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重視經絡,辨證施治

重視經絡,辨證施治

經絡學說是祖國醫學基礎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早在古代經典著作《內經》等書中,已有較為詳盡的論述,歷代醫家又不斷加以發展和補充,形成了一個周密完整的經絡系統。楊氏認為經絡學說自創始到發展,與針灸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例如針灸治病所用的腧穴,就是經脈之氣注輸出入的處所。在辨證論治,處方配穴,選擇手法等各個方面,皆不能脫離經絡學說的指導。針灸治病必先明辨病在何臟何經,然後按照臟腑經絡和腧穴的相互關係,採取循經取穴,鄰近取穴或隨症取穴等方法,相互結合使用。正如《靈樞·刺節真邪篇》所說:「用針者,必先察其經絡之實虛,切而循之,按而彈之,視其應動者,乃後取之而下之。」因此,楊氏認為經絡學說是針灸臨床治病的根據,在針灸臨床上一定要十分強調經絡理論。他常說:「脫離了經絡,開口動手便錯,針灸工作者也應如此,千萬勿忘重視經絡。」

重視穴位壓痛檢查。經絡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通路,通過經絡系統的聯繫,人體內外上下,臟腑肢節,身體各部組織器官聯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腧穴是人體脈氣輸注於體表的部位,因此內臟有病,常可通過經絡反映到體表,在穴位上表現為壓痛等反應。楊氏在臨床上極重視體表穴位的壓痛檢查,藉以分析內部臟器的病變情況。他認為急性病壓痛較顯著,慢性病壓痛範圍較小。五臟六腑處於胸腹中,而脈氣發於足太陽膀胱經,故五臟六腑之俞穴皆在背腰部。《靈樞·背輸篇》說:「則欲得而驗之,按其處,應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如咳嗆病在肺俞處有反應,按之舒服;臟躁病(癔病)在心俞;潰瘍病在胃俞;膽囊病在膽俞有按痛;月經病及失眠在三陰交穴有壓痛;精神分裂症在血海穴有壓痛等等。在這些壓痛點進行治療,往往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重視針感傳導方向。針刺治療要有一定的感應(即得氣),若能「氣至病所」,那末療效往往更好,這是每一個針灸醫生所熟知的。楊氏認為針刺感應的傳導放散,是由經絡循行及穴位性能來決定的。一般來說,手之三陰,從胸走手,內關、少海清熱安神,針感向下;中府、列缺調肺利氣,都向末梢放散。手之三陽,從手走頭,合谷能升能散,手法正確,針感可到肩(骨禺)yu,甚至到頭頸;曲池走而不守,針感也可向上。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三里和胃止痛補氣,針感向下可到第二足趾;委中清熱利濕定痛,感應向下可至足跟;陽陵泉鎮痙熄風止痛,針感也向下至外踝。足之三陰,從足走胸腹,血海調血清血,主治血症,針感向上;三陰交助運安神,祛風化濕,疏調下焦,清理一切血症,針感可放散到腹股溝。但這些情況並不是絕對的,只要改變針尖迎隨方向,調整手法,也可使放散路線得到改變。例如內關穴大都向末梢放散,但若和公孫配合,主治胃心胸之症,運用催氣手法,重壓下方,並用迎而奪之的方法,可使針感傳向肘臂,立即產生噯氣,緩解心胸疼痛有奇效。

重視循經遠道取穴。這是根據「經脈所過,主治所在」的理論。如咽干聲嘶,取雙太溪用陰刺法,效果甚好;急性扁桃體炎針合谷、少商較有效;脅痛取陽陵泉;胸悶欲吐瀉內關、太沖,由於手陽明經在面部的路線呈交叉,故口眼(口咼)斜取合谷,左針右、右針左;牙痛取合谷,內庭均能治療。但手陽明大腸經「入下齒中」,足陽明胃經「入上齒中」,所以臨床上一般認為下齒痛用合谷,上齒痛用內庭。然而楊氏認為手陽明大腸經的有穴路線主要循行於上齒,而足陽明經的有穴路線都循行於下齒部;所以上牙痛取合谷、下牙痛用庭,效果更好;但不論是上牙痛,還是下牙痛,當治療時必須令患者先咬緊牙關,再進行針刺,效果更為顯著,這是楊氏針灸瘋科流派的又一經驗特色。

重視以痛為輸。十二經筋是隨著十二經脈分布的,它循行於體表而不入內臟,其發病癥狀也偏於從方面。楊上善說:「經脈是陰陽氣之所資,邪入肌腠,襲筋為病,不能精輸,遂以病居痛處為輸穴」。楊氏在臨床上對於經筋之病,常用「以痛為輸」的方法來治療。如網球肘疼痛較為頑固,在檢查時可發現肱骨外上髁有一壓痛拒按處,應在該點上施以較強的恢刺或合谷刺,以泄其邪,配以艾灸溫針,甚致用楊氏絮刺火罐療法,吸出瘀血凝塊,常能緩解筋急布收到療效。

推薦閱讀:

(一)經絡辯證之理論基礎
經絡與時辰的對應
經絡幫您恢復身材
陳玉琴經絡養生之四《胃經》
十二時辰經絡養生法

TAG:經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