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星辰紀歲月
日月星辰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
俗話說「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光為晝,陰為夜,光陰就是晝夜,一晝夜為一日。月相盈虧,舉目共睹,朔望有序,周而復始,是為月。春種秋收,寒來暑往,「年」復一年,生命延續。古人雖不知道地球、月球與太陽之間自轉、公轉的道理,卻根據長期的觀察,很自然地利用晝夜、盈虧、寒暑變化的自然規律,來安排生活和生產乃至國家治理的秩序而形成曆法。
一日之內,白天觀察太陽,夜晚觀察恆星在天空中的運動,將一晝夜分為12個時辰,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個地支命名。地支本指地平面上的12個方位:正北為子,正東為卯,正南為午,正西為酉。太陽東升西落、周日運動。當太陽位於正北方地底下時為一日之始,稱為「子夜」;太陽位於正南方高空時,俗稱「中午」;日出東方的時間,冬夏平均起來應在卯時,這是公職人員每天上班的時間,所謂「點卯」即此時也。一晝夜分為24時是西方的做法,傳入中國之始,稱其為「小時」,以與中國傳統的「大時」即時辰相區別,一直延稱到現代。在《左傳·昭公五年》杜預注、孔穎達疏中,載有從子夜開始的12時辰的專名:子,夜半;丑,雞鳴;寅,平旦;卯,日出;辰,食時;巳,隅中;午,日中;未,日籦(dié);申,晡(bū)時;酉,日入;戌,黃昏;亥,人定。
十二地支本指地上的方位,而二十四節氣本指黃道上的24個點位。古人又藉助地支與二十四節氣中的12個中氣劃分天上的12個分區,稱「十二辰」。十二辰以冬至為起點,沿星空周日運動的方向列序,即:子—冬至;丑—小雪;寅—霜降;卯—秋分;辰—處暑;巳—大暑;午—夏至;未—小滿;申—穀雨;酉—春分;戌—雨水;亥—大寒,其順序與太陽周年視運動方向剛好相反。《爾雅》是中國最早的辭典。《爾雅·釋天》載有與十二辰相對應的12個「太歲名」(見本節下文)。但因為天與地之間是相對轉動的,每天只有一個時刻(如冬至子夜時),十二辰才真正與地面上的12個方位相符。
月相盈虧一周謂之一月,從初一、初二,按序紀日,更有朔(初一)、晦(月末)、籫(fěi)(初三)、既望(望後第一日)等專指的日期名詞。西方「公曆」的「月」是人為劃分的,與月亮無關;而中國農曆的「月」與月相密切相關,包含著公曆所沒有的天象信息。農曆的一年12個月,在《爾雅》中,各有12個專名:正月為陬(zōu);二月為如;三月為萠(bǐng);四月為余;五月為皋;六月為且;七月為相;八月為壯;九月為玄;十月為陽;十一月為辜;十二月為塗。為了和一年的周期相調和,有的年份會多出一個閏月。
太陽沿黃道在二十八宿中穿行一周謂之一年:當代冬至時太陽在箕,春分時太陽在壁,夏至時在觜參之間,秋分時居翼軫一側。因為白天看不見星星,太陽在何星宿不能直接看到,古人藉助北斗。北鬥鬥柄指向角宿(角宿一即室女座α,亮度0.98等)。角宿北邊有一顆亮星,約居斗柄與角宿等距離處,中名大角,即牧夫座α,亮度-0.04等。角宿一和大角都在全天21顆亮星之列,也是著名的春季大三角成員。大角兩側有左右攝提二星官(左攝提即牧夫座ο,亮度4.5等;右攝提即牧夫座η,亮度2.8等)。《史記·天官書》云: 「大角者,天王帝廷。其兩旁各有三星,鼎足勾之,曰攝提。攝提者,直斗杓所指,以建時節,故曰『攝提格』。」在周朝與秦漢時代,冬至點在牛女之間,與攝提相差90°。每年冬至黃昏時,斗柄及攝提均指子位。周朝以冬至作為一年之始,稱「建子之月」。由於星空周日運動,到半夜子時,太陽移至子位,攝提移至卯位。雖然每日子時,太陽都在子位,但由於地球公轉,恆星相對於太陽的位置卻在緩緩變化。一個月後,太陽移到虛危之間,應節氣大寒,子時的攝提移到辰位,再一個月後移到巳位……,一年後又回到卯位。每夜子時觀察攝提的位置,月令和季節就清楚地知道了。判斷子夜可以利用日落時任何一顆剛剛從東方升起的亮星,當它到達正南方最高點時,太陽必在子位,此時恰為子時。其實,攝提與斗柄所指是一致的。之前所述用北鬥鬥柄的指向變化,與這裡所說的觀察攝提的位置變化,來判斷季節和月令,結果是一致的。只是前者為黃昏時觀察,後者為子夜時觀察而已。斗柄指向比較籠統,而攝提與角宿位置明確,但角宿太靠南方,經常沒入地下,攝提便成為較好的選擇。有一點需要注意,因為歲差,冬至時太陽在星空中的位置會有變化,時代愈久遠,差別愈大。歲差是由於地球自轉軸進動而產生的冬至、春分等諸點在星空中沿黃道的緩慢位移,與太陽周年視運動方向相反,約2.6萬年一周天,每千年移動13.8°。先秦時期冬至點與現代約差30°,相當於現代的大寒位置。另外,同樣因為歲差,天極的位置也在緩慢位移。商、周以前北斗總在天上,而攝提距北極較遠,有時沒入地下。到現代,北斗和攝提都會沒入地下了。
