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之根:經學
國學之根:經學
——姚奠中、劉毓慶國學對話錄
就中國文化來說,「經」是源,其它的像史、子、集,都是流。打個比喻:「經」像是一棵樹的根,「史」是樹株,「詩文」是樹的花朵,「諸子」是果實。樹株及花、果的精神營養都是由根給提供的,沒有了根,整棵樹就會枯乾。「經」對人民或民族、國家來說,它就是人們要遵循的規則和理論。
我們習慣上把經書稱作「經典」。中國傳統有「六經」,這「六經」也稱「六藝」。後來《樂經》失傳了,這就成了「五經」。傳說「六經」都是由孔子整理的,章太炎先生則認為「經」這個名字,也是孔子定下的。孔子整理這些典籍,並用這些典籍教授學生,這樣就建立起了一個完整的經典文化體系與教育體系,對中國文化的傳播與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作用。孔子建立的這個經典文化體系,確保了中華五千年文明的延續。如果沒有孔子,沒有孔子建立的這個經典文化體系,中華民族的命運可能與古巴比倫、埃及是一樣的。
此次發表的姚奠中先生和劉毓慶先生的國學對話錄《國學之根:經學》,就經學的有關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解析和探討,讀來頗有益處。
——編者
劉:上個世紀,著名的儒學大家馬一浮先生曾說過:「六藝該攝一切學術」。所謂「六藝」,就是「六經」,這其實是把「六經」認作了是中國文化之根了。
姚:這個認識是有道理的。就中國文化來說,「經」是源,其它的像史、子、集都是流。打個比喻:「經」像是一棵樹的根,「史」是樹株,「詩文」是樹的花朵,「諸子」是果實。樹株及花、果的精神營養都是由根給提供的,沒有了根,整棵樹就會枯乾。為什麼叫「經」呢?「經」本來指的是織布機上的縱線,織布時,縱線固定不動,緯線來回往複,這樣才能織成布匹,因此「經」有經常、不變的意思。所以《文心雕龍》說:「經也者,恆久之至道,不刊之鴻論也。」這意思是說:「經」就是永遠不可改變的最高學說與理論。這樣的學說與理論,對於人生自然是有指導意義的。因而「經」對人民或民族、國家來說,它就是人們要遵循的規則和理論。
劉:我們習慣上把經書稱作「經典」。「典」這個字很有意思。在古文字中,「典」字的上半部分是個「冊」字,代表的是竹簡編成的書冊。下面的部分「丌」代表的是几案。簡冊放在几案上,表示是大的簡冊,因為大,雙手不好端著看,只能放在可擱物的平台上。大簡冊自然很重要,所以稱作「經典」。
姚:在沒有發明紙張的古代,文字是記錄在竹簡或木牘上的。當時竹簡有大小不同的規格,大的二尺四寸長,每一簡寫24個或25個字。小的是八寸或六寸長。重要的文獻就寫在大竹簡上,這是當時的大開本,像「經」就是寫在長簡上的。解釋經的文字叫「傳」,寫在短簡上,就是當時的小開本。《說文》說:「典,五帝之書也。從冊,在丌上,尊閣之也。庄都說:『典,大冊也。』」「大冊」自然就是大開本了。中國傳統有「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這「六經」也稱「六藝」。後來《樂經》失傳了,這就成了「五經」。不過這裡有個問題,其它幾部書都好說,《禮》有「三禮」,即《周禮》《儀禮》《禮記》,「五經」中所收的到底是哪一部呢?宋元人編「四書五經」,收的是《禮記》,這顯然是有問題的,因為《禮記》很雜,成書時間也較晚,有些文章可能是漢代學者的,稱經自然不夠格。有人認為《禮經》應該指的是《儀禮》,也有人認為指《周禮》,章太炎先生則認為,「六經」並不是指六部書,而是指六類經書,「禮」就是關於禮的一類。這樣,自然就沒有什麼取捨上的矛盾了。