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劉備:龍盤巴蜀(6)

  這場較量之所以以劉備的退讓而結束,主要原因在於當時曹操佔領漢中,益州北部面臨強大的壓力,劉備無暇分身,只得向孫權妥協。雙方以湘水為界,東部的長沙、桂陽、江夏歸屬孫權,南郡、武陵、零陵歸屬劉備。這樣一來,雙方的矛盾得到了一個暫時的緩解。   獻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圍困襄樊。同年八月,關羽「水淹七軍」,打敗於禁、龐德等數萬曹軍。曹操接受司馬懿、蔣濟等人的 建議,以割讓江南地區為條件,鼓動孫權襲擊關羽的後方。同年十月,孫權手下的大將呂蒙偷襲江陵,並迅速佔領公安等地。同年十一月,陸遜率兵開始對宜都、秭 歸、房陵、枝江等地的蜀軍發動進攻。十二月,關羽在麥城困守一個月之後開始突圍,在臨沮被俘,最後被孫權處死。  關羽之死,不但使劉備 損失了多年患難與共的名將,而且喪失了苦心經營十一年的荊州。不僅如此,剛剛奪取的聯繫漢中與荊州地區的東三郡也由於孟達的降曹而丟失。這樣一來,劉備集 團「跨有荊益」的戰略構思也隨之化為泡影。荊州及東三郡的喪失是劉備集團自奪取巴蜀之後遭受的最慘重的失敗。  關羽失荊州的原因何在呢?大概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這是由於荊州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的。正如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所描述的:「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荊州所處的位置,不但可以向曹操控制的中原地區發展,同時,對於東吳的屬地安全也是一個潛在的威脅。   其次,東吳集團對於聯劉抗曹的方針發生了重大改變。赤壁之戰以後,荊州越來越成為東吳進一步發展勢力範圍的障礙。同時,劉備稱雄巴蜀,也使孫權對劉備勢 力的迅速擴張產生了極大的疑慮和恐慌。雙方之前就已經在三郡的問題上差點翻臉。現在關羽的勝利更使得孫權下決心來通過對在荊州的關羽進行打擊來壓縮劉備的 勢力範圍,同時達到壯大自身力量的目的。  第三,關羽的個人性格也是導致荊州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關羽為人驕傲自大、麻痹輕敵,不僅沒有與自己的部屬形成合力,反而造成了糜竺等人因不滿關羽而投降東吳;同時關羽在進攻襄樊之時,忽略了對東吳的防範。造成後方空虛,被呂蒙乘虛而入,最後兵敗被殺。  第四,劉備沒有從之前與東吳爭奪荊州時候的妥協中吸取經驗教訓,沒有儘早認識到聯吳抗曹這一政策的脆弱性。導致對荊州前線的情況缺乏足夠的了解和認識,未能提早做好應急準備。因此,對於荊州的丟失,劉備也必須承擔很大的責任。   荊州的丟失,對劉備的打擊是沉重的。但同時也使得劉備更加清醒地認識到荊州的重要性。為了繼續貫徹「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 的戰略構思,劉備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奪回荊州。因此,他迅速做出了收復荊州的準備和部署。劉備生命中最後一次指揮和經歷的戰爭終於在兩年後打響。  千古遺恨   關羽死後,劉備一直在做東征伐吳的準備。不久,曹魏方面傳來了驚人的消息。獻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十一月,劉備的宿敵曹操病逝,其子曹丕廢獻 帝,建立魏國。益州地區風傳漢獻帝被曹丕殺害,劉備不得不暫時放下復仇的念頭,為獻帝服喪致哀。這時,劉備集團很多大臣建議劉備儘早登上帝位。為了繼續繼 承劉氏的正統地位,擴大自己的政治影響,經過近半年的準備。公元221年四月,劉備正式稱帝。《三國志·先主傳》載:章武元年夏四月,大赦,改年。以諸葛 亮為丞相,許靖為司徒。置百官,立宗廟,祫祭高皇帝以下。五月,立皇后吳氏,子禪為皇太子。六月,以子永為魯王,理為梁王。  不過劉備 的稱帝並沒有讓他放棄進行東征孫權的打算。為了避免再次重蹈關羽陷入兩面夾擊而失敗的教訓。劉備開始與曹魏政權接觸。展開了外交試探。《三國志·先主傳》 注引《典略》載:備遣軍謀掾韓冉齎書吊,並貢錦布。冉稱疾,住上庸。上庸致其書,適會受終,有詔報答以引致之。備得報書,遂稱制。  《三國志·許靖傳》注引《魏略》王朗致許靖的信件中提到:  故遣降者送吳所獻致名馬、貂、罽,得因無嫌。道初開通,展敘舊情,以達聲問。  除了外交努力之外,劉備同時還在積極進行軍事部署。《三國志·張飛傳》載:  先主伐吳,飛當率兵萬人,自閬中會江州。臨發,其帳下將張達、范強殺飛,持其首,順流而奔孫權。   張飛的意外身亡,給劉備帶來了沉重的打擊。當年荊州的舊將之中,黃忠與馬超先後病故,魏延被劉備委派鎮守漢中,抵禦來自曹魏方向的威脅。趙雲並不贊同劉 備東征的決定,也被劉備棄之不用。因此,劉備身邊已經非常缺乏久經沙場的舊將了。劉備只能選擇一批經驗稍遜的將領隨同出征。