遇到過一個皈依了十五年的老居士,我問她:「皈依三寶後有什麼要求?」她說:「我也不知道,反正佛很好,我就皈依了。」我試探地問:「那基督教這些行善的宗教也可以皈依了?」「是是,我對基督教也有信心,有時候也去拜一拜。」這就是不懂皈依戒的表現。

受任何戒後都有需要守護的戒律,所以我們不但要受戒,更重要的是要守戒。求別解脫戒、菩薩戒、密乘戒固然很好,但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守戒的功德、破戒的過患以及守戒的方法,然後再如理如法地守戒。在座的很多人都得過密宗的灌頂,大家一定要懂得密乘戒的學處,最起碼要知道不能和金剛上師、金剛道友發生嚴重的矛盾,這是最根本的一條。如果連這些都不懂,那你今天去求灌頂,明天就誹謗上師、和道友發生衝突,這就沒有意義了。

有些人讀書的時候,雖然《學生守則》里規定不能和同學打架,但他和同學打架後並沒有受到嚴厲處罰。也許是受此影響,他覺得戒律和世間的紀律一樣,犯了戒也不會有大問題。這種想法說明不誠信因果。其實戒律和世間的紀律完全不同,戒律是涉及到來世升沉苦樂的大問題。有些人如果以前犯過戒律,希望能在這次金剛薩埵法會期間精勤懺悔。

破戒有極大的過患。《正法念處經》中說:「破戒屬地獄。」說得非常清楚,破戒者就是系屬於地獄的人。《福蓋正行所集經》中說:「彼破戒人,如貧無手,雖至寶山,而無所得。」破戒者就像沒有手的窮人一樣,雖然到了寶山卻無法取到寶。因此,破了任何佛制戒後,如果沒有好好懺悔,想獲得善法的功德是非常困難的。

要提醒大家的是:雖然就勝義法性而言,沒有能懺悔的人,也沒有所懺悔的罪業;但在世俗如幻的境界中,能懺和所悔都是存在的,而且暫時往生極樂世界、究竟獲得佛果也是存在的。所以,學大乘法的人也不要以空性見解為借口而輕視懺悔罪業。

要想將罪業真正懺悔清凈,必須具足四種對治力。此處所說的現行對治力是指通過修持善法來滅除罪業,如以發菩提心來滅除罪業,或者依靠安住見解滅除罪業[4]。實際上,現行對治力就是以善法的力量強行滅除罪業,你可以依靠菩提心的威力滅罪,也可通過觀修本尊滅罪,還可以通過信解大乘滅罪,如《入大乘論》云:「所作重惡業,能深自悔責,敬信大乘法,拔除諸罪根。」

《入大乘論》是印度堅意菩薩造的。堅意生活在大乘佛法初興的時代,當時印度有很多人毀謗大乘,所以堅意繼承龍樹、聖天之宗造了這部論典,旨在教誡不應誹謗大乘並證成大乘為佛說。此論首先宣說了誹謗大乘的過患,隨後宣說了菩薩十地的功德,最後講了佛果三身的功德。

藏地的榮素班智達也造過一部《入大乘論》,不過他所謂的大乘指的是無上大圓滿,在此論中以教理和竅訣宣說了趨入大圓滿的方法。

另外,無著菩薩根據《大乘阿毗達磨經》造過一部《攝大乘論》。此論和堅意的《入大乘論》一樣,也宣說了菩薩十地的功德、佛果無學地的功德。不同之處是《攝大乘論》屬於瑜伽行派的論著,對成立唯識的理由、三自性以及阿賴耶識等問題也有詳細的闡釋。

很多道友都是大乘佛子,如果對這些大乘論典一點都不懂,那該有多慚愧啊!提起康熙、乾隆皇帝的故事,你們非常熟悉。如果問有沒有看過他們的電影、電視劇,很多人都會舉手:「我看過」、「我也看過」。可是談起佛教的論典,有些人卻不是很熟悉,這樣不太好。今後大家要多看一些對自相續有益的大乘法要。

回到《入大乘論》中的教證。對於往昔所造的罪業,如果能有深深的自責感,在此基礎上對大乘佛法產生強烈的信心和恭敬心,則能從根本上滅除罪業。

做到這一點並不難。雖然有些人以前造了一些罪業,但現在遇到了大乘佛法,你可以這樣想:大乘佛法非常了不起,世間的任何宗教和學說中都沒有這麼偉大的精神。為什麼呢?因為大乘佛法的思想就是無我和利他,無我是把一切萬法抉擇為空性,利他是沒有任何條件、全力以赴地幫助眾生,給予他們暫時和究竟的利益。在利他的過程中,不只是利益一兩個眾生,也不是利益一兩個國家的眾生,而是利益天邊無際的一切眾生。世上哪有這麼崇高的精神啊?這樣思維以後,自然而然就會對大乘佛法產生信心和恭敬心。

這並不是我們故意讚歎自己的宗派,每一個人只要通過智慧觀察就會明白:世界上的確再沒有比大乘佛法更偉大的思想了。

在四力懺悔中,以上講完了以現行對治力懺罪,下面講以厭患對治力懺罪。

己二、以厭患對治力懺罪:

