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經濟可循環發展研究

經濟學理論研究的關鍵任務是指出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提出解決辦法。例如古人對於貿易的認識不正確,都認為貿易是買空賣空,不事生產,因此古人確認貿易是不良的習慣。導致了中世紀歐洲和古代的中國都採取限制貿易,鼓勵農業和畜牧業的生產的經濟發展方式。前面貿易一章我們分析貿易是生產效率的交換,對於交易雙方都是有利的是一種共贏的經濟模式。明白貿易原理之後,貿易保護主義主張將沒有市場。

在世界經濟的發展中,我們經常見到經濟危機、金融危機、經濟泡沫等,不止現在,就是在資本主義早期的也會發生經濟危機。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危機引發經濟泡沫破滅之後發展起來的。每一次的危機對於社會生產力都是極大的破壞。但是,由於資本主義生產技術比以往任何歷史時期都先進,人們比較之前的社會經濟發展和物質生產,還是比較滿意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因此西方經濟學者多數都錯誤認為資本主義在經濟危機中不斷發展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對危機產生原因和治理在19129年大危機之前基本就接近空白,只有馬克思列寧對危機產生機制有詳細闡述。

中國式經濟理論的主要理念是經濟的循環可持續發展。經濟循環可持續發展涉及很多方面的因素,如社會秩序是否安定、外部干擾因素是否可以排除(如防範侵略)、還有天災破壞(洪水、乾旱、地震、海嘯等)。但經濟發展的最關鍵因素還是社會再生產的可持續。在西方經濟發展中對於社會再生產可持續與可循環最大的威脅就是經濟危機的發生。仔細研究經濟危機發生的內在原因我們可發現其中存在著一種必然性。如果我們可以清晰講清楚西方經濟危機發生的機制,我們學習效仿西方經濟模式的過程中就可以避免重蹈覆轍,揚長避短。像溫鐵軍分析我們國家的經濟危機雖有一定的道理,但與我們要分析西方經濟危機不同,沒有共性,97亞洲金融危機和98俄羅斯金融危機一樣也具有特殊性,不是一般性的危機。我們分析經濟危機主要是分析大多數具有共性的經濟危機,以及這些危機的形成根源和特點。認識普遍性存在的經濟發展問題,是保持可持續發展的保證。

西方定義經濟危機是指生產過剩,這是他們對於經濟危機的認識不足所導致的。我們這個理論定義經濟危機:出現社會再生產不能延續特殊情況,或者導致社會再生產大幅減少的事件爆發就是經濟危機爆發。經濟危機的爆發是因為虛擬經濟大肆發展,使得社會財富泡沫大量產生,還有各國政府因為短期功利性行為的誤導,制定錯誤政策,以及人們固有錯誤的經濟發展理念等因素的影響。在學習西方經濟模式的過程中,假如不能清楚的分析經濟危機成因,我們對於經濟危機的防治將會有很大的難度,也就可能長期破壞我國的社會再生產秩序。清楚明白導致經濟危機爆發的根本性原因後,我們就可以在社會實踐中慢慢的改正追逐短期利益的行為,修正虛擬經濟的泡沫性,使得經濟發展更加真實可靠。也可維持經濟的可持續循環發展。

前面章節我們講過財富的增益效用,城市聚合的土地效用、貨幣發行的財富增益效用、還有股票發行等衍生品虛擬經濟的擴張作用,等等都會導致價格偏離,使得財富虛增。財富虛增也就是財富泡沫,當泡沫達到一定的程度,無法再延續時就會發生泡沫破滅,也就是我們所說經濟危機。下面先介紹西方對於經濟危機的研究和認識,然後逐一分析財富泡沫的產生,隨之再進一步分析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為什麼會不斷的產生。

一、西方學者對經濟危機的認識

1788年,最先實行工業革命的英國發生第一次經濟危機(西方人認為是產品過剩),在隨後的二十幾年裡,英國接連發生五次大的經濟危機,即1793年、1797年、1810年、1815年、1819年。平均每五年多在英國就要爆發一次經濟危機。由於經濟危機的具體表現都是產品無法賣掉,因此西方經濟學家將之定性為生產過剩危機。1825年爆發的則是歐美性質的危機,在接下來的一百多年裡到1929年的世界性經濟大危機,西方世界發生了13次大的經濟危機。我們可以看到隨著經濟範圍的擴大,經濟危機的周期也相繼延長。

其實,在英國1788年之前,歐洲資本主義社會也發生過兩次大的經濟危機,由於這兩次危機與隨後的經濟危機相比,西方經濟學家認為性質不同,因此沒有列入正規的危機研究類比之中。這兩次經濟危機是荷蘭的鬱金香泡沫和法國的密西西比泡沫。由於鬱金香泡沫與密西西比泡沫屬於金融泡沫在經濟性質上的徵象與生產過剩經濟危機的徵象不相同,西方經濟學家沒有將這兩次經濟危機列入經濟危機研究和統計數據之中。但這兩次早期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和以後發生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在本質上是一致的,這在以後的分析中我們會講到。

(一)早期對經濟危機的忽視

1.斯密自由經濟理論的影響

西方經濟學體系的建立,一般的都以斯密的國富論出版為起點。在國富論一書中,斯密分別提出了分工理論、交換理論、價值理論、以及提出合乎邏輯的市場機制理論、還有關於貨幣和貿易的論述。

亞當斯密對於西方經濟學理論的最大貢獻就是提出了經濟自由主義的思想,他認為,人的本性是利己的,主球個人利益是人們從事經濟活動的唯一動力。同時人又是理性的,作為理性經濟人,人們能夠在經濟活動中獲得最大的個人利益,如果這些經濟活動不受干預,那麼經由價格機制這隻看不見的手所引導,人們不僅會實現個人利益的最大化,而且也會推進社會的公共利益。「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於本意的情況下更有效的促進社會的利益」[1]

亞當斯密生前,經濟危機發生不頻繁,只是在他生前發生過一次(1788),因此亞當斯密沒有危機論述。但亞當斯密的自由主義經濟思想,以及資本主義機制「無形之手」自洽機制的描述,影響後期西方經濟學者的思辨,使得西方學者對於經濟危機的研究滯後。

2.薩伊無經濟危機觀點

法國經濟學家薩伊1803年出版《政治經濟學概論》,薩伊認為國家的繁榮取決於財富的增長,而政治經濟學正是闡述財富的科學。在書中,薩伊批判重商主義把貨幣等同於財富,重農主義將財富歸因於農業創造(土地出產)的錯誤。薩伊贊同斯密財富是物品交換價值的說法,並進而將斯密將價值與交換價值的區分進行同質性理解,演化出效用決定價值的觀點。這個觀點是以後邊際效用學派理論的源頭。

薩伊最著名的是薩伊定律,也即薩伊的銷售理論。薩伊認為一種商品總是用另一種商品來購買,一商品的出售就是對另一種商品的購買。他認為產品一經產出,就給價值與他相等的其他產品開闢銷路。薩伊認為商品交換的媒介貨幣只是起短暫的作用,交換的實際過程還是物物交換。因此薩伊抽象的認為買與賣是同一過程,出售的同時就是購買,供給也是同時為自己創造需求。這就是典型的薩伊定律。既然產品是和產品相交換,供給同時就是需求。從這個推論看,盛會總生產和總需求是相等的,因此不會出現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

薩伊承認,市場上有時會出現某些產品充斥無法銷售的情況。他認為這是某些產品的供給超過需求,其原因是生產過多,或因為別的產品生產過少。薩伊斷定生產過剩只是一種暫時的現象,一種產品過剩和另一種產品不足的現象,絕不會永遠的存在。因為過剩產品會因為價格下降而導致利潤減少,利潤減少會使生產下降,供給減少;而過少的產品由於緊俏而價格上漲,導致利潤上升,利潤增加會使生產擴大,供給增加。

在邏輯推論上看,薩伊的推論沒有問題。但就像邏輯悖論一樣,與事實相悖的就存在邏輯錯誤,現實生活中不斷的出現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那麼薩伊結論就必定有誤。薩伊的錯誤在於,將貨幣在交換過程中的作用抽象剝離,抽象的邏輯思維認為貨幣在交換過程中只是起暫時作用也沒錯,但抽象剝離否定了很多的經濟事實,如商品交換成貨幣後人們待購在貨幣上的駐留時間,還有人們將商品價值實現後財富的積累。將一般的視同為普遍的,否認特殊性就會出現邏輯錯誤。這就是薩伊的錯誤。

由於薩伊的理論比較有說服力,很多西方經濟學家都認可其推論,如李嘉圖就是堅定的無危機論者。

理論上有斯密自由主義的自洽理論還有薩伊與李嘉圖的無危機論支持,在加上經濟增長速度迅猛事實,使得十九世紀的歐洲對於經濟危機研究不重視。歐洲各國學者和政府普遍認為經濟危機只是像薩伊所說的市場現象,價值規律會自動的修正平衡過剩。這好像我們國家三年一個周期的豬肉、大蒜等的漲跌輪迴一樣。

(二)馬克思恩格斯的經濟危機研究

1844年開始,馬克思和恩格斯就共同探討研究資本主義經濟危機。1845年恩格斯寫了《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一文,描述了工業發展過程的小危機如何彙集起來逐漸形成連串定期重演的危機,並且簡要描述了經濟周期的各個階段,「繁榮之後是危機,危機之後是繁榮,然後優勢新的危機」,恩格斯認為危機的周期是5-6年[2]。

1848年出版的《共產黨宣言》中,他們的研究結論是:「周期性的生產過剩商業危機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矛盾運動的產物,它越來越危及資產階級社會的存在,資產階級在其自身範圍內無法克服生產過剩的的商業危機,因為資產階級關係已經太狹窄了,再也容納不了他本身所造成的財富了。」[3]

馬克思指出,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根源在於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產社會化和資本主義私人佔有之間的矛盾。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是經濟危機最深刻最隱秘的原因。生產的社會化要求生產資料歸社會佔有,使整個社會生產服務於社會需求,而資本主義的私有制使得社會生產服從於資本家追求剩餘價值的狹隘利益。由於資本主要生產服從於資本家資本家追求剩餘價值的目的,所以決定生產界限的是利潤,而不是勞動者需要。資本家為了獲得儘可能多的利潤,不斷增加積累和擴大生產規模。為了在競爭中獲得勝利並榨取更多的利潤,資本家不得不發展技術,實行合理化,加緊剝削工人,並把自己的企業生產能力提高到最大限度。所有的資本家無論如何都不得不走上這條拚命發展生產的道路。於是,資本主義生產呈現呈現不顧消費和市場限制而無限擴大的趨勢。「總的說來,矛盾在於: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包含著絕對發展生產力的趨勢,而不管價值其中包含的剩餘價值如何,也不管資本主義生產藉以進行的社會關係如何;而另一方面,它的目的是保存現有資本的價值和最大限度的增值資本價值(也就是使這個價值越來越迅速的增加)。它的獨特性質是把現有的資本價值作最大可能增值這個價值手段。它用來達到這個目的的方法包含著:降低利潤,使現有資本貶值,靠犧牲已經生產出來的生產力來發展勞動生產力」[4]而廣大勞動者在資本家的剝削下處於貧困的境界,勞動和資本的對立日益激烈。由於生產者和生產資料分離,工人被迫從事僱傭勞動。資本的整個積累過程,一方面是資本家無限擴大自己的資本,另一方面是占人口絕大多數的工人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對縮小的情況。在資本積累過程中資本有機構成不斷的提高,工人不斷受到機器排擠,造成大量相對過剩人口,使無產者的貧困加深,支付能力進一步受限。這樣,資本主義資本主義基本矛盾使得資本主義生產無限擴大同勞動群眾有支付能力消費需求水平矛盾更加尖銳化,而生產過剩的危機就是這種矛盾的猛烈破壞性表現。馬克思重點指出:「一切真正危機的最根本原因,總不外乎群眾的貧困和他們有限的消費,資本主義生產卻不顧這中情況,立求發展生產力,好像只有社會絕對的消費能力才是生產力發展的界限。」[5]