傳說「六經」都是由孔子整理的,章太炎先生則認為「經」這個名字,也是孔子定下的。現在看來,這個說法是很有道理的,別人沒有那麼大的權威。孔子整理這些典籍,並用這些典籍教授學生,這樣就建立起了一個完整的經典文化體系與教育體系,對中國文化的傳播與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劉:關於這一點,我有個體會。我覺得孔子是一個極有社會責任感與文化使命感的人,他整理經書,絕不僅僅是為了整理幾部古籍,或給學生找幾本教材,而是為了文化的傳承,才建立這個經典文化系統的。
姚:你說對了。「五經」承載著一個非常偉大的歷史使命,這就是「傳承文化」。「五經」代表的是堯舜以來的華夏文化傳統,這個文化傳統到周代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產生了「禮樂文明」這種高級的文明形態。這種文明的核心價值是道德,核心精神則是和諧。在這種文明的支配下,使周代社會表現了一種盛世的氣象。孔子曾讚歎周代的文明制度說:「鬱郁乎文哉!」可是這個文化傳統到了春秋時代,遇到了斷裂的危機。這危機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個是來自華夏集團內部的,在統治集團中為了權力、為了享樂,相互爭鬥,因此導致了禮樂文明制度的破壞;另一個是來自外部的,周邊的戎狄民族,不斷對諸夏進行侵擾,大有以夷代夏之勢。這兩種力量,內外交加,使華夏民族經過千餘年發展才形成的文明成果面臨危機。如何使華夏優秀的文化傳統得到延續,這便是孔子面臨的時代課題。而編定「五經」,建立經典文化體系,就是孔子對這一問題進行的回應。「五經」是華夏傳統文化的載體,只要「五經」存在,這個文化就會延續。
劉:確實是這樣。「五經」經典文化體系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這個體系的確立,對中國民族的生存和發展,起到的作用實在太大了。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文化能夠延續不斷的唯有中國,其原因就是因為中國有這個經典文化系統。中華民族歷盡劫難,然而沒有在劫難中消亡,反更加壯大,就是因為有這個經典文化體系。無論是鮮卑人、女真人、蒙古人,還是滿洲人,他們必須首先接受這個經典文化體系,才能為中國人所接受,這就是前人所說的「能行中國之道者,則能為中國之主」。這裡所說的「中國之道」,自然就是中國文化之道,在中國之道的實踐中,這些民族自己的文化便消失了,作為某些元素融入到了中國文化系統之中。像北魏,像元朝,像清朝,漢族政權雖然滅亡了,可是漢族卻沒有亡,反而在民族融合中更加強大了。靠什麼融合的?就是靠經典文化體系。可以說,沒有這個經典體系,就沒有今天的中華民族!從這一點講,孔子可以說是中華民族的第一大功臣,他最大的功勞就是建立了這個經典文化體系,確保了中華五千年文明的延續。前些天,我從網上和電視上看到有人發表高論說:中國文化的代表是姚明、章子怡,而且還說「姚明、章子怡比孔子偉大」。我想說這話的人一定有他的道理,但也敢肯定,他對中國文化、歷史,對孔子太缺少了解了。
姚:在古人看來,「五經」是和孔子聯繫在一起的,「尊經」就必然「尊孔」。歷代的統治者要想統治好中國這塊土地,就需要「尊經」「尊孔」,這樣才能得到廣大民眾的認可。在山東曲阜的孔廟裡,有歷代王朝豎的碑。「文革」期間,造反派把廟裡的碑都給砸了,可是有三通碑還立著,這三通是金、元、清三個少數民族政權立的,他們立的碑又大又厚,砸不斷,因而保存了下來。為什麼他們要把紀念孔子的碑做得那麼大、那麼厚?要超過任何漢族政權所立的?顯然他們是要表現出對中國文化大力接受的姿態來,想通過這種舉措得到漢族的認可,這也說明了經典文化體系所具有的強大凝聚力。如果沒有孔子,沒有孔子建立的這個經典文化體系,中國民族的命運可能與古巴比倫、埃及是一樣的。