若無悔心懺不凈,昔所造罪如服毒,

以大慚畏悔懺罪。

如果沒有強烈的後悔心,罪業就無法懺悔清凈,因此對往昔所造的罪業要有誤服毒藥那樣的後悔心,之後以這種心態進行懺悔。

如果有人不小心吃了毒藥,毒藥發作時身心會非常痛苦,那時他肯定很後悔:糟了!我不該吃毒藥,我實在太愚痴了!同樣,對自己以前所造的罪業,我們也要有這樣強烈的後悔心、畏懼心、慚愧心。

為了引發對罪業的後悔心,我們應該這樣思維:從無始以來,我肯定造了無量的罪業,造這些罪業就像吃毒藥一樣,真是太愚痴、太沒有意義了!前一段時間,有一個人從成都專門到學院戒毒。我跟他聊了一會兒。我問他:「你為什麼吸毒?」他說:「剛開始,我的家庭、工作都很不錯,後來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我像著魔了一樣開始吸毒,到現在已經吸了五年了。很多朋友勸我不要再吸了,我也覺得再這樣下去太可怕了。我上有老人、下有孩子,再吸下去不但毀了自己,還會毀了其他人。」他一邊說一邊哭,渾身都在發抖。如果我們對罪業有這樣發自內心的後悔心,再深重的罪業都能得以清凈。

造罪業是非常卑劣的行徑,確實應該對此感到無比慚愧。如果有人公開裸奔或者吃不凈糞,人們都認為這是非常可恥的事情,可是從佛法的角度來看,獲得人身後肆無忌憚地造罪業,則比前者更愚蠢、更可恥。大家應該想一想:我獲得了寶貴的人身,用這樣的人身造罪業合理嗎?

很多人以前沒有值遇佛法,跟著惡友造了許多罪業,別的不說,光是殺生就不計其數,這些惡行確實值得慚愧。《親友書》中說:「誰以寶飾之金器,清除骯髒嘔吐物,轉生為人造罪業,與之相比更愚蠢。」如果有人用珍寶裝飾的黃金器皿清除嘔吐物,人們都會認為他非常愚痴,獲得人身後如果天天造殺生、偷盜、邪淫等惡業,或者受戒後屢屢犯戒,這種無惡不作之輩則更為愚蠢。

《本生傳》中說:「縱然未見中造罪,亦如服毒豈安樂,天眾以及瑜伽士,清凈之眼定現見。」有些人在造罪業時雖然沒有被別人發現,但事後也會像服毒一樣不會快樂[5],而且即使凡夫人看不到他的惡行,可是具有天眼的上師、本尊、空行、護法、瑜伽士完全能看到,根本沒法瞞過他們。

因此對於以前所造的罪業,不管是暴露的還是隱藏的,想得起的還是想不起的,自己都應該至誠地發露懺悔。如果能以恐懼心至誠懺悔,罪業也可以清凈,最終也有成就的機會。

北齊有一個叫僧雲的出家人,他聰明又有辯才,曾經在寶明寺領眾修行。有一次僧雲在誦戒時說:「戒律是防止過失的,只要知道內容就可以了,而且人人都會念誦,今後不用誦戒了。」由於他是寺院的上座,所以沒有人敢反對他,結果在很長時間中,寶明寺沒有再誦戒。後來在一次安居期間,僧雲忽然失蹤了。僧眾四處尋找,最後在一個古墓中找到了遍體鱗傷的僧雲。眾人問他何以如此,僧雲說:「有一個巨人把我抓到這裡,他痛罵我改變誦戒制度,又用刀割刺我的身體。」從那以後,僧雲對誦戒再也不敢輕視,並且十年如一日地精進懺悔。臨終時,他在種種瑞相中圓寂。當時的人們都讚歎他能及時改過,終有所成。

另外,《付法藏因緣傳》中記載:以前有一個比丘破了戒,後來他生起了強烈的慚愧心,四處高聲說:「我是罪人,誰能救我?」闍夜多尊者[6]了知此事後,對比丘說:「只要你能聽我的話,我就能讓你的罪業滅盡。」比丘想:只要能清凈罪業,怎麼樣都行。於是爽快地答應了。闍夜多尊者便幻化出一個火坑,讓他跳進去。比丘毫不猶豫地跳了進去,結果火坑當下變成了清涼池。闍夜多尊者對比丘說:「你以善心至誠悔過,現在所有的罪業都清凈了。」之後為他說法。比丘依教修行,後來不但沒有墮落,而且獲得了阿羅漢果。

可見心的力量相當大,一念之惡就會造下大罪業,但事後如果能生起大慚愧心,以一念之善也可以勝伏罪業。

以前有一位妙高禪師,他修法非常精進,經常不分晝夜地打坐。由於一直不休息,打坐時難免打瞌睡。為了對治瞌睡,他來到一處懸崖打坐,意在警策自己:如果再打瞌睡,就掉下去摔死。由於過於疲勞,打坐時他又打了瞌睡,結果一頭栽下懸崖。掉到半山腰時,韋陀菩薩現身救了他。妙高禪師產生了一念傲慢心:看來我的修行還不錯,連韋陀菩薩都來護持我。韋陀菩薩知道他生起傲慢心,生氣地說:「因為你產生了傲慢心,所以我二十世不再護你的法。」妙高禪師慚愧萬分,後來他想:我還是回去打坐吧,韋陀菩薩也不管我了,再打瞌睡摔死就摔死吧。於是他又在懸崖邊上打坐。不久,他又打瞌睡掉下去了。離地三寸時,韋陀菩薩又出來救了他。妙高禪師很奇怪:「你不是說二十世不護我的法嗎?怎麼又來了?」韋陀菩薩說:「因為你一念慚愧心,已經遠遠超過了二十世。」