在1876年發表的《反杜林論》恩格斯中指出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爆發的另一個原因是:「個別企業生產的有組織性和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之間的矛盾」這樣的矛盾使得社會生產失衡,無序競爭。盲目投入的生產力都朝向利潤高的行業,而利潤高的行業一旦生產過剩就出現產品滯銷,導致產品價格下降,甚至因為過量的生產投入導致產品積壓。這是經濟危機爆發的另一個原因。

由於馬克思對於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有中肯的總結,他認為人類歷史的發展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發展,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把以前複雜的人類歷史發展過程進行總結,簡化出獲得大家認可的人類發展規律(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

馬克思恩格斯關於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是因為資本主義固有矛盾的引發的,是周期性的,也是資本主義本身無法自愈的結論,有很強的理論說服力。他們關於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會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改變,逐漸適應新的生產力。新生產關係的產生應該在某次經濟危機觸發革命爆發之後。因此西方乃至整個學術界都非常重視馬克思關於經濟危機的論述。資本主義有些國家相繼實施了社會改革以緩解社會矛盾,如德國1863年實施的醫療保險制度。

十月革命爆發後,蘇聯社會主義國家的出現,驗證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正確,使得資本主義社會重視馬克思理論。因為馬克思有關於資本主義必定滅亡的理論論述,使得資本主義學界將馬克思共產主義理論視為洪水猛獸。這也使得資本主義學界無法正視馬克思危機理論。即害怕又無法正視馬克思理論,耽誤了資本主義對經濟危機的整治。雖然資本主義國家出台了種種的危機治理措施,但是經濟危機還是周期性的爆發,無法根治。

(三)凱恩斯經濟危機論

資本主義經濟學理論從研究財富增長開始,到研究價值,到研究生產與消費,再到研究市場。薩伊和李嘉圖的無經濟危機論導致了西方學界對經濟危機研究的忽視。他們覺得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發展的一種必然傍生特性,且相信資本主義危機會在自由經濟這隻 「無形之手」的調節之下自愈。

1929年爆發的世界性經濟危機使得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大幅減退,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下降37.2%,其中美國下降40.5%,法國下降28.4%。1929年至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的貿易額縮小超過60%。經濟危機的巨大破壞性迫使資本主義社會不得不正視經濟危機研究。

凱恩斯1936年發表《就業、利息與貨幣通論》受馬歇爾《經濟學原理》一書中消費彈性和邊際效用觀念的影響,凱恩斯也深信消費對於生產的擴張具有決定性的影響。並提出了他自己關於危機的相關理論。

凱恩斯用來說明危機的理論有三個觀點:

1.邊際效用消費傾向遞減。這是指隨著收入的增加,最末的一個貨幣收入單位中用於消費的比例在減少。那麼邊際消費傾向是如何影響有效需求呢?凱恩斯將消費提高到一個至高無上的決定性地位。在凱恩斯看來,一切生產的最後目的都在於消費。他詳細考慮了影響消費的各種因素。例如他所講的客觀因素包括所得的改變,資本價值難以預料的變化;動機如防備不測的準備金;從事投資或發展事業;一流財產給後人等。凱恩斯總體的結論和系統的見解是:(1)在收入增加時,消費也隨著增加,但消費增加的比例不如收入增加的比例大。在收入減少時消費也隨著減少,但不如收入減少的幅度大。富人的邊際消費傾向通常低於窮人的邊際消費傾向。這是因為窮人的消費大都是基本性需求消費。(2)邊際消費取決於收入的性質。消費這很大程度上都著眼於長期收入前景來選擇他們的消費水平。長期前景被稱為長久性收入或生命周期收入,它指的是個人在好的或壞的年景下的平均收入水平,如果收入變動是暫時的,那麼增加的相當部分就會被儲存起來。收入不穩定的人群通常具有較低的邊際銷費傾向。(3)未來收入預期對邊際消費的影響甚大,邊際消費傾向的減低使得蕭條更加蕭條。

2.資本邊際效率遞減規律。所謂資本邊際效率遞減規律是指預期從投資中獲得的利潤率(即預期利潤率)將因增添的資產設備成本提高和生產出來的資本數量的擴大而趨於下降。這是凱恩斯遞進的分析方法,先用邊際消費傾向說明消費不足,再用邊際效率下降並趨於無利可圖來說明投資收縮和不足,致使出現資本邊際效率的突然崩潰。

凱恩斯在《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中寫道:「繁榮後期的特徵,乃一般人對資本品之未來收益率做樂觀的預期,故即使資本品日益增多,其生產成本逐漸加大,或利率上漲,俱不足阻遏投資增加。但在有組織的投資市場上,大部分的購買者都已然不知所購為何物,投資者所在意者,亦不在對資本之未來收益作合理估計,而在推測市場情緒在最近未來有什麼變動,故在樂觀過度,購買過多之市場,當失望來臨時,來勢驟而奇烈。不僅如此,資本邊際收益率宣告崩潰時,人們對於未來之看法亦隨著變為暗淡,不放心。」[6]

靈活偏好。靈活偏好規律是指人們願意保持更多的貨幣,而不是保持資本形態的規律。凱恩斯指出,靈活偏好是對消費不足和投資不足的反映,具體而言是由以下動機決定的:(1)交易動機,指為了日常生活的方便所產生持有貨幣的願望;(2)謹慎動機,指應付各種不測所產生持有現金的願望;(3)投機動機,指由於利息率的前途不確定,人們願意持有現金尋找更好的獲利機會。這三種動機,有其是謹慎動機,說明面對諸多不確定性時,人們不敢輕易動用自己的存款。

凱恩斯邏輯一致的三大規律,對於資本主義危機作了全新的說明,並在此基礎上形成擺脫危機,走出蕭條的全新思路。那就是揚棄新古典經濟學的微觀分析和均衡分析,代之以宏觀分析和非均衡分析。揚棄了市場機制本身可以自動大致均衡的自由主義思想,提出以需求分析,需求管理和國家干預為核心的新思想。其主要的宏觀經濟思想是主張國家採用擴張性經濟政策來增加社會總需求促進經濟發展,以避免經濟危機。

1929年至1933年的世界性大危機在羅斯福實行新政後有所改善,而羅斯福的一些絲路就是受凱恩斯《貨幣改革論》和《貨幣論》的影響。如「總之,我認為銀行體系保持平衡的力量遠大於下一種力量,也就是它強制現在通行的貨幣收入率脫離現有水平或自發變動所造成的水平而走向國外的情況或國內獨斷法令強迫更動而成的新水平力量。」[7]

此後,1936年出版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更加指系統化,指明需求的影響因素,以及國家干預的路徑,那就是採用財政擴張的政策來刺激需求,以刺激經濟增長。

(四)資本主義應對經濟危機的方法

西方資本主義政治精英在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過程中也意識到勞動階層和資本家階層的矛盾是尖銳的社會矛盾,為了緩解社會矛盾,英國在1601年頒布《伊麗莎白濟貧法》,1834年更改為《濟貧法修正案》,改變了貧困是犯罪的認知,確認部分人貧困是因為社會的分配不公。《資本論》出版之後,資本主義社會更加意識到階級矛盾的尖銳,為了更好的緩解社會矛盾,英國1911年頒布《失業保險法》、德國1881年頒布《社會保障法》規定勞動者可能遭受的疾病、意外事故、人身安全等享受國家保障的權利。德國是最先實施全面社會保障法的,這一措施使得德國民眾的國家認同感空前高漲,是德國後來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也就是說,亞當斯密國富論出版之後,人們相信政府就是守夜人,只是維持經濟發展秩序,不應干預經濟發展。但過了幾十年後,經濟危機的不斷爆發,使得政治精英們思考危機問題的所在。為了緩解社會問題,政府開始小規模的干預經濟發展。勞動保障法就是實例。

1929年-1933年爆發世界性經濟危機,美國生產下降46.2%,失業率為24.9%;全世界各主要工業化國家全部生產都大幅下降,失業率也都是10%到20%。這次大危機促使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精英開始思考危機的危害與反危機措施。

1.羅斯福新政

羅斯福新政開始於1933年,在世界性大危機爆發後,美國經過了胡佛總統期的治理並沒有成效。而反觀不是資本主義國家的蘇聯卻發展迅速。蘇聯不但沒有受到世界性經濟危機的影響反而迅速的實現工業化,經濟飛速增長。因此自1929年世界性經濟危機爆發後,很多的經濟學家就開始關注社會主義經濟發展模式。而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核心就是計劃,也就是說主要靠國家計劃來幫助經濟發展。自此國家干預成為了資本主義國家的選項,只是因為思想意識的原因,資本主義國家大都不遠承認社會主義國家計劃經濟的優越性。凱恩斯的宏觀調控思想受到了蘇聯經濟模式的啟發。只不過凱恩斯將危機問題歸結於需求不足。國家干預的模式改為增加財政指出以刺激需求。凱恩斯理論大行其道就是因為資本主義國家找到了可以發揮國家干預優勢,又可避免限於社會主義優越性思想意識困局。雖然凱恩斯分析的需求不足有很大的學術漏洞,但急於尋找和發揮國家干預優勢的資本主義社會很快的全盤接受凱恩斯理論。

羅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包括:

(1)整頓銀行與金融系統,下令銀行修業整頓,逐步恢復銀行的信用,並放棄金本位制,使美元貶值以刺激出口。

(2)恢復工業和對工業的調整,通過《全國工業復興發》與藍鷹運動來防止盲目競爭引起的生產過剩,各企業制訂本行業公平經營規章,確定各企業生產規模、價格水平、市場分配、工資標準、工時等,加強對工業生產的全面調控。

(3)調整農業政策,給減耕減產的農戶發放經濟補貼,穩定農產品供應和農產品價格。

(4)推行以工代賑,即幫助工人又減少財政救助資費。

(5)大力興建公共工程,減少失業,緩和社會危機和社會矛盾,增加就業刺激經濟需求。

(6)通過《社會保障法》建立起社會保障體系,使得養老、保險、工傷、失業等特殊狀況都能得到政府的幫助,極大的強化了美國民眾的歸屬感。

(7)建立急救救助署,為人民發放救濟金。

簡單的總結:羅斯福新政實施了政府干預,對全國經濟進行大調控,使得社會生產再循環的秩序得以維持。其要點是增加政府財政支出,以刺激社會總需求。開闢了赤字模式對抗經濟危機的路徑,使得歐美各大發達經濟體大都債務膨脹,難以為繼。再加上西方民主化的短期政治效應,更加使得西方經濟發展乏力,經濟難以持續可循環發展。

