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和尚才是《西遊記》里最聰明的人?
其實我們每個人又何嘗不都是沙和尚?
作者丨常江
長期以來,沙和尚都是取經隊伍中存在感最低的人。低到人們一想起這個人物,腦子裡總是回蕩著「大師兄,師父被妖怪抓走啦」這麼一句燒腦台詞。
這當然是電視劇演繹出來的。不過也並非全無道理。
比如,取經隊伍打怪升級的基本模式是:孫悟空衝鋒陷陣,豬八戒查漏補缺,沙和尚陪唐僧在原地呆著。
「師父你肚子餓不餓啊,我給你煮碗面吃。」大約就是這個樣子。
在整個取經途中,沙和尚是如此的靜如處子,以至於到最後我們都無法判斷出他的戰鬥力到底怎樣。
存在感無限近似於 0 啊!
但是這樣一個存在感微弱的人,最後的功果居然並不是取經隊伍中最低的。
讓我們來看看老好人沙和尚的成功之道……吧。
01 沙賢弟,請收下我的好人卡我們的印象中,沙和尚最大的優點是比較正直。
在唐僧和孫悟空兩位領導的矛盾最為尖銳的時候,豬八戒永遠是挑撥離間那個,而沙僧永遠是化解矛盾的那個。比如第 40 回,路遇紅孩兒,孫悟空對唐僧百般規勸,把唐僧惹毛了,要念緊箍咒,「卻是沙僧苦勸,只得上馬又行」。這樣的事頗有幾次。
大約也正因如此,孫悟空一直對沙和尚不錯。比如孫悟空因「三打白骨精」第一次被唐僧逐出師門,臨走前就只對沙僧叮囑了一句:「賢弟,你是個好人,卻只要留心防著八戒言語,途中更要仔細。」
孫悟空嘴巴很損,他只在有求於豬八戒的時候才稱其為「賢弟」,其他時候都是「獃子」、「夯貨」。
沙和尚一上來就享受了「賢弟」的待遇,一直享受到取經結束。
一個沉默的好人,大約就是沙和尚在《西遊記》中承載的最主要的標籤。
我們生活中有太多這樣的人。他們默默地生活,默默地進取,默默地歡樂或痛苦。
02 走上了鄙視鏈頂端的男人可是,這個沉默的好人,卻最終在論功行賞時走上了鄙視鏈的頂端——
第 100 回,靈山召開取經項目總結暨表彰大會,沙和尚與唐僧、孫悟空位列同一等級:大職正果。而豬八戒和白龍馬是次一級的「汝職正果」。
這很奇怪啊:按照齒序來排,也應該是從長到幼啊,怎麼老三僭越了老二呢?
豬八戒是有很多毛病,但人家該乾的一樣沒少干啊。
荊棘嶺一回,方圓一千里的荊棘林擋住了取經隊伍的前路,唐僧一籌莫展。
沙和尚出了個主意:
我們也學燒荒的,放上一把火,燒絕了荊棘過去。
Are you kidding me? 方圓一千里的樹林子,一把火燒了,得是多大的動靜、多少的PM 2.5、多觸目驚心的生態災難?!
這時候豬八戒是怎麼表現的呢?
書中寫道:
好獃子,捻個訣,念個咒語,把腰躬一躬,叫:「長!」就長了有二十丈高下的身軀,把釘鈀幌一幌,教「變!」就變了有三十丈長短的鈀柄,拽開步,雙手使鈀,將荊棘左右摟開:「請師父跟我來也!」
是不是開始覺得豬八戒挺可愛的?
這可不是孤證。
第 67 回,取經隊伍經過一個叫七絕山的地方,面前是一條八百里長的山路,兩側種滿了柿子樹。每年柿子熟爛以後落在路上,再經風吹日晒,成了一條臭不可聞的污穢之路。
對此,孫悟空都無計可施,捂著著鼻子道:
這個卻難也。
唐僧更沒出息,見孫悟空沒主意,直接哭了。
三藏見行者說難,便就眼中垂淚。
最後是怎麼過去的呢?是豬八戒現出原形(一頭巨大無比的豬),一路拱過去的!