劉:以「五經」為核心的經典文化系統,不僅僅是一個知識系統,更重要的是一個價值系統,它所承載的是中國人的道德精神與理想追求。中國古代的意識形態,就是靠「經」來構建起來的。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會根據自己時代的需要,通過對經書的詮釋,建構一套新的意識形態話語系統,以解決社會出現的新問題,穩定社會的新秩序。經書的研究,啟動了中國學術的發展與中國文化的發展,而汗牛充棟的經學著作,也構成了中國學術與文化的中心。
姚:雖說「經」是「恆久之至道」,但經書在歷史中則是一個變數。《管子》里提到了「四經」,指的是《詩》《書》《禮》《樂》四部古籍。這四部古籍,在《左傳》中也提到了。《荀子》反覆提到的是《詩》《書》《禮》《樂》《春秋》五經,《莊子》中提到了六經,比《荀子》多一部《易經》。到漢代,《樂經》失傳了,所以所立的只有五經博士。東漢提出了「七經」,五經之外增加了《孝經》《論語》。唐初提出了「九經」,這九經是在原來「五經」的基礎上,把《禮》加成了三部,即《周禮》《儀禮》《禮記》所謂的「三禮」;《春秋》也加成了三部,即《左傳》《公羊傳》《穀梁傳》所謂的「春秋三傳」。唐後期開成二年(837年)又出現了「十二經」,即在「九經」上加了《論語》《孝經》《爾雅》。宋儒又在「十二經」上加了《孟子》,變成了「十三經」。「經書」越來越多,也反映了人們對於經的內涵認識的發展。但「十三經」部頭太大了,要想掌握確實有點難,特別是對初學的人,一聽「十三經」的名字就給嚇住了。到南宋,朱熹為了便於學生學習,於是刪繁就簡,把《禮記》中的《大學》《中庸》兩篇取了出來,與《論語》《孟子》放在一起,編成了「四書」。「四書」再與「五經」相配,便有了「四書五經」之名。在四庫全書的分類中,「四書五經」都歸到了經部,這也就變成了一個新「經典核心」。
劉:「經典」在數量上、組織上的變化,自然也會影響到經學的變化,所以宋以後研究「四書」的人就特別多。以前有人把「經學」認作是一個學術問題,認為大量地注釋經典的文字,只是表明了學者們學術觀點的不同而已。其實,中國思想史的發展,主要就是通過注釋經典來體現的。像漢代人主張政治教化,在注釋《詩經》時,便把每一篇都與政治聯繫了起來,在《詩經》的文本之外,生髮出了許多人倫道德方面的大道理。宋朝人講理學,便在《詩經》中尋找義理。因此一部經學史,可以說就是一部中國主流文化精神與主流意識形態的演變史,它便具有思想史、文化史、學術史的多重價值和意義。
姚:不過最主要的還是「五經」,所謂「十三經」,其實把早期闡釋經典的著作也算在內了。這「五經」就是中國古代人的治國大法、行為綱紀,是一切理論產生的根據。元朝有個叫王惲的人說過:「五經者,聖人之成法,生民之大命系焉。」這代表了古代對五經的認識。中國的古人正是懷著這樣的信仰來創造歷史的。因此可以說,五經創造了一個民族,也創造了這個民族的歷史和文化。
劉:對於「五經」,是否可以這樣概括:《易》是天地間的大道,《書》是先王行事的記錄,《詩》是道德精神支配下的情懷錶達,《禮》是人的行為規則,《春秋》是人間是非的價值判斷。這五者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與價值系統,確立了中國人特有的文化精神。
