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讀《老子》?

我寫這個題目,是想說明兩點:

一是該讀那一本《老子》?

《老子》版本眾多,按通常說法,大致分河上公本、王弼本、竹簡本和帛書本等。

漢代河上公本與三國時王弼本差別不大,只有幾十處出入,以王弼本最為流行,是為通行本。通行本取名《道德經》,分八十一章,《道經》在前,《德經》在後,凡五千餘字。

竹簡本於1993年出土於戰國楚墓,文字甚簡,且殘損嚴重,凡兩千餘字。

帛書本於1973年出土於長沙漢墓,有甲乙兩本,甲本為篆書,乙本為隸書;兩本均「德篇」在前,「道篇」在後,字數及章節數均與通行本相當,只是未標章節數字;帛書兩個本子,儘管均有殘損,但文字出入不大,可以互參,但相較而言,甲本更為古樸,當更接近原本。帛書凡五千餘字。

通過比照通行本和帛書本,結果總是指向一個結論:帛書尤其是其中的甲本,應該更接近《老子》的真面,可視帛書甲本為《老子》正本。因此,讀《老子》該讀哪一個本子,其答案只有一個:帛書甲本。

二是如何讀《老子》?

讀經典,有一種說法:不要拘泥於文字,而應悟而後行。這無疑是對的。尊重文字,而不拘泥於文字;悟而後行,更是我們閱讀的目的。但是,我們也應注意這樣兩種傾向:

一是認為版本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閱讀本身。版本真的不重要嗎?如果一種經典存在多個版本,那麼選擇其實非常重要。即如《道德經》,在帛書《老子》和竹簡本出土之前,我們一直以王弼本為讀本,以為這就是《老子》的原本。但是,帛書出土之後,經過比對,我們發現帛書應該更接近於《老子》的原貌。原來對通行本的諸多疑問、困惑很多都在帛書這裡得到了解答。

二是輕視文字,乃至無視文字,或片面理解,牽強附會。如今對於《老子》的解讀就存在這樣一種傾向。在輕視文字乃至無視文字的情況下,強調實際操作,無異於沙上建塔,緣木求魚。對於《老子》,讀不通或讀不懂,太可能了,但切不可強通,尤其不可不顧文本而大言不慚地誇談實操。

因此,如何讀《老子》?第一,應選帛書;第二,要尊重文字,保持客觀性;第三,要增強悟性,學以致用。這是讀《老子》所要秉持的三個原則。在這幾個大原則之下,我以為,我們還要特別注意把握《老子》一書中的三組概念。

(一)德與道

提到「德」與「道」,我們馬上會想到「道德」一詞。現在所謂「道德」,一般指的是為人處世的準則,而且常常跟「仁義」合在一起。如果以此去看老子的「德」與「道」,則實在是一種莫大的誤解。

老子的「德」與「道」,固然也含有通常所謂「道德」的全部涵義,但它遠遠不止於此。其實,老子從來沒有把「德」和「道」合在一起說過,「德」和「道」是兩個既有區別又有聯繫的兩個哲學範疇。「德」和「道」的內涵,單從這兩個漢字的造字本義,就可窺見一斑。

德,是一個會意字,甲骨文字形是,其中,(左邊是「彳」chì,右邊是「亍」chù),表示十字路口,中間是一隻眼睛加一條垂直的射線,表示目光直射,所以「德」的原始義是:行在道中,目不斜視。也有甲骨文寫成。後來,在金文中,「德」字的形象更為豐富,金文在原甲骨文「德」字的「目」下邊又加了一個「心」字,同時只保留左邊的「彳」旁,寫成,這才變成現在「德」的樣子,意思是說,人要徑直走在大道上,並且心和眼都不要歪斜,這才是「德」。

下面來看老子筆下的「德」是怎樣的。在《老子》一書中,《德篇》共44章,比《道篇》還多7章,但幾乎沒有直接、專門的章節論述「德」,只有「上德不德」一章(《老子·德篇第一》)講得有些專門: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也。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也。上禮為之,而莫之應也,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失道矣,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泊也,而亂之首也。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亓厚而不居亓泊,居亓實而不居亓華。故去彼而取此。