心疼二師兄一秒鐘。
沙和尚什麼表現呢?
他從頭到尾一!聲!都!沒!吭!
降妖除魔不上,清障開路也不上,沙和尚究竟想幹什麼呢?難道他真的對於自己的未來全不在乎嗎?
這就是本文宣稱沙和尚是整部《西遊記》中最聰明的人的原因:他十分清楚自己的角色,並通過不動聲色的努力,實現了這一角色價值的最大化。
03 天庭保安隊長的辛酸前史那麼沙和尚在取經隊伍中的角色是什麼呢?
四個字:可有可無。
是不是很悲催?但實際情況就是如此。
我們不妨分析一下取經隊伍 5 位成員的出身及履歷。
唐僧不用說了,那是如來佛的親傳弟子,相遇四海的道德高士,取經領袖的不二人選。
孫悟空雖出身低微(石頭裡蹦出來的),但業務強、本領大、有勇有謀,稍微鬧一下就能讓天庭直接封了個齊天大聖,雖是虛職,但地位崇高,否則也不可能和滿天神佛都交了朋友。
白龍馬雖然這輩子被人騎,但人家前身是西海龍王之子,也就是天庭系統的水利部副部長的兒子,典型的官二代!
剩下豬八戒和沙和尚,人們習慣性地以為他們的出身差不多:都是天庭的公務員,一個天蓬元帥,一個捲簾大將,都因為犯了錯誤被打下界。
這其實又是一個天大的誤解——豬八戒和沙和尚都是公務員不假,但地位判若霄壤!
我們先看看豬八戒犯錯誤之前的待遇。第 19 回,豬八戒對孫悟空介紹自己的履歷,有這麼兩句:
敕封元帥管天河,總督水兵稱憲節。
這句說得很明白,豬八戒的職位相當於天庭的水軍提督。
大概是個什麼位階呢?我們不妨做個不太恰當的比較:甲午戰爭前,清王朝的北洋水師提督是丁汝昌,他在清朝的官銜系統里是從一品。
基本相當於省部級,實實在在的大幹部。
所以豬八戒才有資格因為生活作風問題被打下界。
沙和尚呢?
第 8 回中,沙和尚是這樣對觀音菩薩介紹自己的工作性質的:
我不是妖邪,我是靈霄殿下侍鑾輿的捲簾大將。只因在蟠桃會上,失手打碎了玻璃盞,玉帝把我打了八百,貶下界來,變得這般模樣。
第22回又說:
玉皇大帝便加升,親口封為捲簾將……往來護駕我當先,出入隨朝予在上。
這話已經說得相當直白:所謂捲簾大將,其實是玉帝的侍衛隊長或凌霄殿的保安隊長(所以才有「捲簾」動作)。這個職位說重要也重要,畢竟離領導近,有更多被提拔的機會。但從品級上看,和豬八戒的水師提督絕然無法相比。
兩人遭貶的理由和結果也體現了他們政治地位的巨大差異。
豬八戒,我們都知道,是因為調戲了嫦娥。下界之後,不但毫髮無損,而且還先後娶了兩房媳婦,無憂無慮。是一個高級政治犯的待遇。
沙和尚為什麼被貶下界的呢?
簡直令人髮指:因為失手打碎了一個玻璃器皿!
孫悟空把一園子的蟠桃吃光了都沒什麼事兒。真是不公平啊!
