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祖師對散心、一心、一心不亂的定義匯總
祖師開示見下:
(歷代祖師對散心、一心、一心不亂的定義差距很大,一心不等同於一心不亂,散心定義差距更大。佛教徒若不明此事,則會感覺祖師開示處處相互矛盾。)
佛陀十大弟子之論議第一迦旃延子尊者開示:欲界定或未到定為散心境界
關於欲界是否有定,有種種議論。或以欲界無禪定,唯有散心,故所謂欲界定,系指未至定,即入於初禪定之前的階段。或以欲界雖多散心,仍有少部分定心,取此少部分之定,稱為欲界定。以其定心不永續,消滅甚速,故又稱電光定。然成實論卷十一,則謂欲界有確實之禪定,能發出無動智。〔阿毘曇毘婆沙論卷四十一、七帖見聞卷三末。迦旃延子尊者造,五百阿羅漢釋。〕
凈空法師:散心念佛與散亂心念佛的區別
凈空法師:下面說了,縱然你不能一心,散心,「散心稱名,福善亦不可量」,何況一心不亂!一心稱念還得了嗎?《無量壽經》上跟我們講的「一向專 念」,一個目標、一個方向,專念,福德不可思量!這裡講的散心,不是講散亂心。散亂心念佛,福德當然也不可思量,古大德給我們講喊破喉嚨也枉然,這是散亂心。散亂心是什麼?心裏面打妄想,口裡念阿彌陀佛,心裏面打妄想,這個不行。 此地這個散心,不是一心,但是也不打妄想,也沒有妄想,這叫散心。或者是你的精神意志沒有辦法集中,念佛的時候怎麼辦?想阿彌陀佛的佛像,想像,加觀想在裡頭;想蓮花,這都是辦法(你不想不行!不想就有妄想來);想佛的白毫、毫光,都行。這是心力不能集中,用這個方法。這樣念佛,善根福德也不可思量。當然最好是一心不亂,一心不亂,難,太難太難了!所以《無量壽經》講的是「一向專念」,一個方向、 一個目標,專念阿彌陀佛,這個行!
《占察善惡業報經》關於至心的註解:
地藏菩薩摩訶薩言:
『善男子!我所說至心者,略有二種。
何等為二?
一者,初始學習求願至心;
二者,攝意專精,成就勇猛,相應至心。得此第二至心者,能獲善相。
此第二至心,復有下中上三種差別,何等為三?
一者,一心,所謂系想不亂,心住了了。(藕益祖師對此句經文的註解「第二種,中下至心者,即是攝意專精,能得欲界細住,或是初隨喜品,或是名字後心,故亦可得清凈輪相,多是冥益」。)
二者,勇猛心,所謂專求不懈,不顧身命。
三者,深心,所謂與法相應,究竟不退。
蕅益大師《靈峰宗論》開示:
問,大本有一念定生彼國,疏中不及。豈以此經七日入定乃生,故揀去剎那生滅之一念邪。若釋一以義不以數,大本不應系十念後。若止如經文,作一念喜愛,何不動如來佛剎,不以愛戀得生。
答,按寶王論,利根之士,元只一念往生。鈍根之人,臨終十念脫苦。一念者,一心不亂之一念也。當知十念,七日十日七七日九十日等,究竟亦唯一念。此一念,斷非剎那生滅之散心,亦不必四禪四空之禪定,故云一念喜愛。阿閦經喜戀心,本指欲染。
藕益祖師親自印證的《妙宗鈔》開示:
據下 經說。下下品人以苦逼故不遑念佛。但十念頃稱彼佛名。心雖相續終不可類見日定心。因何同在第九品位。答彼由造逆及作眾惡。臨終苦逼得遇善友為說妙法。雖不 能念彼佛三身。怖地獄故。苦切稱名具足十念。既絕後惡即乘此念。托彼蓮中名下下品。今論始行樂習三昧親善知識。聞法了心。本具凈土依正諸法。標心具修十六 觀法。故先觀日令心堅住。望後諸觀此當末品。彼人雖即不成事定。而能十念稱佛不散。亦為定攝復兼臨終勇決之力。故得預於第九品也。
藕益祖師對《妙宗鈔》的評價見下:
藕益大師:凈土的旨全在《妙宗》一書。---與周洗心
藕益大師:《妙宗鈔》一書,不可動一字。---復唐宜之
藕益祖師關於散心、定心的開示:若執持名號,未斷見思,隨其或散或定,於同居土分三輩九品;欲決定生極樂世界,莫如以信為前導,願為後鞭,信得真,願得切,雖散心念佛,亦必往生。
龍樹菩薩大智度論卷八十三:「問曰。彈指頃六十念。念念生滅。云何一心常念薩婆若。不令余念得入。答曰。心有二種。一者念念生滅心。二者相續次第生。總名一心。以相續次第生故。雖多名為一心。是時不令貪恚等心相續得入。」
天台智者大師《觀音義疏卷上》云:「若用心存念,念念相續,余心不間,故名一心。」
蓮池大師《佛說阿彌陀佛經疏鈔》開示:
〔疏〕其往生者。繇上一心不亂。作三九因。更細分之。亦應無量
〔鈔〕三九者。大本三輩。觀經九品也。以一心分事理。 事理亦復各分勝劣。後得往生。如其本因而為品位也。
一,三輩者。如大本謂:
(1)上輩者。發菩提心。專念阿彌陀佛。修諸功德。願生彼國。命欲終時。佛興聖眾。現其人前。便於七寶池內。蓮華化生。住不退轉。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所居七寶宮宇。在虛空中。去佛為近。是名上輩生者。配前則雙得事理一心者也。
(2)中輩者。不能大修功德。而亦發菩提心。專念回心。命終生彼。功德智慧。次於上輩。是名中輩生者。配前。則得事有餘。得理不足者也。
(3)下輩生者。不能作諸功德。而亦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乃至十念。生彼宮宇。惟在於地。又次中輩。是名下輩生者。配前。則僅得乎事。未得乎理者也。
二,九品者。觀經所云上之三品:
(1)有生彼即得百千陀羅尼門者。有經一小劫。得無生忍者。有經三小劫。得百法明門。住歡喜地者。配前。則雙得事理一心。而有深淺。故成三品。例上輩也。
(2)中之三品。有生彼國。即得阿羅漢者。有生彼半劫。得阿羅漢者。有生彼一劫。得阿羅漢者。配前。則事盈理歉。亦以深淺。故成三品。例中輩也。
(3)下之三品。有往生彼國。經十小劫。得入初地者。有經於六劫。蓮華乃開。發無上道心者。有十二大劫。發菩提心者。配前。則有事無理。亦以深淺。故成三品。例下輩也。
細分者。如前階品中。分之又分。則百千萬億無盡輩品。皆以事理所得深淺。而為次第也
"念念念佛。更無雜念。是名一心。夫無雜念者。止得事之一心。」
「又雲雖念亦無能念可念。皆指理一心也。」
「論雲專念阿彌陀佛。即得往生者。此雙含事理而言也。」
「今謂至心者。即一心也。」
-----明古杭雲棲寺沙門袾宏述《佛說阿彌陀經疏鈔》
李炳南老居士:學佛原則,依法不依人。「一心不亂」煌煌經文,豈可不遵,但有多少義趣耳。有理一心,有事一心,有長時之一心,有短時之一心,有平素之一心,有臨終之一心等等。一心者定也。必定始靜,必靜始明,必明始能心佛感應。所謂「以心作佛」,「即心是佛」生死大事,何能徼幸成功。小乘羅漢,尚須七番生死,遑論成佛,三之遠,此則一生成辦,帶業出要,再不有作,出苦無期矣。古德著一「念佛四大要訣。」第一即曰「念佛不求一心。」此不過雲,初學不先求一耳。乃慈悲接引之意,因未曾說明,即有違經之嫌。後世諸祖,頗以此語為病,貽誤後學。上舉種種一心,最低必得臨終一心,若無把握,往生無望。(旁註:李炳南居士這裡並非是批評印光祖師觀點,而是駁斥玉峰法師「念佛四大要訣」的觀點。印光祖師也曾專門撰文批駁玉峰法師此類觀點。)