在這一章里,對於「德」,老子大致表達了三個意思:

(1)「德」是合於「道」的行動;真正有「德」的人,他們行德沒有任何功利目的。一個人做事一旦帶有功利目的,即便做的是所謂善事、好事、正事,也不合「道德」。

(2)「德」與「道」是本,仁、義、禮是末。仁、義、禮是「德」與「道」喪失之後的產物。

(3)「德」與「道」一旦喪失,仁、義、禮都失去依託,而成了假仁、假義、假禮。

「道」,也是一個會意字,其古字為「導」(導)。根據金文字形,像是在交叉路口,用手向人指示方向的樣子,其中表示交叉路口,表示走,表示方向的指示,「道」的本義就是「嚮導」。後來在「道」這個字元的基礎上又添加一個「寸」(表示把脈),成了「導」(導)字。「導」(導)字於是取代了「道」來表示「嚮導」這個意思。原來的「道」就只表示「大路」或「路」了,後又引申為規律、原則、策略、方法、途徑、門徑等等。這就是「道」這個字的基本信息。

那麼,老子筆下的「道」是怎樣的呢?《老子》一書專門論述「道」的有許多章節,如《老子·道篇第一》「道可道也」章、《老子·道篇第四》「道沖」章、《老子·道篇十四》「視之而弗見」章、《老子·道篇第二十一》「孔德之容」章、《老子·道篇第二十五》「有物混成」章以及《老子·道篇第三十四》「道沨呵」章等等。

如《老子·道篇第一》: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恆無,欲也,以觀其眇;恆有,欲也,以觀其所曒。兩者同出,異名同胃,玄之又玄,眾眇之門。

在這一章里,老子說了下面六點:

(1)他所論述的「道」,不是自古以來就有的、大家日常所說的「道」。

(2)他給某個東西取的「名」不同於自古以來人們給它取的「名」。比如老子給生出萬物的那個早已不在的太母(始祖)——「始」,命名為「無」;給生出萬物的那個還健在的娘親——「母」,命名為「有」。

(3)「無」和「有」都「恆」,都自古以來存在,都永遠不朽。

(4)「無」和「有」都需要,又各有作用。依靠亘古存在的「無」,可以觀察「道」的渺遠。藉助亘古存在的「有」,可以觀察「道」的光輝來自何處。

(5)「無」和「有」,同出於「道」,而名字不同,又同用來稱呼「道」。

(6)是「無」又是「有」的「道」,是永遠變化著的,它是進入各種未知領域的大門。遵循這個「道」,我們就能走進探索的大門,進而登堂入室,臻於至境。

如果再做進一步的概括,《老子·道篇第一》這一章揭示了「道」的三個特點:一是抽象,似有實無,似無實有;二是變化,神妙莫測,變幻無窮;三是有用,導引探索,美好無比。

而《老子》其他章節對於「道」的特點做了更多的揭示:

一、道像湧泉,極為古老,又動能十足,它的品格完美無缺。(《老子·道篇第四》:「道沖,而用之有弗盈也。淵呵,似萬物之宗。銼其兌,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呵,似或存,吾不知誰子也,象帝之先。」)

二、道像潺潺之水,毫不利己,專門利人。(《老子·道篇第三十四》:「道沨呵,其可左右也。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萬物歸焉而弗為主,則恆無欲也,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弗為主,可名於大。是以聖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為大也,故能成大。」)

三、道是客觀的存在,恍(迷離恍然)和惚(飄忽搖擺)是它的存在狀態,似有似無,或隱或現。(《老子·道篇第二十一》:「孔德之容,唯道是從。道之物,唯恍唯忽。忽呵恍呵,中有象呵。恍呵忽呵,中有物呵。幽呵冥呵,中有精呵,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順眾父。吾何以知眾父之然也?以此。」)

