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魚及其養殖技術

烏魚及其養殖技術2006-10-06  瀏覽次數:15568  一、經濟價值烏魚又名黑魚、生魚、斑魚、才魚、七星魚,是一種名貴的經濟魚類。其肉厚刺少,肉嫩味美,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為19.8%,脂肪含量1.4%。據古醫書記載:烏魚有去瘀生新、滋補調養的功效和生肌補血的作用,外科手術病人食之可加速傷口癒合。烏魚是人們所喜食的佳肴,也是我國外貿出口的暢銷產品,被港澳譽為魚中珍品。其價格比普通魚高4~6倍,在廣州、深圳、珠海等大中城市的賓館、酒家,每公斤高達150~190元,而且是有價無貨。二、放養環境無論是淺水河灣、溝渠,還是池塘,都能進行養殖。專養烏魚的池塘面積大小不限,但一般以1~2畝 為宜,以便於管理,但最大不超過3畝為好。水深1~1.5米,池底部最好為泥質,水質宜中性或弱鹼性。養殖前池塘應進行徹底消毒,一般是在放養烏魚種前10~15天進行清塘消毒。同時在池塘中還應需有1/5左右的水面或在池塘四周水面植養80~100厘米寬的水浮蓮。以便在夏季水溫較高時供遮擋陽光,便於烏魚避署和躲藏,同時還能凈化水質,有利烏魚的生長。三、苗種來源在湖泊、河溝、水塘較多的地區,天然苗種都比較豐富。在烏魚繁殖季節,可在夜晚用密眼抄網撈取天然苗種,也可將成熟的雌雄魚收集起來,進行暫養;還可進行人工繁殖。供人工繁殖的親魚,要用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或鯉、鱅、鰱魚腦垂體催產。在繁殖季節,將水草、棕櫚等紮成小束固定在池邊,作為魚巢。親魚產卵後,用魚碟將卵舀出,放入臉盆或網箱中靜水孵化。一個臉盆可放卵5 000粒左右,每平方米網箱可放1~2萬粒。孵化中不需換水,但應及時揀除變白的死卵。一般2~3天即可孵化。孵出後在孵化容器內繼續蓄養8~10天,即可放入魚種池進行培育。四、魚苗培育剛孵化的仔魚,腹部有膨大的卵黃囊,在3~4天內,不必投餌。至4~5天,卵黃囊消失,仔魚開始取食,這時可投喂輪蟲、橈足類、枝角類和水蚤等。當仔魚在盆中或小水泥池內馴養至能夠成群游泳和飽食浮游生物時,即可移入魚苗培育池養育。培育魚苗的水泥池,其大小主要應根據生產的魚苗規格而定,一般池深60厘米左右,每平方米投放仔魚13萬尾。此時仍須繼續投喂水蚤,約兩個星期後改喂切碎的絲蚯蚓,20天後絲蚯蚓不必切碎。如果絲蚯蚓供應充足的話,可投喂一個半月以上,否則就用雜魚的碎肉代替。魚苗在小培育池裡飼養三個星期後,應轉入面積較大的土池或魚塘中培育。在土池或魚塘中仍須繁殖浮游生物,以供魚苗取食。在天然餌料不足的情況下,也可加喂人工飼料,但須均勻撒布在水面上,做到少量多餐,讓魚苗充分取食,減少死亡。五、魚种放養要使專養烏魚獲得較高的產量,魚種必須要放足。一般畝放6 000尾左右,如果水質好、飼料充足,每畝可放8 000尾。放養的魚都要過篩,按大小分池飼養,以免互相吞食。另外,還應注意魚種的質量,選體質健壯,鱗片完整,遊動活潑正常,沒有損傷的為好。此外,在專養烏魚的池塘中,還可混養少量的鰱、鱅、鯉等魚,這樣能達到控制池塘水質、增加產量,提高經濟效益。但混養的家魚個體應大於烏魚種的1倍以上為宜,以免被烏魚殘食。六、科學投飼1.鮮餌料 烏魚為肉食性魚類,所以飼料仍以小雜魚為主。日投喂量一般為魚體總重量的5%左右,並視攝食情況予以調整。一般料重比為4:1左右。2.人工配合飼料 根據烏魚的營養需求,其粗蛋白的含量應達40%以上。