一念善心就有這麼大的力量。正因為這樣,所以在金剛薩埵法會期間,我們通過短短几天的懺悔,也能清凈無始以來的罪業。如同千年的暗室,一盞燈瞬間可以照亮一樣,無始以來的罪業,通過真心懺悔也可以當下清凈。當然,這裡的關鍵是要有方便:你的衣服上雖然有許多垢染,但只要有洗衣機、洗衣粉,一會兒就能洗得乾乾淨淨;同樣的道理,你的相續中雖然有深重的罪業,但是依靠佛法的方便很快就會懺悔清凈。

作為凡夫人,一點罪業不造是不可能的,如《地藏經》中說:「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雖然我們造了罪業,但只要以佛法的殊勝方便,再多的罪業也可以清凈。在座的很多人都覺得自己是壞人,都知道自相續中有很多罪業,所以都有懺悔罪業的意樂。有這樣的心就好辦了,依靠懺悔的強大力量,罪業肯定有清凈的機會。

在懺悔時,大家一方面要想到:我造了這樣的罪業,諸佛菩薩一定會知道,一定會羞辱自己。由此產生無比的慚愧心。另一方面要想到:墮入惡趣將感受極其痛苦的異熟果報。由此產生強烈的畏懼心。要害怕得茶不思、飯不想,甚至達到瘋癲昏厥的程度。有些誠信因果的人就是這樣,一想起從前造的罪業就特別害怕,身體幾乎要病倒了,精神也恍恍惚惚。這樣也是很好的,有了這樣強烈的後悔心,罪業才能得以清凈。

以前未生怨王殺害了自己的父親,事後他產生了強烈的後悔心,最終罪業因此而得以清凈。我們對罪業應該生起像他那樣的後悔心。未生怨王就是阿闍世王,他的父親是頻婆娑羅王,母親是韋提希夫人。母親懷他的時候,相士就預言這個孩子以後會弒父。頻婆娑羅王很害怕,生下來不久就把他從樓上扔了下去。但由於前世的業,他沒有被摔死,只是摔折了一根手指。由於沒有出生時就跟父親有怨,所以頻婆娑羅王給他取名為「未生怨」。長大以後,他經常和提婆達多混在一起。提婆達多勸他:你殺害父王,當上新王,我取代佛陀,成為新佛。未生怨王聽從了提婆達多的讒言,把父王關在七重室內餓死,自己登上了王位。後來提婆達多死了,未生怨王漸漸受到良心的譴責,對自己的行為開始心生悔悟。

有一次,未生怨王全身長滿惡瘡,請了很多婆羅門和外道治療也沒有效果。一天耆婆醫師去探病,未生怨王對耆婆說:「我不只身體有病,心裡的病更重。一想到自己殺害了父王,就懊悔得無法入睡。你雖然是天下名醫,恐怕也救不了我。」耆婆說:「大王,我確實沒法救你,但世間的大醫王佛陀可以救你。」未生怨王慚愧地說:「我跟隨提婆達多做了很多對不起世尊的壞事,世尊會救我嗎?」耆婆說:「佛陀等視一切眾生,他一定會救你的。」聽了這番話,未生怨王便請耆婆選一個吉日,準備前去拜見佛陀。耆婆說:「佛教中沒有一天不是良辰吉日[7]。如同嚴重的病人不能拖延等待,應該立即請醫生治療。大王既然要向佛陀懺悔,今天就請啟程吧。」(懺悔要越早越好,不要一拖再拖。「我今年沒辦法參加金剛薩埵法會,我過三年再參加,可不可以啊?」這種說法真是可憐,千萬不能拖延,一定要立即懺悔!)於是未生怨王立即前去拜見佛陀。佛陀入於月愛三摩地,身體發出清涼的光芒,光芒照射到未生怨王身上,他的病當下就痊癒了。未生怨王又在佛陀面前發露懺悔,清凈了殺害父親的惡業。後來他成為佛教的大護法。

在提婆達多的唆使下,未生怨王不僅殺了父親,還做了許多對佛教不利的事情;後來在耆婆的幫助下,他見到了佛陀,而且清凈了罪業。可見朋友的影響有多大。所以各位道友要捨棄惡知識、惡友,依止善知識、善友,這對自己非常重要。

總而言之,我們對罪業要有未生怨王那樣的追悔心,要像吃了毒藥一樣特別後悔,應該想到:唉!自己沒有學佛時做了許多壞事,學佛以後也做了許多壞事,我真是太愚痴了!如果有這樣的追悔心,罪業就容易懺悔清凈。世間也是這樣,你要向別人認錯的話,只有態度特別認真,別人才可能原諒你。所以大家要認清自己的罪業,以強烈的追悔心進行懺悔!