2.大危機之後西方對抗經濟危機方法概述

(1)凱恩斯主義。凱恩斯的利息通論寫作於1936年,那時羅斯福新政才在實施之中,之所以,後來人們將財政擴張,赤字財政對抗經濟危機通稱為「凱恩斯主義」,是因為在1930年的《貨幣論》中凱恩斯就說明貨幣擴張刺激需求的效用。後來人簡稱「凱恩斯主義」的財政赤字方法,實際上是美國經濟學家阿爾文·漢森等人提出可以根據美國的具體情況,把凱恩斯理論作為政策理論基礎。

漢森提出了「補償性」財政政策,即危機時期利用擴張財政政策來恢復經濟;在經濟高漲期,用緊縮財政政策來抑制經濟危機的爆發。在危機爆發時對抗危機所產生的財政赤字,可以用經濟高漲期的財政盈餘來加以彌補,以保持長期財政預算的平衡。利用財政政策反危機,「具體地說就是通過稅收增減和指出增減,促使社會購買力和社會總需求出現相應的變化,從而刺激經濟增長或使經濟收縮。以此來減輕經濟周期性波動對經濟發展的影響。為了實現稅收收入或支出的增減,聯邦政府可以變更稅收的數量和來源,擴大或縮小政府支出項目。當稅收總額大於政府支出總額時,國民收入流量減少,社會購買力壓縮,總需求減少。從而經濟活動放緩或出現經濟緊縮。當政府經濟總額大於其稅收總額時,便增加國民收入流量,擴大社會購買力和社會總需求量,從而使經濟擴張。在特定的經濟形勢下,例如經濟將進入危機階段獲獎走出低谷,聯邦政府有意地採取與經濟活動走向相反的稅收和支出措施,從而推遲危機的到來或加快經濟的復甦和高漲。」[8]

漢森之後,美國的薩姆爾森、托賓等在凱恩斯理論基礎之上發展了需求管理政策。他們倡導補償性財政政策,即政府在經濟衰退時期擴大財政支出刺激社會總需求,而擴大財政支出所造成的財政赤字,可以等待經濟繁榮時期所獲得的財政盈餘來彌補。這就是所謂的凱恩斯財政赤字政策。凱恩斯赤字財政政策在最初的二三十年里有效,但赤字財政所積累的債務並不能像理論家們所構想的那樣由經濟繁榮時的盈餘彌補。發達國家對抗經濟危機所積累的債務不斷的膨脹,這樣的債務積累只能靠紙幣的隱形貶值來彌補債務的利息支出和消減政府負債。貨幣的貶值在累計之後就造成了通脹壓力,而對抗經濟危機的擴張需求的辦法並不能提振經濟,只是將社會資源提前消費,以造成虛假的社會需求,並沒有真正解決經濟危機的實質性問題。長期的債務積累導致通脹,提前消耗資源,破壞的社會再生產的可循環秩序。由此凱恩斯赤字財政政策在幾十年後導致了西方發達國家的長期「滯脹」。「滯脹」是資本主義社會以前未曾有過的現象。在滯脹面前凱恩斯理論顯得束手無策。

(2)新自由主義和供給學派

在凱恩斯理論無效的之後,西方政治精英反思經濟理論,尋找新的對抗經濟危機的辦法。新自由派理論的實踐例子是英國的撒切爾主義。撒切爾79年上台後,執行的西方新自由主義學派的理論。針對的是凱恩斯主義時期政府干預過度,強調的是「自由市場」。主要表現為:A.經濟上推行自由化,大力推行私有化,將之前執行凱恩斯政策所形成的很多國有企業進行私有化。B.改革稅收制度,改革社會福利制度,削減公共支出,減低政府負擔。C.控制貨幣發行數量,抑制通貨膨脹。D.引入市場競爭機制,改善公營事業的效率。

撒切爾的政策在開始效果明顯,1979年的英國通脹率為13.4%,以後逐年減低,到1986年英國通脹率只有3.4%。

里根政府執行的是供給學派的理論政策,主要有:削減財政開支(不包括軍費),特別是社會福利開支,減少財政赤字。B.大規模減稅,給企業以稅收優惠,減少企業的成本。C.放鬆政府對企業的管制(規章制度等限制)減少政府干預企業。D.嚴格控制貨幣供應量,以控制通脹率。

撒切爾和里根在實行新的經濟政策時,最初都有明顯的效果,也即對於通脹控制有效,市場化和自由化以及減稅也可以臨時刺激經濟增長。但一段時間之後,就出現了後遺症。減稅導致政府的財政收入減少,而預計經濟增長可以獲得的稅利卻沒有出現,導致政府長期出現赤字。過度的自由化又使得社會再生產出現無序競爭和資源平白浪費和無端消耗。可見自由化和供給學派理論也不能有效。

(3)柯林頓時期的「第三條道路」

第三條道路的政策由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主導,放棄以往調節貨幣供應量來調控經濟的政策,轉而朝向利用利率和匯率來控制經濟發展。利率的調控對美國的國內經濟有一定的調節作用,但美國的經濟恢復主要是靠其貨幣霸權來實現。通過匯率的控制和對外資本輸出,美國政府在柯林頓時期出現了罕見的財政盈餘。但柯林頓時期,卻發生了亞洲金融危機、俄羅斯金融危機、巴西金融危機、和緊接著布希剛執政的阿根廷金融危機。這些金融危機所造成的損失都是區域性的,這些損失大都為美國所攫取。美國利用其國際貨幣霸權地位,美聯儲給美國企業額度,對世界各國輸出資本。平常的做法是美國通過操控匯率,在美元進入資本需求過時抬高美元匯率,以多兌換資本輸入國的本國貨幣;在美元迴流時,抬高資本輸入國的貨幣匯率(也即美元對相應國家的貨幣貶值),以多換取美元回來。通過這樣的來回獲得匯兌利益。特殊的情況是,美國通過評級機構對相應的國家進行攻擊是他們發生貨幣大貶值,致使這些國家的經濟崩潰,資產大貶值,美元資本隨即進入進行收購,之後等經濟恢復時,美元資本在迴流,通過金融危機獲取暴利。這就是柯林頓時期,美國政府獲得財政盈餘的秘密。

但是吃一塹長一智,美國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雖然也想像柯林頓時期那樣操作,但美元資本輸出卻難以獲得暴利,而且大量的美元資本輸出,導致世界上的美元資產泛濫,使得美元資產出現拋售危機,危機美元的霸權地位。所以所謂的「第三糶道路」只能得逞於一時,是投機技巧,而不是對抗經濟危機的好辦法。

綜合結論:西方對於經濟危機的認識十分不足,他們從產品需求,到產品供應,再到人的需求效應和需求彈性等等因素,不斷的分析總結。但對於總體的經濟危機成因卻很少觸及。這當然會導致反危機的抵消或無效。馬克思關於資本主義危機的兩個基本矛盾:個別企業生產的有組織性和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矛盾;企業和社會生產的無限擴大趨勢與人民消費需求相對下降的矛盾。但馬克思斷言資本主義必定消亡,因此馬克思不會去思考怎麼解決經濟危機。

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再分析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雖然分析出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發生的必然性,以及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爆發的關鍵點是企業生產的個別性與社會大生產的整體性矛盾;生產不斷擴大的趨勢與勞動人民消費能力相對降低的矛盾。基於馬克思有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的論斷,馬克思沒有再對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做再深入的分析,也沒有指出對抗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辦法。

我們中國現在面臨著一個關鍵經濟問題是,國家為了適應世界形勢的發展,部分接受和採用西方經濟理論的發展模式。國家的經濟發展方針是:「堅持以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為主,市場經濟為輔的經濟發展道路。」因此我們國家經濟發展中已經含有很大一部分西方經濟發展類似的結構和成分。這樣,我國的經濟就必定存在類似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爆發的相同導因。為了使我們國家可以順利避開資本主義類似的經濟危機,使國家經濟可以保持良好的可持續發展,我們有必要再仔細分析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產生的原因,以及研究怎麼對抗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這是中國經濟理論的一個任務。

(一)財富泡沫。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發生時出現的特徵是,失業、產品滯銷、企業倒閉、通縮或通脹、財富蒸發等。前面有介紹,很多經濟學家將產品供需作為研究對象,繼而將焦點對準消費能力,認識到失業導致工人階級的購買力下降。因此資本主義對抗危機的辦法就是社會保障,保持失業工人的購買力,國家發起公共工程以多僱傭失業工人,一次解決消費不足問題。但都沒能找到解決經濟危機的真正辦法。

財富蒸發問題是伴隨著經濟危機發生而發生的,這個問題卻被想當然的認為必定發生,很少有人去追究為什麼會發生財富蒸發?這一節我們分析財富泡沫產生的幾個主要因素,下一節在說明財富泡沫為什會導致經濟危機爆發。

1.股票泡沫

經濟危機的爆發首因是財富票證化,例如股票。將財富票證化,而且這些票證通過股票交易市場可以隨時的轉化為貨幣。人的私慾和獲利慾望使得票證化瘋狂和無節制,也使得票證脫離了原來的價值基礎出現大量的泡沫。這樣的財富泡沫一旦爆破,社會的再生產就會出現動蕩,乃至發生經濟危機。

股份公司的初衷是聚集社會閑散資金投資於生產優勢項目(資本主義社會以獲利為標準來衡量)。

第一個股份公司是荷蘭東印度公司,它成立於1602年。十六世紀葡萄牙人打通了通往中國和印度的海上航路,英國由女皇伊麗莎白特許成立東印度公司(1600年)。由於東方貿易的暴利性和風險性,使得荷蘭民間的有錢商人非常嚮往,從1595年至1602年,荷蘭相繼成立了十四家以東方貿易為重點的公司。為了避免公司之間相互過度的競爭,荷蘭這十四家公司聯合成立「荷蘭東印度公司」。荷蘭當時的國家議會授權荷蘭東印度公司在東起好望角,西至南美洲南端的麥哲倫海峽具有貿易壟斷權。荷蘭東印度公司是第一個可以自組僱傭兵、發行貨幣、獲准與其他國家訂立條約的股份公司。到了1669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已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私人公司,擁有超過150受全球航行的商船,40艘戰艦,五萬名員工,以及一萬名僱傭兵。股息派送到達40%,就是這個時候,世界上稱荷蘭為海上馬車夫。

自此新的經濟組織結構「股份公司」被運用於很多風險性投資,大家按照投資份額承擔風險和利益。股份公司在發展初期確實起到了引導社會閑散資金投資創新性企業進步導向作用,但到了近現代股份公司大都成為了圈錢的工具,其集中社會閑散資金投資創新性產業的功能出現很大的退化。由於股份公司的畸形發展使得現代社會出現了大量的財富泡沫。下面詳細分析。

