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治病主葯訣 諸病主葯

治病主葯訣頭疼必須用川芎,不愈各加引經葯:太陽羌活少柴胡,陽明白芷還須著,太陰蒼朮少細辛,厥陰吳茱用無錯。巔頂之痛人不同,藁本須用去川芎。肢節之疼用羌活,去風去濕亦其功。小腹痛用青皮治。心(下)痞黃連枳實從。腹痛須用白芍藥,因寒加桂熱黃柏。腹中窄狹蒼朮宜。脹膨厚朴姜製法。腹中實熱何所施,大黃芒硝功有力。虛熱虛汗用黃芪。肌膚浮熱黃芩宜。脅下疼痛往來熱,日晡①潮熱柴胡宜。脾胃受濕身無力,怠惰嗜卧用白朮。下焦濕腫兼火邪,知母防(己)龍(膽草)並酒(黃)柏。上焦濕熱用黃芩。中焦濕熱黃連釋。渴用干葛天花粉。半夏燥脾斯時禁②。嗽用五味喘阿膠。枳實黃連治宿食。胸中煩熱梔子仁。水瀉芍藥(茯)苓白朮。調氣必當用木香,若然氣盛又非良。補氣必須用人蔘,肺經有熱不相應。痰涎為病須半夏,熱加黃芩風南星,胸中寒痰多痞塞,白朮陳皮兩件增。胃脘痛用草豆蔻,若然挾熱(黃)芩(黃)連湊。眼痛黃連當歸根。驚悸恍惚用茯神。小便黃時用黃柏,澀者澤瀉加之靈。氣刺痛時須枳殼。血痛當歸上下分。痢疾當歸白芍藥。瘧疾柴胡為之君。血痛桃仁與蘇木。氣滯青皮與枳殼。枳殼青皮若用多,反瀉元氣宜改作。凡用純寒純熱葯,必用甘草緩其力,寒熱相雜亦用之,調和其性無攻擊,惟有中滿不食甘,臨症還須究端的。 醫臨床床邊必記醫臨床床邊必記平時在工作中,總結出來的小經驗: 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無痰不作眩,無風不作眩,無虛不作眩。行氣則後重自除,理血則膿血自愈。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見肝之病,知當傳脾,當先實脾。 怪病多由痰作祟, 治痰無需只祛痰,貴在治氣以為要, 氣順則津液自行,絕其源泉痰即消。 止咳常用麻黃 縮尿益智桑蛸 疏肝莫忘麥芽 閉經還須歸芍 崩漏海蛸茜草 辨證前提記牢諸病主葯

《萬病回春》

中風卒倒不語,須用皂角、細辛,開關為主。

痰氣壅盛,須用南星、木香為主。

語言謇澀,須用石菖蒲、竹瀝為主。

口眼 斜,須用防風、羌活、竹瀝為主。

手足搐搦,須用防風、羌活為主。

左癱屬血虛,須用川芎、當歸為主。

右癱屬氣虛,須用參、術為主。

諸風,須用防風、羌活為主。

傷寒頭痛,須用羌活、川芎為主。

遍身疼痛,須用蒼朮、羌活為主。

發汗,須用麻黃、桂枝為主。

久汗不出,須用紫蘇、青皮為主,表熱,須用柴胡為主。

止汗,須用桂枝、芍藥為主。

里熱,須用黃連、黃芩為主。

大熱譫語,須用黃芩、黃連、黃柏、梔子為主。

發狂大便實,須用大黃、芒硝為主。

發渴,須用石膏、知母為主。

胸膈膨悶,須用桔梗,枳殼為主。

心下痞悶,須用枳實、黃連為主。

懊 ,須用梔子、豆豉為主。

虛煩,須用竹葉、石膏為主。

不眠,須用枳實、竹茹為主。

鼻干不得眠,須用葛根、芍藥為主。

發斑,須用玄參、升麻為主。

發黃,須用茵陳、桅子為主。

中寒陰症,須用附子、乾薑為主。

中暑,須用香薷、扁豆為主。

中濕,須用蒼朮、白朮為主。

瀉心火,須用黃連為主。

瀉肺火,須用黃芩為主。

瀉脾火,須用芍藥為主。

瀉胃火,須用石膏為主。

瀉肝火,須用柴胡為主。

瀉腎火,須用知母為主。

瀉膀胱火,須用黃柏為主。

瀉小腸火,須用木通為主。

瀉屈曲之火,須用桅子為主。

瀉無根火,須用玄參為主。

內傷元氣,須用黃 、人蔘、甘草為主。

脾胃虛弱,須用白朮、山藥為主。

消食積,須用麥芽、神曲為主。

消肉積,須用山楂、草果為主。

消酒積,須用黃連、干葛、烏梅為主。

消冷積,須用巴豆為主。

消熱積,須用大黃為主。

六郁,須用蒼朮、香附為主。

結痰,須用栝蔞、貝母、枳實為主。

濕痰,須用半夏、茯苓為主。

風痰,須用白附子、南星為主。

痰在四肢經絡,須用竹瀝、薑汁為主。

痰在兩脅,須用白芥子為主。

老痰,須用海石為主。

肺寒咳嗽,須用麻黃、杏仁為主。

肺熱咳嗽,須用黃芩、桑白皮為主。

咳嗽日久,須用款冬花、五味子為主。

氣喘,須用蘇子、桑白皮為主。

瘧疾,新者宜截,須用常山為主;瘧疾久者宜補,須用白豆蔻為主。

痢疾初起者宜下,須用大黃為主;痢屬熱積氣滯,須用黃連、枳殼為主,里急後重者,須用木香、檳榔為主;久痢白者屬氣虛,須用白朮、茯苓為主;久痢赤者屬血虛,須用當歸、川芎為主。泄瀉須用白朮、茯苓為主∶水瀉須用滑石為主,久瀉須用訶子、肉豆蔻為主,(或加柴胡、升麻,升提下陷之氣,其瀉自止,)霍亂,須用藿香、半夏為主,嘔吐,須用薑汁、半夏為主。