印光祖師:玉峰法師行持雖好,見理多偏。其所著述,依之而修,亦可往生。但其偏執之語,未免有大妨礙。即如「念佛四大要訣」,其意亦非不善。而措詞立論,直與從上古德相反。「不除妄想,不求一心」,全體背謬。《經》教人一心,彼教人不求。夫不除妄想,能一心乎?取法乎上,僅得其中。豈可因不得而不取法乎?若以不得而令人不取法,是令人「取法乎下」矣。
憨山大師:念佛容易信心難 心口不一總是閑 口念彌陀心散亂 喉嚨喊破也徒然
幽溪大師:是持名非一心。即散心持名。雖是佛乘緣種。亦非往生正因。
幽溪大師《圓中鈔》開示:持名一心不亂者,因也。得一念者,約行成而為言也。此一念之力,有伏惑之功。臨終正念,自然現前,往生凈土必矣。
蓮池大師開示:
或有人問:「今天看見世間念佛的人多,而能往生西方成佛的人少,這是為什麼?」這裡有三個原因:
一、口雖念佛,而心懷不善,因此不得往生。奉勸世人,既然念佛,就要依照佛的教導行持,要積德修福,要孝順父母,要忠事君王,要兄弟相愛,要夫妻相敬,要至誠忠信,要柔和忍耐,要公平正直,要陰德方便,要慈悲惠濟一切,不殺害生命。不凌辱下人。不欺壓平民。只要有不好的念頭生起來,就著力念佛,一定要念退這不好的心。這樣才是真正念佛的人,一定得成佛。
二、口雖念佛,心中卻胡思亂想,因此不得往生。奉勸世人,念佛的時候,按定心猿意馬,字字分明,心心照管。好像自己在西方凈土面對彌陀,不敢散亂。這樣才是真正念佛的人,一定得成佛。
三、口雖念佛,而心中只願求來生富貴,或者認為我是凡夫,西方沒有我的份,只圖來世不失人身就滿足了。這不符合佛心,佛指引你生西方,你卻自己不願意往生,因此不得往生。奉勸世人,凡是念佛的人,都要決心求往生,不要懷疑。況且即使像天宮那樣的富貴,福報享盡,也還是要墮落的。何況人間富貴,能有多少時間呢?如果說你是凡夫,西方無份。但聖賢都是凡夫做的,怎麼知道你不能生西方呢?這樣可以發廣大心,立堅定志。誓願往生,見佛聞法,得無上果,廣度眾生。這樣才是真正念佛的人,一定得成佛。
藕益祖師談散心念佛:〖持名念佛歷九品凈四土說〗中言:「若欲速脫輪迴之苦,莫如持名念佛,求生極樂世界。若欲決定得生極樂世界,又莫如以信為前導,願為後鞭。信得決,願得切,雖散心念佛,亦必往生。信不真,願不猛,雖一心不亂,亦不得生。云何為信?一者信阿彌陀佛願力。二者信釋迦文佛教語。三者信六方諸佛讚歎。夫世間正人君子,便無妄語,況彌陀、釋迦六方諸佛,豈有妄語?此而不信,真不可救。故須先生深信,勿起疑惑;云何為願?一切時中,厭惡娑婆生死之苦,欣慕凈土菩提之樂,隨有所作,若善若惡,善則迴向求生,惡則懺願求生,更無二志,是名為願;信願既具,則念佛方為正行,改惡修善皆為助行。隨功力之淺深,以分九品四土,纖毫不濫,只須自己簡察,不必旁問他人。謂深信切願念佛,而念佛時心多散亂者,即是下品下生。深信切願念佛,而念佛時散亂漸少者,即是下品中生。深信切願念佛,而念佛時便不散亂者,即是下品上生。念到事一心不亂,不起貪嗔痴者,即是中三品生。念到事一心不亂,任運先斷見思塵沙,亦能伏斷無明者,即是上三品生。故信願持名念佛,能歷九品,的確不謬也。」
蓮池大師關於「念佛少散」與「念佛大散」及「念佛有妄想」的開示:
問:一心不亂,一日至七日,即得往生。或一日七日內一心,此後復不一心,可得生否?
答:既能一心以後,心即少散,定不致大散。如顏子三月不違仁,難道三月後,便是惡人?此等人心中縱有妄生,如紅爐點雪,未至即化。焉得不生?