姚:這樣概括當然可以。就具體的說,在「五經」中,最被古人看重的是《周易》,因為古人認為天下的道理,都藏在了六十四卦中,因此注釋《周易》的書也最多。為什麼叫「周易」,古代的解釋很多,大多都是把問題看複雜了。其實很簡單,「周」是周朝,「易」是「變易」的意思,就是《周易》中說的「生生之為易」。《周易》中有兩個基本的概念,這就是陰陽,陰陽不斷轉化,相互生成,這就是「易」,即所謂「陰陽相易,轉相生也」。《周易》最基礎的是八卦。八卦是:乾、坎、艮、震、巽、離、坤、兌。這八卦分別象徵著八類事物,即:乾為天,坤為地,艮為山,兌為澤,坎為水,離為火,巽為風,震為雷。也可象徵事物八種基本的性質,如乾象徵剛健,坤象徵柔順,震象徵活動,巽象徵善入,坎象徵險陷,離象徵依附,艮象徵靜止,兌象徵喜悅等,這基本上把所有的事物的性質都可以概括在內了。這是一個象徵系統,它的象徵可以說是無限的。如乾可以象徵天,也可以象徵父親,還可以象徵馬、象徵君、象徵腦袋等等。就在這無限延伸的象徵中,便把天地間的一切事物都容納在其中了。《周易·繫辭》說:《易》能「彌綸天地之道」,這天地之道它並不是用抽象的語言來闡明的,而是用形象來象徵的。
劉:從古到今對《周易》性質的認識,都存在著兩種意見,一種認為是算卦的書,一種認為是推天道以明人事的義理之書。從義理的角度講,對我們今天的人來說是容易理解的。從算卦占卜角度說,好像就有了許多的神秘色彩,讓人難以理解了。
姚:其實事情並不複雜,古人占卜主要是「卜疑」。是在一件事情可左可右拿不定主意的時候,採取的一定決疑方法。如果沒有什麼可猶豫的,也就不必占卜了。像《左傳》這樣的例子就很多,在作戰前,是打還是不打,往往要占卜,用這種方式來堅定信心。
劉:對《周易》,我曾經用過一段功,當時是覺得《周易》的思維方法以及理論,對我們思考問題很有幫助。我那本小書《澤畔悲吟》,就是在《周易》的影響下對屈原作出的研究。現在再次思考《周易》,感到《周易》的基本思想,可以說幾句話概括,即:以修己治人為目的,以「陰陽」「則天」「通變」為理論,以「時中」為核心。不知是否恰當。
姚:這樣理解也是可以的。「修己治人」的內容,《周易》確實很多。《周易》分經和傳兩部分。可以看到無論是「易經」的作者,還是「易傳」的作者,都有一種大的胸懷和抱負,是站在天下的角度來思考問題的。傳說「經」是文王作的,「傳」是孔子作的,看來這種可能是存在的。章太炎先生就是這樣認為的。「易經」因為太高深了,人們不好理解,因此開始只把它當作了占卜的書,不知道文王的深心在「修己治人」上。孔子的「易傳」,使這一層意思彰顯了出來,大大提高了《周易》的價值。在「易傳」中,對於「陰陽」「變通」等思想闡發得非常清楚。可以看出,在《周易》的理論中,「陰陽」兩個概念是最基礎的。「一陰一陽之謂道」,這是事物構成的法則,這法則確立了宇宙與人類社會的秩序。聖人效法天地,遵循陰陽這一法則,構建起了人類社會的秩序,規定了人類行為的方向。如果違背了這個法則,便是逆天違道。順天則昌,逆天則亡。由此也就確定了治世的法則。事物是變化的,「窮則變,變則通」,事物只有變通,才能存在;只有變通,才能發展。事物到了極點必然要生變,只有變化才能「趣時」,才能長久。由此也就確定了自然與人類社會變化以及王朝更替的合理性。但無論是陰陽構成,還是變化發展,都有一個應時處中、掌握平衡的問題。在《周易》中多次出現「中正」「時中」之類的詞語,這強調的就是一個「中」的問題。「中」是一個適當的位置,也是一個度,是分寸。事物的發展、變化有個火候,能把握時機、火候——即所謂「時」,掌握好分寸——即所謂「中」,便可以處理得當,少犯錯誤,清代學者翁方綱曾說:「今日讀《易》,惟應玩辭以求聖人教人寡過之旨。」其原因都在這裡。