咳逆,須用柿蒂為主。

吞酸,須蒼朮、神曲為主。

嘈雜,須用姜炒黃連、炒桅子為主。

順氣須用烏葯、香附為主。

痞滿,須用枳實、黃連為主。

脹滿,須用大腹皮、濃朴為主。

水腫,須用豬芩、澤瀉為主。

寬中須用砂仁、枳殼為主。

積聚,須用三棱、莪術為主。

積在左是死血,須用桃仁散結為主;積在右是食積,須用香附、枳實為主;積在中是痰飲,須用半夏為主。

黃膽,須用茵陳為主。

補陽須用黃 、附子為主;補陰須用當歸、熟地為主;補氣須用黃 、人蔘為主,補血須用當歸、生地為主。破瘀血須用歸尾、桃仁為主。

提氣須用升麻、桔梗為主。

癆熱痰嗽聲嘶,須用竹瀝、童便為主。

暴吐血,須用大黃、桃仁為主。

久吐血,須用當歸、川芎為主。

衄血,須用枯黃芩、芍藥為主。

止血須用京墨、韭汁為主。

溺血,須用梔子、木通為主。

虛汗,須用黃、白朮為主。

眩暈,須用川芎、天麻為主。

麻者是氣虛,須用黃芪 、人蔘為主。

木者是濕痰死血,須用蒼朮、半夏、桃仁為主。

癲屬心,須用當歸為主。

狂屬肝,須用黃連為主。

癇症,須用南星、半夏為主。

健忘,須用遠志、石菖蒲為主。

怔忡驚悸,須用茯神、遠志為主。

虛煩,須用竹茹為主。

不寐,須用酸棗仁為主。頭左痛,須用芎。

歸為主;頭右痛,須用參、 為主;頭風痛,須用 本、白芷為主;諸頭痛,須用蔓荊子為主。

烏須黑髮,須用何首烏為主。

耳鳴,須用當歸、龍薈為主。

鼻中生瘡,須用黃芩為主。

鼻塞聲重,須用防風、荊芥為主。

鼻淵,須用辛夷仁為主。

口舌生瘡,須用黃連為主。

牙痛,須用石膏、升麻為主。

眼腫,須用大黃、荊芥為主。

眼中雲翳,須用白豆蔻為主。

翳瘴,須用蒺藜、木賊為主。

內瘴昏暗,須用熟地黃為主。

肺癰肺痿,須用薏苡仁為主。

咽喉腫痛,須用桔梗、甘草為主。

結核瘰 ,須用夏枯草為主。

心胃痛,須用炒桅子為主。

腹痛,須用芍藥、甘草為主。

腹冷痛,須用吳茱萸、良姜為主。

止諸痛,須用乳香、沒藥為主。

腰痛,須用杜仲,故紙為主。

脅痛,須用白芥子、青皮為主。

手臂痛,須用薄桂、羌活為主。

疝氣,須用小茴香、川楝子為主。

香港腳濕熱,須用蒼朮、黃柏為主。

下元虛弱,須用牛膝、木瓜為主。

痿 ,須用參、 為主。

肢節痛,須用羌活為主。

半身不遂,須用何首烏、川、草烏為主。

諸痛在上者屬風,須用羌活、桔梗、桂枝、威靈仙為主;在下者屬濕,須用牛膝、木通、防己、黃柏為主。

消渴,須用天花粉為主。

生津液須用人蔘、五味子、麥門冬為主。赤白痢,須用茯苓為主。

遺精,須用龍骨、牡蠣為主。

小便閉,須用木通、車前子為主。

大便閉,須用大黃、芒硝為主。

便血,須用槐花、地榆為主。

痔瘡,須用黃連、槐角為主。脫肛,須用升麻、柴胡為主。諸蟲,須用使君子、檳榔為主。

婦人諸病,須用香附為主。

婦人腹痛,須用吳茱萸、香附為主。

婦人經閉,須用桃仁、紅花為主。

婦人血崩,須用炒蒲黃為主。

婦人帶下,須用炒乾薑為主。

婦人安胎,須用條芩、白朮為主。

婦人產後虛熱,須用炒黑乾薑為主。

婦人產後惡露不行,須用益母草為主。

婦人難產,須用芎、歸為主。

婦人乳汁不通,須用穿山甲為主。

婦人吹乳,須用白芷、貝母為主。

小兒疳積,須用蘆薈、蓬術為主。

小兒驚風,須用硃砂為主。

諸毒初起,須用艾火灸之為主。

發背,須用槐花為主。

癰疽,須用金銀花為主。

敗膿不去,須用白芷為主。

惡瘡,須用貝母為主。疔瘡,須用白礬為主。

便毒,須用穿山甲、木鱉子為主。

魚口瘡,須用牛膝、穿山甲為主。

疳瘡,須用五倍子為主。

楊梅瘡,須用土茯苓為主。

瘡,須用輕粉、黃柏為主。

杖瘡跌傷,須用童便、好酒為主。

疥瘡,須用白礬、硫磺為主。

癜風,須用密陀僧為主。

諸瘡腫毒,須用連翹、牛蒡子為主。

破傷風,須用南星、防風為主。

湯燙火燒,須用白礬、大黃為主。

犬咬傷,須用杏仁、甘草為主。

癲狗咬傷,須用斑蝥為主。

蛇咬傷,須用白芷為主。

中諸毒,須用香油灌之為主。中砒毒,須用豆豉、蚯蚓為主。

諸骨哽喉,須用狗涎頻服為主。

中藥十大主帥

一、附子 二、乾薑 三、肉桂 四、麻黃 五、桂枝六、細辛 七、石膏 八、大黃 九、芒硝 十、黃連

此十味藥品,余暫以十大「主帥」名之,是形容其作用之大也。由於少數醫家,以為此等藥物,性能猛烈,而不多使用,即使偶然用之,而用量較輕,雖對一般輕淺之病亦多獲效,但對於嚴重病患及沉痾痼疾,則療效不顯。據餘數十年經驗,如能掌握其性能,與其它藥物配伍得當,且不違背辨證論治之精神,在臨床工作中,不但治一般常見疾病效若桴鼓,並且治大多數疑難重證及頑固沉痾,亦無不應手奏效。但如診斷不確,或配伍不當,則不但無效,反面使病情增劇,變證百出。惟是不良後果,只能責之於用之失當,決不能歸咎於藥性之猛烈,更不能將其化險為夷之巨大作用一筆抹殺也。蓋病之當服,烏、附、硝、黃,皆能起死回生;病不當服,參、芪、歸、地,亦可隨便誤人。故諺云:「人蔘殺人無過,附子大黃救人無功」。關鍵在於能否分清虛實寒熱,當用不當用而已。至若此等藥品組合之方劑,實不勝枚舉,簡言之,左有青龍,右有白虎,前有承氣與瀉心,後有四逆與真武。再推廣之,針對不同病情,靈活運用,加減化裁,即可以東擋西殺,南征北剿,而收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之效。昔賢所謂「用藥如用兵,葯不勝病,猶兵不勝敵」。旨哉斯言。能否勝敵,應視善不善用兵而定,此不易之理也。因此,我把這十味葯比喻為治病救人之十大「主帥」。茲將其作用分別簡介於下,聊供同學們參考。