還須特別重視的是,「道」是老子給他的「道」取的字,老子還給他的「道」取了一個大名,叫做「大」。從老子為「道」取的大名——「大」,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他對「道」的尊崇與景仰。如《老子·道篇第十七》:「大,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譽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信不足,案有不信。猷呵,其貴言也。成功遂事,而百姓謂:我自然。」《老子·道篇第十八》:「故大道廢,案有仁義;智慧出,案有大偽;六親不和,案有孝慈;邦家昏亂,案有貞臣。」《老子·道篇第二十五》:「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呵寥呵,獨立而不改,可可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返。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國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篇第三十五》:「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大。樂與餌,過格止。故道之出言也,曰:談呵其無味也,視之不足見也,聽之不足聞也,用之不可既也。」《老子·德篇第三十二》:「天下皆謂我『大,不宵』。夫唯大,故不宵。若宵,細久矣。我恆有三葆之,一曰茲,二曰檢,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夫茲,故能勇;檢,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為成事長。今舍其慈,且勇;舍其後,且先;則必死矣。夫茲,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建之,如以茲垣之。」

由以上各章節可見,老子的「道」是日常所謂「道路」的「道」的抽象與深化,凡是「道路」的「道」所具有的特點,老子的「道」都具備:

一、日常的「道」,需要人開闢,去走。老子的「道」需要人去探索,去實踐。

二、日常的「道」總在人腳下,供人走。老子的「道」,謙卑,利他,堪稱「毫不利己,專門利人」。

三、日常的「道」,只要人去,就能抵達目的地,所謂「為者常成,行者常至」。老子的「道」,只要不斷探尋、實踐,就能助人成功。

總之,老子的「道」,就是無處不在的「規律」。探索並遵循規律,就能功成事遂。正可謂:「無道而行,行則阻,阻則窮;有道而行,行則通,通則達。」

由上觀之,老子的「道」「德」,其含義為:

(1)絕非專指社會倫理或仁義,而是指包括社會生活所有領域和方面的符合自然法則的思想與行為,其基本內涵是:本著並遵循「道」,把「道」體現在日常生活、工作、學習的各個方面、各個時空的點上,做到有「德」。

(2)「道」是原則,「德」是體現。「道」是途徑,「德」是行動。「道」是「無」,「德」是「有」。「道」是隱,「德」是顯。無「德」即無「道」,無「道」則無以為「德」,「道」和「德」各得其正,二者是一個統一的整體。

(二)無與有

按王弼所注《道德經》通行版的體例,整部《老子》共八十一章,接近一半的章句出現了「無」或「有」,許多時候還是同時出現。那麼,書中的「無」與「有」該如何理解?

在我看來,除了絕大多數地方要理解成現在的動詞「有」和「沒有」之外,在老子那裡,它們還是一對重要的哲學範疇。對於這一對重要範疇,應作如下理解:

一、「無」和「有」是老子分別給「萬物之始」和「萬物之母」取的名字。萬物之始,即萬物的太母,也就是萬物的始祖。萬物之母,即萬物的母親,也就是萬物的娘親。之所以「萬物之始」被命名為「無」,大概是因為萬物包括我們自己的始祖必定不在了,死了,所以命名為「無」。之所以「萬物之母」被命名為「母」,大概是因為萬物包括我們自己的母親一般還健在,活著,所以命名為「有」。這是一點。

二、「無」和「有」是「道」的兩個特性。

類似《周易》里「陰」和「陽」是太極的兩儀,「無」和「有」可視為「道」的兩儀。「無」和「有」同出於「道」,只是名字不同,它們指稱的都是「道」。也就是說,「道」是「無」,也是「有」,「道」是「無」和「有」的統一體。萬物皆道,萬物皆有道。比如月亮。月亮就是道。月出即「有」,月隱即「無」。月隱到月出,「無」中生「有」;月出到月隱,「有」歸於「無」。無,不是真的沒有,而是看不見、摸不著而已。

