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建國老師講解的八翻手、形意拳、太極拳等》(jiaojianguowushu)[壓縮包]

引自焦建國師傅的博客:[b] 前言:真定府,今之正定而古之常山郡也。趙子龍故鄉,尚武之風自盛。余幼承家學,長而求師,雖命運多瞬而習武之心不泯,先後練過少林、太極、形意、八卦、張氏短打諸拳,是八卦門「永」字輩,即第五代傳人、石家秘傳綿張拳第二十二代傳人。余自1975年師從劉德玉先生習岳氏八翻手,系山西王錦泉支脈,厲34寒暑,乃對此拳略有所悟。年近古稀,不敢密其技,乃建此博客,解讀岳氏八翻手,求證於武林同道。此舉若對武林後生有所裨益則吾願足矣。都是套路惹的禍(2009-03-16 16:57:14)標籤:體育 真定老人練了五十多年的拳,最後認為「張氏短打拳」、「岳氏八翻手」乃拳中之上品,所以在新浪網開博,發了幾段八翻手視頻,過了好幾天,沒幾個人問津。於是,又發了我自己打的其他幾個拳種的視頻,一上網就引來不少人點擊。我覺得好像一個擺攤的商販,好貨沒人問,一般貨色卻搶著買,心裡挺不是滋味。國人的武術理念是否出了問題?武術是搏擊之術。武術起源於博擊,在博擊中發展。然而,博擊的機會很少,能朝夕相處,切磋技藝的拳友難得,總不免單人獨練,空自揣摸,於是出現了架子,把架子串聯起來,成為套路。套路是中國武術的一大特色,技擊是武術的內容,套路是武術的形式。從哲學的觀點說,形式一旦確定,就產生相對獨立的發展趨勢,甚致脫離開原有的內容,而演變成另外一種東西。比如「敬禮」這個動作,本是掀起頭盔露出面孔以示尊重的意思,這個動作傳到現在,標準的敬禮姿勢,還能看出它的原本含義嗎?再如寫的「日」字,造字時原本是一個圓圈中間一個點,表示太陽,這個字傳到現在,成了一個方塊中間加一橫,還有一點太陽的樣子嗎?武術也是這樣,套路一旦出現,就可以脫離實戰相對獨立地代代相傳,傳之既久,必生變異。何況在冷兵器時代,武技是一種謀生手段,技擊精粹總是密不傳人,所傳者,花拳繡腿而已。於是架子越傳越花,技擊含量卻越傳越少。何況打把勢賣藝要的就是花哨,不然怎麼掙錢?試看國術中那些大弓步、大仆步、大架子、大亮相,上竄下跳360度的大旋子,真的能上陣嗎?1943年陳炎林先生在他的書里說,太極拳「倒卷肱」這招本來是從胸前出手的,比如對手推按我的左臂,我左肘下沉化勁的同時,右手就從胸前出手打他臉。但後來就變成右手從身後經耳側向前出手了,這就繞遠了。陳炎林先生肯定不知道,現代太極大師們在打倒卷肱的時候,不但從身後出手,而且還要回過頭去向後看,連敵人在什麼方向都弄不明白了。活脫脫地把圓圈的太陽畫成了方塊,而國人還以為這就是太極,這就是武術。不止是太極拳,即使是自認為很實用的拳種包括岳氏八翻手也有許多不切實際的花架子,也在向觀賞性方向發展。自從有了槍炮,武術在軍事上的使用價值一落千丈,如今又加上商品經濟的誘惑,拍電影、做廣告、辦武校,開武館,拳式越花稍,越能掙錢,恨不得用鋼絲吊著飛起來才過癮,不怪人們不認識武術了。武術的實用性和觀賞性之間,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戚繼光在《 紀校新書》中說:「實用必不良於觀,美觀必不實用」。架子越舒展越好看,但越緊湊越好用,動作越複雜越好看,但越簡單越快捷。滿足觀賞性,就犧牲實用性。不用置疑,武術就是博擊之術,而博擊是兩個人的事。不論是拳擊、跆拳道、空手道都沒有脫離開博擊,從始至終,都是在二人對抗中練習的。只有武術卻發明了數不清的,令人眼花繚亂的,可以一個人練並代代相傳的套路,最要命的是練武術的人可以跟本不懂用法,也能打得虎虎生風。「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奈何外行者眾。武術就在熱熱鬧鬧中走向舞蹈。離開搏擊練武術,好比在旱地練游泳,痴人說夢而已。