一、附子  其母根名川烏,產於四川龍安縣高寒山區。由農民每年秋後採回,移種江油與樟明兩縣,再由人工培養而成。冬月種植入土,到次年二月苗高近尺,始施肥,稍長即打台並割去旁枝小根,使其氣坐根長,少生幾枚,而附子生長較為肥壯,成熟體大。因該兩縣是黑油砂土,比較肥沃,其他各縣土質則不適合,故附子為此兩縣特產,四川俗諺有「江油附子龍安種」之說,此為藥物中比較特殊之種植法也。在六月至七、八月之間,即可採收。其附子主根(川烏)新生二、三枚者,名曰附子,獨生一枚較長形者,名曰天雄,效力更大。新採收的附子,應先用鹽膽水(即滷水)浸泡,以防止霉爛,浸數日後取出,再用清水漂洗,將膽水漂凈,蒸去皮,切片制曬而成附子片(但亦有未去皮者)。其母根名四川烏頭,體質已粗老而輕鬆,其效用只能驅風逐寒,不似附子體重粉質多而能回陽救逆也。上古及後漢張仲景,系用生附子與火炮附子兩種,其量一枚至三枚,煎煮時,用水一斗,煮取三升,或五升,量已煮透,服之不麻口。後世因煎煮不得法,服後往往產生麻醉,始用種種製法而成熟附片,意在減少其麻醉之性。其實附子只在煮透,不在制透,故必煮到不麻口,服之方為安全。現在一般應用,除附片外,尚有一種生鹽附子,效力更大。其驅逐陰寒,回陽救逆,可用生附子。用之以溫暖水寒,補命門真火,回陽生津,則用熟附片。其作用小有差別,臨床時應分別使用。  《本經》云:「附子氣味辛溫有大毒,主治風寒咳逆邪氣,寒濕踒躄,拘攣膝痛,不能行步,破癥堅積聚,血瘕金瘡」。  張隱菴曰:「附子稟雄壯之質,具溫熱之性,故有大毒。《本經》下品之葯,大約有毒者居多。《素問》所謂毒藥攻邪也。夫其攻邪而正氣復,是攻之即所以補之」。  陳修園曰:「《素問》謂,以毒藥攻邪,是回生妙手,後人立補養等法,是模稜巧術,究竟攻其邪而正氣復,是攻之即所以補之也。附子味溫,火性迅發,無所不到,故為回陽救逆第一品葯。《本經》云:風寒咳逆邪氣,是寒邪之逆於上焦也。寒濕踒躄,拘攣膝痛,不能行步,是寒邪著於下焦筋骨也。癥堅積聚,血瘕,是寒氣凝結,血滯於中也。考《大觀本草》咳逆邪氣句下,有溫中金瘡四字,以中寒得暖而溫,血肉得暖而合也。大意上而心肺,下而肝腎,中而脾胃,以及血肉、筋、骨、營衛,因寒濕而病者,無有不宜。即陽氣不足,寒自內生,大汗,大瀉,大喘,中風卒倒等證,亦必仗此大氣大力之品,方可挽回,此《本經》言外之意也」。  吳綬云:「附子稟雄壯之質,有斬關奪將之氣,能引補氣葯通行十二經,以追復散失之元陽,能引補血藥入血分,以滋不足之真陰;引發散葯開腠理,以驅逐在表之風寒;引溫暖葯達下焦,以驅逐在里之寒濕」。  張隱菴《本草崇原》論附子云:「凡人火氣內衰,陽氣外馳,急用炮熟附子助火之原,使神機上行而不下殞,環行而不外脫,治之於微,奏功頗易,奈世醫不明醫理,不識病機,必至脈脫厥冷,神去魄存,方謂宜用附子。夫附子治病者也,何能活命。甚至終身行醫,而終身視附子為蛇蠍,每告人曰,附子不可服,服之必發狂而九竅流血,服之必發火而癰毒頓生,服之必內爛五臟,今年服之,明年毒發,嗟嗟!以若醫而遇附子之證,何以治之,肯後利輕名而自謝不及乎?肯自居庸淺,而薦賢以補救乎?必至今日葯之,明日葯之,神氣已變,然後復之,斯時雖有仙丹,莫之能救,賢者於此,或具熱衷,不忍立視其死,間投附子以救之,投之而效,功也,投之不效,亦非後人之過。前醫惟恐後醫奏功,祗幸其死,死後推過,謂其死,由飲附子而死。噫!若醫而有良心者乎?醫不通經旨,牛馬而襟裾,醫云乎哉?」按此段論說,痛快透徹,洞見癥結,執行此道者,應熟讀勿忘,深入鑽研,切勿效終身行醫,而終身視附子為蛇蠍,若醫而遇附子之證,何從治之?於臨證時,應分清虛實寒熱,當用則用,有是病用是葯,定能指下生春,活人無量,切勿以人命為兒戲也。  黃元御曰:「附子味辛苦,性大溫,入足太陰脾、足少陰腎經,暖水燥土,泄濕除寒,走中宮而溫脾,入下焦而暖腎,補垂絕之火種,續將斷之陽根,治手足厥冷,開臟腑陰滯,定腰腹之疼痛,舒踝膝之攣拘,通經脈之寒瘀,消疝瘕之冷結,降濁陰之上逆,能回噦噫,提清陽下陷,善止脹滿」。可見本品為溫燥脾濕,溫暖腎水之良劑也。  根據以上昔賢之論證,可知附子對保障人類健康之功用極為宏偉,其主要方劑之組合,僅就張仲景《傷寒論》中最常用者述之:  四逆湯:甘草二兩(炙),乾薑一兩五,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13678;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  按四逆湯為少陰正葯。太陽少陰合病,重發其汗,則汗出不止,而現亡陽,此證用之,以招納欲散之陽;太陽證亦有用之以溫經,與桂枝湯同用之以救里;太陰證用之以治寒濕;少陰證用之以救元陽;厥陰證用之以回厥逆。  此方以生附子、乾薑徹上徹下,開闢群陰,迎陽歸舍,交接十二經,為斬旂奪關之良將,而以甘草主之者,從容籌劃自有將將之能。  治太陰傷寒,脈沉腹脹,自利不渴者,以寒水侮土,肝脾俱陷,土被木賊,是以腹脹下利。附子溫補其腎水,乾薑、甘草溫補其脾土也。脾主四肢,脾土濕寒,不能溫養四肢,則手足厥冷,四肢溫暖為順,厥冷為逆,方用甘草為君,姜附所以溫中而回四肢厥逆,故以四逆名焉。  治少陰病膈上有寒飲乾嘔者,以其腎水上凌,火土俱敗,寒飲泛溢,胃逆作嘔,姜附草溫補水土,而驅寒飲也。治厥陰病,汗出,外熱里寒,厥冷下利,腹內拘急,四肢疼痛者,以寒水侮土,木郁賊脾,微陽不歸,表裡疏泄,姜附草溫補水土,以回陽氣也。  此方,將乾薑加倍為三兩,名通脈四逆湯,治少陰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者,以寒水侮土,木郁賊脾,是以下利,脾陽頹敗,四肢失溫,是以厥逆。經氣虛微,是以脈微欲絕。姜甘附子溫補里氣,而益四肢之陽也。  鄭欽安曰:「按四逆湯一方,乃回陽救逆之主方。世多畏懼,由其不知仲景立方之意也。夫此方既列於寒入少陰,病見爪甲青黑,腹痛下利,大汗淋漓,身體畏寒,脈微欲絕,四肢逆冷之候,全是一團陰氣為病,此際若不以四逆回陽救逆,一線之陽光,即有欲絕之勢。仲景於此,專主回陽以祛陰,是的確不易之法。細思此方,既能回陽救逆,則凡世之一切陽虛陰盛為病者,皆可服也,何必定要見以上病形,而始放膽用之,未免不知幾也。夫知幾者一見陽虛證,而即以此方在分兩輕重上斟酌預為防之,萬不可致釀成純陰無陽之候也。一旦養成純陰無陽之候,吾恐立方之意固善,而追之不及……不知用姜附之不早也。仲景雖未一一指陳,凡屬陽虛之人,亦當以此投之,未為不可。所可奇者,姜附草三味,即能起死回生,實有令人難盡信者,余亦始怪之,而終信之;信者何,信仲景之用姜附而有深義也。故古人云:熱不過附子,可知附子是一團烈火也。凡人一身,全賴一團真火,真火欲絕,故病見純陰。仲景深通造化之微,知附子之力,能補先天欲絕之火種,故用之以為君,又慮群陰阻塞,不能直入根蒂,故佐以乾薑之辛溫而散,以為前驅,盪盡陰邪,迎陽歸舍,火種復興,而性命立復,故曰回陽。陽氣既回,若無土以復之,光焰易熄,雖生不永,故繼以甘草之甘,以緩其正氣。緩者,即伏之之意也。真火伏藏,命根永固,又得重生也」。  觀鄭欽安先生此段按語,極為精闢,既指出一切陽虛陰盛之病皆可用此方,並說明當用而用之不早,則恐追之不及,其指導臨床之意義頗大,切勿草草讀過。至於以本方加減分兩或藥味而成之變方,在《傷寒論》中,總名之為四逆輩,茲抄錄如下:  四逆輩(包括四逆湯,通脈四逆湯在內,共十方)  四逆湯:(詳前)。  通脈四逆湯:生附子一枚,乾薑三兩,炙甘草二兩。  通脈四逆豬膽湯:即通脈四逆湯加豬膽一合。  四逆人蔘湯:生附子一枚,乾薑一兩五錢,炙甘草二兩,人蔘一兩。  茯苓四逆湯:即四逆人蔘湯加茯苓六兩。  吳萸四逆湯:生附子一枚,乾薑一兩五錢,炙甘草二兩,吳萸一兩。  乾薑附子湯:生附子一枚,乾薑一兩。  白通湯:生附子一枚,乾薑一兩,蔥白四莖。  白通加人尿豬膽湯:生附子一枚,乾薑一兩,蔥白四莖,人尿(即童便)五合,豬膽汁一合。  甘草乾薑湯:炮乾薑二兩,炙甘草四兩。  附方,潛陽封髓丹:附子二兩,西砂三錢,龜板四錢,黃柏二錢,甘草二錢(本方劑量為老舊稱)。  承氣,攻陽之方也;四逆,回陽之方也。以乾薑溫氣,則上焦之陰寒散而外陽回矣。以附子溫水,則下焦之陰寒散而內陽回矣。得甘草之和中,則姜附之力合,上下連成一氣,而旭日當空,表裡之陰霾自散。而誤用汗、吐、下等法,或未經誤治而病至陽亡,已現四肢厥逆者,即以此方主之,故名四逆湯也。加重乾薑名通脈四逆湯,治陰盛格陽無脈之重證。加參則兼救真陰。加參苓名茯苓四逆湯,並可以救陰制水而交心腎。去甘草則名乾薑附子湯,其熱力愈強。去附子名甘草乾薑湯,專回上中焦氣分之陽。去甘草加蔥白名白通湯,專交心腎之陽,以收水火既濟之效。至於白通加豬膽汁人尿湯,以膽汁味苦入心,人尿味咸入腎,若咸性寒之品能引陽入陰,而交通心腎之陰陽,故能陰陽並救也。通脈四逆加豬膽湯亦是此意,大補心腎之陰陽,有起死回生之功。加吳萸名吳萸四逆湯,其作用在於大溫肝腎之陰寒,而降濁陰之氣,治四逆陰盛格陽,陰實之方也。陰消則陽自旺,而病自愈。至於在四逆湯中加參、苓、蔥、膽、尿,是防上火熱之葯傷陰,且或升或降,陰陽並救者也。  自後漢以還,配有附子之方劑,實不可勝數,茲不過介紹其重要者而已。但是只要切實掌握此十方,且能圓通運用,即可治療百數十種比較疑難之病,其功用亦不小矣。