(1)股票市場

股份公司產生後,由於其分擔風險的效用,股份公司被作為集中社會閑散資金進行風險性暴利企業的模式被廣為接受。但初期股份公司並沒有因此形成財富泡沫,也不會對社會再生產產生大的破壞。四百多年前的股份公司,確實起到集中社會閑散資金進行風險性投資的效用。這些股份公司如下特徵:通過募集股份資本而建立;成立董事會進行管理;股東大會是股份公司最高的權力管理機構;按參股股份分紅;實行有限責任制度,股東只承擔出資股份額的責任;……等等。股份公司成功的經營管理模式使得股份公司迅速發展。由於仿效成立的股份公司眾多,一些看好新股份公司的其他股份公司股東因為缺錢參與新的股份公司,他們只能靠賣掉其他股份公司的股份來參加新的公司。隨著股份買賣業務的大量增長,社會就產生了將股份買賣集中買賣的市場。股票市場的產生使得股份公司這個新生事物的性質發生變化。

在股份公司產生的一百多年後,出現了股票交易市場。英國最早產生股票交易市場(股票交易所成立於1773年),美國成立於1792年,日本股票交易所成立於1878,香港的股票交易所成立於1891年。股票交易所的開設使得股份成為容易變現的資產。股票買賣的價值基於股票的獲利前景和原有股票的投資份額。這些價值計算最初開始於公司創建時的會計制度。例如一個募集一百萬資產的公司,其最初價值是一百萬,那麼股票的買賣價值就由公司盈利前景決定,這只是與預估價值相關,還沒有出現泡沫。

在股份公司流行起來之後,有些生產企業為了擴大再生產,他們採取募集資本金的形式,這與最初形態的貿易股份公司不同。例如一百萬資產的生產性他們以自己資產為股本發行新股募集資金,一百萬資產作保募集生產資金一百萬,那麼在會計登記中這個新的股份公司的可計算資產實際價值就是原來一百萬資產加上募集到的一百萬現金,按照會計遞加規則,這個股份公司的會計資產就是兩百萬,如果在加上預計獲利的前景,那麼股份公司的原股份價值就要超過兩百萬。這就是資產溢價。

股份公司為了避開不懂業務的人干涉公司的運作影響公司的盈利能力,初始的股份公司規定,擁有公司股份的人只是在賬面上確認擁有股份公司的財產權,但並沒有擁有對股份公司的實際財產控制權和經營權,股份公司的財產控制權和經營權由佔大多數的股東決定。也就是說,股份公司的股票財產,只能在股票市場上交易得到現金才是真正的財富,一旦無法變現,那麼這些股票就只是賬面上財產,而不是真實的財富。

股票交易所的功能是使得股票可以便利的變現,有利於籌集社會閑散資金和社會資本的聚集。股份公司常規上有四種基本職能:

A.積累資本。上市公司通過股票市場來為公司發展募集資金。上市公司的股票委託給證券經銷商,證券經銷商在股票市場上將股票發行給股票投資者。隨著股票的發行與流通,資金就從各投資者手中集中便成為一定量的資本流入上市公司。

B.轉讓資本。股票市場為股票交易提供了場所,使得股票發行得以延續。如果沒有股票市場很難想像股票將如何流通。當一個投資者選擇銀行儲蓄或者購買債券時,他不必為這筆錢的流動性擔心,因為無論如何只要到了一定的時限,他就可以受到利息和本金。而股票是沒有固定的股息,也不能向股份公司要回本金。如果沒有股票流通市場那麼股票就會變成死錢。人們對於購買股票就會心存顧慮。有了股票交易市場就會讓人們消除顧慮,這有利於股份公司股票的發行。為人們提供公平合理股票交易價格與平台是股票發行的需要。

C.轉化資本。股票市場使得社會閑散的資金成為發展生產的資本,為非生產資本的閑散資金象生產性的資本轉化提供必要的條件,股票市場的這一職能對於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初期資本主義快速發展的重要推力。

D.給股票賦予價格。股票本身並無價值,雖然股票象其他商品一樣可以在市場上流通,但其價格多少與所代表的資本價值無關。股票的價格只是在進入股票交易市場後才表現出來,股票在市場上流通的價格與票面金額不同,票面金額只是股票持有人參與紅利分配的依據,不等於其本身所代表的真實的資本價值。股票的流通價格由股票的預期收益,市場的利息率,以及供求關係等多種因素決定。所以說股票市場具有賦予股票價格的職能。

股票市場由以上第二職能衍生出第五種職能。那就是股票因為可以隨時變現,因此股票也具備貨幣的一部分功能。如儲藏手段、資本增值等。可以說股票是另類的貨幣或變形的貨幣。

分析股票市場,這第五種衍生出來的職能是最為重要的。就是股票是另類的貨幣這個概念。我們知道貨幣的價值是由政府的信用保證的,相對穩定。而股票的價值由企業的經營情況決定,一般來說股票的交易價格由股票的分紅能力決定的。政府對企業的股票沒有擔保或責任保證。但由於股票可以隨時變現的能力,使民眾錯以為股票也具有與貨幣一樣的儲藏功能和增值功能,對股票就像對貨幣一樣的信任。

股票的定義是表明投資者擁有多少份額的企業所有權,而沒有經營決定股權。如果投資者獲得了絕對大的份額成為大股東,就有可能對企業的經營有決定權。這在微觀局部看,好像是一種合理的制度設計,但宏觀來看就有欠妥當。例如我們國家的國有企業是六百萬億,那麼國資委拿出來到國外發行,只要保持控股權,我們就有可能套用百分之四十多的資金,也就是兩百多萬億的資金(還沒有計算溢價),而且企業還在我們手裡,我們國家的生產不會受到影響,一樣出產品,一樣繳稅,國外發行的股票價值多少不影響我們國企原來的生產。為什麼會出現這樣不合理的經濟推演結果呢?究其根本,西方的股票理論有其弊端。這其中最為重要的是我們國資委假如這麼做,那麼六百萬億的國資在一番上市操作之後,就變成了一千兩百萬億。但是大家清楚我們的國企現在還沒有變化,財富還是那些財富,沒有變多。這多出來的財富就是泡沫,是股票泡沫。雖然這些是一些假設,但整個股票市場的泡沫緣起大致相同。

2.貨幣泡沫

整個貨幣泡沫的形成過程說起來有些複雜,例如有些人會說我們引進來的美元也是財富。而事實上美元並不是財富,而是美國利用其國家信譽發行的紙質價值憑證,美國利用其國際貨幣發行地位運用印刷的紙質美元到其他國家套取實物利潤,再進行分利。為了更好的理解股票泡沫和財富泡沫,我們這裡要詳細的講解貨幣泡沫。

(1)紙幣

早在前面的一個章節我們就講解的貨幣的本質,貨幣是商品交換的媒介,貨幣是自生秩序,貨幣是儲藏財富的手段。貨幣是商品實物交換後的某種形式代表。在實物貨幣階段,人類社會也會偶爾有通貨膨脹的現象出現,例如西班牙發現美洲後大量的輸入黃金與白銀,使得西班牙的物價飛漲,黃金與白銀貶值。但黃金與白銀畢竟是真實的商品,其生產過程包含了人類的勞動價值,因此不管怎樣,都不會出現急速貶值,只會在短期導致通脹,市場很快就會恢復正常的交易價值。

紙幣是實物貨幣的一種變形,由於實物貨幣笨重不易攜帶,因此在商品交換髮達地區就產生了用紙質的信用憑證,替代實物貨幣的交換過程。在中國的宋元明三代都出現過紙質貨幣。宋代稱為交子,元代是寶鈔、鹽引、茶引,明代是大明寶鈔。這幾代的紙質貨幣都早於西方的紙質貨幣,這是這些紙質貨幣的使用由於政府獲利輕易,而無節制發行最後都導致信譽喪失而出現崩潰,被廢棄。

西方最早的紙質貨幣出現於1690年。「1690年馬薩諸塞地區發行紙幣,總價值是7000英鎊,也是英帝國最早的紙幣,它的模範作用激勵了約翰勞將紙幣引入法國的實驗並導致1720年的紙幣同夥膨脹。」[9]紙質貨幣由於發行成本低廉,很容易就出現紙幣濫發的現象,最早的貨幣泡沫就是密西西比泡沫。

約翰勞被稱為「紙幣之父」他最早的將紙幣在法國全面使用。約翰勞1671年出生於蘇格蘭,其父是一位金匠。金匠的寒夜規矩是收到要加工的黃金時出具收到黃金數量的收據,並憑此回收黃金物品。這以形式的演化,出現了金匠黃金收據的貨幣化,人們將金匠的收據當作商品交易的媒介,方便攜帶,安全妥當,就此在英國金匠成為了較早的銀行家。

從交換經驗中人們發現金匠開出的收據可以多於他所持有的貴金屬數量,因為同時要求兌付的情況不可能出現。約翰勞作為金匠的兒子熟知行業的奧秘,並且將之進行深入研究。1705年約翰勞出版了《貨幣和貿易的研究以及一種國家貨幣供應方案》。他設想以土地為擔保發行紙幣作為法定流通物,利率定為3%,這樣一來固定資產如土地就轉化成為可流通的形式,從而刺激經濟活動並提高商業活動的效率。約翰勞在保守的蘇格蘭難以推銷其紙幣方案,到經濟發達地區荷蘭推銷,經過鬱金花泡沫的荷蘭人冷靜的拒絕了約翰勞的紙幣方案。

1714年約翰勞轉而到法國推銷其紙幣方案。在此之前法國在路易十四的統治下頻繁發動戰爭,揮霍無度使得法國積欠大量的債務,國家出現財政困難。1975年路易十四去世,繼承人路易十五年僅五歲,由奧爾良公爵攝政。奧爾良公爵是約翰勞的賭友,欽佩約翰勞的財務能力,因此接受約翰勞的建議,在1716年設立一個私營機構通用銀行,資本金約合25萬英鎊,股息為4%。政府授權銀行從事貸款存款貼現以及發行可以兌付的黃金以紙幣發行時所代表的黃金重量和成色為標準。因為「法國人對於本國貨幣成色降低記憶猶新,在此之前的兩年里,貨幣的黃金含量減少了30%」[10]最初的法國紙幣類似金匠的提單,很有信譽。通用銀行的最大債務人是政府,隱含象政府發行紙幣,政府則用這些紙幣支付開支,削減債務。1716年10月,政府要求奶水人以銀行券的形式支付稅收,由此通用銀行的銀行券成為法定貨幣。銀行券發行最初兩年由於堅守金匠原則,不隨意增加紙幣發行,因此銀行券獲得普遍信任,交易的便利以及貨幣的穩定使得兩年內巴黎的商品價格下降8%。之後,通用銀行領導下於1717年8曰成立溢價礦業與殖民公司,公司從法國王室手中獲取路易斯安那州的管理權,以路易斯安那的權益抵押發售一億里弗赫(約合417萬英鎊)。人們居於以前西班牙在美洲大量獲得金銀的事實,普遍認為路易斯安那也一樣會獲得大量金銀。1718年通用銀行更名為皇家銀行,老出任董事長,國王保證紙幣的信用。銀行向人們許諾12%的股息。約翰勞成功的將15億里弗赫轉化為公司的股票。約翰老不斷的宣傳公司在密西西比的獲利消息,還不斷的提高股息,將股息提高到不可思議的40%。並且限制公司新股的認證,由於親王孔蒂不能獲得認證新股,一氣之下,拉著公司發行的新老股票到皇家銀行要求兌換黃金,就此戳破約翰勞的「密西西比泡沫」。

