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心外無物(宋明儒學)
1、意之所在便是物
王陽明通過意來聯繫心與物的關係,其《傳習錄》記載: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此四句中三句涉及到意,故儒家的修行其關鍵是對於意的把握。在王陽明的四句理中我們可以得到確定的是:「知」是本體上的知,此即王陽明後來所提倡的良知,而意如何回歸到本體的知即在於「格物」,然與朱子的格物不同,朱子的格物是窮外在之物理,而陽明的物是意中之物,故格物終究回歸到誠意正心,此是心外無物的立言宗旨。
四句理中「意之所在便是物」即是王陽明的唯心理論,佛教中亦云「一切唯心造」,如屎尿蒼蠅喜聞而人惡之,淫女俗人喜近而修道人遠之,故外在的世界並沒有一個客觀的標準,儒家不立十法界眾生,只從人倫角度契入,以人的道德實踐為本,故儒家所呈現的是一個價值的世界,事事物物完全取決於人心的價值判斷。此價值判斷有個人意識層面,也有集體意識層面。故美國人的世界觀可以和中國人不一樣,單獨的一個中國人的世界觀也可以和大多數中國人不一樣,也或許某個美國人的世界觀和中國人一樣等等,心有種種差別,世界觀就有多種多樣性。然若要實現平天下的絕對公正就需要一個絕對公正的意識,此意即是儒家要求的誠意,唯有誠意方能正心,此心是宇宙的本體,所體現出的用(價值)在天地曰道,在人心曰良知。儒家的理雖通透,然不立十法界眾生,其慈悲只是落實在人道中,而對於其他法界眾生如宰殺豬羊等就不可能達到意識的徹底清凈平等,這就是儒家在理上雖然能通達一切唯心,宇宙即心的道理,但在事上卻無法究竟,若事上不究竟,也無法做到誠意而到達本心。
(這裡順便向大家說明的是作為一名出家人,我不認為儒學的詮釋是理解佛家最恰當的方式,然佛家豐富的可詮釋性必然不離世間法,何況也是經歷了兩千多年歷史文化沉澱的儒家和道家的經典,只有在完全通達千年經典的精神再與之佛教相比較後,才能知道人類文明的瓶頸在何處,佛法又是如何的甚深無上了。)
2、意之所在便是事
讓我們再次回到「意之所在便是物」的話題上,剛才提到儒家的物不是客觀定死之物,而是具有價值之物,那此價值判斷就無法離開我們的意了。意是意志、主張、意向,對於外在物的主張即變成了一件事,王陽明最為著名的心外無物的話題是「山中觀花」,同樣也記載於《傳習錄》云:
「先生游南鎮,一友指岩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中國人喜歡講感應,菩薩化現是你心的感應,花開得美不美也是你心的感應,王陽明用「寂」來說明心沒有感應,但不等於說未看此花時,花就不存在。實際上客觀世界的花存不存在,對於王陽明來說一點都不重要,因為心外無物的重點是心外無事,意之所在便是事,山中觀花的回答,重點在「觀花」這件事,觀花是種審美情趣,正如王陽明另一段話:「天沒有我的靈明,誰去仰他高?地沒有我的靈明,誰去俯他深」,仰高俯深都是內在的審美體驗,而不是純粹的認知形式,若只是純粹的學習與記憶而沒有內在的意向與意願,也就失去了認知的價值意義。事關聯著意與物,如何把一件事做好和要做什麼事有本質的區別,從what到how,是認知到深入理解直至消化的過程,儒家重視道德實踐,對於外在禮教的認知必須回歸於主體的意願,在主體的意願中呈現出「仁」,感應到「仁」。
3、立言宗旨
通過以上分析得知,王陽明的心外無物即是心外無事,如其《傳習錄》中的徐愛錄:
「愛曰:昨聞先生之教,亦影影見得功夫須是如此,今聞此說,益無可疑。愛昨曉思格物的物字即是事字,皆從心上說。先生曰:然。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於事親即事親便是一物,意在於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於仁民愛物即仁民愛物便是一物,意在於視聽言動即視聽言動便是一物。所以某說無心外之理,無心外之物。」
此段中王陽明根據《大學》的正心、誠意、致知、格物的順序提出心-意-知-物的次第,即是本體-工夫的進路,由本體的心所發之誠意,而誠意的當下便是良知,由良知而規定某事物的價值,此就聖人證得本體後的心路而言,而對於修行者需要格物到致知,由致知的進路不斷誠其意而正其心,此是工夫的進路。重點是「意之所在便是物」的內涵就規定了格物的方向性在於意,不在於客觀的物。此正如孟子云「百善孝為先,論心不論跡」,此跡就是跡象、事相,如先學孝的事(具體的禮教),然後從事上反觀行為的起心動念之意,意的終極目標是良知,良知即是天地之心或曰本心,因人的心量不可能一下子達到心包太虛,故在樹立這一遠大目標的過程中不斷地誠其意正其心。此即是心外無物的立言宗旨,王陽明並不排斥認知的作用,而是讓讀書人將所認知的學問最終都能回歸到道德實踐的主體上,若一味強調認知而忽視了道德實踐,便會將四書五經的學問研究地支離破碎。王陽明更是繼承了孟子關於倫理道德唯心本體論的價值體系,使得生命更為積極並同時具有無限的創造力。
推薦閱讀:
※儒學寓於家教、家訓、家風中
※格物致知這一儒家公案的現代解讀和分判
※曾國祥:儒學文化的核心價值觀——仁
※文化名鎮_曲阜三孔——儒學之源,儒教之根
※天道體系下的先秦儒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