那麼玉帝對此是怎麼裁決的?書中寫的是:
卸冠脫甲摘官銜,將身推在殺場上。
殺頭。
所以保安隊長的工作不好做。領導喜歡你,什麼都好說;領導不喜歡你,隨便一個什麼小錯都是死罪。
那時候的沙和尚大約是十分不擅長與領導相處。又或者與他長得太難看有關。總之玉帝肯定早就看他不順眼,藉此機會痛下殺手。後經赤腳大仙求情免去死罪,貶到流沙河(類似於寧古塔)。
但玉帝還不解氣,
又教七日一次,將飛劍來穿我胸脅百餘下方回。
雖然我們無法揣測玉帝為什麼這樣厭憎沙和尚,但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沙和尚身份低微,而且絕對沒有後台。
所以自始至終,沙和尚都有著一種強烈的自卑感。這種自卑感讓他在與自己或高貴、或優秀的夥伴相處時,選擇了謹言慎行。
04 低調做事的中流砥柱沙和尚的本領怎麼樣?
從書中透露出的一些細節來看,應該是不差的,至少不會比豬八戒差。在流沙河兩人基本上是勢均力敵的:
二人整斗有兩個時辰,不分勝敗。這才是銅盆逢鐵帚,玉磬對金鐘。
但是在取經途中,沙和尚從未主動搶過孫悟空和豬八戒的風頭。他甘願做陪襯的綠葉。
因為他明白,在客觀條件的限制下,自己沒有出風頭的資本,也絕不可能成為取經項目的中流砥柱。
他小心翼翼地把握自己在取經隊伍中的位置:既不讓任何人感到受威脅,也不讓任何人討厭自己。
但是他也有一條底線,那就是工作態度端正,絕不逃避責任。
六耳獼猴事件中,假孫悟空奪走了行李,唐僧要派人去花果山討要。豬八戒自告奮勇要去,但唐僧有顧慮,怕孫悟空因與豬八戒素有嫌隙而不給他,便派沙僧去。
書中這樣寫道,沙僧應承道:
我去,我去。
長老又吩咐沙僧道:
你到那裡,須看個頭勢。他若肯與你包袱,你就假謝謝拿來;若不肯,切莫與他爭競,徑至南海菩薩處,將此情告訴,請菩薩去問他要。
沙僧一一聽從。
一副忠厚勤勉、任勞任怨的人設有沒有?
好多人說沙和尚凡事不出頭,要麼消極遁世,要麼就是心機婊。這其實都是沒仔細看原著。
沙和尚絕不是事事躲在後面。在一種情況下,他一定會出頭,那就是某項工作孫悟空和豬八戒都不愛做或不能做。
在這個時候,他那張靛青色的「晦氣臉」便會篤定、深沉地說:讓我來。
所以,沙和尚看似功果最少,但實際上他是整個取經隊伍的穩定器。沒有他,大家說不定早就散了。唐僧動不動就趕人走,孫悟空動不動就跑回花果山,豬八戒動不動就要分行李。
只有沙和尚,從來沒有一次動過放棄的念頭。
此外,唐僧智商低下且作風霸道,孫悟空事事要強掐尖且嘴巴損,豬八戒一肚子鬼心眼且極善挑撥。
給這仨貨當了15年的徒弟師弟,還與他們分別維繫了極好的關係,這是有大智慧的人才能做到的。
所以沙和尚最後封賞頗高,恐怕不是因為他打死了多少妖怪、蕩平了多少反對勢力,而是因為他身上集中承載著西遊精神的精髓。
清醒!篤定!善良!
如果取經項目失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後路,除了沙和尚。所以對於沙和尚來說,取經一定要成功,這是自己實現人生價值唯一的道路。再難,也要堅持走下去。
沙和尚最終以「大職正果」成了「金身羅漢菩薩」。他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身份低微、天資有限、運氣不佳的人,因為對自己有著正確的認識,並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努力維持與他人的良性關係,而最終實現了階層上升的成功案例。
其實我們每個人又何嘗不都是沙和尚?
有太多東西是我們無法改變的。但只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堅持走完自己選擇的道路,並以最大的善意去對待身邊的人,便一切皆有可能。
推薦閱讀:
※臘月十一梅園遊記一一雪花飛時去看梅
※從建築看馬來西亞,新加坡
※里加:北方的巴黎
※魁北克遊記
※百日遊記3(江嶺、上坦、李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