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博物館藏品欣賞之冷兵器篇
玉雙人刀柄
宋 金 (1115 - 1234年)高9.5厘米、底徑2.4厘米
青玉,上端與下端為墨色。刀柄上端雕刻兩個穿戴、長相相似的男童。站立狀,頭戴平頂出沿帽,圓形臉,眯眼微笑,兩人左右各飾一耳。身穿圓領窄袖袍服,腰束紳帶,雙手插於袖中,身上刻陰線紋。人物下部為橢圓柱形,最下部有榫。此器為巧雕,人面部及袍服為青玉,頭上的帽子和刀柄為墨色,巧妙利用玉的不同顏色來雕刻。
《金史·輿服志》中提到金人常穿「窄袖盤領」的衣衫。此玉雙人刀柄中的玉人身著圓領窄袖袍服,與文獻提到的金人服裝相似。另外從玉人面部雕刻技法上看,上、下弧形眼瞼所形成的眼眶、蔥管小鼻及櫻桃小口,是宋、金時期童子玉雕的基本特徵。此器雖為傳世品,但人物雕刻與1973年黑龍江綏濱墓葬出土的金代玉人較相近。金代有一種玉飾,是童子玉佩,童子的身著打扮多為少數民族裝束,與宋代童子玉佩稍有不同,有自己本民族的藝術特色。
嵌綠松石饕餮紋青銅劍
戰國 (公元前403年-前221年)
1954年湖南長沙左家公山墓M015出土
通長62.2厘米 寬5厘米
劍體較長,脊呈直線,斜從,前鍔收狹,格中部略上凸,圓莖,上鑄兩周箍,圓首。器保存完好,出土時與漆鞘均裝在木櫝中,青銅本色,金光燦燦,刃部鋒利異常。劍格以綠松石嵌作饕餮紋,莖部所纏絲繩保存完整,劍首端作喇叭狀,排列細密同心圈。(撰稿人:黃一)
錯金銀鳥篆劍
戰國
長61、寬4.4厘米
1960年周德蘊先生 捐贈
劍身表面復蓋一層孔雀蘭銹。劍首圓形,劍柄中空呈圓柱形,格極窄僅O.5厘米,兩面刃,尖鋒,中間兩面隆起一道凸棱。銘文為鳥篆錯金銀,劍格一面六字,一面四字,劍首十二字,計二十二字。字體秀麗美觀,稍加變化,鳥篆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一種藝術字。
此劍未見著錄,銘文金光閃閃,應是一把珍貴的越王劍。 (馬秀銀)
曲刃青銅劍
夏至春秋 夏家店上層文化 公元前1000—前300年
兵器
內蒙古自治區寧城縣小黑石溝出土
約長35.5厘米
夏家店上層文化的年代相當於西周晚期至戰國時期,分布於遼寧省、吉林省、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及河北北部。這兩柄曲刃銅劍屬於曲刃銎柄式,兩側刃呈雙曲弧形,中間起柱狀脊。這種形式的短劍,主要發現在遼西和內蒙古東部地區,是中國北方青銅時代具有獨特地方色彩的青銅武器,多出於墓葬中。當時基葬的形制多為長方形土坑豎穴,往往是用石板或石塊壘堆的石棺、石槨殮屍。
這件青銅劍由劍身和劍莖組成。劍身中部有脊,曲刃,兩邊刃中有明顯凸起的節尖;劍莖較短,為扁柱形,與劍脊連為一體,需要另加其他質地的劍柄。
曲刃劍廣泛分布於東北地區,其最早出現不晚於中原地區的西周晚期或春秋早期,最晚則可到戰國時期。本劍為曲刃短劍較早的一種類型,屬遼西地區夏家店上層文化;其出土地小黑石溝所在的寧城一帶,是夏家店上層文化的中心區域,發現過多座較大型墓葬。(撰文:閆志)
吊人青銅矛
漢 西漢
長兵器
1955-1960年雲南晉寧石寨山出土
長38厘米,寬5.4厘米
本世紀50年代,在雲南省晉寧縣石寨山滇人墓地出土了青銅兵器約1千餘件。這些兵器既有墓主人生前實用器,也有儀仗用器,有戈、矛、劍、斧、鉞、啄、弩機、叉等種類,顯示了滇人高超的青銅製造工藝水平。這件銅矛,刃兩側用細鏈各吊一名頭梳錐髻、雙手背剪的裸體俘虜,器型奇異,具有濃郁的滇民族風格,堪稱滇人青銅兵器中的珍品。
此矛為圓銎,刃部呈柳葉形,前端收束成尖鋒,中間起脊。刃部近柄處各吊一裸體男子,頭梳棰髻,雙手背剪,似為受刑之人。
滇人青銅矛可以分為闊葉形和柳葉形兩種基本樣式,其中柳葉形的數量最多。此吊人青銅矛器形奇特,具有濃郁的滇民族風格,是滇人儀仗用青銅兵器中的珍品。
玉援青銅內戈
商 商後期 商王武丁時期
禮器
1976年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婦好墓出土
通長27.8厘米,援長15.8厘米,穿徑0.5厘米
玉援呈青黃色,長條狀,通體拋光。前鋒尖銳,有上、下刃與中脊,援末端嵌入青銅體之中,近末端處有一圓穿。與玉援相接青銅體前段為長方形,上以綠松石嵌作饕餮紋。有上、下闌,闌後有柲槽,槽內殘存朽木痕迹。青銅內後段作鳥形,歧冠,「臣」字狀目,鉤喙,卷尾,通體嵌綠松石。此器製作精緻,應為禮器。器上使用的鑲嵌綠松石工藝,在二里頭文化時期已經出現,從中可見兩者鑄造工藝的傳承。(?撰文:于成龍?)
