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2005年我國新聞傳播學研究的12個新鮮話題
有的學者比較集中地研究了對農電視的效果問題,在實地調查的基礎上指出:農民獲取信息的渠道更傾向於農技人員,親戚朋友等個人傳播,對廣播、電視等媒體則持保守態度。對於農村電視節目中推介的信息與技術,農民持半信半疑態度,不敢試驗。[36]影響對農電視節目傳播效果的因素有很多,有編排上的欠缺、傳者的疏忽,也有觀眾接受能力的限制,但根本的原因還是傳播者沒有把農民當作對農傳播的主體,沒有真正了解農民們的需求。 國內兒童電視的癥結是兒童主體的缺失。對此,研究者在分析了國外一些成功兒童電視節目後發出了「重新認識兒童」的呼籲。有的研究者從兒童電視節目的「小記者」現象,提出了兒童的傳播話語權問題。他們質疑說,在現行規定下,沒有採訪權的小記者們采寫的每一條新聞背後都有大記者的身影。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第13條明確規定:兒童有在媒介上發表自己意見的權利,他們的意見應該得到尊重,滿足兒童就自己的需要而發言的願望,也是對兒童的賦權。承認少兒新聞和小記者應有的地位,而不是僅僅給兒童一個模擬的機會,才能真正體現對兒童權益的尊重。[37] 11.跨文化傳播有了新觀點 如何應對跨國媒介巨頭的挑戰、如何在文化交流的同時不喪失本土文化的特色等等問題,繼續在2005年成為研究的熱點,因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國家利益、媒介自身的利益與公共利益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複雜。但與前些年討論跨國媒體與信息安全的文章相比,這年的研究結論顯然樂觀了許多。 有的研究者認為,學會寬容和接納他種文化,是現代人具備的基本素質。有了這種眼光,就會發現,異質文化不僅不是一種要被現代化「化」掉的東西,反而可以成為一種文化資源。只要主流文化保持著足夠的文化自覺和民族特點,大眾性文化消費的趨同並不意味著不同民族在文化價值和信念認同的同質化。有的研究者以印度上世紀90年代初實行「開放天空」政策為例,說明該國輿論擔心印度文化會被美國文化蠶食沒有成為現實。無論是公營還是民營的印度廣播電視,反而都在競爭的壓力下逐步壯大了。印度的電視屏幕不僅沒有被美國化,反倒是一些境外的廣電傳媒在大力尋求印度本土文化的包裝,以適應當地居民的口味[38]。有的研究者指出,「文化帝國主義」一詞正悄悄地被「跨文化傳播」所取代,辭彙變換的背後折射出研究者在價值取向上的微妙變化[39]。 隨著文化交流的日益頻繁,人們對本土文化的頑強生命力有了新的認識和更多的自信。當然,就交流就會有碰撞甚至衝突。例如,美國國旗向來是時尚促銷者愛用的符號,麥當娜能穿著紅色內褲、軍靴,披著美國國旗呼籲人們去投票。但在亞洲國家,國旗、國徽、國歌普遍被視為神聖的象徵,不得隨意使用[40]。近年來幾大跨國公司的「問題洋廣告」在中國被叫停,正說明跨文化傳播的前提必須是對他者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12.公眾的媒介素養與改革新聞教育 公眾的媒介素養問題在2004年被重新提出後,繼續成為2005年傳媒教育領域討論最集中的話題。有的研究者在詳細梳理了國內外媒介素養教育的理論淵源及其演進過程後發現,上個世紀30年代西方媒介素養理論的提出,有感於培養公眾媒介批評精神的必要,而我國學界提出公眾的媒介素養問題,看重的是傳媒知識的普及和如何教育公眾正確使用傳媒[41]。