昭烈章武元年(公元221年) 七月,劉備東征正式展開,這場戰爭史稱夷陵之戰。  對於劉備東征,蜀漢內部意見分歧,大多數表示反對。這其中以劉備的舊將趙雲的意見最 具代表性。《三國志·趙雲傳》注引《雲別傳》載:雲諫曰:「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操身雖斃,子丕篡盜,當因眾心,早圖關中,居河、 渭上流以討凶逆,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先主不聽,遂東征,留雲督江州。  夷陵之戰歷時一年,最終以劉備的失敗而宣告結束。關於夷陵之戰的過程就不再贅述了。   劉備夷陵之戰的失敗,首先是由於劉備本人的軍事才能不濟造成的。劉備雖然征戰半生,歷經疆場卻拙於用兵。他將兵力部署在七百里的戰線,造成兵力分散,首 尾難以兼顧。這一點連疏於戰爭的魏文帝曹丕都能看出來。曹丕說:「(劉)備不曉兵,豈有七百里連營可以拒敵者乎!」陸遜也指出:「尋備前後行軍,多敗少 成,推此論之,不足為戚。」這些意見都說明了劉備本人的軍事才能非常一般,這是造成夷陵之戰失利的一個重要的原因之一。  第二,劉備東征的主要人員水平偏低。劉備出征所率將領,大都忠心有餘而經驗不足,遇上陸遜這樣傑出的軍事人才自然不是對手。此外,劉備身邊也沒有一位類似龐統、法正那樣的謀略人才。在劉備的部署出現致命失誤的時候,也沒有人去提醒劉備進行及時的改正。  第三,沒有利用順流而下的有利條件,發揮水陸並進的優勢,反而是採用了舍船就步的方式與東吳軍隊決戰。  綜合以上四點,說明劉備在夷陵之戰的戰術安排上出現了嚴重失誤,因此,他的失敗也就難以避免了。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在戰略決策上,劉備是否也出現了判斷上的嚴重偏差,不應該去進攻東吳呢?這個問題歷來意見分歧。筆者結合相關史料談談自己的看法。  首先,劉備進攻東吳是符合諸葛亮制定的戰略構想的。隆中對中諸葛亮提出的構想是:「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荊州的喪失也就意味著這種構想終將無法實現。而劉備的東征,就是為了重新奪回荊州,繼續實施原有的戰略構想。  其次,劉備東征的目的並不是單純的為關羽復仇,更重要的是奪回荊州的失地。因此,劉備也並未如文藝作品中所言的傾全國之兵進攻東吳,而是僅派出四萬餘人東征。這說明劉備的戰略目標是比較有限的。  第三,聯吳抗曹並不是劉備的最終目的,而僅僅是保持力量平衡的一種手段。無論是劉備還是孫權,實際上都是以實現最後的統一作為終極目標的。因此,任何一方的坐大,都會引起另外一方的強烈反應。  第四,劉備的東征並不會造成孫劉聯盟的徹底瓦解。正如夷陵之戰以後,雙方不久就開始重新恢復聯盟關係一樣。因為在雙方前面始終有一個強大的敵人——曹魏政權。因此,就算劉備東征具有一定的冒險性,也還是值得一試的。  不過,經過夷陵之戰的失敗,劉備的軍事力量遭到嚴重的打擊。劉備在退回永安不久便身染疾病,臨終之前,劉備永安託孤,讓諸葛亮輔佐劉禪,公元223年劉備病逝於永安。終年六十三歲。  結語  陳壽對劉備的一生做了一個評語:  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及其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機權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狹。然折而不撓,終不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競利,且以避害云爾。   陳壽的評語道出了劉備成功的關鍵:折而不撓、知人待士。縱觀劉備的一生,屢仆屢起,數次險些喪命。他的成功有僥倖的成分,但他始終能夠在最艱苦、惡劣的 情況下,折而不撓,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目標而奮鬥終生,這是劉備在漢末紛爭的形勢下能夠得以生存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同時劉備發揮了知人待士的特點,在創 業過程中不斷吸收大量人才,保證了自己即使在最艱苦的環境下,始終都有一批忠心耿耿的部下伴隨身邊不離不棄,這就形成了一個緊密的創業團隊,為劉備的發展 和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此外,劉備關愛百姓,在百姓心目中是一個有道明君,在漢末士人中也具有很高的影響力,這也為劉備能在失敗之後迅速崛起提供了良好 的基礎。如果說曹操的成功靠的是天時,孫權靠的是地利,無疑,劉備依靠的就是知人待士、關愛百姓所產生的人和了。從這個意義上說,劉備的成功是必然的。
推薦閱讀:

劉備求賢若渴,卻錯失這五員虎將,一人讓關羽害怕,一人威震北疆
讀《三國》,進擊的劉備
劉備充臨終遺囑
三國策論一:劉備怎樣守住徐州
劉備也是奸雄

TAG:劉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