印光祖師談「念佛大散」
念佛以志誠為主。若志誠,則不會大散。當用隨念隨聽之法。掏珠不過為防懈怠,掏之有礙,則不必掏。隨念隨聽,比隨息好。當雲隨息,不可雲數息。則但念得清清楚楚,聽得清清楚楚即已。但依我說,決無有誤 (復周壽超居士書)
印光祖師談「散心念佛」
盡一口氣為一念,念至十口氣,即念《小凈土文》。或但念「願生西方凈土中」四句偈。念畢,禮佛三拜而退。若無佛,即向西問訊,照上念法而念。此名十念法門。乃宋慈雲懺主,為王臣政務繁劇,無暇修持者所立也。何以令盡一口氣念?以眾生心散,又無暇專念。如此念時,借氣攝心,心自不散。然須隨氣長短,不可強使多念,強則傷氣。又止可十念,不可二十、三十,多亦傷氣。以散心念佛,難得往生。此法能令心歸一處,一心念佛,決定往生。念數雖少,功德頗深。極閑、極忙,既各有法。則半閑半忙者,自可各就其間斟酌,而為修持法則也。
印光祖師把相續心定義為凈念,把臨終十念相續心列入」未證一心不亂「境界。
(1)《妙宗鈔》:未能伏惑屬下三品,下品下生定為名字初心,
(2)《印祖文鈔·復陳薪儒居士書》下品下生:「其一聞佛名,乃以全副精神為之稱念。除此念外,絕無他念。雖非親證一心不亂,然其心畢竟了無異念。當此之時,絕無有三心二意、疑信相參之心相」
(3)印光祖師:有唯心凈土, 方生西方凈土。若自心不凈, 何能即得往生。縱逆惡罪人, 以十聲念佛即得往生者, 由念佛之凈心, 感生西方之凈土。
印祖開示什麼叫凈念?
六根既攝而不散,則心無妄念,唯佛是念,方為凈念。六根不攝,雖則念佛,心中仍然妄想紛飛,難得實益。若能常都攝六根而念,是名凈念相繼。能常常凈念相繼,則一心不亂,與念佛三昧,均可漸得矣。《復幻修大師書(民國二十三年)》
都攝六根而念,自無污雜妄念,故名凈念。凈念,必須要常常相繼不斷,故名凈念相繼。能凈念相繼,久而久之,則得念佛三昧。此都攝六根,凈念相繼,為得三昧之第一妙法。故云,得三摩地,斯為第一。三摩地,即三昧之別名。如此念之,決有凈念常存,妄念全無之一日。(文鈔續編卷上復修凈師書)
念佛不能純一,必須制心不令外馳。久久自會純一。成片者,純一無雜之謂也。《復馬契西居士書四 》
須知往生凈土,全仗信願。有信願,即未得三昧、未得一心不亂,亦可往生。且莫只以一心不亂,及得念佛三昧為志事,不復以信願、凈念為事。或恐志大言大,未得實益,由不注重信願,不能與佛感應道交,仍在此五濁惡世中,做苦眾生耳。(文鈔續編上復郁智朗居士書)
《印祖文鈔·復陳薪儒居士書》下品下生:「其一聞佛名,乃以全副精神為之稱念。除此念外,絕無他念。雖非親證一心不亂,然其心畢竟了無異念。當此之時,絕無有三心二意、疑信相參之心相」
印光祖師:有唯心凈土, 方生西方凈土。若自心不凈, 何能即得往生。縱逆惡罪人, 以十聲念佛即得往生者, 由念佛之凈心, 感生西方之凈土。
印光祖師《臨終三大要》須知肯助人凈念往生,亦得人助念之報。
《印祖文鈔》復袁福球居士書
所言念佛三昧,說之似易,得之實難,但當攝心切 念,久當自得。即不能得,以真信切願攝心凈念之 功德,當必穩得蒙佛接引,帶業往生。
(2)【印祖開示】與佛相應之人,臨終破壞凈念決定不能往生