由於長期脫離搏擊的實踐,使得武術的練法和用法之間存在很大差距,實用技法被深深地包藏在套路架子里,好像美玉被包藏在石頭裡,只有剖開石頭才能看到美玉,而許多人一輩子都沒能剖開那塊石頭。這是武術的悲衰。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套路毀了武術。話又說回來,社會發展到熱兵器時代,武術的使用價值已經大打折扣,絕大多數練武術的人並不真想練搏擊,有的只是想鍛煉身體,有的只是為了好看,熱衷於參加表演,有的練武就是想進演藝圈。正因為武術有好看的套路,老人小孩都能練,才有了這麼廣泛的群眾基礎。從這個意義上說,正是套路推廣了武術。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不能否認,武術除了技擊價值外,還有健身價值、觀賞價值、經濟價值。武術甚至具有哲學價值,它包含一整套世界觀、道德觀。黑格爾說過,「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社會需要一種似龍而非龍的東西。武術的技擊性、觀賞性、健身性、商品性都有它存在和發展的理由。但是,技擊應當是武術的價值核心,是武術之魂。我呼籲武術向搏擊回歸。看看張橫秋先生在他張氏短打里闡述的技擊理念,看看張氏短打拳、岳氏八翻手與現今流行武術徊然不同的步法、手法,你或許能夠看到一點原本就流傳在中國大地上的古老武術的影子,我們有責任把祖宗創造的武術流傳給他的子孫,而不是讓它蛻變為舞蹈。我呼籲武術向搏擊回歸,第一,呼籲套路架子向搏擊原則回歸。當然,各拳派有自己的特殊風格,但,只要叫做「拳」,那就是搞搏擊的,就得服從搏擊的一般規律,比如孫式太極就在保留太極風貌的基礎上,向搏擊原則作了一定程度的回歸。有些拳本來就是實戰性的,比如岳氏八翻手,那就叫它徹底向搏擊回歸。像這種拳本來就不好看,可在流傳過程中他也在追求觀賞性,比如八翻手第一路的架子與使用就有很大差距,應該怎麼用就怎麼練。大家可以看我的八翻手視頻就是這麼教的,我把原來是怎麼練的告訴你,也告訴你應該怎麼改。人們會說我對傳統不夠尊重,但我想,岳家拳創始之初肯定是實戰架子,後來傳得走了樣,向搏擊回歸才是向傳統回歸。不論怎麼說,一個拳架子,能打人而不被人打才是硬道理。還有一些拳本來就沒有套路,比如張氏短打拳,它就是以散手的形式存在,或者也串聯了一些套路,但基本是怎麼用就怎麼練,這就很好了,千萬別向舒展大方方向發展。觀賞性的武術夠多了,保留點好東西吧。第二,呼籲單人演練向兩人對抗回歸。從練第一個拳式開始就告訴他怎麼用,怎麼變,並叫他往對手身上放,對手一開始當「死靶子」,以後變成活靶子,破他的招,他還能用,能變,練到身上才是拳。我也提倡練對打套路,所以我在搏客里發了許多對練視頻。那是古人對技擊精華的總結,對提高攻防意識和反應能力很有幫助,而且比較安全,久練自能產生一些變化,從死招變成活招,但對練不能取代散手的練習,還是要對抗。應該指出的是武術不僅僅是現在擂台上的散打,它壓根就不是為比賽設計的。武術抓拿跌打,博大精深,它還包含許多致人傷殘、致人死地的手法。它也包含在套路里,一個不起眼的動作,可能就包含一個致人死命的絕招,這些不能在網上廣為流傳,如果毫無限制地把它揭示出來就可能影響社會治安,所以有「不傳匪類」之說。即使好人也不能隨便用,防衛過當也是有罪。也不能用於比賽,有悖於體育的宗旨。但它是生死相搏的重要手段,是歷代武術家重要成果,是武術很重要的精華所在,它也應該回歸,應該從架子里剖析出來,有控制的地流傳下去,就像原子彈,不讓用,為什麼還造,有備無患嘛。分享到新浪微博
推薦閱讀:

少林拳法圖說/形意拳匯宗/楊家太極拳老拳譜
岳武穆形意拳要論(九要論)
意拳斷手述要 王薌齋
談談戴氏心意拳身法中「蹲猴勢」練法
中國功夫 / 形意拳 / 形意拳理論

TAG:太極拳 | 壓縮 | 太極 | 形意拳 | 建國 | 意拳 | 壓縮包 | 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