「密西西比泡沫」是西方第一次發行法定紙幣,也是一次典型的貨幣泡沫。貨幣從實物貨幣發展到紙質貨幣是因為經濟活動中的需要。紙質貨幣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貨幣,人們只是為了便利而使用紙質貨幣,紙質貨幣只是一種信用憑證本身並沒有價值。「每個人都接受這些紙,是因為他堅信其別人也會接受這些紙,這些綠色的紙具有價值,這是因為每個人都認為他具有價值;而每個人都認為它(紙質貨幣)具有價值是因為人們在經歷中它們之前就具有價值」[11]。紙質貨幣發行成本低廉,不負責任的政府胡亂髮行貨幣就有可能造成惡性通貨膨脹,這就是貨幣泡沫。

紙幣是貨幣自生秩序的一個演化結果,紙幣是一種信用憑證。紙幣符號化,以及脫離實物貨幣的低廉成本使得紙幣可以無限制的發行。美國貨幣專家在《美國貨幣史》中說紙質貨幣的表象具有欺騙性,「寬鬆的貨幣政策是幾乎一成不變的藥方,而通脹是幾乎一成不變的結果。」[12]

(2)貨幣泡沫例子

A.民國時金圓券

背景是抗戰失利後,國民黨為了準備與中國共產黨作戰大量投入購買武器裝備,軍費的急速高漲是迫使民國財政部濫發紙幣的主要原因。抗戰前法幣的發行量是14億,抗戰勝利時是5569億,1947年初是3萬5千億至7月就增至10萬億以上,到1948年8月更換金圓券前更是達到604萬億。[13]

金圓券是民國時,1948年發行的。法定金圓券含金0.22217厘。規定金圓券折300萬原法幣,折東北流通券30萬。並同時規定不允許私人持有黃金、白銀、外匯,違者沒收。民國政府並且強行規定凍結物價,如有違反實行罰款或抓捕。金圓券發行總額最初規定為20億。

並以以行政手段實行市場限價,使得市場有價無市,商人們面對虧本買賣時,只能停止銷售,盡量保有貨物。致使市場商品交易量大幅萎縮。

金圓券在發行兩個多月後就到達發行限額,1948年11月11日行政部修訂金圓券發行法,取消金圓券發行限額,准許民眾持有黃金外匯,金圓券原來是億美元兌換4金圓券,取消發行限額一公布金圓券馬上貶值5倍,變成一美元兌換20金圓券。1948年底,金圓券發行已達81億,至1949年增至5萬億,至六月則增至300萬億,比十個月前的發行額增加24萬倍。

劇烈的通脹使得民眾完全不相信國民黨政府,致使其迅速崩潰、垮台。

B.辛巴威貨幣

辛巴威是非洲國家,本來並不著名,但卻以發行100萬億為單位的貨幣文明世界。

辛巴威1980年獨立時與美元的兌換比率是1津元兌換1.47美元。由於推行強制土改,破壞了原來的經濟結構,致使經濟萎縮,財政入不敷出。辛巴威政府開始印刷紙幣應對。辛巴威的通脹無法用正常的數據來衡量,動輒百分幾百幾千的通脹。

劇烈的通脹使得正常的貨幣數字無法適應,2008年五月辛巴威央行發行1一億元和2.5億元面值的新津元,時隔兩周再推出5億面值的新津元(大約值2.5美元),不到一周又在推出25億和59億面值紙幣,同年7月辛巴威央行發行100億面值紙幣。2009年一月辛巴威央行發行100萬億面值紙幣。自此宣告辛巴威紙幣完全失效,經濟停頓,民間以外幣替代交易,後來政府被迫承認外幣流行的合法化,美元成為替代貨幣。現在是人民幣與美元南非蘭特等外幣在辛巴威並行流通。就此辛巴威成為了沒有央行的主權國家。貨幣失效使得辛巴威經濟長期衰退。這就是紙幣實施之後的貨幣泡沫。政府如果發行紙幣不受限制,那麼民眾就會遭受財產損失。

C.美元

美元是國際結算貨幣。最初的美元堅挺源於其世界第一的經濟生產能力,和貨幣與黃金的可兌換。

最初的美元紙幣每一元發行成本是兩美分,現在說每一美元的印刷成本是八沒分,但相對於票麵價值來說美元都是低廉的。美國政府利用其紙質貨幣和符號化之後的貨幣美元購買其他國家的工廠、土地、礦山、資源。這些用美元購買的資產常年為美國提供利益。人們通常將之成為鑄幣稅。美元的發行數據被美聯儲當作最高等級的機密保護起來。但是我們還是可以通過零星記錄來看美元的泡沫性。

以美國物價變動為例1937年技術是100,到了1988年就是569[14],這是美國國內的通脹。而美國用美元換取其他國家物資,引發其他國家或者說世界性通脹則很難喲數據說明。我們職能從黃金實物價格上略微看出端倪。1945年一盎司黃金可以兌換35美元,而現在的黃金價格是一盎司獎金1300美元。也就是說1945年1美元購買的東西要現在40美元才能買到。這是概算。另外一種概算方法是從世界各國的外匯儲備中看。「特里芬為波音計算機服務公司所做的一向報告說,1978年6月間,外國持有的美元達3730億美元,其中不到1500億為外國官方擁有。」[15]再看2016年各國的外匯儲備前30名外匯加總是10萬億美元[16],按照各國持有外匯中美元的最低比例折算,2016年各國政府手中持有的美元之少是六萬億美元,如果減去1978年的1500億,那麼,美國在38年間就使用符號化美元套取了5800億美元的各國的資源(貿易赤字),從而形成了各國政府的外匯儲備。而實際上美國發行於世界上的符號化美元比這數字好葯龐大。還有就是紙幣,美國發行的紙幣有三分之二的紙幣是在國外流通的,其中損耗的就是美國的得益。舉保守估計流通於美國國外的紙幣最少是7000億美元,大量的美元紙幣銀行是不收的,因為紙幣不同於符號化電子貨幣,紙幣不能生息還要折算貼現轉換成為電子化貨幣,貼現率很高。而且美國政府為了防止自己國家通脹嚴格限制境外的美元流入美國,規定凡是攜帶一萬美元以上的現金入境美國必須申報,否則違法。申報之後接下來的很多麻煩如繁瑣的詢問,來源證明等等使得外國人不敢攜帶美元紙幣入境,這就防止境外美元流入,導致美國通脹。

美國政府為了防止其他國家和機構通過比對分析得出美國的貨幣發行狀況,故意將美國的會計結算年度定在每年的九月底,與其他國家十二月底年度會計結算大不相同,為的是混淆數據,使得數據不具可比性。

3、其他財富泡沫

其他的財富泡沫也是因為貨幣抽象符號化之後產生的,像股票市場一樣。比較顯著的有衍生品市場泡沫和房地產市場泡沫。

(1)衍生品市場泡沫

「期貨、期權和互換協議是衍生品的例子。一個衍生品(derivative)簡單的說是一種衍生工具(或更簡單的說是兩個人之間的協議)它的價值由別的什麼東西的價格決定。……衍生品可以被看成是對某種東西的打賭。」[17]

對某種權益進行對賭在中國古代早已有之,如明清時對於糧食和棉花收購進行先期權益購買,這就是現在的衍生品。衍生品在實物貨幣年代只是權益賭約,並沒有放大。而在貨幣抽象的符號化之後,種種的權益協議就通過符號化的貨幣便成為財富象徵,而這些對賭財富協議通過層層替換之後就使得本來的一份財富便成為無數的財富價值,層層加碼使得財富泡沫化。

最為明顯的衍生品泡沫例子就是美國的次貸危機。次貸危機的產生源於美國的經濟刺激政策,為刺激經濟美國在1938年成立房利美公司,房利美至2008年70年間為美國5千8百萬戶家庭,提供5.7萬億美元的抵押貸款融資。房地美於1970年由美國國會成立,旨在開拓美國第二抵押市場,增加家庭房屋貸款與房屋租金的收入。至2008年房地美的抵押擔保證券和債券達到3.2萬億美元。2007年次貸危機爆發源於一種俗稱CDS(credite default swap)信用違約互換衍生品,次貸危機爆發引發一些經營金融業務的公司倒閉,如雷曼倒閉、AIG瀕臨破產,從而引爆2008年的金融危機爆發。最後由美國政府出面,利用政府信譽,全面接管房利美、房地美,為AIG輸血,為其他金融機構提供無抵押貸款或低保證貸款,由政府出資購買市場多餘的債券,由此金融危機有所緩解。人們俗稱為「量化寬鬆」,也即美國印刷鈔票來承接風險,避免了連續斷鏈。

美國的房地產抵押債券,分為優質抵押債券和次級抵押債券。次級和優質的區分是以違約率來確定的。具體的是以工資收入高低和還款能力來確定違約率高低。違約率是一種數學概率的運用,那就是一千例個案中有多少個類似違約,通過統計得出來的。而統計數據是全社會和全行業的發生案例,其中發生的案例是在不同的經濟周期中統計得出,因此所謂科學的統計,具有不科學性。如過去違約率才5%的優質抵押貸款,在金融危機中就有大量的違約,違約率大大提升。而衍生品的設計是根據違約率來設計保險金額的收取。保險的原理是用大概率事件的低費用來覆蓋小概率事件的高費用,保險公司賺取其中的差價(水錢)。但是統計得出的違約是根據整個社會或整個行業來進行的,並且保險公司之間是鬆散結構,統計的數據會出現偏差,不能覆蓋整個社會真實發生的案例。所有的保單不會在同一家保險公司購買,因此就會出現個別保險公司無力賠付的局面,也就會出現保險公司破產。由於衍生產品的不斷掉期、套換、再衍生,個別保險公司的破產就會使得很多進行金融衍生產品交易的金融企業被牽連。因此美國政府為了救市才不得已政府出錢增資AIG、向大量金融機構提供無擔保貸款才緩解了矛盾,從源頭阻斷金融企業的持續斷鏈。

衍生品泡沫是一份財產經過多次的符號化轉換成為多份財產憑證。如次級抵押債券,這本來是銀行出於防範那些違約率高的房屋抵押貸款的保險,是已經事實發生業務,其根本就是房屋貸款。而轉化成為衍生品之後,大量的次級抵押貸款包裝成為資產包,售賣給各金融機構,而即溶機構再分散風險進行保險或轉換成為其他資產包,再售賣盈利。不斷的層層加嗎,使得財富泡沫不斷的增加。

衍生品泡沫不單單是這些CDS、CDO,還有很多的期貨保值套利,期權價值保證,遠期風險規避,金融機構和保險機構在這其中利用衍生品(各式協議)使得整個世界的財富出現大量的泡沫。現在有人約略統計,全世界的衍生品交易量每年超過700萬億美元,而我們整個世界的年實際生產總額也就60多萬億美元。從世界每年的實際總產值我們可以看出虛擬財富的泡沫程度。