至於紀年,史家的傳統,在漢以前用帝王即位的年序如周平王元年、秦襄公五年等,自漢武帝以迄,用皇帝的年號,如元光三年,宣德八年,乾隆五十九年等。從漢武帝至清宣統,年號共有700多個,有的一帝多號,也有朝代不同年號相同,用起來不大方便。春秋戰國時代,諸侯割據,紀年紛擾,興起另一種紀年方法叫「歲星紀年」。歲星就是木星,木星的公轉周期是11.86年。古人看到木星在眾星之間雖偶有進退(天文學中稱為順行和逆行),但大約每12年繞周天一圈,於是依二十八宿相應的位置將一周天分為12個等分的點,以冬至點所在的星宿為起點,稱為十二次,取名星紀、玄枵(xiao)、諏訾(zōuzī)、降婁、大梁、實枕、鶉首、鶉火、鶉尾、壽星、大火、析木。觀察木星位於哪一次而紀年。古籍《左傳》、《國語》中有大量「歲在星紀」,「歲在析木」等記載。如《國語·周語下》伶州鳩對周景王說:「昔武王伐殷,歲在鶉火。」
十二次是對星空的劃分,《漢書·律曆志》詳細記載了各次的起訖及中央點的星空位置。如「星紀,初斗十二度,大雪。中牽牛初,冬至。於夏為十一月,商為十二月,周為正月。終於婺女七度。」斗、牽牛、婺女即斗宿、牛宿、女宿。更有一種類似的紀年方法叫做「太歲紀年」。因為木星12年行進的方向,與太陽周年視運動方向相同,卻與子丑寅卯等十二辰的順序相反,便假想一個與十二辰順序相同,也是12年行一周天的天體,名為「太歲」。當木星從星紀出發經玄枵(xio)、諏訾(zōuzī)、降婁、……運行的時候,太歲則按子丑寅卯……運行。12年後又與木星會合。於是便有「太歲在寅」、「太歲在卯」的紀年方法。《爾雅·釋天》載有12個相應的名稱:困敦(子)、赤奮若(丑)、攝提格(寅)、單閼(chanyan,卯)、執徐(辰)、大荒落(巳)、敦(zang,午)、協洽(未)、縩(tūn)灘(申)、作噩(酉)、閹茂(戌)、大淵獻(亥)。冬至子夜時,各太歲名與地面上的12個方位相符。
屈原《離騷》:「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攝提即太歲名攝提格(而非《史記·天官書》所指攝提星),太歲在攝提格即為太歲在寅之年,孟陬指正月,按周曆應為建子之月,按夏曆應為建寅之月,庚寅是日期。《辭海》中說屈原生於約公元前340年。按太歲在寅之年的說法,似應定為公元前343年戊寅年。
《漢書·律曆志》:「漢高祖皇帝伐秦繼周……歲在……鶉首之六度,名曰敦,太歲在午。」史載:公元前207年,趙高殺秦二世,立二世的侄兒子嬰為秦王。子嬰八月即位,殺趙高並夷其三族,十月即降於劉邦,在位僅46天。公元前207年的干支恰為「甲午」,「太歲在午,名曰敦」,而木星在鶉首次中。按秦歷,十月為歲首,劉邦受降之日已是公元前206年,所以《辭海》的「中國歷史紀年表」記漢高祖元年為公元前206年乙未。
漢武帝太初元年頒行的《太初曆》,是中國第一部完整的曆法。《漢書·律曆志》:「漢歷太初元年……前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歲在星紀婺女六度……歲名困敦。」意為太初元年的前一年木星位於星紀,太歲位於困敦,該年的地支為子,次年應為丑。《辭海》記漢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丁丑,剛好符合。而「前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指公元前105年冬至節氣,恰好是十一月初一,甲子日, 「旦時(即寅時)」。
《爾雅·釋天》載有與10個天干相應的名稱,統稱「歲陽」:甲曰閼(yan)逢,乙曰旃(zhan)蒙,丙曰柔兆,丁曰強圉(yǚ),戊曰著雍,己曰屠維,庚曰上章,辛曰重光,壬曰玄? (yì),癸曰昭陽。10個歲陽與10個太歲年名相配,就是干支紀年的《大寫版》,如「甲子」年寫為「閼逢困敦」,「庚寅」年寫為「上章攝提格」等。
由於木星公轉周期並非整12年,歲星或太歲紀年,時間長了出現較大誤差,東漢以後便廢止不用,改為干支紀年。干支屬於純數字記法,與天象無關,只起到符號編碼的作用。
本文摘編自蘇宜編著《文科天文》(北京:科學出版社,2015.8)第10章,內容略有刪節。
ISBN 978-7-03-027817-3
責任編輯: 李鵬奇 王靜 王剛
《文科天文》圖文並茂、由淺入深地引導讀者用科學的眼光審視日月星辰和宇宙時空,幫助讀者提升認知能力,更好地思索如何把個人心靈與人類社會、廣闊自然融為一體,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本書沒有任何數學或物理公式,卻有900餘幅精彩的圖片載於隨書贈送的光碟中。點擊光碟上的每一幅圖片與本書對照閱讀,就如徜徉在神秘而和諧的宇宙世界裡。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天文選修課的教材,特別適合文科學生使用;也可供社會各界人士為了解當代天文學前沿、享受最新天文探測成果而閱讀。
(本期責編:王芳)
一起閱讀科學!
科學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專業品質 學術價值
原創好讀 科學品味
推薦閱讀:
※人生歲月短,生命精彩多【下】
※歲月讓人學會隱忍,也學會淡忘
※輕鬆生活,享歲月靜好
※馨香歲月,我的姓氏
※靈犀,相守歲月最深的花火
TAG:歲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