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中的成語釋義
06-21
《道德經》雖然只有五千字,但這部著作幾乎是一字就涵蓋一個觀念,它告訴了我們許多哲理和人生智慧。隨著閱歷的不斷增長,每次閱讀《道德經》,都會有新的認識和領悟。 或許有人認為,《道德經》一書年代已久,必定隱晦難讀,其實不然。實際上,在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不知不覺地運用著道德經的智慧。我們常勸人要「知足常樂」、說人要有「自知之明」,老師教育學生要明白「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法官對犯法的人說「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我們經常掛在口邊的常用語,也是成語,許多都出自於《道德經》,可見《道德經》在我們生活中已經根深蒂固,就連這個「根深蒂固」,也都是出自《道德經》。在洋洋五千言的《道德經》中,老子為後人留下了四十多個成語,沒有哪一篇文章或哪一本書能出其右。現輯錄幾條與朋友們分享。1、功成不居原意是任其自然存在,不去佔為己有。後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勞歸於自己。出處:《道德經》第二章:萬物作而不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2、無為而(之)冶自己無所作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當政的時候,沿襲堯的主張,不做絲毫改變。後泛指以德化民。出處:《道德經》第三章:「為無為,則無不為。」3、和光同塵指不露鋒芒,與世無爭的消極處世態度。也比喻同流合污。出處:《道德經》第四章:(道能)「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4、多言數窮言多必失,必有理屈之時。出處:《道德經》第五章:多言數窮,不如守中。5、天長地久跟天和地存在的時間那樣長。形容時間悠久。也形容永遠不變出處:《道德經子》第七章:「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6、上善若水說的是做人的方法,即做人應如水,水滋潤萬物,但從不與萬物爭高下,這樣的品格才最接近道。出處:《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7、金玉滿堂形容財富極多。也形容學識豐富。出處:《道德經》第九章:「金玉滿堂,莫之能守。」8、功成身退指大功告成之後,自行隱退,不再復出。出處:《道德經》第九章:「功遂身退,天之道。」9、功成名遂功績建立了,名聲也有了。出處:《道德經》第九章:功遂身退,天之道。《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譽不可虛假。」10、目迷五色五色:各種顏色。形容顏色既多又雜,因而看不清。比喻事物措綜複雜,不易分辨清楚。出處:《道德經》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11、寵辱若驚無論受寵、受辱,心裡都要振動。形容人非常計較得失。出處:《道德經》第十三章:「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12、絕聖棄智棄絕聰明才智,返歸天真純樸。這是古代老、庄的無為而治的思想。出處:《道德經》第十九章:「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綠色通巧棄利,盜賊無有。」13、絕仁棄義指放棄世俗倡導的仁義,回復到人的本性。這是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出處:《道德經》第十九章:「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綠色通巧棄利,盜賊無有。」14、見素抱樸是說要推舉聖人,實行法治,即用「無為之治」取代「有為之治」。對應於「絕聖棄智」。出處:《道德經》第十九章: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15、少私寡慾指慾望很小。出處:《道德經》第十九章: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16、餘食贅行吃剩的食物,身上的贅疣。比喻遭人討厭的東西。出處:《道德經》第十九章: 「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行,物或惡之。」17、知雄守雌棄剛守柔。比喻與人無爭。出處:《道德經》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奚。」18、佳兵不祥指再好的用兵都是不吉利的。出處:《道德經》:「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之惡也。」19、自知之明指了解自己的情況,對自己有正確的估計。出處:《道德經》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20、視之不見,聽之不聞看見了同沒有看見一樣,聽見了同沒有聽見一樣。形容不重視,不注意。同「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出處:《道德經》第三十五章:「道之出口,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21、大器晚成指能擔當重任的人物要經過長期的鍛煉,所以成就較晚。也用做對長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話。出處:《道德經》四十二章:「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22、大音希聲指最大最美的聲音乃無聲之音。出處:《道德經》:「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23、多藏厚亡指積聚很多財物而不能周濟別人,引起眾人的怨恨,最後會損失更大。出處:《道德經》第四十四章:「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24、知足不辱知道滿足就不會受到羞辱。表示不要有貪心。出處:《道德經》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25、知止不殆(知足不殆)知道適可而止的人就不會遇到危險。舊時勸人行事不要過分。出處:《道德經》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26、大直若屈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隨和。亦作「大直若詘」。出處:《道德經》第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訥。」27、大巧若拙指真正聰明的人,不顯露自己,從表面看,好象笨拙。出處:《道德經》第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訥。」28、知足常樂知道滿足,就總是快樂。形容安於已經得到的利益、地位。出處:《道德經》:「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29、出生入死原意是從出生到死去。後形容冒著生命危險,不顧個人安危。出處:《道德經》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30、福倚禍伏或福禍相依指福禍互為因果,互相轉化。出處:《道德經》第五十八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31、深根固柢、根深蒂固使根基深固,不易動搖。比喻基礎穩固,不容易動搖。出處:《道德經》第五十九章:「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32、長生久視久視:不老,耳目不衰。形容長壽。出處:《道德經》五十九章:「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祗,長生久視之道。」33、報怨以德、以德報怨不記別人的仇,反而給他好處。報怨以德出處:出處:《道德經》六十三章:「大小多少,報怨以德。」以德報怨出處:《論語·憲問》:「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34、輕諾寡信輕易答應人家要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出處:《道德經》六十三章:「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35、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比喻事情的成功,是從小到大逐漸積累起來的。出處:《道德經》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36、得寸進尺得了一寸,還想再進一尺。比喻貪心不足,有了小的,又要大的。出處:《道德經》第六十九章: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37、哀兵必勝原意是力量相當的兩軍對陣,悲憤的一方獲得勝利。後指因受欺侮而奮起抵抗的軍隊,必定能取勝。出處:《道德經》第六十九章:「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38、被褐懷玉、被褐懷珠身穿粗布衣服而懷抱美玉。比喻雖是貧寒出身,但有真才實學。出處:《道德經》第七十章:「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懷玉。」39、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惡就要受懲罰,它看起來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終不會放過一個壞人。比喻作惡的人逃脫不了國法的懲處。出處:《道德經》七十四:「天網恢恢,疏而不失。」《魏書·任城王傳》:「天網恢恢,疏而不漏。」40、小國寡民國家小,人民少。出處:《道德經》第八十章:「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41、雞犬相聞現指人煙稠密。(其實與原文相甚遠)出處:《道德經》第八十章:「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42、老死不相往來指彼此不聯繫,不交流情況。出處:《道德經》第八十章:「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43、安居樂業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勞動。出處:《道德經》第八十章:「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樂其業,至老死不相往來。」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一個班如果大部分同學(非重要)考試都作弊(小猿搜題,抄書之類的)自己是否應該作弊?
※人們稱讚一個淳樸的人。
※違法一定是壞人么?
※10-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卷之十
※睡前消息【18-05-12】秋後算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