衍生品市場是財富泡沫化最快速的一個節點,因為協議的增加和變換所需成本低廉,數額巨大。但由於是賭約,需要一定期限之後才看到結果,而這些賭約又有交易市場可以隨時變現或轉換為其他有價值的憑證。因此衍生品監控管理是非常困難的事,所有政府在這收納櫃面都必須有所警惕。

(2)房地產泡沫

我們在前面講解過城市房地產價格高是因為人群聚集,便利與交換和實現商品價格。還有城市因為人群聚集自然形成管理秩序和規則,城市因此比其他非任期內聚集地區更加的安全。這些是城市房地產價值的最初來源。再加上人們生存必須有居住場所,所謂的安居樂業,最先前提就是居住,因此住房是一般人所需要的,也是他們最希望得到的財富。經年累月的發展使得人類在潛意識中易經認可房屋就是財富的事實。這觀念就像貨幣是財富的觀念一樣深入人心,抵達潛意識層面。

現在以日本為例說明房地產泡沫。朝鮮戰爭爆發後,日本經濟發展迎來的二戰後的一次高峰,因為戰敗國影響已部分消失,美國不再苛求和限制日本,日本發展生產可以為美國大朝鮮戰爭提供戰備資源。朝鮮戰爭結束後,政治慣性使然,美國不再限制日本經濟發展,使得日本可以便利的利用西方科學技術。1955年開始日本的經濟開始擺脫二戰失敗的影響,逐漸恢復原工業體系的生產能力,高速增長其GDP增長率甚至超過10%。即使在經濟增長末期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也有5%以上的增速。經濟的發展使得日本快速城市化,在1975年城市化率已經達到75.72%,超過四分之三的國土已經城市化。

我們前面章節已詳細講解城市化導致房屋、土地增值的原理,因此日本的快速城市化是日本房地產泡沫產生的基礎。首先日本本國人相信土地是稀有的,因為日本是島國土地有限,再加之城市化中地鐵、交通、通訊各類城市輔助基礎建設使得城市的附屬土地大幅增值,這就導引民眾和企業爭相投資房地產。而日本採用西方經濟發展模式使得民眾和企業可以藉助金融工具增持房地產,這更加促進房地產價格的上升。在加上日本原有的東方經濟理念使得人們更加願意持有房地產資產。「1985-1992年間企業購買的了約47.3萬億日元的土地,企業購買量占家庭出賣土地量的比重從1984年的10%,迅速攀升至1985年的46%,最高點達70%。」[18]而房地產的低保有成本(房地產財產稅不學習西方)。幾個因素疊加使得,日本房地產價格居於世界房地產價格高端。曾經有人說賣掉東京可以買下整個美國的經濟。這就是日本房地產的一個縮影。

可以說房地產快速增值是日本財富迅速增長的一個竅門。人們稱之為房地產泡沫的原理是這樣:一般城市化會使得城市房地產價格上升。因為原來的一畝地10萬,經過城市化,十年間就可能使得一畝地價格變為3百萬,而原來的市政府假如擁有2000公頃土地,其財富價值就無形的增長了30倍。

房地產泡沫指所以形成是金融機構進行加槓桿後形成的,貸款的低首付和資產證券的再抵押就會加速房地產泡沫的形成。

日本的房地產泡沫破滅有幾個因素,一日本的房價高漲使得日本中等的工薪人員已無法取得平均性住宅,因為房屋貸款的數額已超過中等高薪人員年薪收入的五倍。這就使得房地產銷售收縮。二廣場協議後日元大幅升值,這使得日本的房地產國際價格高漲,限制了國際遊資購買慾望。三日本大藏省採納巴塞爾協議,提高貼現率原來的2.5大幅提高至6%,使得房地產持有成本增加。四日本1990年爆發股災,股價下跌使得很多企業出現虧損不得已大量拋售房地產。巨量的房地產一時湧現,而原來的需求又因客觀原因縮小,使得房地產供過於求,價格急速下跌。

房地產泡沫是因為金融貸款的高槓桿,而且金融發展使得資產融資有了很多的渠道,不斷膨脹的金融資產是房地產泡沫產生的首要因素。歸根結底財富虛擬化、符號化使得經濟發展虛擬演化,導致價格高漲。在價格高漲初期,整個社會的財富值大量增加。這是暴富國家的通病。因為這些增長的財富可以隨時轉化為可見的貨幣,因此容易獲得認可。四小龍香港、韓國、台灣、新加坡的經濟增長過程中房地產貢獻是明顯的,房地產價格高漲使得GDP快速增長,社會財富量激增,政府的財政收入也激增。考究各國經濟發展史,我們可以知道房地產價格的普遍飛漲是國家財富增長的源頭。

日本的房地產泡沫使得日本經濟失去十年,有說是二十年。就是經濟增長停滯。房地產泡沫產生後,日本政府迅速調整,使得存款利息接近0有些甚至是負利率(就是存款沒利息收入還要付費),迫使大量儲蓄投入市場。而存款利率的下降也使得貸款利率大幅下降,大大的緩解的企業和民眾因為房地產貸款的破產。

另一房地產泡沫就是美國次貸,雖然美國的次貸危機是因為衍生品泛濫,但也是房地產泡沫的一個縮影。

財富泡沫除股票、貨幣、衍生品、樓市泡沫外,還有很多,如債券泡沫、權益票證、比特幣等虛擬化貨幣、承兌匯票、旅行支票、期權保證、藝術品等等泡沫,種類繁多,這裡就不一一贅述。大家只要明白我們現在的生活中存在很多財富泡沫就可以了。

(二)財富泡沫對經濟循環發展的影響

我們開宗明義的講中國經濟學理論的根本導向就是研究經濟發展的可持續與可循環發展。而財富泡沫早宏觀上影響經濟的發展使得經濟發展不得不在復甦、繁榮、危機、衰退的幾個階段周期性發展。這樣的周期性發展明顯存在這很大的不科學性,每一次的經濟發展調整都是被動性的強波發生,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下面我們再詳細分析。

1.財富泡沫形成歸因

財富泡沫與虛擬經濟同步相生。虛擬是財富的符號化,財富是勞動產品的蓄積。在勞動產品蓄積過程中,由於貨幣是商品交換的媒介,使得財富蓄積主要通過貨幣積存來實現。

在實物貨幣階段,由於實物貨幣(如黃金白銀等貴金屬)本身就是含有人類勞動價值的商品,因此經濟發展和財富累積,難以出現虛擬化,即使出現虛擬化也難長期存在(如中世紀義大利熱那亞出現實際中根本不存在的金斯秋道[19],只是一種用白銀衡量的貨幣符號)。漢武帝時的白鹿皮錢、交子、大明寶鈔等都是歷史存在過的符號化貨幣,但由於價值不符實際無信用,很快這些符號化貨幣就被廢棄。

虛擬經濟的最初產品是股票。在《資本論》中馬克思對資本的定義是:有價值的資產,又可帶來剩餘價值。可是證券本身並不具有價值,只有價格,但卻可以帶來附加價值。因此馬克思將這類資本稱為「虛擬資本」(FICTIONSECONOMY)。虛擬經濟特指這些抽象化後有價格的證券運行。虛擬經濟主要內容是權利收益交易和資本市場運行。

理解虛擬經濟必須先明白兩個概念,一是商品與貨幣的關係,貨幣是商品交換的中介物,貨幣高度發展的形態是紙幣。二經濟與金融的關係,經濟是全體社會生產與消費的總稱,生產與消費在實物形式上的表現就是工廠與商店,而工廠與商店的主要聯通物是商品,商品要通過貨幣來表現和交易,巨量的商品交易要通過中介物貨幣來實現,大量的貨幣交易與結算又要通過金融機構來進行。可以這麼說,經濟的代表性表徵是金融。

虛擬經濟的基礎是票證,票證是政府等權威機構對於財產或收益權利的確認憑證,也就是說在一定的法律規則下,有效用的權威機構的確權才有用。虛擬經濟的運行是票證的交易,也就是說票證權益轉換是通過貨幣來完成的。交易場所和許可票證交易是虛擬經濟運行起來的基礎。但虛擬經濟的主體是股票、債券、期貨、衍生品。可以說在1990年之前中國基本沒有虛擬經濟,雖然過去中國經濟中也存在一些權益票證的交易,但由於沒有股票、期貨、衍生品,因此90年之前的中國經濟基本還是實體經濟。現在引入股票等虛擬經濟運行,我國的虛擬經濟成分已接近50%,而很多歐美國家的虛擬經濟成分已接近或超過95%。

前面章節講過,所有的票證價值必須通過貨幣來表現,而虛擬化經濟發展之後出現眾多的泡沫就是因為貨幣的紙幣化符號化。紙幣化貨幣被大眾接受之後,使得財富價值抽象化,可以無限擴容膨脹,因為衡量財富的不再是商品形式的實物貨幣,而是符號化之後的紙幣。

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相互轉換通過紙幣這一通道實現,所有虛擬經濟中的財富可以通過交易市場轉換為貨幣,因此虛擬經濟被廣泛認可。

股票是一種偽裝的商品,沒有價值,卻具有價格。因為隨時可以變現,與貨幣類似,被大眾認同為財富儲存手段。股票的家孩子只能由企業負責,沒有國家強大保證做後盾,就會出現投資者買了股票失去或減少原有價值的可能性。股票市場的存在使得,股票具有變形貨幣的功能。因此股票的大量發行會消弱貨幣的正常功能。我們知道在紙幣發行的最初階段,由於沒有實行定量控制很快就發生了通貨膨脹,後來通過實踐,經濟學家發現紙幣發行必須與社會物質財富相符才不會引發社會混亂。

股票市場成立是在紙幣流通之後幾十年才創立的(英國創建於1773年,美國創建於1792,日本創建於1878,香港創建於1891)。可以說股票交易所創立是財富虛擬化,泡沫化的最初因素。而後發展出來的期貨、衍生品等等則將財富虛擬化、泡沫化推向頂峰。

在虛擬經濟中財富認定規則已嚴重脫離實體經濟世界的財富認定規則。在虛擬經濟運行中,交易不斷的推高票證的價格,而高價格的票證又隨時可轉換成為貨幣和商品。這樣的虛擬運行實質上是將整個社會的財富進行稀釋,受害的是一般大眾而獲益的是大資本家。

大家可以設想,實體經濟中最高的行業利潤是醫藥化工,他們的年利潤率一般都不會超過20%,而虛擬經濟中一年不是增長十、幾十,而是年增長百分之幾百,或者是百分之幾千。所以財富泡沫產生的主要源頭是虛擬經濟的膨脹和發展。

2、虛擬經濟在經濟發展中的效用

虛擬經濟在經濟發展中的效用是客觀存在我們只要客觀的看待虛擬經濟發展的優缺點才可以揚長避短。

(1)虛擬經濟優點

A.動員社會儲蓄轉向投資。隨著實體經濟的發展,儲蓄額在攀升,過高的儲蓄率又會限制生產投資的增長,很多生產過程被困在沒有經濟效益的規模上。股票、債券、金融衍生品等模式集資有利於吸引大量社會閑散資金進入生產過程,但由於發行成本和分紅、分利使得成本高昂,有時這些成本會超過投入生產後的利潤所得。但由於虛擬經濟的虛幻性使得人們高估股票、債券和金融衍生品的價值。人們通常將這些票證預估可以得到的長期利益加總核算進行轉換,使得這些誒票證在短時期內價值暴增。虛擬是財富泡沫的肇因,但虛擬發展的初期確實起到增加社會生產,擴大社會總供給和需求的效用。