二、乾薑  味辛性溫,入足陽明胃、足太陰脾、足厥陰肝、手太陰肺經。能燥濕溫中健胃,行郁降濁陰之氣,補益火土,消納飲食,暖脾胃而溫手足,調陰陽而止嘔吐,降濁逆而平咳嗽,提脫陷而止滑瀉。《本經》:「氣味辛溫無毒,主治胸滿咳逆上氣,溫中,止血,止虛汗,逐風濕二痹證,腸澼下利日久,生者尤良」。能散風寒,和胃,止嘔,其在方劑配伍中有(一)真武湯加減:下利者去芍藥加乾薑。《傷寒論》乾薑附子湯:治太陽傷寒,下後復汗,晝日煩燥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喝,脈沉無表證,身無大熱者,以火土俱敗,寒水下旺,微陽拔根,不得安寧,故用乾薑溫中以回脾胃之陽,附子暖下以復肝腎之陽。(二)柴胡桂薑湯:柴胡半斤,黃芩三兩,甘草二兩,桂枝三兩,栝樓根四兩,乾薑二兩,牡蠣二兩(系漢代分兩)。治少陽傷寒,汗後復下,胸脅滿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心煩,往來寒熱(以汗下傷其中氣,土敗木郁,不能行水,故小便不利),膽胃上逆之證。如加常山四錢,草果三錢,榔片三錢,人弱者加附子二兩(今制十六兩為一斤之舊衡),治久瘧特效。(三)理中湯輩有七方。(四)四逆湯輩有九方。(五)瀉心湯七方。此僅就長沙方而言,至於其他文獻有乾薑者,難以枚舉。以上廿三方作用之大,皆得乾薑溫中燥濕,健胃,助消化,止咳化痰,抑制水濕泛濫,大溫肝臟郁滯,溫而不燥,化濕生津,逐痰止咳,中宮虛寒,嘔吐泄瀉,水氣腫脹等等。得此加入方劑中,療效甚高。生者溫胃止嘔,溫散風寒尤良,但凡胃腸燥熱,一切邪火陰虛等證禁忌。至於一切中焦虛寒之證,若畏乾薑燥熱辛辣,不敢使用,而以補中寒中之劑投之,不但無效,抑且輕者變重,重者易轉危亡,故乾薑為溫脾濕胃寒之妙品也。

三、肉桂  味甘辛,氣香,性溫,入足厥陰肝經,溫肝暖血,破瘀消癥瘕,逐腰腿濕寒,驅腹脅疼痛,強心臟,溫暖血分之寒濕。凡虛火上浮,有引火歸原之效,如牙痛、咽痛、心胃痛、霍亂嘔吐等證,服之頗效,加入姜附中,效力更大,有起死回生之功,陽虛腎寒,體素虛弱者,泡開水常服,能卻病延年,愈服愈潤,陰燥證服之,生津潤燥,妙不可言。  肝屬木而藏血,血秉木氣,其性溫暖,溫氣上升,陽和舒布,積而成熱,則化心火。木之溫者,陽之半升,火之熱者,陽之全浮也。溫氣充足,則陽旺而人康;溫氣衰弱,則陰盛而人病。陽復則生,陰盛則死,生之與死,美惡不同,陽之與陰,貴賤自殊,蠢飛蠕動,尚知死生之美惡,下士庸工,不解陰陽之貴賤,千古禍源,積於貴陰賤陽之家矣。欲求長生,必扶陽氣,扶陽之法,當於氣血之中,培其根本,陽根微弱,方胎水木之中,只有不足,萬無有餘也(黃元御語)。肝脾發舒,溫氣升達,而化陽神,陽神司令,陰邪無權,卻病延年之道,不外乎此。故常服肉桂即可以溫肝暖血,強心健胃。至於女子月經不調,經來腰腹疼痛,崩漏帶下,心腹疼痛,產後虛寒諸病證,以及種種虛寒不足之證,服之頗效。按肉桂是熱帶植物,出產于越南和我國廣西等地,以味辛辣而甘,有油者佳(上好者更妙,中等者亦佳,普通桂效力固差,亦可用之)。體弱有孕,胎氣不足,食少無神或胸胃時痛而加嘔吐者,桂附姜三味,服之不但不會傷胎,而且安胎之至,無上妙品也。凡溫病,暑病,陽明熱燥證,又當禁忌。  肉桂皮厚油多,性味亦厚,守而不走,專溫心肝脾血分之寒,去瘀生新。服時只宜泡水,不可入煎,多煎則氣體及油質揮發失效矣。因粗皮厚防有孔雀屎,應削去粗皮為妙。桂子降寒氣之力較肉桂性味為薄,亦可代肉桂用之,但不可代桂枝尖之作用。現在雲南紅何、元陽一帶發現一種膠汁桂,雖有辛辣等味,性亦溫,但泡水後,其汁膠粘,凝結成團,服後阻塞胃腸中,不易溶解,反使胸胃中填寒悶脹不舒,余亦屢試,不宜入葯也。  (一)夏季吃菌子中毒,嘔吐或泄瀉,用肉桂二、三、五錢,研細泡水,服之可解。  (二)無論真假霍亂,吐瀉交作,腹中絞痛,醫藥不及時,急宜以肉桂三、五錢研細泡水,服之頗效,有益無損,繼則延醫診治,此乃急救之法也。  (三)如遇天時反常之際,人體抵抗力薄弱,常有發寒痧等證,如醫藥一時不便,此肉桂一、二至三、五錢研細泡水服之立效。世風有謂發痧忌服肉桂,因不識之謬論也。  (四)如到山嵐煙瘴之地,常吃點肉桂末或泡水服之,可免瘴氣及霍亂吐瀉等病。  (五)如乘飛機車船,遇眩暈嘔吐時,吃肉桂末五分至一錢立效。步行途程較遠,口中含點肉桂,可以生津液,氣不喘促,亦能止行程之渴。  (六)如附子片未煮透服之被中毒麻醉不安者,即以好肉桂三、五錢泡水服之,輕者立解,重者漸愈(切忌用冷水洗胃,每多促亡,已屢見屢聞,注意慎之為幸)。  (七)如中風不語,醫藥不及時,用好肉桂三、四錢泡水喂之,立即有效,得吐痰涎更妙。暫時救急,有強心化痰之作用,繼則方葯治之。  (八)牙痛,咽痛,心胃痛,噁心嘔逆,舌苔白潤,不渴飲者,好肉桂二、三錢泡水服頗效。至於配有肉桂之方劑,如:  1.桂附湯:附片二兩,先煮熟透。肉桂三錢,研細泡水兌入。  本方以附子溫腎水之寒,肉桂溫肝木之郁,強心而暖血中之寒,服之能使水升火降,水火既濟而交心腎,蓋使肝木得溫升而生心血,肝藏魂,心藏神,肝鬱舒鬯,心腎相交,神魂安謐,用治心臟病引起之怔忡驚悸失眠等證頗效,弱人常服,有卻病延年之功。  2.坎離丹:附片二兩,肉桂五錢,蛤粉四錢,炙甘草三錢,桂元肉八錢,生薑八錢。本方治心病不安等證,效果極好。  3.大回陽飲:附片二兩,乾薑一兩,肉桂四錢,炙甘草三錢。  本方能回陽救逆,強心固腎,溫中舒肝,並治一切陽虛陰盛危急大證,有起死回生之功。至若平素陽虛人弱無神者,常服數劑,易復健康,有枯木逢春,卻病延年之效。  4.桂附理中湯:人蔘三錢至一、二兩(可以党參代之),乾薑一、二兩,白朮五錢至一兩,甘草三、五錢,附片二至四兩,肉桂三、五錢。  本方大補先天心腎與後天脾腎之陽,用治久瀉久痢,消化不良等腸胃病,效力頗高。  5.陽八味地黃丸:熟地一兩,茯苓五錢,棗皮三錢,淮山藥五錢,粉丹三錢,澤瀉三錢,附片二兩,肉桂四錢。本方能治腎臟陰陽兩虛之證,但有風寒者忌服,陰盛陽衰之證慎服,如多服之,有腫脹及虛脫之虞。  肉桂對於一切寒濕虛寒證,益處太多,不再贅述。茲僅舉以上五方及重要之效能,以供參考。(分兩用舊衡)。