第八十一課

現在正在講七支供里的懺悔支,在四力懺悔中,現行對治力和厭患對治力已經講完了,下面要講的是返回對治力。

馬上要開金剛薩埵法會了,大家都想在法會期間好好懺悔罪業。要想清凈罪業,懺悔時一定要具足四種對治力。現行對治力是依靠菩提心、金剛薩埵修法等善法的力量滅除罪業。厭患對治力是對罪業產生強烈的後悔心。而返回對治力則是發誓:今後縱遇命難也不再造罪業。如果實在不敢這樣發誓,起碼也要有盡量不造罪業的心態。

懺悔時必須具足四種對治力。要想把衣服洗乾淨,必須要有洗衣粉、肥皂;同樣的道理,欲清凈相續中的罪業,也不可缺少佛法的方便。下面具體介紹返回對治力。

己三、以返回對治力懺罪:

後無戒心罪不凈,發誓此後遇命難,

亦不造作不善業。

如果誤服了毒藥,毒性發作時會特別痛苦,如果不想再感受這樣的痛苦,不僅要服用解藥來清除體內的毒素,還要發誓今後再也不服毒藥。懺悔罪業也是如此,雖然以追悔心作了懺悔,但如果不具足穩固的戒心,罪業也不可能完全清凈。即使你口中說:「我錯了,我不對,嗡班匝薩埵吽……」,這也不一定能清凈罪業,關鍵是要有再也不造罪業的決心。

印光大師說:「世上光陰短,地獄噩夢長,隨緣消舊業,莫再造新殃。」人間的快樂光陰很短暫,而地獄的痛苦則非常漫長,所以活在人間時要利用各種因緣清凈往昔的罪業,以後盡量不再造新的罪業。大家要牢記這個教言。在這次法會之前,大家聽聞了懺悔罪業的教言,也接受了金剛薩埵灌頂,在具足如此殊勝善緣之時,大家應該下決心:以前我造了很多罪業,現在我要好好懺悔,今後一定要重新做人,再也不造卑劣、無有意義的罪業!如果有這樣的決心,確實有很大意義。

當然,大家最好能發誓:不僅僅是今生,從現在乃至菩提果之間,縱然遇到生命危險,我再也不造罪業!《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云:「乃至命難,亦不造惡。」當然,在座的很多是在家人,要縱遇命難也不造罪業恐怕有一定困難,但無論如何,要斷除殺生、摧毀他人善根等特別嚴重的罪業。得到人身很不容易,我們沒有必要以這樣的人身寶做壞事。

總之,一個服毒的人如果不能徹底戒毒,即便一次清除體內的毒素也沒有多大意義,必須發誓今後再也不服毒藥,這才能保證身體的健康。滅除罪業也是這樣的,除了現在要懺悔往昔所造的罪業,還必須發誓今後再也不造罪業。

發誓斷除罪業有很大的功德。《入行論》云:「斷盡噁心時,說為戒度圓。」意思是,什麼時候斷除了造罪業的意樂,那時就圓滿了持戒波羅蜜多。可見善惡的界限都是在心上安立的。因此,如果我們能發誓不造罪業、唯一行善,即使沒有成辦廣大的善事,但是因為心的善法極其廣大的原因,實際上也會積累廣大的善根。這個道理非常重要!

《大般涅槃經》云:「若不護心,則不護身口。若護心者,則護身口。」這是在說,身體和語言是心的僕人,心才是最關鍵的。所以大家不要執著形象上的善事,應該努力調伏自心。現在有些人經常做一些表面的善事,然後到處打廣告說自己做了如何廣大的功德,其他人也對他大加讚歎。其實這些形象上的東西並不重要。宗喀巴大師曾說:「心善地道亦賢善,心惡地道亦惡劣。」如果內心賢善,即便你表面上沒有做許多善事,實際上行住坐卧等一切所為都將成為真正的善法。

相反,如果一個人沒有斷除噁心,即便他的身體和語言沒有造罪,內心也會造下嚴重的罪業。有些人老老實實地坐著,表面上看起來他沒有誹謗聖者,也沒有不如法的行為,但因為經常產生貪嗔痴等煩惱,實際上也會造下很多罪業。長此以往,他的身體和語言也逐漸會造罪業。

《妙法聖念處經》云:「世及出世間,一切由心造,猶如工畫師,巧善皆成就。」世間和出世間的一切都是心造的,如同技藝高明的畫師可以繪出精美的圖案一樣,我們的心也可以造出一切善惡業。佛經有言:「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所謂的諸惡莫作、諸善奉行,就是要從自凈其意下手。希望各位學佛者謹遵佛陀的教誨,要管好自己的心。

在調伏心的過程中,關鍵是自己要下一番工夫。佛陀曾說:「自己乃為自己之怙主。」每個人應該做自己的怙主,不要指望有一個外在的老師天天拿著鞭子指點自己。古來的很多高僧大德依止上師的時間並不長,但他們依靠自己的努力,最終完全調伏了相續。法王如意寶依止托噶如意寶不過六年,但他老人家依靠自己的正知正念,最終獲得了不可思議的成就。在座的各位也是一樣,只要自己肯用心,哪怕聽一堂課或者參加一次法會,相續也可能發生巨大的轉變。即使沒有很大的成就,至少可以立誓:今後縱遇命難,我也不再造惡業!