B.虛擬經濟發展有助於分散經營風險,降低投資風險成本。虛擬經濟使很多有風險的實物資產轉換為可更安全保有的金融資產。而虛擬資產的可轉換性和高流動性又使企業能以較低的風險成本實現資本存量的積累。虛擬經濟通過金融工具,促使實體經濟中風險部門分散風險。如期貨、期權等金融衍生工具的產生的最初動機就是為了陶器保值和轉移風險。同時虛擬經濟還可以減緩經濟生活中的種種摩擦,降低交易成本使實體經濟活動的障礙減少,從而生產出更多的物質財富。

C.虛擬經濟有利於資本流動和產權複合。實體經濟中資產的產業轉移存在著兩方面的障礙:一是不同產業部門因其產品不同,生產技術和生產工藝以及相應生產設備的不同,使得專業生產性資產難以實現產業轉移。二是資產的產業轉移會存在知識障礙,從一個行業到另一行業生產的變化是需要巨量知識做背景的,每個人的知識都有限,不可能行行精通。虛擬經濟使得產權商品化、價值化和證券化,不僅在技術上解決了實物資產轉讓的各種困難,而且也打破了地區行政隸屬關係和所有制的界限。虛擬經濟使得生產能力可以按照社會發展的需要和資本增值最大化的本性,通過產權分割、裂變轉讓、組合和控制等複合手段來實現資產價值的資本流動,開闢新的經營領域提高運營效率。如中石油頭投資美國石油企業就是打破所有制隔閡,將中國企業優勢和美國企業優勢進行組合。

D.虛擬經濟加速了國際經濟和金融一體化的進程。巨額的國際遊資是現今虛擬經濟的一個組成部分,它的存在便利了國際貿易融資,有其是短期貿易融資。而國際貿易的發展則有力的推動了經濟全球化。另外國際遊資在世界各市場之間迅速轉移縮小了各國資本市場利率、交易方式、交易條件等方面的差距,使得世界各市場在經濟和金融方面的機制和結構逐漸同化,趨於一致。可以說交易制度、金融制度和貿易制度等的世界性趨同,虛擬經濟影響巨大。

E.傳遞投資信息。傳遞實體經濟發展效果依賴於可靠的信息,而收集和整理企業經營的信息需要付出高成本,這可能妨礙資本流向最有效益的項目。如利率變動反映社會資金的供求狀況。股票債券價格與企業經營的業績密切相關,產權交易提供了資產重組的信息。可以說虛擬經濟是實體經濟發展的晴雨表。

F.調節國民經濟。虛擬經濟通過資本、產權的證券化運動調節實際的資本流動,使得資金和社會資源得到優化組合,早就合理的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和技術結構,從而促進國民經濟健康、協調的發展。如中央運用金融政策調節實體經濟總量和結構,以達到預期的經濟發展目標;通過產權交易促進資產存量的重組或改變原有資產委託代理關係,進行新的產權結構安排。

G.虛擬經濟對一國培育和繁榮金融市場只管重要。虛擬經濟基本等同於包括貨幣、原生金融和衍生金融三大金融板塊。從這個意義上說,虛擬經濟的發展,實際上也就是一個國家金融市場的發展。因此一個國家要發展市場經濟,就必須要發展金融市場,就必然要發展虛擬經濟。這一方面看,虛擬經濟對健全金融和各類交易制度極為有利。如我國199年發展股票制度後,金融就大力發展,其後的各中市場交易制度急速發展起來,與國際接軌極快,使得2000年我國可以很快的參與世界貿易組織(WTO)。

H.虛擬經濟規模的擴張,在加強GDP規模的同時,也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在虛擬經濟日益發揮對實體經濟巨大促進作用的同時,虛擬經濟自身亦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虛擬經濟是西方主要國家和新興工業化國家資產增加的擴大倍增器,發展虛擬經濟使得各主要工業國和後進快速發展國家資產倍增的捷徑。越南等國家就是例子,而亞洲四小龍也是例子。相反朝鮮和古巴則因沒有虛擬經濟而發展遲緩。虛擬經濟是各國經濟發展的關鍵路徑,是第三產業快速發展的重要推手。

I.在宏觀層面上看虛擬經濟又改變一國的經濟定價機制,雖然存在泡沫,但價格機制隨著改變被國際上廣泛認可。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WTO等都是以GDP來進行核算的。大家泡沫對泡沫,這樣我們在國際貿易中就會減少被剝削的成分,而且我們這樣大的貿易體量國家,虛擬經濟的泡沫化使得我們實際得利大大增加。避免了改革開放前我們貿易損失。也就是說虛擬經濟發展使得我們避免遭受西方國家在價格機制上剝削。

(2)虛擬經濟的弊端

事物是兩面的,有其利必有其弊。下面簡述虛擬經濟的弊端。

A.虛擬經濟使國民經濟發生動蕩和危機的可能性增大。虛擬經濟獨立於實體經濟之外,流動性很大,是投機家們樂園。衍生金融工具的發展,使得虛擬資本與實體經濟脫離的更遠,流動性更強。更可以共權益所有者突然實行大數額、遠距離運作,從而對一國、一地區甚至全球經濟造成衝擊。從「瘋狂的鬱金香」、「密西西比騙局」、到「南海泡沫」;從29年世界性大危機、「黑色星期一」、「十月大屠殺」到2008年金融危機都使得實體經濟為低端的倒金字塔經濟結構出現大的動蕩,每一次危機都造成經濟錯位,需求與供給難以匹配,需強力消耗大量社會資源來彌補錯誤。

B.符號化的抽象紙幣過量發行和銀行呆壞賬的大幅增多,會動搖實體經濟正常運行的秩序和信用基礎。自從紙幣的出現,特別是後來到了賬面上貨幣和電子貨幣產生,人類進入虛擬貨幣時代。虛擬貨幣的出現雖然使貨幣的供給具有足夠適應實體經濟發展的彈性,但也使貨幣過量發行的問題更加嚴重。通貨膨脹成為了虛擬經濟發展伴生物。通脹使得銀行金融資產嚴重貶值,也促使更多有智慧的企業大量貸款,以獲得同夥貶值的獲利。虛擬經濟的快速發展動搖了整個整個經濟體穩定運行的信用基礎。

C.虛擬經濟扭曲資源配置方式,降低資源配置效率,阻礙農業、工業等實體經濟發展。在泡沫興起階段,投資於股市、匯市和房地產等都可以得到實體經濟中難以企及的高利潤和高回報。高回報率又使得大量的資本從實體經濟部門流向虛擬經濟領域,致使實體經濟融資難,融資成本高,使得實體經濟停滯乃至萎縮;同時,股市、金融、匯市和房地產的高收益又使得大量的人才流入這些部門,使得實體緊急生產部門因勞動力缺失,造成人力資源成本大幅抬升,生產成本的過度膨脹會降低實體經濟生產的競爭力。

D.虛擬經濟破壞一方面促進金融發展,另一方面又破壞金融系統的運作,降低銀行抗風險能力。泡沫經濟活動中投機盛行,資金需求劇增,誘使銀行不斷的提高利率以獲得港高的收益。高回報,高利率有促使銀行加快信貸擴張,放鬆對信貸質量的核查和可行性審查,使得大量的資金湧入股市、匯市、房地產市場等過度投機市場。同時,實體經濟由於無法承受過高的銀行利率,而使得正常的生產資金受到極大的抑制,使得擴大再生產規模實例大幅減少。整個社會在虛擬經濟發展的狀況下,實體生產部門都不會有大幅的增長,不但不增長而且會相應的萎縮。這就是西方發達國家滯脹的奧秘。

E.虛擬經濟過速發展扭曲消費行為,惡化國際收支狀況。泡沫經濟引致出現虛假繁榮景象,而虛假繁榮景象又扭曲了整個社會的消費行為習慣。可以說虛擬經濟是過度消費的總根源,因為虛擬經濟的發展大量財富泡沫存在,使得民眾都以為很有錢,而這些財富是膨脹之後的財富只是數量上的膨脹,實際的財富增長並沒有那麼快。假象使得民眾超常消費,進口大量增加。同時,企業由於借貸成本高勞動力成本加大,企業的國際競爭力降低。進口的增加與出口的大幅減少是虛擬化高度發展國家的共同特徵。此外,泡沫經濟可重新分配國民收入,加劇社會貧富兩極分化,嚴重的引致出現系列社會問題,對澀會安定構成威脅,破壞整個社會再生產秩序。

F.虛擬經濟增長導致財政風險。IMF規定一國財政赤字超過GDP的3%,國內外債綜合超過GDP的60%就會發生財政風險。實踐和理論論證表明,財政風險的源頭是虛擬經濟的過速發展。因為虛擬經濟的長期發展會導致實體經濟的萎縮,使產業空洞化。這是因為舊產業萎縮,新產業不能及時產生生產能力造成的後果。長期的發展虛擬經濟會使得實體經濟萎縮,而所有的財政收入都來源於實體經濟的發展,虛擬經濟發展初期,財政收入會快速增長,但虛擬經濟長期發展之後,才真高收入就會減少出現萎縮,這是伴隨這實體經濟萎縮而形成的結果。實體經濟萎縮不但減少了社會造富能力還減少了社會有效就業人數。不斷的財政收入萎縮在初期都不會得到管理當局的重視,因為他們利索當然的認為財政收入還會增加,還會恢復到以前的水平。因此很多國家都會發債來彌補財政缺口,債務的快速發展會使國家信譽下降,影響國家貨幣的信譽,造成國家危機,是國家發展陷入困境。美國現在就是這樣的狀況。

G.虛擬經濟過度發展,客觀上要求重新分配國民收入,而眾多投資商的加入,勢必會加劇貧富分化。貧富分化會引發系列社會問題,並釀成政治動蕩。「智利經濟奇蹟」、「日本經濟神話」、菲律賓總統彈劾案、韓國大宇破產、印尼經濟的持續不穩都無不與此有關。

從宏觀層面上看虛擬經濟最大的壞處就是經濟危機的爆發。因為。泡沫吹起,要不斷的破滅才可以持續。不可能存在可以一直吹大的泡沫。在虛擬經濟過度發展的情況下,危機爆發是必然發生的事件,危機爆發民眾的財富就會遭受重大損失。以前的社會主義國家不怕經濟危機就是因為沒有股市等這些虛擬經濟成分,古巴、朝鮮、中國都不怕經濟危機就是因為虛擬經濟成分很少。97經濟危機和2008年驚人危機對中國影響不大就是因為中國的虛擬經濟化比較低。所以經濟發展中把握虛擬經濟發展的度,非常的關鍵。沒有虛擬經濟發展,在價格機制上會吃虧,在國際貿易中會被剝削。可是虛擬經濟發扎過度就會像歐美髮達國家一樣出現滯脹,或者是周期性的出現經濟危機。