四、麻黃  味苦辛,氣溫無毒,其苗葉叢生,形似毛管,體質輕揚,入手太陰肺及足太陽膀胱經,入肺家而行氣分,開毛孔而達皮部,善泄衛郁,專發寒邪,治傷寒之頭痛,除風濕之身痛,療寒濕之腳腫,風水可驅,溢飲能散,消咳逆肺脹,解驚悸心忡,其方劑有:  1.麻黃湯:麻黃三兩,桂枝二兩,甘草一兩,杏仁七十枚。  治太陽傷寒,頭痛惡寒,無汗而喘,項背痠強,系寒傷膚表,閉其皮毛,衛氣斂閉,是以無汗,肺氣壅遏,是以發喘,寒邪鬱閉,里束衛氣不得外達,是以惡寒。甘草保其中氣而生津液,桂枝溫肝,助其疏泄,強心而通血脈,助太陽而化膀胱之氣,足以衛外固表。麻黃通腠理,開玄府,而泄衛閉。杏仁利其肺氣,降逆而止喘。方劑化合,專發寒傷太陽膚表之汗,一劑汗出,效如桴鼓。又麻黃湯,是辛溫解表治寒傷太陽膚表,惡寒無汗頭項強痛,脈浮緊之表實證(太陽證,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曰傷寒。此為狹義傷寒,麻黃湯證),服此湯一盞,多則二盞,蓋卧,得汗而解,不能盡劑,更勿令其大汗淋漓而損津液也。正治之方,決勿夾雜其他藥品,如果加入寒涼之劑,則引邪深入;加入補劑,猶閉門逐寇,必至傳經變證,漸轉危篤費治。  2.麻杏石甘湯:麻黃四兩,杏仁五十枚,石膏半斤,甘草二兩(炙)。  治溫病或暑病初起,發熱而渴,不惡寒或微惡寒,頭痛項背強。此系太陽有表邪,陽明有里熱,用此辛涼解表之劑,一劑汗出立效。  3.大青龍湯:麻黃六兩,桂枝二兩,甘草二兩,杏仁四十枚,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石膏二兩(如雞子大)。 治太陽中風,脈緊身痛,發熱惡寒,煩躁,無汗,渴喜冷飲,此風寒閉束,斂閉衛氣,寒風不能外泄,是以無汗,遏閉營血,內熱郁隆,是以煩躁而加渴飲,病雖中風,而證同傷寒,桂枝湯不能發矣。甘棗補其中氣,桂枝發其營郁,麻黃開其衛閉,杏姜利肺壅而降逆氣,石膏清肺熱而退煩躁,並止渴飲。服一劑汗出即愈。  4.小青龍湯:麻黃三兩,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甘草二兩,五味半升,半夏三兩,乾薑二兩,細辛三兩。 治太陽傷寒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以水飲中阻,肺胃不降,濁氣沖逆,故治嘔咳,此方已屢試屢效。  5.葛根湯:即桂葛湯加麻黃。 治太陽病項背几几,惡風無汗之經腧病,及太陽剛痙病。  6.麻黃附子細辛湯:麻黃二兩,附子一枚,細辛二兩。 治傷寒少陰病,始得之,身反發熱脈沉者。脈沉而反發熱,是里寒已作而表寒未退。少陰心腎兩虛,寒邪在太陽,因腎氣內虛,抵抗力弱,寒邪陷入少陰,而成太陽、少陰兩感合病證。此方以麻黃開腠理散在表之寒,附子溫里寒而暖腎水,再得細辛溫散少陰經絡之寒邪,使之由陰出陽,達於太陽,借麻黃之功達膚表得汗而解,為溫經解表輔正除邪之良劑。  7.麻黃附子甘草湯:麻黃二兩,附子一枚,甘草二兩。 治少陰病,得之二三日,無里證者,是寒邪在太陽之表,未入於少陰之里,脈見沉細,是腎陽內虛而里證未作。故不用細辛散里寒,只宜用麻黃以解表寒,附子重溫其里,甘草培其中氣,使表寒得汗而解,里不傷腎陽,亦助陽解表輔正除邪之意也。期間配伍及份量不同,和麻黃生用、炙用而作用不同,苗葉與根則藥性又有懸殊。  此外還有麻黃湯去桂枝加薏苡仁,名麻杏苡甘湯,治風濕病;麻黃湯加白朮,名麻黃加術湯,治表中寒濕之證;麻黃湯去桂枝,名杏子湯,治水腫在皮發汗之方,再去杏仁,名麻黃甘草湯,亦為治水腫發汗之方。  傷寒太陽表實證,服麻杏石甘湯,反引邪入三陰,則發熱不退,變證莫測;溫病服麻黃湯,則汗後傷陰,現壯熱譫語;少陰證服麻黃湯,有汗漏不止,甚或大汗亡陽之虞。若服麻杏石甘湯,有真陽暴脫之險。《素問·熱論篇》有太陽少陰兩感於寒者,必不免於死之論,據余粗淺經驗,在辨證論治上,如能熟記六經,分經辨證,方葯對證,可期一汗而愈。因此太陽、少陰兩感於寒者,必可免於死亡矣。

五、桂枝  味甘辛,氣香性溫,入足厥陰行血分,走經絡而達營郁,善解風邪,最調木氣,升清陽脫陷,降濁陰沖逆,舒經脈之攣急,利關節壅阻,入肝膽而散遏抑,極止痛楚,通經絡而開痹澀,甚去濕寒,能止奔豚,更安驚悸,並能化膀胱之氣而利小便,四散通經絡,走而不守。  桂枝一味,仲景用之最廣,作用甚大,是領導辛甘化陽之上品良劑。《傷寒》、《金匱》方中用桂枝者,約為七十六方之多,其中以桂枝湯加減變化出廿八方,桂枝甘草湯加味配伍出十一方。(時方尚不在其內)  桂枝湯(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為《傷寒》首出方劑,治中風自汗脈浮緩,惡風頭項強痛之證,是合桂枝甘草辛甘化陽,芍藥桂枝湯苦甘化陰二方而成。觀之桂枝與芍藥,一扶陽,一救陰,兩相對偶,凡陰陽升降表裡氣血諸方,莫不惟桂芍之力左右也。故能治陽浮之發熱,陰弱之汗出,陰陽俱虛,營衛並病,再加入太陽經之主葯生薑和大棗完成一家。本方之主證,凡二十三條,加減化裁,凡廿八種,變化無窮,治證最廣,為傷寒之主方。如:桂枝甘草湯(桂枝四兩,甘草二兩)為辛甘化陽之方也。化陽即生熱,生熱即陽旺,氣火上升皆謂之陽,化陽莫不以此方為主。太陽傷寒發汗過多,叉手自冒其心,心下悸動,欲得手按者,以汗後傷陽而為之治也。加麻黃杏仁,名麻黃湯,治傷寒無汗表實證,為引葯出表發汗之方。  類方以化陽為主,扶陽,溫氣,逐水,皆借桂枝之力,化陽之功,故能上升出表也。  桂枝湯加葛根以清肌熱,恐項背強几几以化燥。桂枝加附子以固腎陽,恐汗多亡陽。桂枝湯去芍藥,以去通下竅之力,使內陷胸滿之表邪,得桂枝以通上竅之力,仍從表解。桂枝湯去芍藥加附子,以溫表虛之惡寒水冷。桂枝湯去桂加苓術以去上升之力,合真武以制水,為表裡並治之方。加入葛根麻黃,名葛根湯,以治表實中風清熱發汗,更加半夏,可降上逆之嘔。  桂枝應用甚廣,是溫肝,強心,通經絡,散寒,解肌表之上品良劑。但有些醫家或病家常畏懼不用,認為「過熱」、「過表」、「過燥」,即使用時僅二三錢而已。尚有用桂枝要去皮,每用桂枝木者。蓋仲景用桂枝主要是嫩尖枝,性味較厚,於方劑配伍,效力乃顯,凡粗枝有皮骨者去之,而非去桂枝之外皮也。去皮用木,已無辛甘溫暖之性味,有何力量再化太陽之氣哉!以余粗淺經驗,凡風、寒、濕三邪阻遏,人身關節經絡不通,周身氣機不鬯,血絡運行受障礙,溫經散寒,條達肝鬱不舒等等,用之其效宏偉。桂枝不是發表葯,更不是發汗藥,而是強心化陽生熱之葯,醫者能明其功效,則經方之義,思過半矣。但是,溫病與暑病及一切熱盛之證,須當忌服,否則桂枝下咽有陽盛則斃之戒。

