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劉昶:報業日薄西山是認知誤區
06-21
點擊上方【中國報業協會】即可關注我們!
近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媒介與女性教席十周年論壇在京舉行。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院長劉昶教授在論壇上做題為《全球化語境中的新聞教育反思》的發言。
劉昶教授指出:傳媒改變世界;新聞教育回應傳媒生態變遷,隨著信息與傳播新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傳播理念和範式不斷湧現,對傳統新聞教育帶來挑戰,新聞教育僅僅跟隨、契合業界變化還不夠;在傳播全球化的背後,充滿了全球政治、商業、文化等的博弈,傳播娛樂化、遊戲化、碎片化等現象日益普遍,新聞教育必須走在傳媒變革前面,引領傳播實踐,樹立包容性發展的理念。
他對全球化語境中的新聞教育提出三點建議:一是要拒絕技術意識形態,他指出,快速發展的新興媒體傳播技術剝奪了人們的思考空間,媒體生產屈從於利潤,讓位於速度、形式,排斥了技術與社會之間的互動關係,如果技術真的可以完全取代新聞生產,記者實踐傳達的社會價值理念又如何得以體現?二是希望改變媒介形態的認知誤區,劉昶教授認為,「報業日薄西山」、「年輕人不再看電視」等都不符合傳媒發展現實,每年互聯網企業倒閉數量遠遠大於傳統媒體,而年輕人只是不在電視機上看電視而已,新技術對媒介的衝擊主要體現在對媒介形態的改變,媒介的不可替代性需要新聞教育來詮釋;三是應加強公民媒介素養教育,互聯網時代,地理距離的消失並不意味著文化距離的消失,全球公民社會的實現離不開媒介素養教育,因為傳播活動直接關係到21世紀的和平與發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