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蘇軾《次韻三舍人詩帖》《廷平郭君帖》
《次韻三舍人詩帖》,紙木,自書詩—首。凡14行,計120字。29.8厘米×46.5厘米。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次韻三舍人詩帖》蘇軾白署書於元皊二年(1087)。帖中「舍人」指中書舍人,乃中書省官員。《宋史·職官一》:「中書省。掌進擬庶務,宣奉命令,行台諫章疏,群臣奏請興創改革,及中外無法式事應取旨事。設官十有一:令、侍郎、右散騎常侍各一人,舍人四人,右諫議大夫、起居舍人、右司諫、右正言各一人」。《東坡紀年錄》:元豐八年七月宋神宗薨,哲宗即位。十一月,東坡奉召人京。元皊元年正月,除中書舍人。同年十一門,供奉翰林學士職,除侍讀。是年冬,蘇轍亦由起居郎遷中書舍人。而此帖中「三舍人」,均是蘇軾在中書省交誼的同僚。東坡自注三舍人為:劉貢父、曾子開、孔經父。劉貢父,《宋史》本傳:放,字貢父,與敞同登科,仕州縣二十年。哲宗初,起知襄州。給事中孫覺、胡宗愈、中書舍人蘇軾、范百祿言:「放博記能文章,政事侔古循吏,身兼數器,守道不回,宜伏賜之告,使留京師」。至蔡數月,召拜中書舍人。競以疾不起,年六十七。曾子開,《宋史》本傳:肇,宇子開,舉進士。兄布以論市易事被責,亦奪肇主判。元皊初,摧起居舍人。未幾,為中書舍人。孔經父,「經」字應為「常」,乃束坡筆誤,《宋史》本傳:武仲,字常父。幼力學,舉進士,中甲科。元皊初,歷秘書省正字、校書,集賢校理,著作郎,國子司業。嘗論科舉之弊,詆王氏學,請復詩賦取士。進起居郎兼侍講邇英殿,除起居舍人,數月,拜中書舍人,直學士院。由上觀之,上述三舍人皆為元皊更化而起,與東坡在政治傾向較為一致的同僚,相互舉薦,引為同道。他們四人都有一些曾遭排斥、打擊的相似經歷,所以東坡在詩中嘆道:「紛紛榮瘁何能久,雲雨從來翻覆手。慌如一蘿墮枕中,卻見三賢起江右!」
釋文:次韻二舍入省上一首,軾。紛紛榮瘁何能久,雲雨從來翻覆手。慌如一夢墮枕中,卻見三賢起江右。(劉貢父、曾子開、孔經父皆江西人也。)嗟君妙質皆瑚璉,額我虛名但箕斗。明朝冠蓋蔚相望,共扈翠輦朝宣光。武皇已老臼雲鄉,正與群帝驂龍翔,獨留杞梓扶明堂。(明日扈從謁景靈,故有此句。一元皊二年三月晦日。
《廷平郭君帖》,紙本,凡11行,計81字。26.4厘米×30.3厘米。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廷平郭君帖》蘇軾約書於熙寧四年(1072)。此帖又名《致至孝廷平郭君尺牘》。「廷平郭君」為何人,無確考。疑為郭祥正。元豐七年,蘇軾從黃州赴汝州任時,路過當塗,曾有《郭祥正家,醉畫竹石壁上,郭作詩為謝,且遺二占銅劍》詩。其時,郭祥正致仕而家於當塗。《宋史》郭祥正本傳云:「郭祥正字功父,太平州當塗人,母夢李白而生。少有詩聲,梅堯臣方擅名一時,見而嘆曰:『天才如此,真太白後身也!』舉進士,熙寧中,知武岡縣,簽書保信軍節度判官。時王安石用事,祥正奏乞天下大計專聽安石處畫,有異議者,雖大臣亦當屏黜。神宗覽而異之,一日問安石曰:『卿識郭祥正乎?其才似可用。』出其章以示安石,安石恥為小臣所薦,因極口陳其無行。時祥正從章?察訪辟,聞之,遂以殿中丞致仕。」考《束坡紀年錄》:「熙寧四年辛亥。遷太常博士、攝開封府推官。」太常寺和殿中省的司職較為接近,均掌管天子御府有關之事。《宋史·職官八》:「諸奉議、通直郎,七寺丞,秘書郎,太常博士……,為正八品。」太常博士與殿中丞又是等級相仿的同僚。當然,「廷個」並非殿中丞,乃屬大理寺屬官。考《末史·職官五》:「大理事。元豐官制行,置卿一人,少卿二人,正二人,推丞四人,斷丞六人,司直六人,評事十有二人,主簿二人。」那麼,是否有可能,郭祥正在致仕前,就在大理事任訐事呢?此札云:「承來日遂行,適請數客,未得走別。來晨如不甚早發,當詣見次。」這是談送行之事,完全有可能就是送致仕的郭祥正離京回老家當塗,東坡未及餞別,準備第二天早上趕去送別。此札又有「梅君書寫未及」云云,此疑為梅堯臣之後人。梅卒於嘉佑四年,老家宣城,與當塗緊鄰,許有捎信的可能。又云:「李六丈」,即李師中,字承之。《邵氏聞見錄》:「李承之待制,蘇子瞻所謂李六丈,人豪也。」郭祥正對之很推重,《東坡志林》曾記其不直呼李師中姓名之事。徐邦達《古書畫過眼要錄》謂「李六丈當是李常(公擇),黃山谷有《奉同尚書六舅詠茶碾並烹茶詩》,也就是公擇」,不合。李常卒於元皊末年,《宋史》本傳云:「徙成都,行次陝,暴卒,年六十四。」此時東坡亦及六十歲,不至隨同黃山谷的輩份而稱「六丈」。孔凡禮《蘇軾文集·佚文彙編·與郭廷平二首》注云:「簡中所云之李六丈,乃李師中,字誠之,《宋史》有傳。蘇軾兄弟熙寧中與師中有來往,此簡約作於其時,」此論雖未錄所據,倒較接近事實。以書法論,此帖很接近其熙寧二年所書《治平帖》,故將之斷為熙寧四年左右是比較適合的。
釋文:軾啟。辱教,具審孝履支持,承來日遂行,適請數客,未得走別。來晨如不甚早發,當指見次。梅君書寫未及,蜚久差人去也。李六丈近遣人責書去,且為致懇。酒兩壺,以飲從者而已。不宣。軾再拜至孝廷平郭君。三日。
推薦閱讀:
※守節而死,忠烈千秋:北宋大將楊業
※北宋汝窯天青釉洗在港拍出2.94億港元,有哪裡令你印象深刻的瓷器呢?它們有怎樣的藝術價值?
※《古玉圖譜》(北宋·呂大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