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和讀書高手的差別,就在這八個字!

很多人讀書都會有這樣的困惑:

為什麼我看書看了就忘,讀了和沒讀一樣?

為什麼一本書我兩三天還看不完,別人兩三個小時就看完了?

為什麼別人能把看的書變成自己的知識,看完就能旁徵博引,而我就不行?

讀書高手和普通人,看似都在看書,其實兩個人經歷了完全不一樣的「讀書過程」:就像我們上學時看到的愛學習和不愛學習的孩子,一個是真的在學習,而另一個是「假裝在學習」,當然效果肯定也是天差地別。

那麼,讀書高手和普通人在讀書時有哪些區別?最近看到吳曉波和萬維鋼兩位老師介紹自己的讀書方法,很受啟發,結合自己的讀書經驗和兩位老師的分享,我總結了讀書達人的「八字心訣」:筆記、節奏、問題意識。

1、讀書時要不要做筆記?

吳曉波老師有句話:讀書不做筆記,讀了和沒讀一樣。做筆記的重要性可見一斑。我們日常讀書,大部分時間是在進行信息輸入,而一股腦灌進去的知識並不真正屬於我們,就像吃了不消化,吃了也是白吃,反而是浪費時間傷了胃。

做筆記是一個思考和知識輸出的過程。看到書中某一段,這個知識不知道,這個觀點很新奇,記下來;看到書中介紹的一個方法很好,想想自己以前有沒有用過類似的方法,將來如何用這個方法來優化自己的工作和學習。這些都是思考,我們在吸收知識的過程中也在創造新知識,而就在創造的過程中,我們消化掉了書上得到的知識,真正為我所用。

萬維鋼老師也非常強調筆記的作用,他把人讀書的過程比作從「內存」到「硬碟」的固化過程。你看書不做筆記,看得很快,看完也感覺自己記住了,但是沒過幾天全忘了,一點印象也沒有。

這是因為知識的記憶有一個過程,你以為你記住了,其實只是緩存在了「內存」里,而沒有固化到「硬碟」里,結果吃了幾頓飯,睡了幾個覺,內存全沒了。做筆記不僅是思考的過程,也是鞏固印象的過程,我們需要通過做筆記這個過程,把知識固化到我們的大腦這個「硬碟」里。

2、要學會控制節奏和注意力

我們說話講節奏,跑步講節奏,讀書同樣需要有節奏。一本書可能一部分是精華,另一部分是廢話,如果平均分配時間,肯定是時間的極大浪費,同時也不利於我們吸取書的精華。控制節奏要求我們:精華的部分慢下來,集中時間細細品味;廢話的部分快起來,大眼一掃一眼帶過。

控制節奏的另外一個原因,是我們的注意力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是均衡分布的,而是在一段時間內不斷在衰退。普通人可能持續保持10分鐘的專註都很難,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注意力更是極其稀缺的資源。所以,我們必須把最好的那段「注意力」分配在書中最精華的部分,而不是耗費在無聊無用的廢話上。

如何區分一本書的精華和廢話?一般來說,序言和目錄一般都是一本書的精華,序言會介紹這本書的寫作初衷和核心思想,直接影響你決定是否要看這本書。目錄是一本書的總綱,體現了整本書的框架和邏輯,好好地細讀目錄,能幫助我們第一時間快速了解整本書。如果你看了序言和目錄,發現都提不起你進一步閱讀的興趣,那說明這本書很大可能不是你的菜。

另外,每個人的知識儲備和興趣點不一樣,一本書的精華也因人而異。我不太建議拿起一本書從頭到尾看,而是從你最感興趣的一章開始,如果你最感興趣的一章都讀不下去,那你直接可以和這本書說拜拜了。

另外,每看一章時,先翻看整章的大標題和小標題,如果這一章的觀點和知識你以前都知道,那就可以一筆帶過,而那些你真正感興趣的新知識、新思想、新方法,對你來說,才是精華。

3、學會帶著問題去讀書

為什麼要強調帶著問題去讀書,好處有三:

帶著問題讀書,更容易有的放矢,注意力也更容易集中。看書沒有目的性,很容易犯困,看著書上密密麻麻的字,一會就暈了。而帶著問題去看,我們會去快速搜索書中的信息,沒用的直接跳過,跟問題相關的放慢節奏,這樣不僅讀書的速度提上去了,可能困擾自己很久的問題也解決了。

帶著問題讀書,會讓我們更容易發現讀書的價值,堅定自己持續讀書的決心。一本書讀完,發現什麼也沒有記住,什麼收穫也沒有,就很容易灰心喪氣。而如果讀書能幫助我們解決問題,我們能直觀地感受到讀書的價值,就會慢慢地喜歡上看書,養成持續讀書的習慣。

帶著問題讀書,可以幫助我們快速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我們提出一個問題,肯定要經過事先的一個思考過程,這個過程會調動我們已有的知識儲備。當我們讀完一本書解決了一個問題,這個過程中我們又學到了新知識,並放到我們的知識儲備庫。日積月累,我們就會搭建起屬於自己的知識大廈,最終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體系。

當我們的知識體系形成後,我們的理解能力、讀書效率都會有一個跨越式的提升,因為大廈已經建成,再看書就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小修小補,自然駕輕就熟。當然,你可能會遇到顛覆你世界觀的奇書,整個知識體系可能需要推倒重建,這是知識的一次進階,更是人生的一種幸運。

4、我們要追求的不是快,而是平衡

要提高自己的讀書水平,不是囫圇吞棗地把整本書塞進腦袋,也不是一字一句地字斟句酌,而是要尋求兩個平衡:

知識輸入和知識理解的平衡。眼跳訓練得再好,信息攝入再快,如果信息理解跟不上,再快的「讀書」也是沒有意義的,信息的輸入和理解就像是兩條腿走路,一條腿快一條腿慢,最後肯定會摔倒。

重點內容和非重點內容的平衡。很少有一本書全部是全新的內容,並且現在市面上大部分的書乾貨不多水分不少,所以我們在看書時很有必要快速區分重點和非重點,重點內容集中注意力細讀,非重點則一眼帶過,從而合理分配自己的時間和注意力。

最後,能不能帶著問題去讀書,直接決定了一個人讀書水平的高低。時刻帶著問題意識,用讀書去解決你知識體系中的問題,同時又用書中的新思想新知識去翻新你固有的知識結構,通過讀書我們不斷地「建構-重構」自己的知識體系,這是一個人理想的讀書精進之路。


關於化之之


推薦閱讀:

[思]孔慶東世界讀書日講座。
讀書方法與思想方法·賀麟
愉快的讀書人
找把好椅來讀書 14把小椅承載閱讀時代
那些帥的人,都在讀書

TAG:普通人 | 差別 | 高手 | 讀書 | 在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