六、細辛  《本經》:「氣味辛溫無毒,主咳逆上氣,頭痛腦動,百節拘攣,風濕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竅,輕身長年」。張陷菴曰:「細辛氣味辛溫,一莖直上,其色赤黑,稟少陰泉下之水陰而上交於太陽之葯也。少陰為水臟,太陽為水腑,水氣相通於皮毛,內合於肺,若循行失職,則病咳逆上氣,而細辛能治之。太陽之氣主皮毛,少陰之氣主骨髓,少陰之氣不合於太陽,則風濕相侵,痹於筋骨,則為百節拘攣,痹於腠理,則為死肌,而細辛皆能治之。其所以能治之者,以氣勝之也。久服明目利九竅者,水精之氣,濡於空竅也,九竅利,則輕身而延年矣」。  又曰:」宋朝元祐陳承謂:細辛單用不可過一錢,多則氣閉不通而死。近醫多以此語忌用,而不知辛香之葯,豈能閉氣,上品無毒之葯,何不可多用。方書之言,類此者不少,學者不善詳察而遵信之,歧黃之門,終身不能入矣「。 按細辛味辛溫,入手太陰肺、足少陰腎經,斂降沖逆而止咳,驅寒濕而盪濁,最清氣道,兼通水源,凡風寒入肺,濕痰、水飲上逆於肺,使肺氣不利,清肅不降,咳嗽痰多而清稀,無論男婦老幼,凡散風寒,化痰止咳,方劑中加入一、二、三、五錢,奏效迅速,真良劑也。如風寒濕三邪,阻塞關節經絡不通而疼痛,得細辛一、三、五錢,加入方劑中,效果更好,服之決不令產生髮汗閉氣等副作用。除燥咳、火咳二症而外(即乾咳無痰或咳痰稠粘,咽干口燥,喜飲清涼等),用細辛開提肺氣,乾薑溫肺化痰,五味收斂肺腎之逆氣,三味化合,一開一合,治療一切肺寒咳嗽,其效甚佳。如小青龍湯治太陽傷寒,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喘促者,方中用細辛、乾薑、五味,溫肺降逆以止咳嗽。喘咳寒重人無神者,加附子;心中煩,渴飲水者,加石膏,一寒一溫,均有特效。又如四逆二陳麻辛湯,治療一切新老咳嗽,哮喘咳嗽,咳痰清稀,白痰涎沫多者,其效頗宏,皆得細辛之力不小也。  總之,細辛這味葯,溫散三陰經之風寒濕三邪,通關節利九竅,配合姜附中,納陽歸腎,溫暖子宮,止咳化痰,開提肺氣並治慢性偏頭風疼,鼻寒不通(鼻膜炎久治不愈)等等。用途太多,不可勝數,其份量由一錢至二、三錢或至一兩,都不至出大汗,如能在辨證論治當中掌握八綱八法,用之得當,誠良劑也。

七、石膏  味辛氣寒,入手太陰肺及足陽明胃經,能清金而止燥渴,瀉熱而除煩躁,辛涼解肌,涼肺生水,清熱滅火而救焚。如邪火重,亢陽灼陰而傷腎水,肺為水之上源,金生水,肺胃燥極,水源涸竭,得石膏之寒涼色白而入肺胃,使肺胃之燥熱清涼而降斂。秋金降斂而生水,猶熱極生陰,沛然下雨,何燥熱之有乎?石膏配伍之主要方劑,如:  《傷寒》白虎湯:石膏一斤,知母六兩,甘草二兩,粳米六兩。  治傷寒陽明經證及溫暑等熱證,如脈洪大,壯熱煩渴飲冷,舌白而生芒剌,邪熱蒸蒸,但頭汗出者,服之汗出熱退,渴止津生,脈靜身涼。  此外,麻杏石甘湯,大青龍湯,以麻黃髮汗解表寒,至清里熱,則石膏之力,其肺胃之燥熱得清,故汗後病退,而不傷陰也。人蔘白虎湯,治暑熱證;竹葉石膏湯,治熱甚灼陰之痙攣證,亦以石膏之清肺救燥而奏效。凡瘟疫流行,多傳陽明為熱燥證,而石膏為主要之品。邪熱亢甚,有亡陰之虞,得石膏加入方劑之中,有起死回生之效,真上品之良劑也。但只宜於邪熱陽燥證,若虛熱陰燥證服之,猶如雪上加霜,不但無效,抑且病變增劇而有生命之虞也。  石膏辛涼之性,最清心肺之熱而除煩燥,瀉鬱熱而止燥渴,惟甚寒脾胃,中脘陽虛者禁服。其主治之作用,可療熱狂,治火嗽,止煩喘,清燥渴,收熱汗,清熱痰,並能止邪熱內逼之鼻衄,除邪熱牙痛,調胃熱口瘡,理喉咽作痛,清邪熱乳癰,解火灼,療金瘡。

八、大黃  色黃根粗,有粘液,味苦,性寒,入足陽明胃、足太陽脾經、足厥陰肝經,瀉熱行瘀,決壅開塞,下陽明之燥結,除太陰之濕蒸,通經脈而破癥瘕,消癰毒而排濃血。《本經》:「氣味苦寒無毒,主下瘀血,血閉寒熱,破癥瘕積聚,留飲宿食,蕩滌胃腸,推陳致新,通利水谷,調中化食,安和五臟」。  張隱菴曰:「大黃味苦氣寒,色黃臭香,乃肅清中土之劑也。其性走而不守。」最滑潤腸胃而通便結。其方劑如:  1.《傷寒》大承氣湯:大黃四兩,芒硝一兩,枳實五枚,厚朴半斤。  治陽明腑證,胃腸燥結便難,陽明三急下與少陰三急下等證,並治下痢紅白腹痛里急後重。  2.小承氣湯:大黃四兩,厚朴二兩,枳實三枚。  治陽明腑熱方作,大黃瀉其燥熱,枳朴開其郁滯,微和胃氣而下小結也。  3.調胃承氣湯:大黃四兩,芒硝半斤,炙甘草二兩。只下胃熱而無燥結,故不用枳朴之推盪。  4.大陷胸湯:大黃六兩,芒硝一斤,甘遂一錢匕。 治太陽中風,下早而為結胸,因表陽亦陷,陰陽拒隔,結於胸中,寒熱逼蒸,化生水氣,硬滿疼痛,煩燥懊憹。硝黃瀉其鬱熱,甘遂排其水飲也。  《傷寒》有三陽下法,本太陽經證誤發大汗利小便,傷其津液,病情轉屬陽明,灼傷脾陰,而成太陽陽明脾約證,以麻仁丸潤下之。  5.麻仁丸:火麻仁二升,大黃一斤,厚朴一斤,枳實半斤(炒),芍藥半斤,杏仁一斤(去皮尖,研作脂)。 本陽明經證,誤發汗利小便,傷其津液,病邪轉入陽明腑而成為正陽陽明腑證,宜大承氣湯下之。(方在上)  本少陽經證,誤發汗利小便,傷其津液,病邪轉屬陽明而成為少陽陽明腑證,以大柴胡湯主之。  6.大柴胡湯:柴胡半斤,黃芩三兩,芍藥三兩,半夏半斤,大黃二兩,枳實四兩,生薑五兩,大棗十二枚。 陽明證有三下法:大承氣湯結熱皆下,其性猛烈;小承氣湯微和胃而下小結,其性較輕;調胃承氣湯只下胃腸之熱,而無結糞,其性和緩。  陽明有三急下證,少陰亦有三急下證,厥陰證尚有熱深厥深之應下證,均以大承氣湯急下。因陽明燥急邪熱之證,亢陽灼陰,腎水涸竭,急下以救真陰,緩則亡陰而逝。 按陽明證,當下不下為失下,不當下而下之為誤下,失下誤下,均能變證危篤。陽明之陽亢而傷陰者,陽未盛而下早,則亡其陽,陽已亢而下遲,則亡其陰,故有緩攻之法,又有急下之條。  少陰急下三證:土勝之極,則成下證。少陰證若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是土燥而水虧,失期不下,水涸則死,當急下之,宜大承氣湯。若自利清水,其色純清,心下疼痛,口中乾燥者,是土燥水虧,傷及肝陰,當急下之,宜大承氣湯。六七日腹脹不大便者,是土燥水虧,傷其脾陰,當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少陰病,水旺火熄,土敗人亡,故少陰(寒水)宜負,而陽明(燥土)宜勝,但少陰不可太負,陽明不可太勝,太勝則燥土克水,津液消亡,亦成死證,故當急下,此即陽明之急下三證也。以陽明而傷少陰,故病在陽明,亦在少陰,兩經並載,實非少陰之本病也。  太陰陽明合病,濕從燥化,濕熱內逼,下痢紅白,腹痛里急後重者,宜大承氣湯下之。痢疾當大下,下之則暢通而痢止,通因通用,痛則不通,通則不痛之義也。還有枳芍順氣湯,痢疾初起之痢紅白,腹痛里急後重,甚則噤口不食,服之下通立效,亦是大黃之功也。  枳芍順氣湯:大黃三至五錢,枳實三至四錢,厚朴三至四錢,黃芩三錢,杭芍八錢,榔片三錢,廣木香一至二錢,甘草二錢(舊衡)。  可加入車前仁二、三錢尤良;痢疾較重者,加芒硝三錢,更易鬯通,最為速效;紅痢多者,加黃連一、二錢。若畏懼不敢用上方等涼下,緩則變劇而有生命之虞也。大黃之功,專下燥結之證,屬邪熱燥結,咸宜加入方劑中,奏效迅速。至於陰燥便結者,又當溫下之。如《金匱》大黃附子湯或溫脾湯,大黃通其結,姜附溫其寒,大黃走而不守,使下通後毫不傷中損正也。  大黃附子湯:大黃三兩,附子三枚炮用,細辛二兩(這是金匱原方份量)。  溫脾湯:又名雙龍湯,即四逆湯加芒硝大黃,附片二至三兩,乾薑一兩,甘草三錢,大黃三錢,芒硝三錢(舊衡)。若大便燥結不通,其人體素虛寒,並無邪熱渴飲等證足征,始可用此溫下之方,如口燥渴喜冷飲有邪熱者,忌用此法為幸。大黃之用途頗多,不能盡述,凡屬陰盛陽衰,腸胃虛寒等證,須當慎用。