昨接汝及范古農之書,知汝宿世固有善根。然猶以文人習氣未除,幾致不得實益。今則實行其事,猶不知自利利他之相關甚巨。且勿論外人,即自己丈夫,兒女,媳婦,孫等,均當教以常念佛號。一則令彼等同種善根,當此大亂之世,若不以佛為怙恃,則危險可慮。二則不於平時令彼等操練熟習,一旦汝欲謝世,彼等以世俗知見,預為瞎張羅哭泣。則汝縱有凈功,可以與佛相應,蒙佛接引。一經此種動作,破壞凈念,決定仍復留住娑婆。則塵沙劫又塵沙劫,仍在六道受輪迴矣。是以勸眷屬念佛,為最要緊之一件大事。《續編·復覺明居士書(民國二十三年)》
《印祖文鈔》復袁福球居士書
所言念佛三昧,說之似易,得之實難,但當攝心切 念,久當自得。即不能得,以真信切願攝心凈念之 功德,當必穩得蒙佛接引,帶業往生。事一 心,若約蕅益大師所判, 尚非現世修行人之身分, 況理一心乎。以斷見思 惑,方名事一,破無明證 法性,則名理一。 若是內秘菩薩行,外現作凡夫,則此之二一,固皆 無難。 若實系具縛凡夫,則事一尚不多得,況理一乎。
印光祖師:「念佛至一心不亂」是觀經上品上生的境界 。「 阿彌陀經,所說簡略。然生者工夫功德,各有無量無 邊之差別。其往生品位,亦有無量無邊之不同。言九 品者,不過略指大綱耳。若至一心不亂,則與觀經上 品上生同。其未至者,與惡業重而將墮者,固亦當與 觀經中中下品同也。非此經專接引一心不亂者,余皆 非此經所攝之機也。如是,則三經固是一經。否則, 便是執文悖意,其過非小。」(印光法師文鈔續編復念 佛居士書)
藕益祖師時而定義一心不亂是斷見思惑阿羅漢境界,時而定義一心不亂是伏見思惑凡夫境界。
印光祖師談藕益祖師定義的事一心念佛:事一心,若約蕅益大師所判,尚非現世修行人之身分,況理一心乎。以斷見思惑,方名事一,破無明證法性,則名理一。若是內秘菩薩行,外現作凡夫,則此之二一,固皆無難。若實系具縛凡夫,則事一尚不多得,況理一乎。
藕益祖師《佛說阿彌陀佛要解》開示:若執持名號,未斷見思,隨其或散或定,於同居土分三輩九品;若持至事一心不亂,見思任運先落,則生方便有餘凈土;
藕益祖師:〖持名念佛歷九品凈四土說〗開示:念到事一心不亂,不起貪嗔痴者,即是中三品生。
藕益祖師《凈土十要》之《凈土或問》開示:爾若心無間斷。見佛不難。間斷心生。決不見佛。既不見佛。與佛無緣。既無佛緣。難生凈土。凈土不生。必墮惡道。然則一念間斷之心便是三塗惡道業也。戒之戒之。如上三策。當自痛鞭。使其念不離佛。佛不離念。感應道交現前見佛。永明延壽祖師開示:「如或言行不稱,信心輕微,無念念相續之心,有數數間斷之意,恃此懈怠,臨終望生,但為業障所牽,恐難值其善友,風火逼迫,正念不成。何以故?如今是因,臨終是果,應須因實,果則不虛。」
道綽大師安樂集開示:
問曰:《無量壽經》云:「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今有世人,聞此聖教,現在一形,全不作意,擬臨終時,方欲修念,是事云何?
答曰:此事不類。何者?經雲十念相續,似若不難,然諸凡夫心如野馬,識劇猿猴,馳騁六塵,何曾停息。各須宜發信心,使積習成性,善根堅固也。
佛告大王:「人積善行,死無惡念,如樹先傾,倒必隨曲也」。若風刀一至,百苦湊身,若習先不在懷,念何可辦,何不預克念也?
曇鸞祖師:問曰:若人但念彌陀名號,能除十方眾生無明黑暗。然有眾生稱名憶念,而無明猶在,不滿所願者,何意?