作為烏魚的人工配合飼料,現一般採用鮮魚肉、魚粉、蠶蛹、玉米粉、米糠、豆餅、花生餅、骨粉、酵母粉等,另加少量維生素,適量微量元素和抗生素混合成團塊或製成顆粒飼料後投喂。3.投餌要做到「四定」,即定時、定位、定質、定量。每日投喂2~3次,即上午、下午各一次,攝食旺盛時,傍晚可再投喂一次。投喂時,要將小雜魚投放到吊在池水中的食台上,讓魚取食,以減少飼料的散失,同時也便於觀察烏魚的攝食情況。七、日常管理1.巡池 每天早晚要巡池一次,注意細心觀察魚種攝食和活動情況,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2.換水 要注意經常加註新水,保持水質清新,尤其在夏天高溫季節,以促進烏魚的正常生長。3.防逃 烏魚苗种放養初期,魚種尚小,跳躍能力較差,當體長超過10厘米時,跳躍能力逐漸增加,尤其是雷陣雨天氣、換水或清晨,跳躍非常活躍,最容易發生逃魚等情況,因此,池埂離水面高度一般應大於50厘米,以防烏魚逃逸。4.分養 飼養前期的1~2個月,應及時用網將生長特別快、個體大的烏魚撈起另池養殖,以免個體大的烏魚殘食個體小的魚苗。八、斑鱧的雌雄鑒別典型的雄魚,腹面、腹鰭雜呈黑色,腦部有許多黑斑,尾鰭上有三列以上的黑斑。成熟的雄魚體側稍呈美麗的紫紅色,且腹部柔軟,生殖孔呈粉紅色。典型的雌魚,腹面、腹鰭條呈白色,胸部無黑斑,尾鰭上僅有兩列黑斑。成熟的雌魚腹部膨大突出,胸部豐滿圓滑,胸鱗白嫩微黃,生殖孔大而突出,呈三角形。九、網箱精養網箱養殖周期短,收效快、利潤高、效益好。烏魚網箱養殖時間6~8個月,尾重可達0.5公斤以上,每平方米產量可達15公斤左右。1.水域選擇 要求設置網箱的水域避風向陽、水面寬闊、日照條件好,常年水深不低於2米,水質無污染,環境安靜,溶氧量4毫克以上。2.網箱規格 採用0.6~1厘米網衣,網箱面積為10~16平方米,高3.2~3.5米。網箱結構採用框架浮動式,框架用毛竹製成,選用圓鋼、磚石等重物作沉子,使網衣定形。網箱設置可呈「品」字或「二」字形排列,排距1~2米,箱距0.6~1米。3.魚种放養 魚种放養前10~15天,網箱應進行「試水」。一般放養密度為每平方米60尾左右。對自然採集的規格在2厘米左右的野生烏仔,應在過渡性網箱中集中飼養7~10天,用魚漿進行適應性培育。4.養草避暑 網箱中植養適量水花生等水草,覆蓋面控制在20%左右,有利於魚的隱蔽、攝食生長、調節水質、防水溫過高、避免陽光直射等。5.科學投飼 初期飼餵魚應切碎後投喂。日投喂量為魚體重5%~6%,上午9時左右投喂一次,下午4~5時一次。投喂時將小雜魚投放到吊在網箱中的食台上。食台可用小網目網片四邊以光滑竹片夾住固定而製成。6.適時分養 一般在魚種達到20厘米規格前進行1~2次分養。十、魚病防治魚种放養前必須嚴格消毒防病,採用3%~5%的食鹽水浸泡10~15分鐘;選用無病餌料魚投喂;定期潑灑生石灰,每月1次;在7~9月烏魚旺食季節,用痢特靈粉摻拌飼料預防烏魚腸炎等病;及時清理池塘中或網箱中的死魚及飼料殘渣等腐料,防止污染水質和水老鼠咬破網衣。烏魚一般很少發病。常見的魚病有危害魚卵的水霉病,危害魚苗的粘孢子蟲病和白點病等。在整個魚苗生產過程中,要採取預防措施。防治水生菌可用0.1ppm孔雀石綠和0.5ppm甲基藍進行全池消毒。對細菌性疾病可用磺胺葯、抗生素摻入飼料中投喂。對原生動物或其它寄生蟲,可用低毒性的有機磷防治。
推薦閱讀:

鱘魚集約化養殖技術
熱帶觀賞魚養殖技術!
養殖不養殖,獸醫不獸醫
毒蛇養殖技術2
(養豬經驗)正確判斷養豬場寄生蟲狀況的2個方法技巧!

TAG:養殖技術 | 養殖 | 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