劉:談到《周易》,自然要聯想到「陰陽魚太極圖」。這個圖最早見於明朝趙撝謙的《六書本義》中,據趙說是青城山一位隱士那裡來的,是從伏羲那裡傳下來的。這個圖對於陰陽關係的說明確實非常妙。太極圖半黑半白,白代表陽,黑代表陰。白的半邊有黑點,黑的一邊有白點。代表著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與陽相互矛盾,又相互制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諧地處於統一體中。因為不同,所以能互動;因為是相互制約的,所以能平衡、和諧;因為是和諧的,所以有極強的運動感。像一個高速旋轉的物體,使人感受到了它的氣韻與生命的律動。假如陰陽發生了衝撞、摩擦,馬上就會失去和諧,影響到正常運轉。如果雙方背離,或一方為另一方所代替,運動便會停止,「太極體」便不復存在。這一圖式凝定著先哲們對宇宙本質的認識和體會,也啟迪著我們對問題的處理和對未來人類發展的思考。人類社會、東方與西方,就像是太極圖的陰陽兩半,只有和諧相處,互動、互惠,人類才能和平,才能健康發展。任何一種想消滅對方的念頭,都是不利於人類進步的。還有一點也值得一提,有人繪的太極圖,是逆時針方向旋轉的,像香港鳳凰台的徽標——雙鳳構成的擬似太極圖的圖案,就是逆時針方向旋轉的,這恐怕是有問題的。因為這個圖原本名「天地自然河圖」,是順時針旋轉的,這是古人觀察自然現象抽象出的圖案。在自然界,像植物的藤蔓,像水中的旋渦,還有人製造的螺絲,大都是順時針方向旋轉的。我們人一般都用右手,如果用右手手指在空中畫圈,很自然地也會是順時針方向轉。逆時針旋轉的太極圖,有背於自然規律,因此是錯誤的。
姚:與《周易》「言理」不同,《尚書》則是「言事」的。所謂「尚書」,就是「上古帝王之遺書」。「尚」字與「上」字相通。從性質來說,《尚書》是上古三代的政治檔案,裡面有政府會議記錄,有講話,有告示,有高層人物的談話。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把這些東西都說成是剝削階級的,認為是反映剝削階級思想的,是統治者麻醉勞動人民的精神鴉片。現在看來,這顯然是不正確的。因此這些材料真正的閱讀對象是帝王,講的就是帝王治國的方法和思想。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尚書》確立了一個王道政治的典範,像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等,他們都是為天下百姓安寧做出巨大貢獻的聖人。他們與常人不同的就是道德高尚,心懷天下百姓。在他們的行為中體現出了以道德為核心的價值判斷尺度。比如文王,他常常要顧及到鰥寡貧弱老人的利益,為了替百姓操勞,往往是已經過中午了,還顧不上吃早飯。這樣的帝王,怎麼能不受民愛戴呢?這些聖王,他們愛民如子,自然百姓也把他們看作「父母」了。因此,堯死後,天下的百姓痛哭流涕,「如喪父母」。像後來稱地方官為「父母官」,從思想根源來說,應該追溯到《尚書》。《尚書》中的有些記載,雖說是後來追憶的,有些是理想化的。但不管怎麼,它為帝王樹立了表率。並且它還說明了這樣的道理:「皇天無親,惟德是輔。」上天是沒有私心的,誰有德就扶持誰。怎麼知道他有德無德呢?那就要看老百姓的了。「民之所欲,天必從之」。上天聽老百姓的,老百姓擁戴的就是有德的人。一旦失德,就會失去百姓的擁護,失去上天的扶持,像夏桀、商紂那樣,很快完蛋。
劉:有個問題需要特別提出來,這就是「道統」,「中國的道統」。由於西方價值觀的入侵和掩蓋,中國人丟失了自己特有的價值觀。比如西方人譴責中國不民主,沒有人權。這是用西方的價值觀來要求中國的。而我們自己則辯解說:「我們有民主,我們有人權。」以此來回應西方的反對聲音,卻忘記了我們傳統有更高於「民主」的政治形態,這就是《尚書》所開始的堯舜禹湯文武之道,這個道與《周易》的天道是完全一致的。以前許多人錯誤的認為,中國傳統是「專制政治」,因此呼籲要用西方的「民主」代替中國的「專制」,「專制」成了對中國傳統政治被徹底否定的理由。其實這個認識是不全面的。