《正法念處經》云:「好人寧身死,而不行非法。」有善根的人就是這樣,寧可失去生命,他們也不會入於邪道、造惡業。文革期間,藏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劇變,就像蓮師所說的「男心入男魔,女心入女魔」一樣,很多人都像著魔了一樣瘋狂造罪業,但也有少數修行人沒有造罪業,自始至終行持善法。

頌云:「善業或惡業,皆由心所積。」一切善業和惡業都是心造作的,所以人的心是最關鍵的。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的言行看似不是很如法,但如果他能把煩惱轉為菩提的妙用,依靠內在善妙之心的強大力量,他的一切所作所為都不會有過患。因此,如果想清凈罪業也必須從心下手。尤其要發誓:今後再不造罪業!如果有了這樣的決心,則往昔的一切罪業都能得以清凈。

曾經有人問我:「我天天觀修本尊,念了好多咒語。您看我的罪業清凈沒有?」我的肉眼看不出罪業清凈沒有,但是你自己看一看:我有沒有不造罪業的決心?如果有這樣的決心,那你的罪業肯定已經清凈了。

下面講所依對治力。所謂所依對治力,是依止金剛薩埵、阿彌陀佛等聖尊清凈罪業。對於修凈土法的人來說,主要是依靠阿彌陀佛及其眷屬來清凈罪業。

己四、以所依對治力懺罪:

阿彌陀佛及佛子,加持凈化我相續。

在懺悔時,除了自己方面要具足悔心和戒心,還不能缺少所依對境的加持,所以我們要以猛厲的恭敬心和虔誠心祈禱:阿彌陀佛及其眷屬佛子,願你們如同擦拭鏡子般凈化自他相續中的一切罪業,願賜加持!

諸佛菩薩有不可思議的加持力,所以大家平時可以一邊念《極樂願文》,一邊祈禱阿彌陀佛來清凈自己的罪業。在凈土宗的歷史上,有許多修行人依靠阿彌陀佛清凈了罪業,最後往生到極樂世界。《觀無量壽經》云:「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大家想一想:八十億劫是多麼漫長的時間,這麼長時間的罪業都可以通過一稱佛名得以清凈,阿彌陀佛的威力確實不可思議!不信佛者不一定接受這個道理,但是懂佛法的人知道佛陀確實有這樣的加持力。

依靠阿彌陀佛的威力,不僅能清凈內在的罪業,也能遣除外在的一切邪魔。蕅益大師的文集中有一個公案:以前有兩個商人外出做生意,甲商人不幸患病身亡,乙商人埋葬了他的屍體,回鄉後把甲的遺物交給甲妻。甲妻懷疑:丈夫年紀輕輕,出門時還好好的,怎麼突然病死了呢?她認為是乙謀害了丈夫,於是四處散布謠言污衊乙。乙實在說不清,便到甲的墳前哭訴,要求甲證明自己的清白。結果甲的鬼魂同意了乙的請求,之後附在乙身上跟他一起回鄉[8]。在路上,乙不小心跌倒在地,隨口念了一句:「阿彌陀佛」。鬼說:「你為什麼放光嚇我?」他又念了幾句佛號,鬼說:「你每念一句,心間就發出五色光芒,我不能再靠近你了。你讓我的妻子到我墳前來,我只能這樣給你澄清了。」以前乙商人雖然信佛,但並沒有特別的信心,通過這件事情,他對阿彌陀佛名號產生了極大的信心,後來他出家為僧並一心念佛。

像乙商人一樣,很多人對佛法的利益也有切身體會。為什麼現在有那麼多人信佛?這並非像某些人說的那樣,佛教是一種心理安眠藥,能給失意者提供精神上的安慰。實際上,佛教蘊含著甚深的真理,佛教裡面的凈土宗、密宗等宗派都各有殊勝之處。自佛教誕生的兩千五百多年以來,人類文明一直在向前發展,可是佛教始終沒有被推翻,原因就在於此。

要提醒大家的是,欲從佛法中得到大利益,必須學習佛理。如果你不懂佛理,暫時對佛教也許有一種信仰,但這種信仰只是迷信。今天心情好的時候,你信心大得不得了,熱淚盈眶、汗毛豎立;可是這股熱氣一退,你的信心就沒有了,甚至還會誹謗佛教。如果我們能拿出全部的時間和精力學習佛法,深入佛法的精神內涵,一定會對佛法的玄妙之處有所領悟。那個時候,即使有再多的人誹謗佛法,自己的信心也不會動搖。因為你的信心不是人云亦云的迷信,而是從內心體會到佛法的殊勝後引生的正信。可惜的是,現在的人們普遍缺乏對佛法的學習。希望在座的很多年輕人拿出一定的時間學習佛法。在世間,要得到學士、碩士學位,都需要花不少時間,佛法的道理更為高深莫測,就更需要我們花時間去鑽研了。

在上面的公案中,乙商人親身體會到佛法的殊勝,所以毅然選擇了出家修行。在人生的旅途中,在座的很多人對佛教的痛苦、無常、空性、無我也應該有所體會吧。其實,任何人都無法推翻佛教的四法印等真理。如果是不講道理、胡說八道的人,他可能以吵架的方式「推翻」佛教的觀點,但這屬於愚痴者的推翻。事實上,自古以來東西方有無數智者絞盡腦汁想推翻佛教的觀點,可是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人能成功。佛法的正確性是毋庸置疑的!