答曰:由不如實修行,與名義不相應故也。
復有三種不相應: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謂無決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續,謂余念間故。迭相收攝,若能相續,則是一心。但能一心,即是淳心。具此三心,若不生者,無有是處。
《大莊嚴論》云:「勸一切眾生,常須繫念現前,偈云:盛年無患時,懈怠不精進。貪營眾事物,不修施戒禪。臨為死所吞,方悔求修善。智者應觀察,除斷五欲想。精勤習心者,終時無悔恨。心意既專至,無有錯念亂。智者勤投心,臨終意不散。不習心專至,臨終必散亂。心若散亂時,如調馬用磑。若其斗戰時,迴旋不直行」。
黃念祖居士開示:
《無量壽經》講到「三輩往生」,不管你上輩、中輩、下輩往生,共同的都需要一個條件,那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一向」就是一貫如此,一如即往。「專念」就是專一的念,不是又念佛號又念其它咒。或者雖然念的是佛號,可是心裡總胡思亂想,這都屬於不夠專一。真正的專念是指你果然能夠一向專念,一心不亂就能往生。不管你是不是達到「一心」了。這就比《阿彌陀經》中所要求的要低了。因為《阿彌陀經》是打一個突擊,剋期取證,規定一個時期內,專心的修,修到如果能達到「事一心」或者「理一心」的地步,這樣最後一定能往生。而這裡講的要比《阿彌陀經》講的要放寬了一點,只要求「一心不亂,專持名號」就可以了。不需要你非達到「事一心」、「理一心」才能往生。能夠做得到的當然是好,可以生到「方便有餘土」或者「實報莊嚴土」。而咱們一般往生的人都是到「凡聖同居土」,所以並不需要你非達到「事一心」、「理一心」不可。你只要一心不亂,不是想這想那,不是亂七八糟的想就行。念佛只要一心不亂、清情凈凈、一心一意的念就能往生。所以玄獎大師翻譯的經中用的是「繫念名號」這幾個字,心就專念這個名號就可以。所以《無量壽經》中也是「一向專念」,一慣的念就是專念。也就是說,不管你自己能否達到「一心不亂」,你都可以往生。因為我們只要求能生到「凡聖同居土」就已經是很了不起了,這就什麼問題都解決了。如果你能夠念到「事一心」、「理一心」那更好了!所以,對於往生有很多人誤解了,以為念不到一心不亂就不能往生。這是理解不深。夏老師說過:「念不到一心不亂,一樣可以往生。但是不能一向專念就不能往生」。?
蕅益大師說:「往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也就是說,一個人能否往生極樂,全看他有沒有信和願,如都有,那就能去,不管他念佛的水平和脾氣的大小(當然,臨終時正發脾氣,則不能往生)。反之脾氣很好,念佛也好,但信願不足則去不成。所以您當前應多讀《凈土資糧》來增進自己的信願。至於您的脾氣,只要您是在剋制,而不是放縱,發了就好好懺悔,一心念佛,仍是可以往生的。
李炳南居士:若達功一心(等持),往生已操勝券.若一日—……—一心不亂。 七日為時少也。不亂定也。此剋期頓證得定之法。為持名功行之極則。古人謂有理與事一心不亂之別。今亦可就功與行兩端而分之。先以功一心不亂言之。按梵語之訓定有三。一曰三摩地。此雲等持。謂心住一境。平等維持。但於境轉故通定散兩位。二曰三摩缽底。此雲等至。身心安和謂之等定。能令至此平等位。是定非散。三曰三摩啰哆。此雲等引。謂等至之心。能引功德。亦是定非散。又修止有種種行相。按雜集論謂最初攝所緣。繫於內心。故曰內住。其次相續內緣心動漸細。等似於住。故曰等住。其三若念外馳。即復斂念。令其安住。故曰安住。其四經上三度。能令心不外散。