中國古代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樣專制,形式上是皇帝一人統治著整個國家,實際在皇帝之上還有一個大家要遵守的一種「權力「,這就是「道」,即堯舜禹湯文武之道,也就是天道。能履行這個道,就是「有道明君」;失去了這個道,就是「無道昏君」。皇帝一旦失去了這個道,就可以人人得而誅之,這就叫「替天行道」,於是湯武革命被這個傳統肯定了下來。這個「道」與「民主」的最大區別是,「道」重在「德」,是以和諧為旨歸的;「民主」則重在「利」,是以物質利益為目標的。道的出發點是天下,民主的出發點是自己。民主表決一件事情,每一個參加表決者都是以自己的利益為出發點的,最後少數服從多數。這樣眾多人為了一個共同的利益努力,必然會增強一個群體的實力。因此「民主」可增強集團——包括國家、民族的競爭力,但卻無法消除國家、民族間因利益競爭而導致的衝突。中國之道雖不利於民族、國家物質競爭力的增強,但卻有利於天下和平,因為它講的不是集團的小利,而是天下的「大利」,而對全天下的人都有好處的莫過於「和平」,這和平只有在「中國之道」中才能獲得。對現在的世界來說,還有什麼比和平更重要的呢?西方有人鼓吹「中國威脅論」,這是西方人用自己的價值觀來衡量中國目前的發展態勢得出的結論。他們認為:中國一旦強大起來,就會像他們一樣,與別國爭奪利益,就會以強凌人。這可以說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豈不知在歷史上,強大的中國從不向別國索取利益,而是利用自己的強大保護弱小鄰國,總是厚往薄來。明朝鄭和下西洋,耗資巨大,而卻不帶有任何經濟目的。南洋國家紛紛向朝廷進貢當地寶物,皇帝為表示皇家恩德施行賞賜作回禮,賞賜的物品價值卻遠遠超過了所進貢的物品。最後成為國家一項重大的負擔。朝廷無奈,只得對他們說皇帝開恩,免於朝貢。如果中國人像西方列強那樣,失去道的制約而唯利是圖,現在的世界地圖無疑是要重繪了。民主自然有它的好處,它可以是一個很好的監督系統,毛澤東主席提出「民主集中制」,這則是將西方民主與中國之道結合的一種很好的方略。
姚:《尚書》第一篇就提出「協和萬邦」,這就是唐堯的「治道」,是值得我們今天認真思考的。它不只是對中國,即使對全人類,都是很有意義的。中國古代在治國方面,是有一整套的方略的。就「民主」來說,作為政治體制中的一個補充系統,在周代就存在的。像《詩經》,可以說就是周代帶有民主色彩的政治制度的產物。在周代有「采詩」制度,每年在固定的時間內,有專門的人員到各地去採集歌謠,然後把採集來的歌謠集中上報到周王朝中央管理音樂的官員那裡,經過樂師的整理,再把它獻給天子。目的是通過這些歌聲,來了解民情,觀察政策的得失,從而及時糾正。另外還有「獻詩」的制度,朝廷官員有些什麼意見,可以用詩的形式奏給天子。在當時,有什麼意見都可以說,即所謂「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這樣就可做到下情上達,保證政治的開明狀態。
劉:《周易》講天道,《尚書》講政道,這些都是理性的東西。《詩經》則是先民心靈的謳歌,是純情感的東西。它反映的不只是個人的內心情感,同時也是一個時代的聲音。《毛詩序》說:「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這就是說,從歌聲中可以反映出政治的盛衰變化來。太賓士世,人的精神是愉快的,歌聲也是平和、歡樂的;亂世人心中充滿憂憤,歌聲表現出的便是怨怒之氣;到國家快要滅亡的時候,人的精神都垮掉了,歌聲表示出來的便是提不起精神的靡靡之音了。《詩經》中既有治世之音,也有衰世之音。在古人看來它反映了周王朝由盛到衰的政治變化,這對後世的為政者是有借鑒意義的。