以我本人來說,不敢說非常精通佛法,但也精進學習了二十多年佛法,我的體會是:越學習佛法,越對佛法生歡喜心,越覺得佛法了不起。我想,如果自己繼續努力下去,前途肯定會更好。道友們也應該努力學佛,不要始終停留在一個層面上:今年是皈依,明年還是皈依,這樣不求進取是不行的。如果在世間的學校讀書,今年讀小學三年級,明年還是讀小學三年級,那也太差勁了。所以希望大家不斷提升自己的佛學水平。

言歸正傳,要想懺悔罪業,一定要懂得四種對治力。只要能依靠四力進行懺悔,無論多麼嚴重的罪業都能得以清凈。為什麼呢?因為罪業的體性是如夢如幻的,並不成立實有,而且它是因緣所生的有為法,所以通過適當的懺悔就能使之清凈。蕅益大師說過:「以如幻根,緣如幻佛,滅如幻罪。」意思是以如幻的六根緣如幻的佛身,可以滅除如幻的罪業。所以我們可以通過念咒語、觀想聖尊、發菩提心等各種方便來清凈罪業。

古德說:「罪業雖無德,懺凈乃罪德。」罪業本來沒有功德,但是通過懺悔能夠得以清凈,這就是它的功德。打個比方,衣服上的垢染本來沒有功德,但是可以被洗乾淨就是它的功德。有些人有這種擔心:我造過很多罪業,現在肯定沒有希望了,死後一定會墮入地獄。其實也沒有必要一直擔心,你的罪業固然可怕,但它也是能夠清凈的,尤其是依靠佛法的威力,短期的懺悔也能清凈無始以來的重罪。

《別解脫經》云:「罪性本無有,為利諸有情,懺悔四根本,五無間邪行。」罪業本來無有自性,應該為利益一切眾生而精勤懺悔,只要真正去懺悔,四根本罪、五無間罪這樣的重罪都能清凈。即使是屢屢造罪的大惡人,一次的誠心懺悔也能清凈往昔的罪業。

不管念百字明、金剛薩埵心咒還是磕大頭、發菩提心,只要我們誠心誠意去做,千年甚至千劫所造的罪業都能清凈。有些人說:「從小到大,我造了那麼多可怕的罪業,想起以前造的罪業,晚上連覺都睡不著。」這些人沒必要絕望——千劫所造的罪業都能懺凈,更何況上半生造的罪業?肯定能清凈!

《金光明經》云:「何人千劫中,若造嚴重罪,一次極力懺,諸罪得清凈。」《萬善同歸集》云:「如是百劫中所集諸不善業,以佛法力故善順思惟,可於一日一時盡能消滅。」看到這些教證,大家應該感到高興。有時候想到以前造的罪業確實非常恐怖,很多人都會喪失信心——唉,我肯定沒希望了,一定會墮入地獄!可是想想懺悔的功德,大家還是有希望的。

《彌勒獅吼請問經》中說:「無知所造罪,一切當懺悔,智者若懺罪,不與業共住。」這個教證非常好。對於因為無明愚痴而造下的罪業,應該通過各種方法精勤懺悔,務必要清凈一切罪業。愚者即使造了罪業也無所謂,從來不會想到懺悔;而智者則不同,造了罪業後他們會想方設法懺悔,不讓罪業在自相續中存留。文革期間,藏地有些人雖然造了一些罪業,但後來他們都能懺悔;而有些人明明造了罪業,卻從來不去懺悔。所以造業後知道懺悔也是很重要的。

愚者和智者的確有很大差別:愚者即使造了罪業也不知道懺悔,甚至視罪業為功德,結果微小的罪業也會把他們引入惡趣,就像小鐵球放在水上會立即沉沒一樣;而智者造罪業後追悔莫及並且知道懺悔,所以不會墮入惡趣,就像鐵球被打成薄片後不會沉入水中一樣。

《那先比丘經》中也講過這個道理。彌蘭國王問那先比丘:「你們佛教徒說,一個人一輩子造惡業,臨終時如果能念佛,死後會轉生天界。我不信這種說法。你們又說,即使殺害一個眾生也會墮入地獄。我也不信這種說法。」那先比丘以比喻開示國王:「一塊很小的石頭放在水上,石頭會馬上沉入水中;一百塊大石頭放在船上,雖然這些石頭的重量遠遠超過小石頭,可是依靠船的浮力,它們不會沉入水中。因此,有些人雖然造了很多罪業,但依靠念佛(懺悔)的力量不會墮落;而有些人雖然造了很小的罪業,由於沒有救護的方便,所以死後直接墮入地獄。」

這個比喻的道理很重要。現在有些人說:「念幾句佛號和金剛薩埵心咒就能懺凈無始以來的罪業,沒那麼簡單吧?」說這種話是不懂佛法的表現。不懂道理的人到處都有,世間也有很多連基本常識都不懂的人。這樣的愚人真的是無藥可救。

在大乘中,一切懺悔法都與菩提心有關,所以即便造了五無間罪,也可以依靠菩提心的威力壓制、減輕或者徹底清凈罪業。《大方便佛報恩經》中記載:久遠劫以前,釋迦牟尼佛曾轉生在火車地獄拉火車。當時他的同伴實在拉不動火車,獄卒牛頭阿傍用鐵叉猛刺同伴,同伴血流如注,發出痛苦的慘叫。他對同伴生起極大的悲心,以悲心引生了菩提心,結果當下清凈了百劫的罪業,並從地獄中轉生到天界。一念菩提心的威力就是這麼大!