九、芒硝  又名玄明粉(芒硝用蘿蔔升過,名玄明粉,比芒硝潔白),味咸苦,性寒。咸能軟堅,潤下作咸,故加入承氣湯中,能軟堅硬結糞,潤滑大便之燥結。凡邪熱壯火食氣,亢陽灼陰之證,最能生津補水,大黃苦寒瀉火,滋陰潤燥,二味同用,有滋陰補水之功,起死回生之效。凡慢性病及一切虛寒、寒濕病,決不可加入,慎用為幸。  又性味咸苦大寒,下清血分,瀉火救焚,軟堅破積,利水道而通淋漓,利穀道而開結閉,熱結瘀蒸,非此不退,宿疾老血,非此不消,寒瀉之力,諸葯不及。方劑配伍,靈活掌握運用,經方時方,方書記載周詳。因時間關係,不能盡述,只略介紹其主要作用,聊供參考。

十、黃連  味極苦,性大寒,專入手少陰心經,清心退熱,瀉火除煩,涼心寒腎,苦燥瀉火,但不似大黃之能生津潤燥,潤滑大便也。黃連的主要方劑:  1.《傷寒》黃連湯:黃連三兩,桂枝三兩,甘草三兩,生薑三兩,人蔘三兩,半夏半升,大棗十二枚。  本方治太陰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寒氣上逆,腹中痛欲嘔吐者,以中氣虛寒,君火不降,胸中有熱,而至腹痛、心煩、嘔吐等證。姜夏等溫中止嘔,黃連清心君之火而瀉熱煩也。  2.黃連阿膠雞子黃湯:黃連四兩,黃芩一兩,杭芍藥二兩,阿膠三兩,雞子黃二枚。  用水五升,煎取二升,去渣,阿膠烊化(以水蒸化),雞子黃攪入,溫分三服。治少陰病之熱化證,心煩不得卧,脈沉而細數。君火上亢,則心煩而不得卧。緣坎水根於離陰,燥土克水,消耗心液,神宇不清,是以生煩。黃連清心君之火而除煩,芩芍清少陰相火而瀉熱,阿膠、雞子黃補脾精而滋燥土,雞子黃補離中之氣,阿膠補坎中之精而交心腎之陰。溫證熱甚灼陰,身熱不退,虛煩不得卧,服之則安靜煩止,脈靜身涼,效如桴鼓。還有五瀉心湯,葛根黃連黃芩湯,白頭翁湯,烏梅丸方,時方之黃連解毒湯,犀角黃連湯,三黃石膏湯等等方劑中,都以黃連為主要作用而清心君之火也。  乾薑芩連人蔘湯:乾薑,黃連,黃芩,人蔘各三兩。  本方治厥陰證,吐下後,食入即吐。厥陰病,本自寒下,醫復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以中氣虛寒脾陷為利,相火升火而生上熱,芩連清瀉君相之火以除煩熱,參姜溫補脾胃之氣以止吐利也。  白頭翁湯:黃連,黃柏,秦皮,白頭翁各三兩。  本方治厥陰下痢後重,渴飲水者。  烏梅丸方:治厥陰陰證,蚘厥吐蚘,心中疼熱,皆用黃連以清心君之火,順接陰陽而止心中疼熱。  用黃連的方劑尚多,方書中記載可查,不再多述。

仲景用黃連清上諸方,多與溫中暖下之葯並用,此一定之法也。凡瀉火清心之葯必用黃連,但中病即止,不可過劑,過則中下寒生,上熱愈甚,庸工不解,以為久服黃連,反從火化,真可笑也。在邪熱重,心火旺時,服之固效;若陰寒盛,虛火浮,君火不降,上熱下寒者慎用。真陽素虛體弱無神者禁用。否則,服之則虛火愈浮,而至龍雷上奔,陽飛離根而死矣。吳佩衡 時年七十三一九五九年六月 於雲南中醫學院

中醫諸病主葯 同仁醫學

中風卒倒不語,須用皂角、細辛,開關為主。

痰氣壅盛,須用南星、木香為主。

語言謇澀,須用石菖蒲、竹瀝為主。

口眼斜,須用防風、羌活、竹瀝為主。

手足搐搦,須用防風、羌活為主。左癱屬血虛,須用川芎、當歸為主。

右癱屬氣虛,須用參、術為主。諸風,須用防風、羌活為主。

傷寒頭痛,須用羌活、川芎為主。

遍身疼痛,須用蒼朮、羌活為主。發汗,須用麻黃、桂枝為主。

久汗不出,須用紫蘇、青皮為主,表熱,須用柴胡為主。

止汗,須用桂枝、芍藥為主。里熱,須用黃連、黃芩為主。

大熱譫語,須用黃芩、黃連、黃柏、梔子為主。

發狂大便實,須用大黃、芒硝為主。

發渴,須用石膏、知母為主。胸膈膨悶,須用桔梗,枳殼為主。

心下痞悶,須用枳實、黃連為主。懊,須用梔子、豆豉為主。

虛煩,須用竹葉、石膏為主。不眠,須用枳實、竹茹為主。

鼻干不得眠,須用葛根、芍藥為主。發斑,須用玄參、升麻為主。

發黃,須用茵陳、桅子為主。中寒陰症,須用附子、乾薑為主。

中暑,須用香薷、扁豆為主。中濕,須用蒼朮、白朮為主。

瀉心火,須用黃連為主。瀉肺火,須用黃芩為主。瀉脾火,須用芍藥為主。

瀉胃火,須用石膏為主。瀉肝火,須用柴胡為主。瀉腎火,須用知母為主。

瀉膀胱火,須用黃柏為主。瀉小腸火,須用木通為主。瀉屈曲之火,須用梔子為主。

瀉無根火,須用玄參為主。內傷元氣,須用黃、人蔘、甘草為主。

脾胃虛弱,須用白朮、山藥為主。消食積,須用麥芽、神曲為主。

消肉積,須用山楂、草果為主。消酒積,須用黃連、干葛、烏梅為主。

消冷積,須用巴豆為主。消熱積,須用大黃為主。六郁,須用蒼朮、香附為主。

結痰,須用栝蔞、貝母、枳實為主。濕痰,須用半夏、茯苓為主。

風痰,須用白附子、南星為主。痰在四肢經絡,須用竹瀝、薑汁為主。

痰在兩脅,須用白芥子為主。老痰,須用海石為主。肺寒咳嗽,須用麻黃、杏仁為主。

肺熱咳嗽,須用黃芩、桑白皮為主。咳嗽日久,須用款冬花、五味子為主。

氣喘,須用蘇子、桑白皮為主。

瘧疾,新者宜截,須用常山為主;瘧疾久者宜補,須用白豆蔻為主。

痢疾初起者宜下,須用大黃為主;痢屬熱積氣滯,須用黃連、枳殼為主,

里急後重者,須用木香、檳榔為主;久痢白者屬氣虛,須用白朮、茯苓為主;

久痢赤者屬血虛,須用當歸、川芎為主。

泄瀉須用白朮、茯苓為主∶

水瀉須用滑石為主,

久瀉須用訶子、肉豆蔻為主,(或加柴胡、升麻,升提下陷之氣,其瀉自止,)

霍亂,須用藿香、半夏為主,嘔吐,須用薑汁、半夏為主。

咳逆,須用柿蒂為主。

吞酸,須蒼朮、神曲為主。

嘈雜,須用姜炒黃連、炒桅子為主。

順氣須用烏葯、香附為主。

痞滿,須用枳實、黃連為主。

脹滿,須用大腹皮、濃朴為主。

水腫,須用豬芩、澤瀉為主。

寬中須用砂仁、枳殼為主。

積聚,須用三棱、莪術為主。

積在左是死血,須用桃仁散結為主;

積在右是食積,須用香附、枳實為主;

積在中是痰飲,須用半夏為主。黃膽,須用茵陳為主。

補陽須用黃、附子為主;

補陰須用當歸、熟地為主;