常依所念而住。故曰近住。其五由於所緣色等散心起過患想。而調伏其心。令不流散。故曰調順。其六由於所起惡覺散心深見過患。而攝伏其心。令不流散。故曰寂靜。其七所有散心率爾起時。即便制伏。令不更起。故曰最極寂靜。其八於此精勤加行。無間無缺。相續安住勝三摩地。故曰專註一境。其九如是善修習故。不由加行。遠離功用。定心相續。離散亂轉。故曰平等攝持。此九種行。初之四行。為一階段。從第五起工夫漸深。至第七又為一階段。此後發起身心輕安。至第九而等持成矣。觀此則修止至第九行相。方入等持。或謂持名至一心不亂。即同等持。而等持既通定散兩位。實非深定。已操往生左券。較諸通途法門。難易判然。果能心念口誦耳聽。不必如止觀次第而進。一入手便直超等持矣。縱不至此境界。只信願具足。亦得往生。不過仍希眾生取法乎上矣。
上述資料當中的祖師、大德是否都已經大徹大悟是法身菩薩,他們的開示是否完全可靠可信,相關祖師大德已經被後世印證為大徹大悟法身菩薩的資料見下:
印光祖師讚歎蓮池大師、幽溪大師象藕益祖師一樣偉大可靠可信,原文見下
「而古人慾令舉世咸修,故以《阿彌陀經》列為日課。以其言約而義豐,行簡而效速。宏法大士,註疏讚揚。自古及今,多不勝數。於中求其至廣大精微者,莫過於蓮池之《疏鈔》。極直捷要妙者,莫過於蕅益之《要解》。幽溪法師,握台宗諦觀不二之印,著略解圓融中道之鈔。理高深而初機可入,文暢達而久修咸欽。奈流通既久,錯訛甚多。因校訂重刻,俾復舊觀。《彌陀》一經,得此三疏,法無不備,機無不收。隨研一種,亦可知其指歸。遍閱三書,方堪徹其閫奧。」
凈空法師讚歎歷代凈土宗祖師及曇鸞大師、道綽大師都已經大徹大悟是法身菩薩境界(省庵大師是凈土宗第九祖,徹悟祖師是凈土宗第十二祖。),原文見下:
《往生論注》是曇鸞法師的作品,這是凈宗大德,不知道古德為什麼沒有把他排列在祖師的位子上,這是講不過去的。曇鸞跟道綽,確實是凈宗的祖師,一代的祖師大德,這兩個人應當要補進去。
現代凈宗十四代,再補兩個,就是十五代跟十六代,凈宗有十六祖師,他們的話是可以相信的,為什麼?這些祖師都是得念佛三昧,而且都是真念到了理一心不 亂,雖然一門深入,一句彌陀一生不拐彎,這些人真正能宗通教,顯密圓融,他無所不知,為我們示現,一門深入,長時薰修,給念佛人做好樣子。
印光祖師讚歎智者大師是釋迦摩尼佛再來,永明延壽祖師是阿彌陀佛再來。原文見下
「《華嚴》海眾,盡遵十大願王;《法華》一稱,悉證諸法實相;最勝方便之行,馬鳴示於《起信》;易行疾至之道,龍樹闡於《婆沙》;釋迦後身之智者說《十疑論》而專志西方;彌陀示現之永明著『四料簡』而終身念佛。」
藕益大師讚歎知禮大師《妙宗鈔》圓滿可信,原文見下:
凈土的旨全在《妙宗》一書。---與周洗心。
《妙宗鈔》一書,不可動一字。---復唐宜之。「。
紫柏大師與蓮池大師、憨山大師和藕益大師並舉,被譽為明代四大高僧而載入史冊。
凈空法師讚歎李炳南居士、黃念祖是居士已經大徹大悟是法身菩薩境界,原文見下:
海賢是示現出家了,還有很多在家居士,像夏蓮居老居士、李炳南老居士、黃念祖老居士,都是法身菩薩,不是凡人,他們在這個世間幫助佛陀接引眾生,在幫助阿彌陀佛。
黃念祖大德讚歎蓮池大師是阿彌陀佛再來,原文見下:
(選自黃念祖居士文集)所以蓮池大師說:《觀經》說的五逆十惡臨終十念,念念是理一心,所以念念都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你要想一想,八十億劫是多麼長的時間,生死重罪是什麼樣的罪?八十億劫這麼長時間所犯的一切生死重罪,念一句佛就消滅了,這是何等不可思議的妙用。所以蓮池大師稱為彌陀化身,指明箇中原因,《觀經》中所說十念,念念是理一心哪。到了理一心自然破無明,見法身,功德不可思議。