當然,懺悔時除了要有菩提心,還必須具足自信心。我們做任何一件事都要有自信心,這樣才會有成效;如果沒有自信心,肯定會感覺非常痛苦,好像度日如年一樣,這就不會有好效果了。

佛經中還說:「造作難忍極重罪,譴責自己將減輕,猛厲懺悔戒重犯,定能徹底根除彼。」造了嚴重的罪業後,如果能譴責自己則會減輕罪業,如果能以勇猛的心懺悔(特別是配合自他交換的菩提心或者金剛薩埵等殊勝的方便法),則將從根本上滅除罪業。

有些佛友六七十歲時才遇到佛法,我覺得這也很好,至少還有懺悔的機會。如果能在菩提心的攝持下精進懺悔,臨終時完全可以乾乾淨淨地前往後世。特別是對修凈土法的人來說,精進懺悔非常重要。如果不注重懺悔,只是高談闊論:我有阿彌陀佛的加持,我肯定能往生。實際上這是不一定的。如果你的相續中全是罪業,阿彌陀佛也沒辦法救你。在世間,如果一個人犯了重罪,即使他天天呼喊某位大領導,那位領導也不一定能救他。出世間的道理也是一樣的。在這個問題上,大家一定要小心謹慎。

《入行論》云:「以是善行恆微弱,罪惡力大極難擋,舍此圓滿菩提心,何有餘善能勝彼。」凡夫的善行非常微弱,而罪業的勢力極大,除了殊勝的菩提心以外,還有什麼善行能勝伏罪業呢?《華嚴經》中也說:「一切功德中,菩提心為最。」學過這些大乘經論的人都知道菩提心具有何等威力,所以如果我們在發菩提心的基礎上懺悔,再重的罪業都有清凈的機會。

以前,未生怨王、能樂、指鬘[9]都因為放逸無度、煩惱粗重而造下嚴重的罪業,後來他們通過發露懺悔,不僅清凈了罪業,而且現見了真諦。這樣的人就像《廣戒經》中所說的一樣:「何者造罪業,善業可遮彼,如離雲日月,照耀此世間。」日月離開雲翳後,可以放射光芒照耀世間,一個人雖然造了罪業,如果後來能精進行持善法,也能從罪業的烏雲中解脫出來。

在座的有些人以前也造過很多罪業,不說別的,光是吃肉就殺害了無數眾生,尤其生活在海邊的人殺業特別重。自己的罪業如是深重,為了清凈罪業,你們也應該發露懺悔,並發誓今後再也不造罪業。

《雜阿含經》中也說:「若人先造惡,後止不復作,是照於世間,如月雲翳消。」如果有人先造了罪業,以後能發誓再不造,這樣的人也能從罪業中獲得解脫;就像雲消霧散後,月亮的光芒照耀整個世間一樣。

我看過有些上師的傳記,他們以前在世間也干過壞事,後來通過修行佛法調伏了相續,從此徹底遠離了煩惱和罪業,並且利益了無量的眾生。這些上師堪稱世間的正士。《地藏十輪經》中說:世間有兩種正士,一種是從來不造罪業的人,一種是雖然造了罪業但能精勤懺悔的人。在座的各位最好首先不造罪業,但這在末法時代很難得,如果自己以前造過罪業,就要好好懺悔,這也不失為正士。

如果造罪業後沒有懺悔,要往生極樂世界或者獲得成就是很困難的,因此大家在這次法會期間要念完四十萬遍金剛薩埵心咒。對於想懺悔的人來說,這並不是很困難的事。法王如意寶在世時,很多人都發願念一億遍金剛薩埵心咒,現在有些人已經念完了。所以念四十萬遍心咒沒什麼做不到的。總之,在懺悔罪業方面大家必須下一番工夫,畢竟我們做過壞事,應該為此付出代價。以殺生來說,生命是如此的寶貴,可是我們卻踐踏了眾生的生命,如果連一些咒語都不願意念,那自己的懺悔肯定不是真心誠意的。

下面按開極樂法會的傳統介紹一下懺悔的實修次第:先念《三十五佛懺悔文》一遍[10],然後念一遍《總懺悔文》,再念《極樂願文》:「父母為主吾等眾……加持凈化我相續」,然後一邊頂禮,一邊觀想四種對治力,之後坐下來念七遍清凈戒律咒:「嗡阿摩嘎協拉桑巴 桑巴 巴 巴 瑪哈協達薩多 巴瑪波波科達波匝 達 達 薩曼達 阿瓦羅格得吽帕索哈。」再念:「具足無垢戒,受持清凈戒,持無慢心戒,願戒度圓滿。」再念:「斷除一切損害他,夢中亦不生惡念,恆時不離菩提心,願戒圓滿諸吉祥。」如是懺悔後觀想:皈依境的聖眾安慰自己說:「你們的罪業已經清凈」,並且身體發光照射我們,自他的一切罪障以此而清凈無餘。這是極樂法會的懺悔修法。

下面簡單介紹金剛薩埵法會的懺悔修法:首先觀想金剛薩埵安住在前面的虛空中,自己在金剛薩埵面前發露懺悔無始以來的一切罪業,並發誓今後再也不造罪業。然後一邊念誦咒語,一邊觀想金剛薩埵的身體降下甘露清洗自己的罪障,或者一邊念誦咒語一邊觀想咒語。

金剛薩埵心咒的功德非常大,是懺悔罪業的最勝咒語。全知麥彭仁波切在《百咒功德》中介紹了金剛薩埵心咒的功德。唐代不空翻譯的《金剛頂瑜伽金剛薩埵五秘密修行念誦儀軌》中說:「金剛薩埵三摩地,名為一切諸佛法,此法能成諸佛道,若離此更無有佛。」意思是,金剛薩埵法門是一切諸佛之法,此法能成就一切諸佛之道,除此之外再沒有更殊勝的法了。所以,如果能按照上面的方法觀修,一定能清凈自己的罪業。