補氣須用黃、人蔘為主,補血須用當歸、生地為主。

破瘀血須用歸尾、桃仁為主。

提氣須用升麻、桔梗為主。癆熱痰嗽聲嘶,須用竹瀝、童便為主。

暴吐血,須用大黃、桃仁為主。久吐血,須用當歸、川芎為主。

衄血,須用枯黃芩、芍藥為主。止血須用京墨、韭汁為主。

溺血,須用梔子、木通為主。虛汗,須用黃、白朮為主。

眩暈,須用川芎、天麻為主。

麻者是氣虛,須用黃、人蔘為主。

木者是濕痰死血,須用蒼朮、半夏、桃仁為主。

癲屬心,須用當歸為主。狂屬肝,須用黃連為主。

癇症,須用南星、半夏為主。健忘,須用遠志、石菖蒲為主。

怔忡驚悸,須用茯神、遠志為主。虛煩,須用竹茹為主。

不寐,須用酸棗仁為主。頭左痛,須用芎、歸為主;

頭右痛,須用參、為主;頭風痛,須用 本、白芷為主;

諸頭痛,須用蔓荊子為主。

烏須黑髮,須用何首烏為主。

耳鳴,須用當歸、龍薈為主。

鼻中生瘡,須用黃芩為主。

鼻塞聲重,須用防風、荊芥為主。

鼻淵,須用辛夷仁為主。

口舌生瘡,須用黃連為主。

牙痛,須用石膏、升麻為主。

眼腫,須用大黃、荊芥為主。

眼中雲翳,須用白豆蔻為主。

翳瘴,須用蒺藜、木賊為主。

內瘴昏暗,須用熟地黃為主。

肺癰肺痿,須用薏苡仁為主。

咽喉腫痛,須用桔梗、甘草為主。

結核瘰,須用夏枯草為主。

心胃痛,須用炒桅子為主。

腹痛,須用芍藥、甘草為主。

腹冷痛,須用吳茱萸、良姜為主。

止諸痛,須用乳香、沒藥為主。

腰痛,須用杜仲,故紙為主。

脅痛,須用白芥子、青皮為主。

手臂痛,須用薄桂、羌活為主。

疝氣,須用小茴香、川楝子為主。

香港腳濕熱,須用蒼朮、黃柏為主。

下元虛弱,須用牛膝、木瓜為主。

痿,須用參、為主。

肢節痛,須用羌活為主。

半身不遂,須用何首烏、川、草烏為主。

諸痛在上者屬風,須用羌活、桔梗、桂枝、威靈仙為主;

在下者屬濕,須用牛膝、木通、防己、黃柏為主。

消渴,須用天花粉為主。

生津液須用人蔘、五味子、麥門冬為主。

赤白痢,須用茯苓為主。

遺精,須用龍骨、牡蠣為主。

小便閉,須用木通、車前子為主。

大便閉,須用大黃、芒硝為主。

便血,須用槐花、地榆為主。

痔瘡,須用黃連、槐角為主。

脫肛,須用升麻、柴胡為主。

諸蟲,須用使君子、檳榔為主。

婦人諸病,須用香附為主。

婦人腹痛,須用吳茱萸、香附為主。

婦人經閉,須用桃仁、紅花為主。

婦人血崩,須用炒蒲黃為主。

婦人帶下,須用炒乾薑為主。

婦人安胎,須用條芩、白朮為主。

婦人產後虛熱,須用炒黑乾薑為主。

婦人產後惡露不行,須用益母草為主。

婦人難產,須用芎、歸為主。

婦人乳汁不通,須用穿山甲為主。

婦人吹乳,須用白芷、貝母為主。

小兒疳積,須用蘆薈、蓬術為主。

小兒驚風,須用硃砂為主。

諸毒初起,須用艾火灸之為主。

發背,須用槐花為主。

癰疽,須用金銀花為主。

敗膿不去,須用白芷為主。

惡瘡,須用貝母為主。

疔瘡,須用白礬為主。

便毒,須用穿山甲、木鱉子為主。

魚口瘡,須用牛膝、穿山甲為主。

疳瘡,須用五倍子為主。

楊梅瘡,須用土茯苓為主。

濕瘡,須用輕粉、黃柏為主。

杖瘡跌傷,須用童便、好酒為主。

疥瘡,須用白礬、硫磺為主。

癜風,須用密陀僧為主。

諸瘡腫毒,須用連翹、牛蒡子為主。

破傷風,須用南星、防風為主。

湯燙火燒,須用白礬、大黃為主。

犬咬傷,須用杏仁、甘草為主。

癲狗咬傷,須用斑蝥為主。

蛇咬傷,須用白芷為主。

中諸毒,須用香油灌之為主。

中砒毒,須用豆豉、蚯蚓為主。

諸骨哽喉,須用狗涎頻服為主。

治病一定有主葯,不用主葯便是錯。

火結必要用大黃,枳殼枳實緊跟著。

寒結必要用巴豆,三棱莪術緊跟著。

實結必要用山甲,蠍子蜈蚣緊跟著。

調氣必要用木香,擯榔元胡緊跟著。

透堅必要用牙皂,細辛辛夷緊跟著。

破血必要用桃仁,紅花赤芍緊跟著。

脾脹必要用乾漆,火麻郁仁緊跟著,

暖胃必要用硫黃,丹參玉竹緊跟著。

腰疼必要用杜仲,續斷艾葉緊跟著。

陷下必要用洋參,三生(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狗脊緊跟著。

去蟲必要用榧子,蕪荑使君緊跟著。

順氣必要用香附,烏葯腹毛緊跟著。

通淋必要用斑螫,川漆萆薢緊跟著。

清心必要用黃連,連翹梔子緊跟著。

老痰必要用砒霜,雄黃綠豆緊跟著。

助脾必要用馬前,虎骨猴骨緊跟著。

定痛必要用良姜,宿砂益智緊跟著。

治疥必要用斑(斑螫)麻(麻黃),大楓蓖麻緊跟著,

治瘡必要用神燈,艾絨乳(乳香)沒(沒藥)緊跟著。

治疔必要用蒜灸,烏金(烏金膏,巴豆炒黑研細,用水調塗患處,以膏藥貼之。)

菊花(內服甘菊湯,方見卷四疔瘡門)緊跟著。

治邪必要用銅(自然銅)砂(避陽砂),良姜葛根緊跟著。

補氣必要用党參,炙芪白朮緊跟著。

補血必要用芎歸,生地酒芍緊跟著。

補陰必要用熟地,山藥萸肉緊跟著。

補陰必要用熟地,山藥萸肉緊跟著。

補火必要用肉桂,乾薑附子緊跟著。

滋陰必要用黃柏,知母丹皮緊跟著。

(以上一葯為君)麻黃杏仁療寒嗽,芥子半夏緊跟著。

款冬紫菀療虛嗽,百合五味緊跟著。

川烏草烏療風痹,桂枝靈仙緊跟著。

黑姜吳萸療翻胃,丁香胡椒緊跟著。

蒼朮麻黃療風寒,羌活獨活緊跟著。

川貝蔞霜療火痰,蘇子菔子緊跟著。

烏梅五倍療虛脫,龍骨牡蠣緊跟著。

烏賊訶子療帶下,阿膠肉果(肉豆寇)緊跟著。

條參雲苓療陰虛,骨皮枸杞緊跟著。

霍香杷葉療逆氣,赤石滑石緊跟著。

芫花大戟療水腫,牽牛防已緊跟著。

瓜萎天冬療結胸,川貝川朴緊跟著。

苦參赤苓療濕癢,蛇床白芷緊跟著。

槐花地榆療崩漏。荊芥秦艽緊跟著。

前胡元參療頭風,薄荷柴胡緊跟著。

白附天麻療風痰,僵蠶鬱金緊跟著。

桔梗豆根療喉風,牛子射干緊跟著。

三七蓮子療諸血,黃芩童便緊跟著。

黃芪(用生)防風療自汗,棗仁麥皮緊跟著。

蘆薈胡連療陰熱,澤瀉車前緊跟著。

小茴川椒療腎氣,宿砂故紙緊跟著。

菖蒲柏仁療心疾,茯神遠志緊跟著。

葶藶桑皮療肺喘,礞石硃砂緊跟著。

石膏知母療熱渴,香薷糯米緊跟著。

川楝茴香療疝氣,蘆巴巴戟緊跟著。

升麻柴胡療氣陷,干葛潞黨緊跟著。

扁豆薏苡療泄瀉,豬苓木通緊跟著。

土礆紅糖療菸毒(洋煙),大黃芒硝緊跟著。


推薦閱讀:

常用經絡穴位主治病症及定位速查手冊
20種能治病的養生水果,請對症吃...
中醫高手治病用五音|一曲終了,病退人安
欒加芹:破譯《易經》是如何治病開方的 - 王廣偉引爆營銷 - 浙江博客網

TAG:治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