三、「無」是用,「有」是利。

「無」是虛空,不見;「有」是實體,可見。「無」與「有」相互協調、配合,一個東西才成其為東西,才能「利用」。任何事物都是「無」「有」的統一體,都講求虛實結合。比如房子、碗等。《老子·道篇第十一》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卅輻同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也。然埴而為器,當其無,有埴器之用也。鑿戶牖,當其無,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四、就「德」和「道」這對概念來說,道是「無」,德是「有」。一個人有沒有道德或道行,不是看他的「道」,而是看他的「德」。「道」看不見,只能看他的「德」。所以我們觀察一個人的道德或道行,不能聽他說,而要看他做,所謂「聽其言,觀其行」即含此意。

了解《老子》的「無有」和《周易》的「陰陽」,有助於我們閱讀哲理性較強的作品。如蘇軾《赤壁賦》中的一段: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這是蘇子勸慰朋友的一段關鍵性的話,正是這段話,蘇軾把那個吹洞簫的朋友的工作做通了。蘇子大概說了兩層意思:一、人生在世,對於得失不要太過在乎。人生如水又如月,不要只看到水的逝去和月的不圓滿,而要看到它的輪迴與永恆。二、天地之間,物各有主,不是你的你得不到,是你的別人也搶不走,就如現在享受的清風與明月,它能滿足所有人需要。

(三)「道法自然」與「無為」

(1)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這句話出現在《老子·道篇第二十五》: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呵寥呵,獨立而不改,可可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返。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國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在老子看來,是「國中四大」之一,而且老子把道取名為「大」,「道」只是道的字。其他三大是:王、地、天。「道」排在「天」的後面。四者的順序是:王、地、天、道。這個順序不能亂,因為其地位是由低到高。

自然,就是「本然」,「非人為」,「自己這樣」,好些人理解為「大自然」,或者「宇宙天地」,都不對。

法,繁體字「灋」,指的是判定某事物是否符合客觀事實的標準、準則、法則、法度。「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中的「法」都是「以……為準則或法度」之義。一般注家釋為效仿、效法或學習,很不恰當。

那麼「道法自然」,其基本含意是:道,以「自然」為準則,尊崇自然。「自然」是客觀存在的最高法則,「道」就是以「自然」這個最高法則為法則的存在物,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

(2)無為

據粗略統計,這個概念在《老子》這本書中共出現九次,分布在七章里,有兩章分別出現兩次。要搞清楚老子的「無為」,先得弄清「為」這個字。

為,許慎把它釋為「母猴」,很可能有誤。為,甲骨文為「」,金文是「」,篆體為「」,繁體為「爲」。不論哪一種字體都像一個人試圖用手去壓服或馴服大象之類的大型動物,我感覺「為」這個字帶有很強的「強制」、「強迫」或「勉強」意味。又,由「為」構成的字,為數不多,但意思都不正面:偽(虛假、不正)、撝(剖裂、指揮)、溈(水名)、噅(不正、譏誚)、?(「毀」、「敗」)等。

由此可以推斷,「為」這個字,其本義並不正面,或者說它是一個意義負面的字。至於到底是什麼意思,我以為,其本義很可能就是「強制」、「勉強」、「假」、「胡來」之類。「為」很可能是「撝」或「偽」的本字。

現代漢語中的「為」,基本義是「做」或「作」。大家以為是一個好字眼。其實,「做」的本義未必就好。做,有很多義項,但是在這些義項中,也有「假」、「不真」、「不自然」這類意思,如:做神做鬼、裝模做(作)樣、裝腔做(作)勢、做作等。可見,即便現在的「做」這個字,也仍然有「不自然」、「勉強」等義項。

由此看來,老子的「無為」就是「為」的反面,就是「非人為」、「自然」、「本然」,就是「不勉強」。「無為」,不是表示否定的「不為」或「不做」。

以上三組概念,是我們進入《老子》的門徑。我以為是讀《老子》必須特別予以注意的。

推薦閱讀:

老子倒騎青牛,道德經是一首詩
論老子的養生學及其影響-搜藝搜
老子、黑格爾和馬克思 - 胡志平
水的智慧:孔子、老子、禪語
老子·臆解  道經〔上〕   【現代】徐梵澄

TAG:老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