印光祖師對省庵祖師、徹悟祖師的讚歎原文:「何得以省庵之後,推為第一。使光(自稱)能為省庵提鞋,當不致搬弄出此種過活,況曰文章奪過乎哉!……閣下愛光雖深,其如自己失言何!須知省庵之後,有大高人,其過與否,不敢以凡情妄斷,當在比肩齊驅之列,其學問、見地、操持、德業,絕無稍遜者,徹悟禪師也。蓮宗十祖,當之無愧。光尚不敢謂為後裔,況曰同列乎哉!」
印光祖師認證新排名的凈土宗十二位祖師的開示原文:「十二祖,即世稱蓮宗九祖,於八祖蓮池大師下,加蕅益為九祖,截流為十祖,以思齊(實)賢九祖為十一祖,下又添徹悟禪師為十二祖。」。(旁註:「思奇」就是著作《勸發菩提心文》的省庵祖師,藕益祖師、截流大師、徹悟祖師被印光祖師親自加入到原先的凈土宗九祖之列。)
凈空法師勸勉愛好楞嚴經的佛弟子追隨南懷瑾先生學習:
你要學《法華》,我對《法華》不明了,不是專家,你應該親近某一位法師。如果修《華嚴》,你到天台山去,我要修《華嚴》,天台山大師一定告訴他,我對《華嚴》很外行,我沒有下過功夫,你到五台山去找清涼大師,一定是這樣的,彼此互相的尊敬,互相的推崇。絕對不會說,你學《法華》可以,我的《法華經》也不錯,我找個時間單獨教你,你不要去好了,找不到這樣的人。所以大家都是彼此的尊敬,彼此的讚歎,彼此的推崇,所以佛法在那個時代那麼樣的興旺。
我們看看今日之下,佛法衰,衰在哪裡?唯恐信徒跑掉了,你到我這兒來,不要到別的地方去,我這裡是樣樣都通,大通家,學什麼我都可以教你,他們都不行,都不如我,自贊毀他,法門就衰了,這是要不得的。我們過去沒有道場,哪個地方請我們講經,只好順著人情。其實那個時候沒有覺悟,迷惑顛倒,貪多,樣樣都想學,樣樣都放不下,現在看穿了,放下了,再也不幹了,一個道場就是一部經,他來問我別的,我不會。哪位法師在那裡講什麼經,你去親近他去,我這裡不拉人,我這裡不留人,我這裡只喜歡志同道合的,大家一起來。所以我們這裡胡月華居士常常來聽經,他喜歡《楞嚴》,現在南懷瑾居士講《楞嚴經》,他到那裡聽,我們這裡講《阿彌陀經》,喜歡《阿彌陀經》的到這裡來,喜歡聽《楞嚴經》到那裡去,這樣好,不要勉強,佛法才能夠興盛。
所以我很希望每一位法師都發心自己有一個道場弘揚自己學的,各個都第一,沒有第二的。你看《楞嚴經》裡面「二十五圓通章」,二十五位菩薩都是第一,沒有說哪個第二的。《華嚴經》五十三參,五十三位善知識彼此互相讚歎的,沒有毀謗的,都是自己謙虛,讚歎別人。這是「世界悉檀」的意思。今天時間不夠了,我們下一次從這裡講起,把四悉檀給諸位做一個詳細的介紹,然後再把這個意思配合四悉檀給諸位說明。
阿彌陀經要解 (第三十三集) 1984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1-04-33
太虛大師對凈土宗歷代祖師的評價:「極樂往生一法,雖佛說多經,馬鳴、龍樹、無著、世親諸師亦著於論,然至中國,弘揚始盛,蔚為大宗。(中略)波瀾轉壯,則濫觴廬山蓮社,博約其化於曇鸞、道綽;善導、永明又深其旨;至雲棲(蓮池大師)爰集大成;靈峰(藕益大師)、梵天(省庵大師)、紅螺(徹悟大師)益精卓,沿至清季民初,盡一生精力,荷擔斯法,解行雙絕者,則印光大師也。」
印光祖師讚歎藕益祖師:蕅益大師久證法身,乘願再來。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推薦閱讀:
※我去網錢泰名:9成以上的OTO都將死去,OTO需要重新定義!
※真、假近視定義與分類標準(草案)
※佛教的定義
※重新定義太陽系的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