(三)危機根源是財富泡沫

恩格斯分析引起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兩個具體原因,就是個別企業生產的有組織性與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以及生產的擴張與廣大群眾支付能力的消費需求相對萎縮之間的對立。並說這是社會化生產和資本主義佔有矛盾的表現形式。這麼說很籠統而且無經濟學知識的朋友很難理解,下面我們從財富泡沫角度看危機如何爆發。

1.財富泡沫導致需求失衡

我們知道財富泡沫是因為股市等變形貨幣的泛濫。貨幣抽象化符號化之後,人們認可的財富符號更加方便製造(紙質憑證)。通常的信用憑證都是由政府信用擔保來發放。因此,正常的社會秩序下人民不會懷疑這些貨幣憑證的可靠性。但在社會實踐中很多的商人會意識到通貨膨脹和貨幣貶值的事實。商人們抵抗並獲利的途徑是通過各種努力來進行貸款,將各種自己可以拿到的財富憑證到銀行抵押來獲取貸款,進而投資生產性項目。因為通脹的原因,商人們在高通脹(超過5%)的情況下貸款生產就是有利可圖的,因為銀行利息基本與通脹率持平,生產中獲得剩餘價值就是獲利。如果遇到通脹率更高則商人們不用生產就可通過貸款獲利。銀行則因為社會總貸款額的增加而增加收入。整個社會在財富泡沫化的初期都呈現出「欣欣向榮」的繁榮景象。如生產增加,用電量增加,採購增加等等。受獲利驅動商人們大都採取增加貸款擴大社會再生產的模式來進行社會再生產。在經過幾個生產周期的循環之後,擴大再生產所產出的產品多於社會總需求(總需求基本由社會勞動人口工資決定,而勞動工資的增長往往低於社會再生產的規模增長)所需要的商品量,社會就出現產品滯銷,社會在生產無法繼續的狀況。這就是危機的導因。逐利驅使政府濫發貨幣和縱容變形貨幣大量出現,進而形成財富泡沫。而商人為了逐利拚命貸款擴大再生產,商人們不但追逐剩餘價值,還追逐通脹紅利。這就是資本主義社會的通病。產品超量生產,而勞動人口工資水平無法跟上通脹,使得社會需求相對的縮減,這就是恩格斯所說的社會再生產擴大,社會總需求相對萎縮的矛盾。因此,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必須周期性爆發來使股市等財富泡沫部分破滅之後,社會再生產才可繼續進行。這就是危機必然周期性爆發的根由。

2.財富泡沫導致社會生產萎縮

財富泡沫是股市等虛擬經濟大量增長的結果。在正常的社會環境下,人們意識到自己所儲存的財富隨著通貨膨脹而逐漸縮水,存款的銀行利息收入遠遠低於銀行存款利息。前面說了,商人們會貸款擴大再生產。而一般平民則無進行再生產的路徑,他們只能投資房地產或者是股市等希望財富增值可以抵消貨幣通脹貶值的損失。一般平民的逐利和保值傾向使得大量的社會儲蓄資金轉而投向房地產等不是生產性項目。資金的大量擠占,進入非生產性行業會促使整個社會再生產的萎縮。這會使得整個社會的經濟增長率逐漸降低,嚴重的甚至可以導致社會生產的萎縮。

大都數國家的經濟增長無力的主要原因就是社會財富導向性出現問題使得,大量的社會財富消耗於,無法進行再生產的領域。而虛擬經濟中的獲利只是賬面數字遊戲,對於宏觀經濟來說無大的益處。中國的經濟減速,還有東北經濟的萎縮都是因為只注重房地產開發和賣地,忽略實體經濟的擴大和增長。

虛擬經濟的大規模增長錯誤的引導社會財富積累流向非生產性領域,導致社會再生產停頓,乃至萎縮。英國和美國有其明顯。因為虛擬經濟的利潤通常都高於實體經濟生產,這使得很多的企業主也縮減生產抽調資金投入虛擬經濟等非生產性領域,致使社會再生產減少乃至萎縮。

經濟生產停頓,乃至萎縮,貨幣還貶值通貨膨脹,這就是「滯脹」。現在歐美髮達國家大都受「滯脹」的折磨。而這種種都是因為虛擬經濟孤獨發展的結果。追根溯源還是財富泡沫破壞正常的社會再生產秩序。危機、復甦、繁榮、蕭條的周期性發作就是對於財富泡沫的重整,是對社會再生產秩序的修正。財富泡沫的錯誤導向使得社會再生產鹹魚停滯乃至萎縮,不能適應社會的人口增長和需求增長,因此必須不斷的破滅重整。

3.財富泡沫使得數據統計失真

財富泡沫使得經濟增長最為需要的統計數據完全失真。例如45年的美元購買力,與現在的美元購買力,相差近四十倍。1945年一盎司黃金是35美元,而現在的一盎司黃金是1280美元。

統計數據的失真使得經濟衡量標準失真。例如上世紀80年代至今,美國的GDP年年增長,而很多美國民眾感覺生活改變不大,而且很多都有生活不如以前的感覺,GDP增長並不能代表生活改善。而數據統計因為財富泡沫和虛擬經濟的增長而失真,使得國家計劃和企業生產發展計劃形態虛設,致使整個社會的生產與消費需求嚴重脫節。社會需求和生產不匹配,就導致社會再生產無法延續,那麼社會再生產停頓或萎縮就是經濟危機的爆發。

本節總結:財富泡沫是經濟危機的根源,因為虛擬經濟的發展,財富泡沫大量產生。財富泡沫的產生使得社會再生產的可延續秩序遭受破壞。因此社會發生經濟危機,通過經濟危機讓大量的財富泡沫破滅(也就是西方經濟學家弄不明白的財富蒸發問題),這樣社會的再生產秩序才可以恢復正常。每一次經濟危機都是社會資源的巨大瀾霏和耗費,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危機是通病。

三、破壞社會再生產的可持續發展的其他原因

前面將的財富泡沫破壞社會再生產秩序,導致經濟可循環可持續遭受破壞。現在這裡要簡略的指出西方還存在的制度性問題。

(一)政治制度問題

西方的政治制度,因為實行的是多黨制度,而且是每位公民都有一炮實行民主選舉。看起來好像很科學,但實際這樣的政治制度卻破壞了經濟可循環發展秩序,使得經濟無序發展。每一政黨上台都需要象民眾進行許諾,大量的福利許諾都需要以財政支出為代價,財政收支無法平衡就迫不得已進行赤字財政。每一屆政府執政時都會給後人流向客觀的赤字。這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隱患,長時間積累就會破壞整體經濟。還有,因為政府替換,不同政府傾向性不同的經濟發展政策無法延續,這使得西方政治制度呈現十分嚴重的短期化功利性,。而很多對國計民生重要的經濟發展計劃並不是5年或者6年就可以完成的。總的來說,西方政治制度是短期化政治制度,對於經濟可持續可循環發展不利。

(二)西方的企業制度有些也不利於經濟循環發展

1.職業經理人

西方的有些企業制度也不利於經濟可持續發展。如職業經理人制度。職業經理人是西方企業制度的一個特色,股份公司聘請專業人士管理公司,公司視業績情況分一定紅利獎勵高管。表面上來看,公司獲利,那一定的比例獎勵高管是應該的,合理的。但這樣的制度卻忽視了可持續發展的考慮。因為企業獲利,有可能是政策因素,也有可能是恰逢其時,並不一定就是高管的貢獻。而且高管的貢獻也不值高額的報酬。因為企業制度是這些高管們設計的,他們就無限延伸使得高管的薪酬大量分散了企業的獲利。獲利高報酬,那麼破產或者損失有沒有懲罰?完全沒有,高管們處於私利利用職權,設計高管報酬制度是對於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侵蝕。嚴重消弱企業的資本蓄積能力,破壞企業可持續發展。

2.企業制度設計

西方企業的制度設計在很多方面存在不合理之處。如保險企業的賠付機制設計。一般的保險公司都是按照概率來設計運行的。通常用大概率事件的小資費來覆蓋小概率事件的大費用。

這樣的制度看起來科學,但實際上是不科學的,如忍受保險制度設計以前是按照70年平均壽命設計,而隨著社會科學的發展人們的壽命越來越長,保險公司的養老不得不延長退休來解決問題。但人們因為長壽了,那些壽命延長保險獲利則無人提及。還有,保險企業都是私有性質的,他們拿民眾蓄積的資金進行投資,投資失敗則破產了事,最後的包袱還是需要政府來承擔。因此保險制度需要更多改進。這只是一個例子。實際上還有很多。因為本章的字數幅度問題這裡我們不對政治制度和企業制度對經濟可循環發展的不良影響展開細述。大家只要知道有這麼回事就可以了。

本章結論:經濟可持續發展是經濟學理論的關鍵。經濟危機的爆發是因為財富泡沫,財富泡沫是因為虛擬經濟的高度發展。財富泡沫破壞需求真實性,錯誤引導社會資金流向非生產性領域導致社會再生產發展停滯萎縮,是危機爆發的總根源。

[1] 《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研究》下卷,p27,商務印書館1972年版,郭大力、孫亞楠翻譯,作者亞當斯密。

[2] 1847年《共產主義原理》中恩格斯將《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一文中5-6年的危機周期更改為5-7年。

[3]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版,第一卷,P78,人民出版社1995版。

[4] 《資本論》第三卷,P278,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作者馬克思

[5] 《資本論》第三卷,P548,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作者馬克思

[6] 《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P273,作者凱恩斯,徐毓枬翻譯,商務印書館1997北京。

[7] 《貨幣論》下卷(作者註:此書寫作於1930年),P304,凱恩斯著,蔡謙、范定九、王祖廉翻譯,商務印書館1986年北京。

[8] 《馬克思主義經濟危機和周期理論結構與變遷》,P372,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出版,作者劉明遠。

[9] 《通貨膨脹的歷史與分析》,P44,中國發展出版社1998年版,作者美國唐帕爾伯格,孫忠翻譯……

[10] 《通貨膨脹的歷史與分析》,P33,中國發展出版社1998年版,作者唐帕爾伯格,翻譯孫忠。

[11] 《美國貨幣史》,P497,作者米爾頓弗里德曼,翻譯巴曙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12] 同上,P500。

[13] 來源是百度百科,看來源引用是李守孔著的《中國現代史》73年版,台北三民書社,因為只是舉例說明並不需精確數據,故而本書採用這個數據。

[14] 引用之《美國通脹歷史與分析》唐帕爾伯格著,P177-184圖表數據。中國發展出版社1998您版。

[15] 《美元的命運》,P14,,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作者美國馬丁邁耶,翻譯鍾良、趙衛群。

[16] 引用自好金貴網站。2016年文章《2016年各國外匯儲備最新排名》

[17] 《衍生產品市場》,P1,作者羅伯特L麥克唐納,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翻譯錢立。

[18] 《日本房地產泡沫研究綜述》作者:宋濤、尤方圓,發表於2013年九月的《學術探索》

[19] 《貨幣哲學》,P123,華夏出版社2007年出版,作者德國西美爾,翻譯陳戎女、耿開君、文聘元。


推薦閱讀:

八字研究????[十九]
伍德志:論民間法研究的犬儒主義色彩
實戰研究1 (康弋武)
女性職業生涯升遷障礙因素研究
王慶 真宗:半成品研究

TAG:經濟 | 循環 | 發展 |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