法王如意寶說:「凡是發願往生極樂世界的人,一定要念完四十萬遍金剛薩埵心咒,否則很可能因為障礙而無法往生。」往生凈土有兩大障礙,一個是舍法罪,一個是五無間罪。像殺父親、殺母親、殺阿羅漢這樣的五無間罪,在座的各位不一定造過,但自己很可能造過舍法罪。有些人在說話時經常毀謗上師和道友,或者評論這個法殊勝、那個法不殊勝,這直接間接會構成誹謗正法。不懺悔這些罪業是不可能往生的。

此外,還要懺悔平時容易造的十種不善業: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離間語、粗語、綺語、貪心、害心、邪見。這些罪業如果沒有清凈,往生凈土也有一定的困難。

在座的各位既然趨入了佛法,就一定要在佛法上有所成就。如果是善根深厚的人,依靠密法或者凈土法的竅訣,很快會出現成就的驗相。當然,大多數人不一定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我相信,只要通過精進懺悔,清凈了相續中的罪業,臨終時面見阿彌陀佛、往生凈土就不會有任何困難。

在這方面大家要有信心。就我本人而言,一方面造了很多罪業,修行也很不好,覺得自己肯定會墮落,但有時候想起一些殊勝的因緣,覺得自己還是有解脫的希望。因為許多佛經和伏藏大師都授記,法王是對佛法再弘有極大貢獻的大菩薩(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不要說法王在世時,即使離開人間後,他創辦的喇榮五明佛學院依然在培養僧才,他的傳承弟子們也在各地開展弘法利生事業),凡與法王結緣者都能往生極樂世界。在這樣的大菩薩面前,我得受了許多殊勝的灌頂和教言,所以應該有解脫的希望。你們也是一樣,直接或者間接都和法王結上了緣,所以雖然以前造過一些罪業,但是依靠阿彌陀佛的發願力、法王的加持力以及自己的信心力,這些殊勝的因緣具足時,往生極樂世界是很容易的。

有一位叫根登諾若的堪布說:「在法王開啟的伏藏法中,蓮花生大師親口授記說:『凡遇此法者,臨終皆能往生清凈剎土。』一想到死後能往生凈土,我就特別高興!」聽了他的話,我也有同感:雖然我造過一些罪業,但今後除非自己發瘋了,否則不可能造諸如謗法、謗僧、殺生等嚴重的罪業——畢竟自己學習了那麼長時間佛法,對造罪業的後果是很清楚的。在此基礎上,如果好好修持法王所傳的妙法,肯定有希望往生凈土。

和我相比,在座的很多人往生的希望應該更大。有時候我雖然坐在法座上,但內心確實非常慚愧。很多聽法者的信心、精進、清凈心特別令人欽佩,雖然不得不面對家庭、工作的壓力,身心也經常出現各種違緣,但他們卻非常堅強。我在大城市時,甚至連每天的功課都很難念完,可是很多佛友卻多年如一日精進修持,修行非常成功。如果這些佛友繼續努力,往生極樂世界應該沒有任何困難。

當然,大家在往生之前還是要經常懺悔業障。希望各位經常念金剛薩埵心咒,最好每年能完成四十萬遍。因為今年你懺悔了以前的罪業,可是到明年又會造一些新的罪業,所以每年都需要懺悔。就像洗衣服一樣,每隔十來天就要看一看:衣服髒了沒有,如果髒了就要重新洗。因此希望大家在修行上各自努力!


[1] 阿底峽尊者到藏地後經常傳講皈依法,所以被人們稱為「皈依上師」。

[2] 密宗的誓言種類繁多,關於無上瑜伽部的誓言,在《上師心滴》中講了總誓言,《時輪金剛》、《大幻化網》等續部中講了分別的誓言,關於事部、行部、瑜伽部的誓言,在各自的續部中也都有宣說,在這裡不一一介紹,大家可以自己了解。

[3] 各律部的說法雖然不盡相同,但本質上沒有區別,按哪種律部受戒都可以,受戒後只要按本律部的學處行持即可。

[4] 即認識到,在世俗中雖然存在如夢如幻的罪業,但在勝義中罪業是離戲的空性,然後安住於這樣的見解。

[5] 這是一種自然的規律,《律藏》中說,犯戒者內心恆時痛苦不安,他們經常會痛苦地想:我是破戒的人,我愧對佛陀、天龍、非人。

[6] 闍夜多:北天竺人,禪宗的西天第二十祖。

[7] 有些佛教徒喜歡選吉日,但我覺得不選日子也可以,在這裡未生怨王本來想選一個好日子,但耆婆醫師卻說不用選。

[8] 據說現在很多地方有附體:人的眼睛看不見它,但能聽見它說話。我相信這種現象是存在的。也有很多人不相信存在附體,認為這完全是胡說。其實這不都是胡說,有些人可能是把迷亂顯現誤認為附體了,但也有些人確實遇到了附體。

[9] 在前面的課程中講過他們的公案,大家可以自己看。未生怨王的公案見80課;能樂的公案見在78課,指鬘的公案見46課。

[10] 《三十五佛懺悔文》非常重要,宗喀巴大師每天不間斷地念此懺悔文。我看了宗喀巴大師的傳記後,也發願每天念《三十五佛懺悔文》。現在即使再忙,每天都不間斷地念一遍。


推薦閱讀:

【六祖壇經淺釋】懺悔品第六 (一)
讀一個男人對妻子的懺悔
「懺悔」
淺談懺悔業障
◎ 乙、正說 · 二、別釋-懺悔業障發菩提心

TAG:方法 | 懺悔 | 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