實用目的和批判精神的不同訴求,導致了中西方媒介素養教育的不同面貌。儘管有的研究者已經意識到,在當今環境下培養學生的媒介批判精神更具有現實意義,但從現在多數研究文章的立意來看,實用目的仍是主要追求。2005年內,有較多的研究文章談到在少數民族、農民群體中開展媒介素養教育的必要性,認為這樣的教育可以提高這些人群對媒介的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他們在傳媒舞台上的弱勢地位[42]。 2005年出現了較多的關於新聞教育的文章。有的學者從分析美國新聞教育協會會長詹姆斯·凱利的觀點入手指出:新聞教育的目的不應是狹義實用主義式地為業界培訓稱職的僱員,而應當培育有能力繼承啟蒙傳統的社會和文化批評家。他們會跑新聞,但更重要的是,他們要具有在把握社會「真實的整體」基礎上發掘新聞的能力;他們是專業人士,這不僅在於他們掌握了傳播的技能,更在於他們具有服務於社會全體、倡揚公共利益、獻身社會福祉的精神。以「傳播」為名,遵從業界需要,令教育成為市場經濟的一翼,是目前各傳播院系本科教育所走之路。如果以技能教育取代研究、取代人文教育的博雅,新聞教育將被降格為職業培訓班。技能,從長遠看,實在太單薄,不足以使新聞教育在大學佔一席之地。有的文章對新聞教育培養既懂新聞又懂經營的複合型人才的要求提出質疑,因為商人和新聞人在理念上是格格不入的。[43] 注釋: [1]鍾繼紅《付費採訪的是非曲直》,《傳媒觀察》,2005年第8期;范明獻《付費採訪的是與非》,《新聞界》,2005年第2期 [2]吳新文《超越道德苛求與道德放縱》,《新聞記者》,2005年第7期;陳力丹、胡森林《記者職業行為的邊界何在》,《新聞記者》,2005年第7期 [3]本刊記者《新聞界有太多見義勇為的熱血記者》,《中國記者》,2005年第7期 [4]吳非、胡逢瑛《美國政府與記者對消息來源保密權利之爭》,《新聞記者》,2005年第8期;陳力丹、費揚生《隱匿權·新聞真實·審判公正》,《當代傳播》,2005年第6期 [5]聞娛《沉默還是表達》,《新聞記者》2005年第7期 [6]萬潤龍《是尊重事實,還是主觀臆斷》,《新聞記者》2005年第7期 [7]夏禾雨《透過疫苗事件看新聞報道的風險性》,《新聞記者》2005年第9期 [8]喻國明、戴元初《羽化前的陣痛》,《國際新聞界》2006年1期 [9]廖望劭《脫「俗」,從播音員主持人做起》,《聲屏世界》,2005年第10期 [10]李曉雲《被娛樂的大多數》,《新聞界》,2005年第5期 [11]賈秀清《「娛樂」:從功能到本體》,《現代傳播》,2005年第1期 [12]應天常《電視新聞娛樂化的底線》,《聲屏世界》,2005年第8期 [13]於德山《新聞傳播的博彩化與中國當代媒介文化生態》,《聲屏世界》,2005年第9期 [14]李剛、於雋《從<非常6+1>看真人秀節目本土化改造》,《電視研究》,2005年第4期 [15]賈宏《對「真人秀」電視節目本土化的思考》,《電視研究》,2005年第8期 [16]李翟朱穎《對「超級女聲」的傳播學分析》,《當代電視》,2005年第1期 [17]孫旭培、張愛蓮《電視娛樂節目「平民造星運動」對青少年心理的影響》,《聲屏世界》,2005年第8期 [18]李永剛《政府形象建設的政治學思考》,智識學術網2005年5月24日;胡華濤《新聞發布制度化構建種的立法問題》,《新聞大學》,2005年第1期 [19]劉建明《關於公眾知情權的深度分析》,《新聞界》,2005年第5期;丹尼爾·西蒙斯《對言論自由的可允許限制》,《國際新聞界》,2005年第4期 [20]吳瑛《危機傳播需要的是什麼》,《新聞記者》,2005年第9期 [21]陳力丹、陳俊妮《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中信息流障礙分析》,《新聞界》,2005年第6期 [22]馮令沂《以平常心論小贏》、陳歡鄉《電視粵軍如何應對境外電視的挑戰》,《南方電視學刊》,2005年第2期;李玉《廣州地區電視市場格局與態勢的分析和啟示》,《新聞大學》,2005年第2期 [23]謝耕耘《頻道公司化改造》,《南方電視學刊》,2005年第3期 [24]盧凌燕申其輝《電視欄目制度創新的經濟學分析》,《聲屏世界》,2005年第11期 [25]廖聖清、李曉靜、張國良《中國大陸大眾傳媒公信力的實證研究》,《新聞大學》2005年第1期 [26]張洪忠《「刻度」和「閥門」:公信力對不同類型媒體受眾市場的影響》,《新聞記者》,2005年第12期 [27]彭煥萍《中國電視新聞的平民化進程》,《當代傳播》,2005年第5期;劉丹凌《淺議民生新聞的泛化現象》,《電視研究》,2005年第2期 [28]程源源《方言:包裝紙還是文化牌?》,《視聽界》,2005年第1期;俞虹、金姍姍《直面方言播報主持》,《現代傳播》,2005年第1期;邵培仁、潘祥輝《新聞媒體「方言言說」的社會成本分析》,《現代傳播》,2005年第2期 [29]龐大力《傳播學角度的博客研究》,《當代傳播》,2005年第2期;鄭達威《信源擴張與網路公共領域現狀》,《當代傳播》,2005年第3期 [30]張軍華、王曉勇《當代電視新聞傳播的新特徵》,《當代傳播》,2005年第4期;苑京燕《未來電視的走向:隨時、隨地、隨意》,《視聽界》,2005年第5期;欒軼玫《從「傳統廣播」到「播客廣播」》,《今傳媒》,2005年第10期 [31]齊心《數字電視、互動電視與網路電視之異同》,《新聞界》,2005年第1期 [32]張駿德、李小翠《公交移動電視的傳播學解讀》,《新聞記者》,2005年第8期 [33]仲靈毓仲富蘭《樓宇液晶電視形態初探》,《新聞記者》,2005年第9期 [34]宰飛《手機電視的實現方式及商業模式》,《聲屏世界》,2005年第5期 [35]李仕權《表面繁榮下的邊緣化實質》,《聲屏世界》,2005年第10期 [36]賴浩鋒、盧潔萍《努力提高對農電視的傳播效果》,《電視研究》,2005年第7期 [37]王首程《「小記者」現象的觀察與思考》,《電視研究》,2005年第6期 [38]雲德《論全球化時代的文化傳播》,《現代傳播》2005年第5期;王辰瑤《論印度電視體制的轉型》,《國際新聞界》,2005年第5期 [39]汪明香《從「文化帝國主義」到「跨文化傳播」》,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年第1期 [40]霍志堅、夏盼《廣告跨國傳播中的文化對話與衝突》,《當代傳播》,2005年第4期 [41]李秀云:《中國媒介素養教育思想萌芽的闡發》,《新聞記者》,2005年第1期 [42]李苓、李紅濤《媒介素養:考察農民與媒體關係的一種視野》,《新聞界》,2005年第3期;牛新權《論農村受眾的媒介素養教育》,《新聞記者》2005年第4期;林曉華《論少數民族的媒介素養教育》,《新聞界》,2005年第3期 [43]潘忠黨《解讀凱利新聞教育新聞與傳播之別》,《中國傳播學評論》2005年第1輯;李韌《商人和新聞人》,《新聞記者》2005年第3期 |
推薦閱讀:
※環夏傳媒:把中國好故事講給世界聽
※榜樣、偶像與網紅:我們滿足的其實是自己
※作業向:網紅問題分析
※【傳播學思想家小傳】查爾斯·H.庫利 | 真正的傳播學奠基人之一
※憤怒過後,我才知道原來人可以無恥到這種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