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平凹:一直考慮作家斷代問題 曉剛作為陝西作家站出來了

賈平凹:一直考慮作家斷代問題 曉剛作為陝西作家站出來了收藏(0人收藏)複製鏈接列印來源: 大河網 發布者:ebqtzd453 【共0條評論 】【我要評論 】時間:2012年09月20日 11:57:43

陝西作家劉曉剛小說新作《七天》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這是繼長篇小說《活成你自己》、《天雷》和《夜奴》後劉曉剛的第四部長篇作品。日前,由陝西作協主辦的劉曉剛小說創作研討會在西安召開,陝西省作協主席、著名作家賈平凹,陝西省作協副主席、著名作家李國平、馮積岐參加會議,陝西省著名評論家李星、楊樂生等發言,對劉曉剛小說提出各自的解讀與建議。

作家劉曉剛1972年出生於陝西西安,現居北京從事商業工作,積累了豐富的人生閱歷和職場經驗,13年來以四部題材迥異的長篇奠定自己的文壇地位。在出版了長篇小說《活成你自己》和《天雷》後,他於2008年出版長篇小說《夜奴》,此部小說深得著名作家賈平凹的喜愛,他對作者劉曉剛的創作能力給予肯定,並稱讚:「在70後的青年作家中,劉曉剛可謂異數。其視文學為最高精神歸宿的創作態度,以及獨特的格調和廣闊的視野,令我刮目相看。」2012年2月,劉曉剛的以圍棋寫人生的小說《七天》出版,小說以圍棋為題,圍繞一場師徒間的對決引出關於生與死的思考,從圍棋棋局延伸至人生棋局。在北京舉行的新書研討會上,白燁、解璽璋等評論家高度評價其作品,認為「這是一本不易讀卻有味道的書,甚至對讀者形成某種挑戰。」

在陝西省作協的研討會上,評論家李星、楊樂生、段建軍、常智奇等人均提出獨到的見解與中肯的建議。評論家楊樂生從文化角度解讀作品,提出小說對中國文化精神的藝術弘揚,寫出幾代人的中國生存狀態,但也提出書中對於奢華的描述過於冗長繁複。評論家段建軍對劉曉剛小說語言把握到位、社會思考深廣高度讚揚,並提出在慾望時代中,作品深挖出當下時代人們靈魂深處的盲點,讓讀者重新認識人生中的崇高,希望作者在書中對廣博的社會認知的描寫中,增加對生命認識的厚度。

陝西省作協主席、著名作家賈平凹稱,實際上劉曉剛的寫作並非典型的陝西作家特點,而以地域來劃分作家的創作本身也是沒有必須的,他說自己不是評論家,因此不是從評論家的角度來看劉曉剛的作品,而是從作家的角度來看:「時代發生了變化,即便農村也不是以前的農村了,我也不能一輩子永遠寫農村啊。因此,都市小說,中國歷史潮流下的城鎮化都市小說也就成了時代的特點。」

在談到當前評論界廣泛關注的文學創作的浮華、慾望化書寫時,賈平凹借用生動的借喻說:農村收麥必然要有麥草,看一家門前有麥草就能知道這家豐收了,有麥子有糧食;聞到誰家屋裡飄出羊肉味了,就知道這家在燉羊肉,至於如何把麥草從院子前面挪到後面,如何燒羊肉,加啥東西才能讓羊肉更香更有味道,那是另外一個問題。創作就好比熬稀飯,到底放啥東西才能把稀飯熬得更稠一些,可能各有各的辦法。

而他更關注的則是作家的斷代問題:「我一直考慮我們陝西作家的斷代問題,這不光是陝西文學界的問題,也是全中國文學界的一個問題。現在曉剛作為陝西的作家站出來了,我希望以後我們陝西作協的各位前輩多幫助他,讓他作為抒寫他的時代的先鋒繼續發展。」

作者劉曉剛和在座的各位評論家都表示經過這次作品研討,對當下文壇作品現狀的梳理非常有助益,更期待劉曉剛能夠揚長避短,在中國文壇確立獨樹一幟的地位。

推薦閱讀:

陝西扶風:法門寺(合十舍利塔)
陝西萬人公祭軒轅黃帝 習馬會寫入祭文|軒轅黃帝|習馬會
陝西省海拔最高的縣,人口僅5萬餘人,被譽為「秦嶺里的香格里拉」
陝西:村民在後院挖出2500年前青銅器12件(圖)
韓信墓有三處 有說法稱「頭在山西,身在陝西」|陝西|韓信

TAG:陝西 | 作家 | 賈平凹 | 作為 | 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