姚:不過,把《詩經》作為一部周代興衰史,這是後人的看法。詩在周代被重視,一個重要的原因,這就是政治教化。《詩經》是一部樂歌集,音樂對人的教化、感召作用是很大的。所以《詩序》說詩能「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
劉:這一點很重要。古人說《詩經》是「發乎情,止乎禮義」的,又說:「發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禮義,先王之澤也。」以前我對「先王之澤」理解不深,現在明白了,「先王之澤」其實就是先王的道德觀念與價值判斷。百姓由於受到了先王的道德與價值觀的教育,儘管身遭衰世,有怨怒之情,而卻明白是非,懂得廉恥,在言論與行為上,都能堅守禮義。這樣,一部《詩經》便成了「王澤」的反映。王澤盡了,詩也就再不入選了。既然詩是先王道德價值觀的反映,自然就有道德教育意義。再加上音樂的感召作用,這意義就更突出了。歌子可引導人心,這是我們現在也可以體會到的。「止乎禮義」這四個字太重要了。社會不能沒有禮義。
姚:說到禮義,在古代對此有專門的記述,這就是「五經」中的《禮》。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稱號。這「禮儀之邦」的起點,就在周代。關於周代禮樂文明制度的有三部書,這就是前面提到的「三禮」。「禮」是什麼呢?禮者履也,就是人所要履行的,其實就是人所要遵守的行為規則。禮給每個人都確定了相應的社會位置,大家都遵守,社會便有了秩序,不會出現混亂。所以《孝經》說:「安上治民,莫善於禮。」周代關於禮的規定有很多,但都有序人倫的意義。像冠禮,它是成年禮,它的意義並不在於給一名成年男子加一頂帽子,而在於「正容體」,端正形象,這是禮的開端,是與君臣正,父子親,長幼和的天下秩序相聯繫的。由這一意義引發,君子正冠,就不是小事了。所以孔子的弟子子路在衛國內亂時,被人打歪了帽子。在生死之機,還要堅持「君子死,冠不免」的原則,最終「結纓而死」。像婚禮,這是禮的大本,因為「正君臣」是從「正夫婦」開始的。像鄉間舉行的鄉飲酒禮,主要目的是在「明長幼之序」。像喪禮,是要人懂得報恩。
劉:很顯然,禮是與治國安民聯繫在一起的。從表面上看,禮只是行為規則,而它的本質則是道德性的。從行為規則這一點講,它和西方人所說的法有點像,但法只講遵守,不講是非,而禮是規矩,是講是非的。違背了禮並沒有刑具來制裁,只是缺了德,要受到社會和良心譴責的。所以古人說:「禮者,理之不可易者也。」禮的內在精神,在歷史中不斷流失,到春秋時只有形式部分殘存了。孔子一生所追求的就是要復興禮樂,但沒有實現。
姚:孔子作《春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為得興禮樂的,因此在《春秋》中,他把禮作為一種價值標準對社會上發生的種種行為作著評斷。可以說《春秋》是孔子以禮來評斷的一部「近代史教材」,他在對禮義的堅持中,將是非褒貶蘊藏在了行文之中,司馬遷說:「《春秋》者,禮義之大宗也。」
劉:這樣看來,「五經」無論是《周易》還是《春秋》,都貫穿著一種道德精神,貫穿著治世理想。其中充溢著堂堂正正的浩然之氣和善性,看不到惡,看不到邪,可以說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體現。
推薦閱讀:
※國學知識競賽資料
※【安徽】廣德雨花齋2018寒假《弟子規》國學冬令營開始報名啦!
※國學小課堂 |《三字經》第二課
※墨教真福八端|墨若
※專訪如來大寶法王的中文翻譯:妙融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