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有情緒的時候,請不要對我講道理
文:幾愛
今天在這裡想要和大家說說,為什麼說「當我有情緒時,請不要對我講道理呢」?先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體驗,前些日子心情很低落,在微信上找到朋友對他說,「我好難受,想哭」,好友便問「怎麼了」,我便帶著情緒絮絮叨叨了心情不好的原因,接下來便是好友一條接一條的「開導」,每一條都能看出TA非常用心認真地在幫我想辦法解決問題,但我看到這些文字時,默默地放下了手機。心中仍然滿是委屈。
我相信很多聽眾朋友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無論是在朋友之間,還是戀愛關係里,常常你在很生氣或者很難過時,去找一個人訴說,而這個人開始喋喋不休地說一堆大道理,給你分析局勢,此時的你,根本無法聽進去。你甚至會覺得是TA不理解你,心中更多了委屈,負性情緒進一步擴大。因而還有可能引發新的矛盾。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這其中缺乏了一個對情緒的接納過程。
當我們有情緒時,我們首先需要的是對方對我們情緒的接納,進一步才是認知的溝通與調節。這就是說,我向你表達了我的情緒,接下來我有可能會說我的具體事件,而你越過了我的情緒,直接到了事件的部分。
兒童心理學中說到,很多小孩在還沒有很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與自我調節能力時,常常會用哭泣來表達自身的感受,比如一個小孩在遊戲比賽中失敗了,有些家長會不停地給孩子講事情的本身,比如「比賽總是有輸贏的」,「沒關係,你已經做的很好了」,而通常孩子還是會哭鬧不止;而此時有的家長會給孩子一個擁抱,告訴他「來,讓媽媽抱一抱」「爸爸知道你很難過」,這種情況下孩子會更快安靜下來,而在孩子平靜之後再與孩子一同去討論事件本身。大家聽出來兩種應對的區別了嗎?在後一種處理方式中,對於孩子,是有一個情緒的接納過程的,無論是肢體語言的擁抱,還是言語上的共情,都讓孩子的負性情緒有了一個出口。
對於小孩是如此,對於我們,也是同樣的。在我們被負性情緒包圍的時候,通常也是我們內心非常脆弱,非常無助的時候,這時的我們也會回歸到當初那個最原始的小孩。我們也會需要理解與安慰,需要一個擁抱來幫助我們卸下沉重不堪的負性情緒。
因此,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是不需要你來為我分析,也並不是討厭你對我講道理。而是,我希望你了解到此時的我是難過的,是不開心的。因為我信任你,所以希望此時無助與虛弱的我,能夠在你這裡得到短暫的停靠與休息。
同樣地,各位聽眾朋友,當一個人帶著負性的情緒來到你的面前,你也許會聽到很多尖銳鋒利的表達,或者是晦暗喪氣的宣洩,無論是氣勢洶洶的TA,還是死氣沉沉的TA,請你相信,那些言語之外裹滿了情緒,不要讓情緒的色彩迷亂了你的眼睛。此刻相比解決問題,TA更需要的是你的理解與寬慰。
你需要透過情緒去看TA,你會發現,TA依然是你最真實最熟悉的TA。
文字旅行 · 心上花開
這裡的文字遠離塵囂,漠視浮躁,
請你放慢腳步,用心體會世界的美好。
推薦閱讀:
※穩定的情緒,是最好的教養
※控制情緒做情緒主人只要2招,還能保證高逼格有人品
※學會做情緒的主人
※讓父母輕鬆面對孩子負面情緒的秘訣
※掌控了情緒,就掌控了一切