青玉嵌花把皮鞘腰刀
清
長97.7厘米
這把腰刀鋼質,手柄為青玉質地,其上嵌有金絲與寶石組成的花枝,配有皮鞘,是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馬戛爾尼率領英國使團來華時送給乾隆帝的禮物之一。
為了取得對中國的商務利益與外交利益,英國於公元1792年派遣以馬戛爾尼為首的使團乘艦船前來中國。他們於公元1793年7月25日到達大沽口,登陸後稍事休息即前往北京。隨後,主要成員赴承德避暑山莊謁見乾隆帝。乾隆帝在避暑山莊的萬樹園會見了英使團。英使團返回北京後,向清政府提出允許英國在中國經商的種種特惠要求,遭到清政府的拒絕。雖然英使團的要求沒有得到清政府的應允,但馬戛爾尼一行通過實地觀察,收集到大量情報。英國使團副使斯當東在《英使謁見乾隆紀實》中記載,馬戛爾尼得出如下結論:「清帝國好比是一艘破爛不堪的頭等戰艦……而它勝過其鄰船的地方,只在它的體積和外表。但是,一旦一個沒有才幹的人在甲板上指揮,那就不會再有紀律和安全了…… 英國從這一變化中將比任何其它國家得到更多的好處。」英國使團沒有實現開拓東方最大市場的願望,不久,馬戛爾尼帶著乾隆皇帝致英國女王的信及禮品,乘船由運河南下,經杭州、廣州回國。
吳王夫差劍
春秋
兵器
1976年河南省輝縣出土
全長59.1厘米、劍身寬5厘米
此劍劍鍔鋒利,劍身滿飾花紋,劍譚飾嵌綠松石獸面紋。近鐔處有篆書銘文10字,為吳王夫差用劍。吳王夫差兵器已發現多件。夫差是吳王闔閭的兒子,於公元前495年繼王位,次年擊敗越王勾踐,繼而轉師北上,爭霸中原。公元前482年,吳王夫差與晉定公盟於黃池(今河南省商丘縣南)。
這件青銅劍劍身中間隆脊有棱,近鐔處有銘文10字「攻(吳)王夫差自作其元用」。
吳國,姬姓,是周太王之子泰伯後人的封地,周武王時周章始封,都吳(今江蘇蘇州),歷12代王,公元前473年被越國所滅。吳國最強大的時期在春秋晚期,曾經短時期稱霸中原,而吳王夫差正是吳國最強大時期的國君。春秋戰國時期是征戰頻繁的年代,軍事的需要推動了兵器鑄造的發展。吳國和越國的地勢都不適合車戰,步兵較多,劍這種短兵器的使用量很大,因此吳越地區鑄劍的水平,遠遠超過中原地區,有很多被世人稱羨的名劍,各諸侯國也以得到吳越的寶劍為榮。這個時期的劍用青銅鑄造,在不同的部位加入了一定量的錫、鉛、鐵、硫等成分,以保證劍身的韌性和刃部的鋒利,使其剛柔相濟。目前出土和著錄的「吳王夫差」青銅劍有9把,其形制和銘文大體相同。(撰文:楊桂梅)
銅劍
春秋
兵器
1965年湖北省江陵縣望山1號墓出土
長60.6厘米、寬5厘米
此劍劍身滿布菱形暗紋,劍譚上嵌有藍色琉璃及綠松石。劍的表面經硫化處理,有一層黑色硫化物保護膜,銅劍至今光亮如新,劍鋒寒氣逼人。此劍與著名的越王勾踐劍同出,兩劍又極為相似,只是沒有銘文,大概也是越國鑄造的。春秋晚期吳越之劍天下聞名,當時的鑄劍師已經掌握了金屬鉻鹽處理技術。
-end-
刀客江湖作者微信 570158985 更多信息關注公號wl570158985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推薦閱讀:
※【圖解】古代十八般兵器
※百曉生兵器譜小李飛刀排名第三還真不冤,前兩名確實太恐怖
※三國「十大兵器」排行:方天畫戟僅第三
※冷兵器譜
※十八般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