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與真誠:真人秀的哲學命題(一)

文/徐帆(燦星製作研發總監)

哲學,通過一個個命題,推演生息;真人秀的哲學,也是通過一個個命題,指引著真人秀的走向。電視行內,看到太多模式的兇猛、明星的兇猛、資本的兇猛;但真正無招勝有招的,怕是哲學的兇猛、命題的兇猛、務虛的兇猛。

準備寫一個真人秀哲學命題的小系列,不多提實然世界裡的收視率、美譽度、影響力等;而在應然世界裡,呼應「即便你身處陰溝,也有權利仰望星空」——這也是與王爾德的共鳴。仰望星空,就是一種哲學,看似務虛,卻賦予人職業使命和家國情懷,並腳踏實地。

第一篇,先談談真實與真誠。

真實高於月亮,它是真人秀「夜空中最亮的星」。

第三季《中國好聲音》盲選階段,帕爾哈提在回答「你有什麼夢想」時說:「我沒有夢想,我做好該做的,夢想自然會來」。這一反常規的回答,仔細一想,卻是最真實的他。直到今天,這位音樂人依然保持著「做好該做的」,節目呈現與生活呈現、藝術呈現高度統一。

《蒙面歌王》遮去了歌手的面孔,但節目的重點不在於讓觀眾猜測歌手是誰,而在於戴上面具、歌手反而回到了真實的自我,用「鐵扇奧特曼」許茹芸自己的話說,「讓我像是回到做音樂時的最初衷,只想自由自在的用心歌唱」。

戶外真人秀,現在常見各類小型、微型攝影設備的使用。除了技術便利之外,在人機關係上,往往就是「存在在那裡」的一台機器,從頭到尾持續拍攝、開機提醒並不明顯的錄製,反而讓節目主體沒有意識它們的存在——去表演感、去儀式感,強化真實的行為與行為的真實。

以上三個例子,都是「由破而立」,說明了真實的難能,更說明了真實的可貴。在競爭白熱化的中國電視界,電視人為了收視和收入,總想著通過對節目的全面控制,批量產出「真實」。但往往越是這般用力,越容易南轅北轍、「搬演」橫行。

真實,往往需要安靜和耐心,巧取豪奪來的是,只是擬像。鮮活的初體驗,常常會給人驚喜:比如,好的選秀節目,不會一味苛求舞台上才藝排練的規整完美,在正式錄製前,恰恰不會讓選手多接觸現場舞台,從而讓他們在真正上鏡前,對現場舞台保持一種新鮮感、神秘感和儀式感,那麼,在登台那一刻,真人秀的效果通常是極好的。

再比如,真正優質的實境真人秀,不管明星還是素人作為節目主體,也不會在開拍前把腳本「說戲」給節目主體聽,讓他們知道的越少越好!這些腳本,更多的是爛熟於製作人團隊的心裡。節目主體在實境中,將通過他們的言行,鋪陳、豐滿腳本。

誠然,真實,是取法乎上的尺子,但換一個質感的標準去衡量,便是:真誠。

所有好的節目,都有一個共性:打動電視人自己!當觀眾淌淚而你在竊笑,即便收視率飆高,也只是暫時。「能打動觀眾的節目,一定是打動自己的」——在燦星製作的節目現場,我經常看到台下幕後的同事們被自己的節目打動,與台上幕前的他們「同呼吸、共命運」,那便是真實與真誠合一的巔峰體驗!並且,我們也堅信:電視人如果真誠面對自己的內心、真誠面對自己的節目(及節目主體),觀眾自然會與你「真心換真心」。

從這個意義上說,電視上的《金星秀》、純網裡的《奇葩說》,並非只是所謂話語風格、尺度而吸引人,它們同樣也因為真誠而有價值——無論是老辣的金姐,還是那些年輕的奇葩,他們說的都是「自己的話」!不裝X,真誠到永遠。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預見性是一個人能夠成就卓越的關鍵?
處世哲學 | 殺豬教子
《諸神的面具》:所有你曾經想要的東西
我為什麼要堅定不移地反對"勃學"?
人生最重要的事,沒有之一

TAG:哲學 | 真人秀 | 真實 | 真誠 | 命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